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句子缩句后,哪一项是正确的?请你选一选。
【1】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
A.父与子,拥抱在一起。
B.这对父与子,紧紧拥抱在一起。
C.父与子,无比幸福。
D.父与子,无比幸福地拥抱。
【2】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 )
A.文字,带来了灵性。
B.文字,给人带来了诗。
C.文字,带来了诗。
D.文字,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
2、如果需要选用诗句表达你的阅读感受,下列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C.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C.我非/生而知之者……
D.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4、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________
(2)我一摇,桂花纷纷落下,真像下了一阵桂花雨。________
(3)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________
5、听短文,回答问题。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太阳还没出来,天际先是灰暗的,慢慢变成____了;太阳出来了,先是一丝丝光芒,然后变成____,静静地依傍着大地。这篇短文是按照____顺序写的。
2.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春天早晨的田野真是奇妙的令人神往的仙境。____
(2)短文告诉我们:仙境更多是用我们的双手创造的。___
6、有趣的汉字
(1)猜字谜。
“要”字留一半,“扔”字留一半。谜底:______________
(2)根据谐音写出歇后语的后半句。
四月的冰河——_____________
(3)根据下面的甲骨文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 ______
7、正确书写词语。
sònɡ | dú |
|
|
zhī | chēnɡ |
|
|
jī | è |
|
|
kǒnɡ | jù |
|
|
zhòu | méi |
|
|
chōnɡ | shí |
|
|
yú | lè |
|
|
biān | zhī |
|
|
suān | tián |
|
|
huǒ | ɡuō |
|
|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混乱——( ) 坚定——( )
奇妙——( ) 把握——( )
严厉——( ) 绝望——( )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大赛海报大赛 节目单
A.庆祝第十二届校园阅读节
B.增强语文学科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C.锻炼学生的书写表达能力
D.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开拓学生视野
【2】根据对节目单中课文的了解,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阳冈》这出课本剧按顺序应该分为上冈、喝酒、打虎、下冈这几幕。
B.饰演《红楼春趣》中贾宝玉的同学应该演出贾宝玉率真、可爱的特点。
C.表演《田忌赛马》时,为了让观众看得更明白,可以用旁白说出孙膑提出办法前的思维过程。
D.饰演《军神》中沃克医生的同学在表演过程中应该用动作、表情、语言等表现出他对刘伯承从冷漠到赞许、钦佩的心理变化。
【3】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大赛上午9点才正式开始,所以罗霜和爸爸可以到9点再入场。(______)
(2)王一凡等人的比赛序号是4那他们表演的课本剧是《刷子李》。(______)
(3)李杰和妈妈进入实验剧场时带了两袋零食,准备边看比赛边吃。(______)
(4)秦贝贝的爸爸平时电话较多,为了不打扰别人,他一进场就把手机调成了振动。(______)
10、课外阅读。
邓政委的棉衣
1947年8月,大别山上已经是寒霜季节。由于我军远离后方,被服供应不上,邓小平政委和十几万将士仍穿着单薄的旧棉衣。战士们心疼地说:“我们没什么,要是把政委冻坏了,还怎么指挥我们打仗?”于是便聚在一起,专门为邓小平同志做了一套新棉衣。
第二天,副官长抱着这套新棉衣走进政委的小屋。他看到政委正伏在桌上聚精会神地看文件,便轻手轻脚地走到跟前,小声说:“首长,这是您的新棉衣。”政委放下笔,搓搓手,看到副官长抱着的新棉衣,一时没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副官长说明情况后,政委站起来严肃地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大家穿得和我一样单薄吗?棉衣破了,可以补一补再穿嘛!”他看到副官长左右为难的样子,又慈祥地笑了:“这样吧,棉衣既然做好了,就给通讯员小万吧,他年龄小,身体又单薄。”在一旁的小万赶忙说:“不行,不行!这是专门给首长做的。”政委在屋里来回踱了几步,用手指了指棉衣,命令似的说:“就这样吧!”然后又坐下继续工作了。
1.短文是按 的顺序记叙的。
2.联系上下文,写出文中两个“单薄”的意思。
3.读完短文,你觉得邓政委是个怎样的人?
