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慕”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个词的意思有关?( )
A.草木 B.心情 C.太阳 D.大小
2、下列描写与人物不对应的一项是( )
A.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诸葛亮)
B.他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薛宝钗)
C.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孙悟空)
D.“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周瑜)
3、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临:①到来②遭遇,碰到③暂时④挨着,紧靠,面对⑤按照字画模仿
(1) 身临其境( )临时( )居高临下( )临帖( )
挺:①笔直②很③撑起,直起
(2) 挺有意思( )挺拔( )硬挺着( )
4、请写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___)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表现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诗句是____,____。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中,表现诗人悲愤不已,对国事念念不忘的句子是____,____。
3.妈妈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咱们咸菜烧豆腐—____,如果你期末考试没考好,就像去年一样参加培训班。”我嘀咕道:“这不是外甥打灯笼——____?” (填歇后语)
4.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主要目的。当你想用一句名言警句劝诫朋友要知耻的时候,可以用《朱子语类》中的“____,____”来让其明白;当你身处长江江畔,看到远去的帆影,可以用李白的诗句“____,____”形容这个壮阔的场面。
6、补充成语,再填空。
滴水( )( ) ( )( )足道
( )( )纯青 坚持( )( )
三( )二( ) ( )途( )废
翻( )越( ) 日( )月( )
1.莫言 地创作,终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2.他的那手绝活如今已是 了。
3.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 。
4.这点 的事,你不必放在心上。
7、比较组词。
爆(________) 瞻(________) 详(________) 斩(________)
暴(________) 檐(________) 祥(________) 崭(________)
8、读拼音,写字词。
chá( )叶 kān( )物 塌xiàn( ) fán zhí( )
9、美丽的香山公园
秋天的香山总是那么美丽,令人陶醉。
早晨,我们乘车到香山游览。远远望见香山上深红一片,分不清哪里是坡,哪里是路。
一下车,我立即( jí jì )奔向山脚下,仰望香山,山上一片红色,好像熊熊的( )在燃烧,又像天边飘落下来的一片( )(zhào )住整个山林。
我们爬到半山腰,近看黄栌( lú)树,那一片片红叶密密麻麻地长在枝上,椭(tuǒ)圆形的叶子,像一把团扇,颜色红得极艳,像是画家精心涂过的一样。这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啊!时不时飘落下来的落叶,更给山路铺了一条红通通的地毯,踩上去感到那么温柔,那么舒服。
我们爬到山顶,眺望山下,满山火红。蜿蜒的盘山路,像条条玉带,环绕着美丽的香山。这时,我仿佛置身于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中,真是"万山红遍,层林尽(jìn jǐn)染"。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词语。
【3】把文中描写红叶的语句用"______"画下来。
【4】照样子,写词语。
一片片______ 、______ 、______ 。
红彤彤______ 、______ 、______ 。
密密麻麻______ 、______ 、______ 。
【5】你喜爱香山的红叶吗?请你用一两句话表达一下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摘录文中一个你喜欢的句子,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的练习。
下面是某旅游景区六月上旬气象情况统计表,气象台预报这样的天气还会持续。
日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天气 | 晴 | 小雨 | 小雨 | 暴雨 | 晴 | 小雨 | 晴 | 暴雨 | 阴 | 晴 |
期气温 | 28℃ | 24℃ | 21℃ | 15℃ | 31℃ | 23℃ | 36℃ | 22℃ | 16℃ | 34℃ |
从这个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你对六月上旬到景区去旅游的人有什么建议?
