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神农架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语句最恰当的排序是( )

    ( )于是,他便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

    ( )可是,他的字却软弱无力,他决心把字练好。

    ( )我国清代画家郑板桥的画独树一帜。

    ( )他以“滴水穿石”的精神,穿透了书法这块“顽石”,使他的字与诗画一起,人们称为“三绝”。

    ( )他的诗也写得很好,隽永清新。

    ( )他终于练出了一手遒劲潇洒的好字。

    A.4 3 2 5 1 6

    B.4 3 1 6 2 5

    C.4 3 6 1 2 5

    D.4 3 1 6 5 2

  • 2、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多选)

    A. 《林冲棒打洪教头》选自《水浒传》,《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B. 《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朝的小说家施耐庵。

    C. 《林冲棒打洪教头》刻画 了林冲武艺高强、谦恭有礼的英雄形象。

  • 3、下列四组作品与作者的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白鹭》—郭沫若

    B.《落花生》—许地山

    C.《珍珠鸟》—冯骥才

    D.《蝉》—白居易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别看他其貌不扬,却是一个了不起的神童,早就是“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

    (2)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五种典型的字体依次是___________、小篆、隶书、_______

    (3)家国情怀,且古不变。古有王昌龄的“____________”;陆游的“__________”;今有毛主席在电报记录稿上写下的“________,何须马革裹尸还”。

    (4)母亲的深怒我们无以为报,在孟郊的______中“____________”就体现了这种感情。

  • 5、根据拼音写汉字,组成词。

    jìn

    __________________

    使__________________

  • 6、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2分)

    1“勇敢 沉着 机智 武断 果断”这组词语中不是一类的词是( )。

    2“中秋节 除夕 春节 重阳节 端午节”这些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排列,最后一个应该是( )。

     

  • 7、 日积月累。

         

    春风 ,和煦

    夏风

    ,荷香

    秋风

    ,落叶

    冬风

    ,鸟雀

    春风( );夏风( );秋风( );北风(

     

  • 8、按所学内容填空。

    (1)“___,穿尽红丝几万条”写的是___节的习俗,与这个节日有关的民间故事是《___》。

    (2)不饱食以终日,___

    (3)我们读书不要读死书,要多积累、多思考、多探索,正如朱熹所说的“______”。

    (4) 鹰隼试翼,______,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___

    (5) 我们要懂得节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一: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间:“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舍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节选自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

    材料二:

    一日,来了一个自称华佗的医生,他说听闻关公中了毒箭,特来医治。这时,关公的右臂痛得厉害,正和马良下棋来分散注意力,以免自己露出痛苦的表情而乱了军心。

    华佗看过关公的箭伤,说:“君侯的手臂若再不治理,恐怕便要废了!如果要根治,便得把君侯的手臂牢牢缚在柱上,然后我用刀把皮肉割开至见骨,刮去骨头上的毒,再敷上药,以线缝合,这才治得好,但恐君侯惧怕。”关公听了,笑说自己不是世间俗子,不怕痛,更不用把臂缚在柱上;并让人先送上食物,说:“先生远道而来,请先用酒菜!”

    关公陪着华佗吃了会儿,便伸出了右臂,说:“现在就请动手,我照样下棋吃喝,请先生不要见怪!华佗也不再说什么,取出一把尖刀,请人在关公的臂下放上个盆子,看准了位置,下刀把关公的皮肉割开。关公吃喝如常,华佗气定神闲说:“我用刀把君侯骨头上的走给刮走,这就好了!”华佗的手法娴熟,话刚说完,手上的刀子已经在关公手臂的骨头上来回刮,还发出悉悉的声音,流出的血也溢出了盆子。将士见到这情境,都掩面失色,惟独关公仍继续下棋吃喝,面不改色。不久,华佗把毒刮尽,敷上药,并把伤口缝合。

    关公大笑而起,对众将说:“此臂伸舒如故,一点也不痛。先生真是神医!”华佗说道:“我为医生,从未见到过你这样的人。君侯真天神也!君侯箭疮虽治,但必须爱护。切勿怒气伤触。过百日后,就会平复如旧。”

    ——改编自罗贯中《三国演义》七十五回

    材料三:

    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曰:“便下手,君侯勿惊。”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节选自罗贯中《三国演义》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

    【1】阅读材料二、材料三,完成下面的题目。

    (1)按照材料二故事发展的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华佗自荐——(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都与《三国演义》七十五回有关,材料二中与材料三对应的段落是_________.

