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一知半解 一毛不拔
B.震天动地 举世闻名
C.不计其数 不可计数
D.富丽堂皇 美不胜收
2、给下列句子进行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敌人走了,人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
②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
③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④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⑤敌人来了,人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
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①④
C.③②①⑤④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举世闻名(往上托)
B.奇珍异宝(奇异)
C.风景名胜(优美的景物或境界)
4、一起唱反调(写出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娇嫩而洁净的荷花颤动着。( )
(2)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走过一段湿润的沙地,跳入清澈的水中。( )( )
(3)恬静的塘面响起一片喧闹声。( )
(4)这下,他们可逮着机会嘲笑我这傲气十足的城市小少爷了。( )
(5)我站起来,再向小朋友信骄傲地喊一声:“你们看!”(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词中有画,王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描绘了明月朗照、泉水淙淙的画面。古诗词中有情,张继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旅途中的满怀愁绪;纳兰性德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远征将士的思乡之情。
(2)春天最美是___。东方一点儿一点儿______,染上_________ ,飘着________ 。
(3)《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________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___________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大榕树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以及_____________的景象。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___!壮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国无疆!
2.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__。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3.当看到同学只顾着玩儿,不想学习时,我会用“__________________,一寸光阴不可轻”来劝说他。
7、《四季之美》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的美,体现出作者的_____________之情。
8、读拼音,写词语。
jiǎo jié bì ràng tuǒ tiē lǐ miào máo lǘ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9、阅读答题。
学 诗
萧 红
祖母死了,我就跟祖父学诗。因为祖父的屋子空着,我就闹着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念了一阵,念困了再睡去。
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祖父说:“少小离家老大回……”我也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都是些什么字,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只觉得念起来那声音很好听,所以很高兴地跟着喊。我喊的声音,比祖父的声音更大。
我一念起诗来,我家的五间房都可以听见,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着我说:“房盖被你抬走了。”听了这笑话,我略微笑了一会儿工夫,过不了多久,就又喊起来了。
夜里也是照样地喊,母亲吓唬我,说再喊她要打我。祖父也说:“没有你这样念诗的,你这不叫念诗,你这叫乱叫。”
但我觉得这乱叫的习惯不能改,若不让我叫,我念它干什么、每当祖父教我一首新诗,一开头我若听了不好听,我就说:“不学这个。”祖父于是就换一个,换一个不好,我还是不要。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首诗,我很喜欢,我一念到第二句,“处处闻啼鸟”那“处处”两字,我就高兴起来了。觉得这首诗,实在是好,真好听,“处处”该多好听。
还有一首我更喜欢的:“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为明月送将来。”就这“几度呼童扫不开”,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每当客人来了,祖父总是呼我念诗的,我就总喜念这一首。那客人不知听懂了与否,只是点头说好。
【1】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祖父对小孙女的喜爱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我的故乡在广西,我爱故乡的漓江。
②春天,原野上的春色,把漓江打扮得更美丽。细雨绵绵,增加了漓江的水量,催开了两岸鲜艳的野花。随着气候转暖,来漓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漓江像一条友谊的带子把祖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连在一起。
③夏天,漓江的水更清了。人们有的在江中游泳,有的在江中划船,有的玩水球…… 漓江洗去人们一天的疲劳,使人们感到轻松愉快。
④秋天,桂花开了。漓江两岸飘着醉人的桂花香。我们学习过后,荡着小船在江上游玩,那两岸的青峰分明地立在我们面前。同学们兴奋地抢着划桨……
