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安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

    B.作为一种口头艺术,民间故事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这是为了在讲述中方便记忆。

    C.《父爱之舟》以梦的形式回忆了一个个场景,表达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

    D.《山居秋暝》是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傍晚山间美好和谐的景象。

  • 2、《牛郎织女》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是根据(   )的名字创作的。

    A.北极星和北斗星 B.牵牛星和织女星 C.天狼星和老人星 D.水星和木星

  • 3、根据要求完成习题。

    【1】与“鼻子都气歪了”意思相同的词语是(  )

    A.气急败坏

    B.畏首畏尾

    C.饮水思源

    D.大发雷霆

    【2】与“前怕狼后怕虎”意思相同的词语是(  )

    A.直言不讳

    B.孤掌难鸣

    C.畏首畏尾

    D.狼狈为奸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看拼音写词语。

    shòu  ruò zhōu  wéi zī  wèi qū  zhé ní  tà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四字词语。

    ( )的脸  ( )的脸 ( )的脸 ( )的流沙

    ( )的风沙 ( )的人  ( )的黄沙 ( )的乞丐

     

  • 6、读拼音,写词语。

    1.我把我在 bào kān__________上看到的一篇故事 jiǎng shù_______给妹妹听,她听得jīn jīn yǒu wèi________________

    2.大将军斩敌无数,wú  xiàn___________风光地kǎi  xuán_________了。

    3.我说许多株 róng shù__________的时候,朋友们马上 jiū zhèng_______我的错误。

  • 7、读拼音,写词语。

    xiū kuì______ shì shì______ ké sou______

    huàn jué______ bēi liè______ yí hàn______

  •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瞬( )逝 ( )(  )兴隆

    善良( )( )  (  )(  ) 无光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阅读

    山阴道上

    徐蔚南

    ①一条修长的石路,右面尽是田野,左面是一条清澈的小河。隔河是个村庄,村庄的背景是一联青翠的山冈。这条石路,原来就是所谓“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山阴道。诚然,“青的山,绿的水,花的世界”。我们在路上行时,望了东又要望西,苦了一双眼睛。道上很少行人,有时除了农夫自城中归来,简直没有别个人影了。我们正爱那清冷,一月里总来这道上散步二三次。道上有个路亭,我们每次走到路亭里,必定坐下来休息一会。路亭的两壁墙上,常有人写着许多粗俗不通的文句,令人看了发笑。我们穿过路亭,再往前走,走到一座石桥边,才停步,不再往前走了,我们去坐在桥栏上瞭望四周的野景。 

    ②桥下的河水,清澈可鉴。它那喃喃的流动声,似在低诉那宇宙的永久秘密。 

    ③下午,一片斜晖,映照河面,有如将河水镀了一层黄金。一群白鸭聚成三角形,最魁梧的一头做向导,最后的是一排瘦瘠的,在那镀金的水波上向前游去,向前游去。河水被鸭子分成二路,无数软弱的波纹向左右展开,展开,展开,展到河边的小草里,展到河边的石子上,展到河边的泥岸里…… 

    ④我们在桥栏上这样注视着河水的流动,心中便充满了一种喜悦。但是这种喜悦只有唇边的微笑,轻匀的呼吸,与和善的目光能表现得出。我还记得那一天,当时我和他两人看了这幅天然的妙画,我们俩默然相视了一会,似乎我们的心灵已在一起,已互相了解,我们的友谊已无须用言语解释,——更何必用言语来解释呢?

    ⑤远地里的山冈,不似早春时候尽被白漫漫的云雾罩着了,巍然接连着站在四围,青青地闪出一种很散漫的薄光来。山腰里的寥落松柏也似乎看得清楚了。桥左旁的山的形式,又自不同,独立在那边,黄色里泛出青绿来,不过山上没有一株树木,似乎太单调了;山麓下却有无数的竹林和丛薮(sǒu)。 