    【2】材料三的内容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同学们正在讨论一些方法,请你按照同学们的方法补充填空。

    丁丁:材料三的内容在材料二中有对应的部分,如果我们对照着读,会觉得容易一些。

    小月:较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比如:我并不知道带点词语“君侯”的准确意思,但知道“君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了。

    桐桐:阅读时我们还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比如:带点字“某”和我们现在的用法不太一样,但是联系上下文后,我就明白了“某”其实指的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材料二中画“﹏﹏”的句子刻画了两位医生的言行与神态,从中你体会到二位医生的内心有什么不同?如果说大段描写沃克医生是为了衬托刘伯承的坚毅,那么大段描写华佗也只是为了衬托关羽吗?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羽和刘伯承,这一古一今两个英雄人物如此相似,如此令人钦佩!建党百年来,正是无数像刘伯承将军一样的革命先烈,用铮铮铁骨捍卫自己的理想!如果为他们颁发“英雄”勋章,请你试着完成颁奖辞。

    英雄是艰难困境中的挺身而出;英雄是_______________;英雄是_______________……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英雄,你们是人民的英雄!

    【5】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本学期我们一起漫步中国古典名著长廊走近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对《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弘一法师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脚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彻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高中时候,我家后院的墙洞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后惨叫着缩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有没有死,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然而,引起我内心最大触动和自责的还是在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被烫伤之后留下的白斑,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个大肚子,动作迟钝地在地上寻觅着食物,我无法表达我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的卑劣和龌龊。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对我来说,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份量。

    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因此,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了潭中;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羊们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煮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小鳝鱼;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圣的光辉。

    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去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致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1】请概述本文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段中说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这种感觉指什么?为什么在别人眼里会显得很可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括说说第段通过写什么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段关于丰子恺的故事印证了文中哪种议论或观点?(答案可用文中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狼、老鼠、毒蛇、蝎子等——这是一些会给人类造成伤害的,令人恐惧、厌恶的动物。对于这类生命,是消灭之?宽容之?还是保护之?你赞成哪种做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乘坐“复兴号”高铁的孟佳欣,(     )着车窗外八达岭的秀丽风光,想到中国人克服各种困难在这里成功修建了铁路,高兴得不能控自己。

    ②(     )着建筑图纸上的内容,詹天佑耐心地教导学生:“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③站在峰顶极目(     ),北戴河海滨的秀丽风光尽收眼底。一排排红顶的小房子像一个个戴着小红帽的孩子,蔚蓝的北戴河则像温柔的母亲,与它们紧紧相拥着。

    【1】从“欣赏、远眺、审视”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括号里。

    【2】下面词语中与句①由中的画线部分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忍俊不禁

    B.喜不自胜

    C.哭笑不得

    D.兴致勃勃

    【3】将句②中的画线部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理解。

    太阳(节选)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①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②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③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选文中①②③句分别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请选择一种说明方法,说说在句子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开头引用的神话故事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多选)。

    a.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引出说明的中心   c.引出说明的对象

    【3】仔细读选文,回答问题。

    (1)到太阳上去,步行差不多要走________,坐飞机要飞________。这样的表述目的是要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画“____”的句子把_________作比较,告诉我们_____。请你也运用这样的说明方法写一种事物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精彩赏析阁。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 文中能否把闯进”换成进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词 凡是”“统统”能否删除?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 你从 的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14、开心阅读。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短文选自课文《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一个“缠”字写出了作者“我”______的心情,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你读出了______

    【3】说说你对划横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精彩句子我来品

    (1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浸”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里的桂花真比不上家乡的吗?为什么母亲会这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面条》,完成各题。

    面条

    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

    ③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跋涉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20世纪60年代,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⑤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100亿块左右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尔铁塔!