你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守住阳光》,完成文后的练习。
守住阳光
①轻拨云雾,淡扫阴霾,阳光柔和地洒在沾满露珠的叶上,投下许许多多的光斑。心中有一方净土,便能守住阳光。
②梅雨时节,天空总是阴蒙蒙的。(A.)窗外,小雨绵绵不停地下着,太阳仿佛罢了工,不肯出来看上一眼,空气中一直弥漫着沉闷。而此刻的我,心情也如这天气一般。坐在课桌前,我望着那刺眼的分数,不由心中一阵酸楚,我这是第几次了?我双眼紧盯着试卷,不知不觉中,泪水从眼眶滑落下来。看着老师对同学的褒奖,同学之间的欢声笑语……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使我很难堪!我的世界一片枯寂。我禁不住开始怀疑自己,(B.)我还是当初那个事事上进的榜样吗?我还是那个有着优异成绩的我吗?我开始否定自己,是不是我就是不如别人,是不是……
③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哎呀!”我竟然摔倒了,伞也滑到一边去了。(C.)“我怎么就这么倒霉?这究意是怎么啦?”我呆坐在泥地里,抬起头望着天,雨水打在我的脸上。我不想起来,任凭雨水尽情地打着,沮丧极了。这时,路旁的一个木偶人吸引了我。它站在雨中,头微微地摇着,竟然还在微笑,而我呢?我不由得站了起来,身上的泥也不顾了,撑起伞向家走去。
④回到家,依然没有忘记我的试卷,我的成绩,心里还在想着。奶奶见我总是闷闷不乐,便约我周日去公园走走,散散心。
⑤走在公园的小路上,霜露还没退去,一片清冷寂静。这时,一阵悠扬的曲调传来,我忍不住凑上前,只见公园小亭中,坐着一位老爷爷,拉着二胡,双眼闭起,一副享受的神情。一旁的奶奶对我说,大家都叫他“亭子爷爷”,他以前是一位二胡演奏家,因为一次意外,他的眼睛失明了,不能再登台演出了。之后“亭子爷爷”就时常到这里拉二胡。我听了心中一紧,老爷爷还有这样的经历。我仔细端详着这位“亭子爷爷”,他双鬓已经花白,眼睛塌陷,毫无光彩,可脸上却总洋溢着笑容。弓子在他手中飞舞,跳动,娴熟的动作仿佛行云流水一般。(D.)随着乐曲,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摇头晃脑,时而神态安详,神情没有一丝愁苦。我也试着闭上双眼,静静聆听。琴声先是有些沉厚,好似在诉说过去的辉煌;而后又宛转悠扬,好似在诉说他的坎坷;渐渐琴声高扬,好似在对生活充满希望……一曲奏罢,我脱口而出:“这是《赛马》啊。”“呦,来了新观众啊。”“亭子爷爷”转过身来说道。“您演奏得真好!”他笑了笑:“谢谢你小伙子,这里可是我的舞台啊!”我心中一热。此时,我感觉周围好像亮了起来,不由得抬起头望去:一道金色的光冲破了乌云,四周的世界逐渐又有了颜色,天晴了!而这道光,好像是从“亭子爷爷”的心中照出来的。
⑥那一刻,我的心激动着,一个活泼的少年怎能被这点儿挫折击倒,冰雪一定会逐渐融化,阳光一定会出现,一定会柔和地洒在人们的身上。我用双手捧起一束阳光,捧在手心,闭上眼,享受阳光的美好, 就像“亭子爷爷”那样守住阳光,守着我的阳光!