⑤冬天,漓江因为旱季到来而变浅了,但水还是那么清,山还是那么绿。江畔的柑橘树已经挂满了累累果实,人们正紧张地收获。
⑥漓江的四季都很美,我喝着漓江的水长大,一定要把漓江建设得更加美好。
【1】给文章加上题目:____________
【2】用“△”给短文分段,段与段之间是 关系。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分别用“ ”和“﹏﹏﹏”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4】短文第②~⑤自然段是按________顺序写的,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③段第2句是一个________句,请你展开想象,再写一个描写人们在漓江游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短文。
一千张糖纸
①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北京外婆家做客。正是“七岁八岁讨人嫌”的年龄,加之隔壁院子一个名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两个人的种种游戏使外婆家不得安宁了。笑呀,闹呀,四合院里到处充满我们的声音。
②表姑在外婆家里养病,她被闹的坐不住了。一天,她对我们说:“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累呀?”我和世香相互看看,没名堂地笑起来。是啊,什么叫累呢?我们从没想过。累,离我们多么遥远啊。有时听大人们说,“噢,累死我了。”他们累是因为他们是大人呀。当我们终于笑得不笑了,表姑又说:“世香不是有一些糖纸么,为什么你们不花些时间攒糖纸呢?"我想起世香的确让我参观过她攒( )的一些糖纸,那是几十张美丽的玻璃糖纸,被夹在一本薄薄的书里。可我既没有对她的糖纸产生过兴趣,也不觉得糖纸有什么好玩。世香却来了兴致,“您为什么要我们攒糖纸呀?”“攒够一千张糖纸,表姑就能换给你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
③我和世香惊呆了。电动狗也许不让今天的孩子稀奇,但在二十多年前中国玩具匮乏的时代,表姑的允诺足以使我们激动很久。那该是怎样一笔财富,那该是怎样一份快乐?更何况,这财富和快乐将由我们自己的劳动换来呢。
④我迫不及待的问表姑糖纸攒够了找谁去换狗,世香则细问表姑关于糖纸的花色都有什么要求。表姑说一定要玻璃透明糖纸,每一张都必须平平展展不能有褶( )皱。攒够了交给表姑,然后表姑就能给我们换。
⑤从此我和世香再也不吵吵闹闹了。外婆的四合院也安静如初了。我们寻走街串巷,找被遗弃在犄角旮旯的糖纸。那时候糖纸并不是随处可见的。我们会追逐着一张随风飘舞的后我们突击吃糖,也不顾糖纸在胡同里一跑半天的;我和世香的零花钱都买了糖——我们的钱也仅够买几十颗,然糖把嗓子齁得生疼;我们还守候在食品店的糖果柜台前,耐心等待那些领着孩子前来买糖的大人,等待他们买糖之后剥开一块放进孩子的嘴,那时我们会飞速捡起落在地上的糖纸,一张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
⑥我们把那些皱皱巴巴的糖纸带回家,泡在脸盆里把他们洗干净,使它们舒展开来,然后一张张贴在玻璃窗上,等待着它们干了后再轻轻揭下来,糖纸平整如新。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和世香终于每人都攒够了一千张糖纸。
⑦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了两千张糖纸,表姑不解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狗呢,我们的电动狗呢?”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没完没了,上气不接下气。待她笑得不笑了,才擦着笑出的泪花说:“表姑逗着你们玩哪,嫌你们老在园子里闹,不得清静。”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和绝望。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藐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人是我的表姑啊。
⑧这时,我忽然有一种很累的感觉,我初次体味到大人常说的累,原来就是胸膛里的那颗心突然加重吧。
⑨我和世香走出院子,把那精心整理过的糖纸奋力扔向天空,任他们像彩蝶随风飘去。
⑩我长大了,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那一千张糖纸——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 11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但所有的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么?
【1】给带点的字在括号里注音
【2】照样子,写一写。
安静如初 平整如新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用列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我们”搜集糖纸的方法。
寻找遗弃糖纸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先读第6自然段再填空。
这一段主要描写了清洗糖纸的过程。其中,泡(洗) 、________、 _________ 这几个动词用得特别生动传神。从这几个动词可以体会到。
12、阅读理解。
手比头高
那时刚参加工作,我对生活对工作都有许多自以为得意的想法,讨厌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对父亲给予我的“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之类的评价嗤之以鼻。
一天晚饭时,我_______地告诉家人,我拥有了许多听众,我的同学、同事和新交的朋友都愿意听我演讲。我_____地对家人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演讲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艺术,拥有听众,就拥有成功。”父亲朝我一瞟:“这么说,你的知音可多了?”我愈发得意起来:“那还用说,当然啦!”我忘情地等着父亲更热烈的赞扬。
可是我想错了,父亲眉头拧起来,脸绷得紧紧的,一脸怒气地盯着我。我感到惊讶,避开父亲的目光,______地轻声说:“我哪儿说错了吗?”
□你以为你都对□□父亲几乎是_______地说□□你对个屁□□
我忍不住,叫了起来:“不,我是对的,不对的是你,这么不理解人。”
“闭嘴!”父亲的手似乎有些颤抖,他腾地站起来,挥着胳膊大声命令我:“把手举起来!”
我无法理解他,觉得他非常可笑,拔腿走出房间。
父亲在身后高喊:“给我回来!”