    ⑥离桥头右端三四丈处,也有一座小山,只有三四丈高,山巅上纵横都有四五丈,方方的有如一个露天的戏台,上面铺着短短的碧草。我们每登上了这山顶,便如到了自由国土一般,将镇日幽闭在胸间的游戏性质,尽情发泄出来。我们毫没有一点害羞,毫没有一点畏惧,我们尽我们的力量,唱起歌来,做起戏来,我们大笑,我们高叫。啊!多么活泼,多么快乐!几日来积聚的烦闷完全消尽了。玩得疲乏了,我们便在地上坐下来,卧下来,观着那青空里的白云。白云确有使人欣赏的价值,一团一团地如棉花,一卷一卷地如波涛,连山一般地拥在那儿,野兽一般地站在这边:万千状态,无奇不有。这一幅最神秘最美丽最复杂的画片,只有睁开我们的心灵的眼睛来,才能看出其间的意义和幽妙。 

    ⑦太阳落山了,它的分外红的强光从树梢头(发射  喷射)出来,将白云染成血色,将青山也染成血色。在这血色中,它渐渐向山后落下,(忽而  慢慢)变成一个红球,(停  浮)在山腰里。这时它的光已不(刺眼  耀眼)了。山也暗淡了,云也暗淡了,树也暗淡了,这红球原来是太阳的影子。 

    ⑧苍茫暮色里,有几点星火在那边闪动,这是城中电灯放光了。我们不得不匆匆回去。

    1读第7自然段,把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划掉。

    2文章以空间位置的变化描写了自己在一条山阴道上所见到的自然风光。请仔细读文,按照提示,完成下列填空。

    一条修长的石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句子。

    (1)读第3自然段,想象“软弱的波纹”还会“展开”到哪里去,接着写两句。

    展到_______________,展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6自然段说“白云确有使人欣赏的价值,一团一团地如棉花,一卷一卷地如波涛”,你觉得白云还会像什么呢?试着写两句,注意表达方式。

    白云确有使人欣赏的价值,

    _________________地如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地如_________

    4“山也暗淡了,云也暗淡了,树也暗淡了,这红球原来是太阳的影子”,这里连用三个“暗淡”,是否重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作者和朋友为什么爱在山阴道上散步?至少写出两个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选段一)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吐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选段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选段一写的是作者在________(时间)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场景,主要运用了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的手法;选段二写的是作者在________(时间)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场景,主要运用了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的手法。

    2选段一“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主要体现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选段二“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时,需要重读的词语是“______”,这样就能突出__________________

    4再读选文,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写绿叶的颤动表现大榕树的美。

    B.画“______”句子分别从大小、颜色、姿态三个方面描写了鸟儿。

    C.选段二展现了“鸟的天堂”由静寂到热闹的变化过程,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写出了鸟在这里自由生活的样子。

    5把选段中你最喜欢的语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写出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 结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 坚持)地说:“谁敢来(阻止 劝阻),我就处(chǔ chù)死他!”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讨论 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dàn tán),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什么事啊?”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或读音。

    2.在文中“”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3.文中的吴王虽然有时“专横、固执”,但也是一个能“知错就改” 的人。用“  ”画出一句表现吴王“专横、固执”的句子,用“  ”画出表现吴王“知错就改”的句子。

    4.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 12、课外阅读。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入厕,入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是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能看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但最可惜的还是带出来的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基本最提神的书,出差时也同在家里一样,躺到床上后必然要读书,我不能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但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屋中书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权且当作一本书么?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就此免去了空虚和寂寞,我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在旅行途中,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榻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行书呢?

    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情的书,赏心悦目的书。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作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作为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无防翻翻,发现某本书不怎么样,“疯得很”“瞎糊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构成状况与人生面临抉择态势的道理。有的社会上普遍认为是坏的书,出于好奇心,我们总想拿来读读,其实只要不让逆反心理把我们的思绪推向混乱与偏颇,在好奇心驱使下把那样的书拿来翻翻也无大碍,绝大多数读过一定数量好书的人会自然而然地排拒那些坏书的影响。

    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理智与富于创造性。

    爱书吧,从你识字以后,书应是人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

    1给短文加上一个好听的名字。

    2“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这句话包括了哪几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与“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相呼应的句子。

    4读书有什么益处?作者认为,读书应该读什么样的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是如何有选择地阅读书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根据选段内容,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父亲 _______的母亲

    2“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中的“两种声音”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