【1】下面这些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阴霾”的“霾”、“倒霉”的“霉”,还有“霜露”,这些字都是“雨字头”,根据汉字形意之间的联系,我猜测这些“雨字头”的字,其意义一般跟雨水和天气有关。
B.第二段中“使我很难堪”的“难堪”,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它的意思是难为情,在文中具体指因为心情沮丧,让我觉得老师夸奖同学以及同学们的笑声,让我心里很难受。
C.第五段中“我心中一热”的“热”,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是因为天气热了心里才感觉热。
D.第六段中“这点儿挫折”的“挫折”,是指作者这几次考试都没有考好,成绩很不理想。
【2】对文中画线的几个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线的A句,仅仅是写天气的状况,对表现“我”当时的心情毫无作用。
B.画线的B句,这一连串的问句直接写出了“我”内心的自责和沮丧。
C.画线的C句,通过心理活动和动作的描写,具体写出了作者当时内心的失落、沮丧。
D.画线的D句,通过人物神情的描写,写出了“亭子爷爷”内心的阳光、乐观。
【3】对文中的“亭子爷爷”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
A.“亭子爷爷”是一个盲目自信,喜欢自我陶醉、自我享受的人。
B.“亭子爷爷”是一个面对人生的不幸,仍然阳光、乐观的人。
C.“亭子爷爷”是一个是一个具有正能量的人,他用心底的阳光,驱散了生活中的阴霾。
D.“亭子爷爷”乐于用自己的言行默默地告诉人们:心中有一片净土,便能守住阳光。
【4】对文章的题目《守住阳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守住阳光”,意思是告诉人们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B.“守住阳光”,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意思是只要心态平和乐观,生活就会阳光灿烂。
C.“守住阳光”,告诉人们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不要自暴自弃。
D.“守住阳光”,就是要守住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要让别人知道。
【5】请用简洁、通顺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守住阳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文/梁实秋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姓徐,名锦澄。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檀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的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他告诉我:“作文忌用过多的虚字。”该转的地方,硬转;该接的地方,硬接。文章便显着朴拙而有力。他告诉我,文章的起笔最难,要突兀矫健,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不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语。他又告诉我,说理说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论难都迎刃而解了!诸如此类的心得,他传授我不少,我至今受用。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每每回忆起他的音容笑貌,我不禁还怀着深深的敬慕之意。
【1】从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迎刃而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的“果然”一词在文中指的是什么?请把相关句子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双重否定句,请把它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徐先生教了“我”哪些作文的技巧?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读短文的开头和结尾,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永定土楼
①近五六年来,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慕名前往闽西永定县,参观、考察被称赞为“中国古建筑奇葩”的闽西土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斯·安德烈先生参观永定土楼赞美道:“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②永定土楼,特别是圆形住宅(圆楼),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精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扬名于世。优美而壮观的永定圆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犹如从地下冒出来的自然生长的巨大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黑色“飞碟”,环形的屋顶飘浮在烟雾中。仅以永定县苦竹乡井头村的深远楼为例,外圈四层,房子260间,中间二层,房子60间:里圈一层,房子8间。共有房子328间,里头住着80户500人。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偌大一座城堡式的高大建筑,不用一根钢筋、一包水泥、一块砖石,全以一担担黄土堆积而成,自明清迄今,始终完好如新。
③永定圆楼由于土墙环拱,既能防潮,又有保暖隔热,冬暖夏凉,阳光充足,易于防卫,便于管理。