可我没听,我想以出走迫使他明白自己是过分了。
然而,没等我跨出房门,就被父亲一把抓住了。他紧紧抓着我的胳膊,使劲让我转身。我看见父亲已满鬓白发,愤怒使他的脸涨得紫红紫红的。我软了下来。
他把我按到椅子上坐下,口气严厉地说:“你把手举起来,我要你好好看看,手比头高!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干总是第一重要的。不管你想得多好,讲得多好,你都得干,要动手干!夸夸其谈,只能一事无成,你难道想做那样的人?”父亲一口气说下来,呼呼地喘气,眼中泪光闪动。
“手比头高!”父亲一席话如同疾风,一下开启了我的心智。我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浮躁与浅薄。望着父亲因激动而泪光盈盈的眼,我感受到了他急切却深沉的期盼。那是父亲对儿子才会有的期盼!我浑身一热,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几年过去了,那句当时最想对父亲说的话一直在心头:“________”
【1】下列词语描写了人物说话时的神情、心理,请分别填在文中第1—4自然段的横线上。
咬牙切齿 眉飞色舞 迫不及待 自言自语
【2】读短文填空。
那时刚参加工作,“我”对生活对工作都有许多自以为得意的想法。后来,父亲“手比头高”的一席话,让“我”意识到__________。同时,“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
【4】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最想对父亲说什么?请写在文末的横线上。
【5】“手比头高”的含义是___________。
【6】“父亲的手似乎有些颤抖,他腾地站起来,挥着胳膊大声命令我”,这一处细节描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美丽的田野
①田野是多么美丽啊!
②早晨,田野像仙境似的。一来到田野,举目远眺,使你心旷神怡。蒙蒙的云雾,还带着湿润润的露水,这样的环境,你会不由自主地说:“真凉爽!”如果你来到田间,看到周围都是白茫茫的,把你和整个田野都笼罩在一起,又像白纱披在你的周围。
③过了一会儿,太阳从东方渐渐升起来,发出万道光芒,洒满大地。
④中午,田野里有“隆隆”的机器声,“呱呱”的青蛙声,小溪那清脆的流水声,奏出一曲美妙、动听的交响乐。
⑤傍晚,收工了。农民们神采飞扬地从地里挑着一担担金黄的稻谷回家去。
⑥田野多么美丽啊!
【1】词语填空。
(_____)目远(_____) 心(_____)神(_____)
不(_____)自(_____) (_____)(_____)飞扬
【2】根据不同的读音分别写词语。
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为本文分段。
【4】短文按什么顺序写的?把这些词语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5】什么声音像一曲美妙、动听的的交响乐?在文中用“﹏﹏﹏”画出来。
【6】你能知道是什么季节的田野吗?你是从哪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一部分
刘心武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必看书。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如厕。如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是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然在看书。
在旅行途中,在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枕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页书呢?
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出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不妨翻翻,发现某本书是“瞎糊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
当书构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明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
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
【1】给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解释,打“√”。
(1)荒废 (①荒芜。②严重的缺乏。③荒疏。④不合情理。)
(2)虚有其名 (①空着。②徒然,白白地。③虚心。④虚弱。⑤空虚。)
【2】“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这句话从修辞上看是_______。请你再照样子仿写一句:____。
【3】浏览全文,可以看出“生命的一部分”在文中是指_______,作者这样写是希望读者_______。
【4】品书如进食,得其法,则营养与美味兼得。从作者那里,你学到哪些好的读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品读选文第5、6自然段,然后谈谈你对读书的看法或读书带给你的快乐(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文章,按要求作答。
走进绿色
①如果有人问我一天当中什么时候最快活,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清晨散步的时候。”
②大约已经八年了,每天太阳还没有升起我便起了床,然后走出家门,穿过楼前的小树林,走上草坪环绕的安华桥,过了桥再从由柳树和槐树搭起天棚的林荫道上一直向北,再过了健安桥拐进郁郁葱葱的旭芳园公园,并在那里转上一大圈儿之后从原路返回。这大约也就是半个小时的时间,然而,在一路之上,不管是松树、柏树、杨树、柳树、槐树、榆树,也不管是一片又一片的树墙和草坪,以至公园里那条缎带一样闪闪发光的河水,都向我献出了绿色。是的,绿色一直伴随着我,簇拥着我,包围着我。我边走边看,仔细欣赏着有生以来也没有发现或者没有注意过的那样多的绿色,有水绿,有葱绿,有嫩绿,有碧绿,有翠绿,有黄绿,有豆绿,有灰绿,有墨绿,有红绿,有紫绿……还有一些根本无法叫上名字的绿色。啊,我从来没有感受过绿色是这样的壮观夺目。她俏丽蓬勃,她恬静端庄,就是看上一眼也会使你神驰魄荡。在这里散步,自己也融化于碧翠之中,我就是绿色,绿色就是我。
③然而,更加打动我的是在风雨之中的一刻。
④那天我走出楼门的时候,天上堆积着乌云,成群的蜻蜓在低空盘旋,显然是在酝酿着一场大雨。我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上了路。刚刚走进旭芳园公园,突然刮起了风,顷刻之间风雨大作,我不得不躲在桥洞里暂避一时。平时那些树,那些草,默默地看着我们这些游人一声不吭,温柔得如同少女。在暴风骤雨面前她们却完全变了模样,几乎使你再也认不出原来的面貌。首先我看到,那高高的“钻天杨”,此时任凭风吹雨打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并且睁开了身上所有的眼睛怒目而视,仿佛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山崩于前不变色,海啸于后不动心”。我看到,那身体并不粗壮的杨柳,此时柔软的腰肢也一下子有了筋骨,在狂风吹来的时候不得不暂时弯下来,然而只要狂风一过便又挺拔如初,一次次地进行着韧性的战斗。我看到,那紧紧抱着大地的小草,此时没有惊慌失措,每一片草叶都张开大口吸吮着雨水,为自己增加营养,我们好像还可以听到她们那得意的笑声。在这并不太长的时间里,在这惊心动魄的时间里,我真真切切地观察到了并且体味到了生物的无限的生命力。不是吗?也许生活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奋力拼搏去享受生命。这树,这草,都是有生命的。她们和人类一样,同样也是生活在广袤(mào)的大自然里。我们应当百倍、千倍、万倍地保护她们,发展她们,爱恋她们,与她们结成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开的整体。
⑤如果有人问我,这些年来我们的北京城有了哪些大的变化?我会马上告诉他:北京人已经走进了绿色,首都已经走进了绿色。
【1】先找到带有下面词语的句子,再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1)一声不吭____________
(2)广袤: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起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我就是绿色,绿色就是我”呢?