    3对于父母不同的态度,作者有什么想法,请从文中找出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句段1: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句段2:我每天一放下书包就奔向那儿。几个月的功夫,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文艺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

    【1】句段1选自课文《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她教导孩子们读书的名言是:读书好,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一读这两段话,找出它们在内容或表达上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之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之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品位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撑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碰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肢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脚,用来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

    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塞住了强大的洪水。

    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1. 释词:

    (1) 不料:

    (2) 平息:

    (3) 欣欣向荣:

    2.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给文章拟一个标题(不超四字)。

    3. 从文中看人类是创造的。从你学习的有关科学知识可知,人类是靠创造的。

    4. 天是谁弄破的?他为什么要撞破天?

     

    5. 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

    6. 这段文章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 16、阅读语段,完成任务。

    失聪的舞者在旋转中身体失去xié调,跌倒后站起来继续苦练;毕业求职的大学生在人才市场奔波,脚步匆忙却从未停歇;菜场小贩在忙的间隙,不忘用jūn裂的双手抱起可爱的女儿……无论生活给予我们怎样的面孔,我们依然执着追求,努力前行。因为,人生不一定要辉huáng ,平凡也可敬。

    【1】任务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和文中“执着”的“着”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等

    B.

    C.

    D.

  • 17、阅读语段和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战国时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贫贱不能,威武不能,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这种行为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淫:____ (2)移:________ (3)屈:________

    【2】画横线的“这”指的是________,“这一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画波浪线的句子指出了骨气的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4】文中引用孟子的话来说明________。用横线在文段中画出解释孟子的话的句子。

    【5】“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

    【6】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第3自然段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

    【7】根据你的理解,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 18、阅读下面《太阳》的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语段主要介绍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请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

    (2)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

    (3)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

    【3】请把引用传说部分的句子用“ ”画出来。这个神话传说可以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为

    【4】语段中很多句子的表述都带有“约”这个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

    【5】请你自选一种事物,用上两种说明方法,把它描述得更具体。

    _____________

  • 19、阅读答题。

    学  诗

    萧 红

    祖母死了,我就跟祖父学诗。因为祖父的屋子空着,我就闹着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念了一阵,念困了再睡去。

    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祖父说:“少小离家老大回……”我也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都是些什么字,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只觉得念起来那声音很好听,所以很高兴地跟着喊。我喊的声音,比祖父的声音更大。

    我一念起诗来,我家的五间房都可以听见,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着我说:“房盖被你抬走了。”听了这笑话,我略微笑了一会儿工夫,过不了多久,就又喊起来了。

    夜里也是照样地喊,母亲吓唬我,说再喊她要打我。祖父也说:“没有你这样念诗的,你这不叫念诗,你这叫乱叫。”

    但我觉得这乱叫的习惯不能改,若不让我叫,我念它干什么、每当祖父教我一首新诗,一开头我若听了不好听,我就说:“不学这个。”祖父于是就换一个,换一个不好,我还是不要。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首诗,我很喜欢,我一念到第二句,“处处闻啼鸟”那“处处”两字,我就高兴起来了。觉得这首诗,实在是好,真好听,“处处”该多好听。

    还有一首我更喜欢的:“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为明月送将来。”就这“几度呼童扫不开”,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每当客人来了,祖父总是呼我念诗的,我就总喜念这一首。那客人不知听懂了与否,只是点头说好。

    1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祖父对小孙女的喜爱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练习。

    (1)改为陈述句:难道旅行才开始,就向困  难投降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丁和尼尔斯之间的不离不弃让我们感动。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照样子写句子

    例:外祖父轻轻地刮去画上的污迹。

    外祖父轻轻地把画上的污迹刮去。

    画上的污迹被外祖父轻轻地刮去。

    你一定要保存好这幅画。

     

     

    外祖父递给我一个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

     

     

     

  • 22、按要求写句子

    鲸是哺乳动物。(改成反问句)

    鲸的身子大。 (改成感叹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小练笔。

    学过课文《四季之美》,我们体会到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课文所写景致不多,却巧妙运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营造出了美的氛围。请仿照课文的这种写法,写一写给你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字数不少于50。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