④闽西土楼为什么能历久不毁,成为我国古建筑艺术的一个奇观呢?探其奥秘,原来它以土为主要原料,佐以沙、石灰,拌以掺少量红糖、糯米和木屑、竹条等,经过反复揉打,碾压,然后夯打上墙,并以木材为梁架,瓦片为顶盖,因而异常坚实牢固。
【1】这篇短文抓住了闽西土楼奇特的特征进行说明。文中体现这一特征的一组概括性短语是: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介绍了永定圆楼的_____________,最后一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进行说明。
【3】说明深远楼的顺序是由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下列说法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 )
A.闽西土楼就是永定土楼,而永定土楼都呈圆形,因而闽西土楼也可以称为永定圆楼。
B.永定圆楼和深远楼是闽西土楼的两个最有代表性的土楼。
C.永定土楼和永定圆楼是闽西土楼的代表作,而深远楼是永定圆楼的代表作。
D.闽西土楼包括永定土楼,永定圆楼是永定土楼的一种,而深远楼则是永定圆楼的代表作之一。
【5】这篇短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便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1】本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旧( ) 分外 ( )
【3】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描写,突出了父亲对“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觉得小渔船亲切、难忘是因为( )
A.这只小船,承载了父亲对“我”的期盼和深沉的爱。
B.这只小船对作者来说非常熟悉。
C.这是姑爹的小船,姑爹是作者的亲人。
【5】用一句话概括这个片段所描写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最后一句话,你觉得作者能画出这条小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先看清题目要求,再认真听两遍录音,完成下面各题。
我信步来到桂树下,仔细端详着那娇小玲珑的桂花。在秋雨的滋润下,挂满枝头的桂花更显饱满圆润。我欣赏着,遐想着……这些桂花有的像一个个小精灵正酣畅淋漓地吮吸着天地之精华,有的像含羞的少女把自己藏于绿叶丛中“犹抱琵琶半遮面”,有的像顽皮的孩童迫不及待地探出了脑袋……微风拂过,朵朵桂花禁不住风儿的盛情邀请,挣脱了妈妈的怀抱在风中自由舞蹈,而风儿的到来也似乎是在寂寞了一夏后特意赶来欣赏这优美的舞姿的。站在桂树下,任由桂花飘落于我的发间,或在我的肩头逗留,又或从我的身体轻轻滑落。在那一刻,我只想闭眼,屏气呼吸这纯得不含一丝杂渍的清香,恨不得这香气能与我的血液融为一体。
桂树啊,只有你,也只有你才能孕育出如此的芬芳,难怪宋代诗人朱熹会赞美你“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1】根据短文填空:
我信步来到桂树下,仔细______着那____________的桂花。在秋雨的______下,挂满枝头的桂花更显____________。
【2】文章把桂花比作了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3】宋代诗人朱熹赞美桂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轻轻地吹遍了田园,把花粉吹送到远处。湖里的水,被风吹起了碧绿的皱纹;湖边的杨柳,也被风吹得摇曳(yè)着青嫩的新技。
四季的风,最可爱的要算是暖和的春风了。春风像慈母的手抚摸(mō)着大地,小草被春风吹得翩(piān)翩起舞,好看极了;小动物也被春风吹得浑身舒服;农民们在春风吹拂下开始撒播种子,为将来美好的收获而工作。
夏天的风有时很闷热,使人十分烦恼,有时又很清凉,使人十分舒服,有时却像凶猛的巨人,咆哮地刮起来,使大海掀起十多丈高的大浪,更会带来倾盆大雨,使山泥倾泻,山洪暴发,使人家破人亡。
秋风像一个仙女,踏着轻盈(yíng)的舞步,使大地变得十分爽朗。枫树的叶子像燃烧中的火焰,飘到金色的大地上,年轻人都在秋风中到野外去游玩。
冬天,凛(lǐn)冽(liè)的北风把树梢上的叶子都吹了下来。只剩下光秃秃的枯枝,小草已经枯萎了,小动物不见了,它们都冬眠去了,大地呈现着憔(qiáo)悴(cuì)的样子。
四季的风,各有不同的姿态,各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都尽了自己的职责,去管理大地,使大自然有规律地循环不息。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错误的读音划掉。
闷热(mēn mèn) 清凉(liáng liàng)
【3】分别说说下列内容各是哪些自然段讲的?
(1)总的介绍风。____________
(2)分别介绍春、夏、秋、冬四季的风。____________
(3)四季的风各有自己的特点,各尽自己的职责。____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两个打比方的句子,用“﹏﹏”画出来。
【5】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的风?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巢
我要启程了。
妈妈,您却哭了。
我要启程了。昨天黄昏时我告诉您,说天边飞过一队大雁,您默默凝视着我,为什么目光里竟闪过一丝黯然?今天早上,我把自己在雁阵里的位置指给您看,您却哭了,问:“为什么不能晚点儿……比如说明天……”
心永远属于您,妈妈,但翅膀不属于巢。我要启程了,因为我是雁。
我要启程了。小木屋里昏黄的油灯,整整亮了一夜。您坐在我的床头,就像守护我小时候的那只旧摇篮。一定是想起了那些雨横风狂的夜晚,想起了那裹在黑暗里的严寒,想起了您的怕雷声的小雏雁是怎样颤颤地依偎(wēi wèi)在您的身边;一定是想起了您曾注入给他的一切,生命、青春和勇敢,想起了他给您带来的一切,幸福、未来和尊严;一定是想起了那条路,那条您没能飞完的路,又要由一双更有力的翅膀,铺向金秋的蓝天……是的,一定是想到了这一切,因为妈妈哭了。
我要启程了。是怕打湿我的双(冀 翼)吗?您转过身,悄悄地擦去泪珠,又最后叮嘱我,别忘了回家的路……
放心吧!妈妈。无论我要飞多高多远,也无论这飞翔里有多少风暴,多少艰难,只要有您的祝愿,就没有什么能把我的翅膀折(shé zhé)断,我也就定能为您衔回绿色,衔回绿色的春天!