__________
【4】恰当地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够呈现景物独特的魅力。在这篇短文中,就有这样的描写。请在文中找一找,在旁边写批注。
【5】先抄写与题目相照应的句子,再结合全文思考:作者以"走进绿色"为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任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早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1】“逸”的本义是野兔逃脱猎人追捕,下面哪幅图是这个字( )
A.
B.
C.
D.
【2】根据文段信息,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当然美”三个字概括了落雪早晨的特点,一种毋庯置疑的赞美强势流露。
B.有霜的早晨,会生起炭火。霜之白,火之红;霜之冷,火之热:霜之静,火之动,两者相互映衬,韵味独特。
C.这个文段写出了动静、色彩的对比,表现了冬晨之美。朗读时要通过急促、高昂的语调,表达对冬天的赞美之情。
D.作者并未详写雪、霜的样貌,而是营造了宏阔的一片白的意境,绘就了手捧熊熊燃烧的炭火盆闲逸地穿过走廊的情景,文段选材视角新颖,读来余味悠长。
17、班级开展“关注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下是小文同学《形形色色的人》习作中开头的片段,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习题。
这学期我们从书本中认识了不少各具特色的人物:有在shuāi jiāo( )中急于求胜的小嘎子,有颧骨突出、长得像一棵tǐng tuō( )的树的祥子,有hóu lóng( )里卡着一口痰不肯咽气的“吝啬鬼”严监生,有粉刷技术湛称一流的奇人刷子李……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难道就没有个性鲜明的老师和同学吗?也有很多:喜欢朗诵古诗文的小明、喜欢阅读的小张、喜欢在校园中duàn liàn( )身体的李老师……
【1】根据拼音,在以上括号中写出相应的汉字。
【2】文段中加点字“颧骨”的正确读音是( )
A.quán gǔ
B.guáng gǔ
C.guàn gǔ
D.yè gǔ
【3】找出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 )改为( )
【4】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难道就没有个性鲜明的老师和同学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叔叔的礼物不错!
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 )出来的,而是一位木工在旋( )床上旋出来的,圆且光滑,如同一枚鸭蛋。虽然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我的陀螺刚一露脸,就招来了一顿嘲笑。的确,在各色帅气的陀螺面前,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地方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这使我士气大减,只是在一旁抽打,不敢向任何人挑战。
【1】请为选文中加点的字标注读音。
【2】选文中“鸭蛋”指的是________,双引号在这里的作用是________。
【3】刚得到这只陀螺时,“我”的心里很__________,从词语“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那是因为这只陀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嘲笑“我”的陀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这让“我”的内心变得____________,所以不敢向任何人挑战。
19、课内阅读。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________”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________,________,虽然①________,却仍然________,________。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________,乃至________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________,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________,________,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________地告别。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画“横线①”的词语形容_________________。用这个词语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玉屏楼被称为“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横线②”画出来。这样的构段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迎客”“陪客”“送客”三松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缩句。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建筑、艺术宝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运用对比词“无论如何比不上”写出自己对秋天田野的喜爱。
我喜欢春天田野的____________,也喜欢_________________,还喜欢________________,但无论如何比不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夕阳西下,乌鸦归巢。→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照样子,把画面写具体)
月亮慢慢升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请你以“漫画”的手法,介绍你的一位亲人。
要求: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以“漫画”的形式写出这位亲人身上的特点,如外貌、穿着、性格等。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