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晋中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那天,谭老师给我讲了好多好多,使得我豁然开朗

    B.如果想把每件事都做到天衣无缝,就必须培养多个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C.他命运多舛,这些年辗转反侧很多地方,依然居无定所,朝不保夕。

    D.一阵微风吹过,桃树上粉红的花瓣顿时飘落下来,落英缤纷,犹如下了一场桃花雨。

  •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凡事要把握好“度”,既要有洞明练达的智慧。“非知之难,行之惟难。”把握好“度”,是学问,是智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言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即如是也。

    ①这种智慧是人的学问、实践、天赋、悟性等综合素质的体现

    ②这种智慧是在实际生活遇到的挫折中积淀和磨炼出来的

    ③它没有秘诀,是说不出、写不来的

    ④是反思失败中悟出来的

    ⑤是苦难对人的回报

    A.③①②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③②①⑤④ D.④⑤②①③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自信和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

    B.他不懂古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中国历史资料,只能叹为观止

    C.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努力去探求真理。

    D.一语点醒梦中人,听了他的话,我的心中豁然开朗,所有困惑和忧愁都烟消云散。

  • 4、下列句子的空白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________,________,使我的心也________,然而又________起来,觉得要和他________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A. 悠扬  宛转  愉快  自失  消失   B. 宛转  悠扬  沉静  自失  弥散

    C. 悠扬  宛转  沉静  自失  弥散   D. 宛转  悠扬  愉快  自失  消失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2)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白日曛:太阳黯淡无光。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3)谁人:哪个人。君:你,这里指董大。

    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联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请根据划线句子内容,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眼中的景象。

    诗人眼中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两首都是作者送友人的赠别诗,其感情表现的共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

    ③《别董大》一诗中的“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哪个词更好?为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请将下面的古诗默写完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儿子的教育中。在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的后,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一个“________”。这些书信后来汇编成册,这就是《傅雷家书》。《傅雷家书》凝聚着作者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歪儿

    冯骥才

    ①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 “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③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盼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叮里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扯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的刺痛了。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契约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里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芦________________  (2)内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

    (2)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

    3本文对歪儿的描写生动形象,请分析第③段中对歪儿外貌描写的作用。

    4文中“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一句意蕴丰富,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

    5在玩“踢罐电报”游戏时,开始我们对歪儿态度如何,后来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6如何理解“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一句的含义?

    7文中的“我”是孩子中的“佼佼者”“英雄”。读过此文,你对“我”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段评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从“我”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8作者笔下的歪儿一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作为读者,心目中也一定会有许多名著中的人物,时时感召着我们,请写出你所欣赏的一部名著及名著中的一个人物,并说说你欣赏的理由。

    名著:

    人物:

    欣赏理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天台山报》要出一期“话说天台”专刊,设置了“天台风味”“天台风光”“天台风俗”“天台风尚”四个栏目(见下表)。请你写一篇文章投稿。

    栏目

    内容举例

    天台风味

    饺饼筒、麦饼、胡辣沸……

    天台风光

    石梁飞瀑、国清寺、赤城山……

    天台风俗

    正月初一、正月十四、八月十六……

    天台风尚

    垃圾分类、和合文化、广场舞……

     

    要求:(1)任选一个角度,可记叙、可议论、可说明……

    (2)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