    ⑥在面条普及、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了它丰富的象征意义。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这其中的祝福也使它更加深入人心。

    ⑦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是一种“美味黏合剂”,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1】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可能是( )

    A.古欧洲人

    B.新疆人

    C.不丹人

    D.阿拉伯人

    【2】对短文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面条是一种面食,风靡已久。

    B.面条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C.面条在生活中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意义。

    D.日本人吃素面象征好运,中国人生日吃面象征福如东海。

    【3】“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100亿块左右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D.做假设

    【4】面条普及和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与商贸密切相关

    B.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相关

    C.与面条食用便捷的特点相关

    D.与面条制作成本低,口味单一相关

    【5】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可能”可以删去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吾辈当自强

    杭州亚运会的“名片”

    中文名: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

    外文名:The 19th Asian Games Hang-zhou 2022

    办会理念:绿色、智能、节俭、文明

    办赛原则:以“杭州为主,全省共享”,以杭州为主办城市,浙江省内部分城市协办。

    上一届:第18届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

    下一届:第20届2026年爱知名古屋亚运会

    杭州亚运会会徽

    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赛道代表体育竞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

    【1】2022年亚运会的主办城市是_______,此次是第______届亚运会。

    【2】杭州亚运会会徽的名称是( ),由六个元素组成,其中( )象征了亚奥理事会,( )代表体育竞技。(填序号)

    A.扇面   B.赛道   C.潮涌   D.太阳图形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比赛项目都在杭州举行。

    B.亚运会每四年举行一次。

    C.杭州亚运会会徽是由主体图形和举办年份的印鉴构成的。

    D.杭州亚运会的办赛理念是绿色、智能、高效、节约。

  •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中指相貌堂皇,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窈窕,样子可爱,用处却很渺小。遇到工作时,能力薄弱的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付庸。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窃tiáo       能力弱báo

    B.窈tiáo       能力弱bó

    C.窈tiǎo       能力弱báo

    D.窈tiǎo       能力弱bó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A.

    B.

    C.

    D.

    【3】“养尊处优”中“尊”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地位高,尊贵

    B.敬重,尊崇

    C.敬辞,尊称

    D.量词,用于佛像、大炮等

    【4】文中“貌”的第五笔正确的一项是(   

    A.撇

    B.点

    C.弯钩

    D.竖钩

  • 19、______________

    发语文试卷了,我拿到语文卷子一看,90分!我一连看了几遍卷子上的分数,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回到家里,我把卷子在妈妈眼前一扬,得意地说:妈妈,你看!妈妈接过卷子看了看说:好,有进步!我爸爸在外地工作,对我要求很严。我看到妈妈那高兴的神情,更加得意了,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可是,一会儿妈妈的脸就晴转多云了。我有些纳闷:妈妈怎么又不高兴了?你仔细想过错误的原因吗?妈妈指着卷子扣分的地方说。我瞧了一眼,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把食指写成十指了吗。”“听你说得多轻松!照你这样写,要切除食指的病人手术时被切掉的就是十个手指吗!我不由得吃了一惊。妈妈接着严肃地说;粗心要不得,要是大家都像你这样,会给工作带来什么后果?

    听了妈妈的话,我再也没有心思欣赏那卷子上的分数了,不禁陷入了沉思……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的意思。(2分)

    晴转多云: 满不在乎:

    (2)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2分)

    (3)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把短文分成三段,写出段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

    (5)用斜线划去第二自然段与主要意思无关的一句话。(1分)

    (6)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的括号里的打。(2分)

    教育我们考试不能粗心大意。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粗心大意。  

    我语文考试只得了90分,受到妈妈的批评。  

    得到好成绩,不能骄傲自满,要继续努力学习。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个句子。

    (1)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小草的力量之大,的确是世界无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苍蝇和蜘蛛都没有注意到松脂滴下来。他们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把下列句子改为字句

    (1)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鹂吃了卷叶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句子训练营。根据提示写句子。

    (1)报警的(   )不是值夜班的看守,(   )被划破的玻璃!(填上关联词,并用所填词造句)

     

    (2)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缩句)

     

    (3)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改为反

    问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小区里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学校里的老师同学,还有上学时遇到的公交车司机、维持秩序的交通警察……请选择其中一个人,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

    要求:

    1.题目自拟,不少于 400 字;

    2.选取典型事例;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