我要启程了。再见妈妈。
再见了,我的巢……
【1】请用“√”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我要启程了”,“妈妈却哭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短文中妈妈只说了一句话,请你用横线画出来,然后用心读一读,想一想,你觉得妈妈说这番话时心里在想什么?
【4】“我要启程了”这句话在短文中反复出现,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乡色酒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1)诗中“你”“我”所指的对象是什么?
(2)“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从椰树梢头望你”,这两次树木的变化暗示了什么?
(3)“圆”“满”两个字隽永含蓄,耐人寻味,说说你的体会。
(4)说说你对这首诗的主题的理解。
19、读读短文《“建筑奇才”一螺》,回答问题。
“建筑奇才”——螺
①螺是一位单身住宅建筑家。螺壳就是他精心设计的单身住房。我们知道,其他建筑师盖的房子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意搬动的,但螺的住房不同,它既小又轻,负在房主人背上可以四处移动,十分方便。因此,螺不必为回家的问题而操心。
②螺类动物的外壳虽然都呈螺旋状,但在外形上却有很大区别,有像宝塔的,有像圆锥的,有像纺锤的,有像陀螺的,还有像盘子或越南式草帽的,更有像双锥的。有些螺长得圆溜溜的,看上去跟皮球或鸡蛋差不多。
③螺壳的构造非常考究,分内、中、外三层。中层最厚,用方解石筑成,外层用薄薄的、比较粗糙的彩色角质层做壳面,并常常是饰以花纹;内层也很薄,用文石做成,被“加工”得特别光洁,因为这层壳紧挨着主人柔软、稚嫩的肉体。
④螺壳的薄厚和坚固程度是根据所处的自然环境来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在多石的水底,为避免磨损,壳就长得很厚实;有些螺是过漂浮生活的,这类螺的壳长得非常薄而轻巧;在多淤泥的水底,螺怕陷到泥里爬不出来,所以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⑤有些螺还在足的后端长着一个角质或钙质的壳盖,这是当门用的,螺遇到不速之客侵扰时,立刻缩回身体,关起大门,给来客吃闭门羹。
⑥螺的坚固、美观、轻便的单身住房,深受海中的“单身汉”——寄居蟹的喜爱。螺死后,他的“房产”常常被不会盖房的寄居蟹占有。
⑦地球上螺类分布得很广泛,海洋、湖泊、河流、田间、高山、沙漠均能找到螺类的踪迹,在一些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大多数动物都无法在其中生存,但某些种类的螺却能照常在那儿过日子。螺类动物之所以能浪迹天涯,四海为家,显然是跟它们惊人的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分不开的。而这种能耐又与他们奇妙的螺壳有关。螺壳能御寒,能防热,还能避敌害,同时又能背着到处走,实在是一件建筑杰作。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第①自然段画线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螺的住房________的特点;第②自然段画线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第③自然段主要说明________;第⑥自然段主要写螺的单身住房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三个特点。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
①螺壳分内、中、外三层。中层最厚,外层和内层都比较薄。( )
②寄居蟹会把螺赶走,占有螺的“房产”。( )
③在多淤泥的水底,螺的壳口和壳体长着许多刺,以免陷进淤泥。( )
④所有的螺的足的后端都长着一个角质或钙质的壳盖,可以作为门来使用。( )
【3】为什么说螺是“建筑奇才"?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文语言风格多样,有的平实,如课文《太阳》;有的活泼,如课文《松鼠》。本文的语言风格属于平实还是活泼?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通过老师的帮助,使我改正了缺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出“群鸟飞过湖面”的动态、静态之美的情景。
群鸟飞过湖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被”字句和“把”字句。
贾岛留下来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
“把”字句
“被”字句
(2)花儿在开放。(扩句,至少扩写2处)
(3)老师将要公布新一轮班委名单了,我心里紧张极了,真如
(填上合适的歇后语)
再写出你最近积累的一句歇后语。
23、读一读,用破折号的这种作用写一句话。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破折号在句中的作用是 。
仿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