11、课外阅读。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就地用干柴点起篝火煮起了鱼,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的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的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离开人间。
有另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议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欢快( ) 恩惠( ) 意味悠长( )
【2】在 文中用“﹏ ”画出具体写“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的句子。
【3】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道理给人什么样的生命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短文,回答问题。
碧水丹山话武夷
在祖国无数的名山胜景中,武夷山可谓独树一帜。“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三三见九,指的是盘旋在群峰中的九曲溪;六六三十六,指的是九曲溪畔簪竖笋立、风姿各异的三十六座山峰。这句诗,道出了武夷山水的特色。
先说山。一般的山岭,都是有土有石,土石相杂而成的,可武夷山的许多山峰,却由巨石构成,一石一峰,山就是石,石就是山,壁立千仞,拔地而起。论高度,武夷山风景区的诸峰不算很高,其中最高的三仰峰,海拔也不过700多米,仅及五岳诸峰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可是,它给人的感觉却高峻异常;加上怪石嶙峋,奇险处处,使爱山嗜峰者目不暇接。①大王峰一飞冲天,号称武夷群峰之首。从这边看,它像一只倒竖的靴子,转到那边看,又像老寿星的额头。玉女峰像一位修长的丽人,站立在九曲溪畔,风姿绰约。②一线天巨岩裂隙一百丈余,崖顶狭缝宽仅尺许,置身其间,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爬接笋峰,要抓铁索,攀悬梯,蹬石壁,陡峭可畏。仙掌石屏矗天,似仙人巨面,堵山障海……这么多的奇峰怪岩,几十座相聚在一起,怎不令人神往。
再说水。武夷山的水——九曲溪特别清,而且老是在群峰中迂回。从星村的九曲经八曲、七曲,顺次到一曲,拐了九个大弯,所以叫九曲溪。“十里溪流通宛转,千寻列岫尽嶙峋。”武夷山的主要景点,大都罗列在九曲溪畔:石根壁笋,各浸水中;奇峰异峦,随波摇曳。人们在溪上顺流而下,一泻十五里。无论男女老幼,哪怕娇弱伤残,只要你能坐,就能尽阔“一片丹山翠万重,寒流曲曲倒芙蓉”的秀色。
十分别致的是,漂流在九曲溪上的不是普通的小船而是长长的竹排,这似乎更能激起诗人画家的雅兴。头顶上,白云悠悠;座椅下,碧流濯足。游客的心,和溪水贴得更近,充满了山野的情趣。那九曲溪,开阔处(1) ,卵石可数;贴崖处(2) ,徐徐而行;转折处(3) ,声震山谷,使游人鞋裤尽湿,似乎有点儿紧张。水声,鸟声,风声,组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使你完全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
从九曲开始,沿途经灵峰、鼓子峰、紫芝峰、环佩岩、三仰峰、仙掌峰……一直到大王峰,这么多的奇峰异峦,在你面前匆匆而过。你好像一会儿到了黄山,一会儿到了三峡,一会儿到了阳朔,仿佛天下美景,都来到了眼前。沿河的山峦上,还有大量的古人题诗刻石和高悬于绝壁之上的三千八百多年前的夏代船棺……
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三峡之峻,阳朔之秀,武夷兼而有之。难怪戚继光在这里的三清殿上题诗说:“他年觅取封侯印,愿向君王换此山。”
【1】“独树一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中“三三秀水”是指________,读第三自然段可以知道,它的特点是:_______且_____;“六六奇峰”是指________。第二自然段中两处画“ ”的句子分别写出了它_____、_____的特点。
【3】第四自然段的“ ”处应分别填入下列哪个词语?将序号填在下面横线上。
A.从容不迫 B.波平似镜 C.激流汹涌
(1)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__
【4】文中主要描写武夷山水之景,却在第四、五自然段记叙了人们在山水间的所见所感,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塞内加尔的玫瑰湖
①塞内加尔的玫瑰湖,盛开着奇丽的颜色,充溢着浪漫的情调。
②从巴黎出发的拉力车队经过几千公里的长途跋涉,横渡地中海,穿越了撒哈拉大沙漠,终于到达了大赛的终点——西非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在佛得角的绵绵沙丘中,车轮滚滚、黄沙漫天,发动机轰鸣、人声嘈杂,到处是一片喧嚣。
③然而在沙丘的另一边,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粉红色的椭圆形湖泊宁静地安卧在金色的沙漠之中,与碧蓝色的大西洋近在咫尺。皮肤黝黑的男人赤膊驾着小舟在粉红色的湖水中打捞作业,身着艳丽衣裙的女人在岸上成片的白色盐丘边忙碌,空中隐隐约约飘荡着节奏舒缓的民歌旋律,到处是一片宁静恬然。
④玫瑰湖是一个面积只有3平方公里的盐湖,它位于非洲大陆的最西端——塞内加尔的佛得角。佛得角像一弯尖钩从非洲大陆伸向浩瀚的大西洋,玫瑰湖就安卧在与大洋一线之隔的地方。从空中俯瞰,一道细细的金色沙滩将碧蓝色的海水与粉红色的湖水分隔开来。湖与湖都镶嵌着银白色的花边——海是浪花,湖是盐晶,色彩完美搭配,大自然不愧是丹青妙手。
⑤在每年的12月到1月期间,玫瑰湖就会出现一种神奇的景观,由于阳光和水中的微生物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湖水就变成了玫瑰花般的粉红色,当劲风吹来,波翻浪卷,如同一片红色的火焰,蔚为壮观;随着阳光照射的增强,湖水还会变成紫红色,似乎是在欢迎胜利归来的勇士们。
【1】第①段在文中起到的_____作用。
【2】第③段写玫瑰湖的特点,可以用文中的“____”一词来概括。这段话采用了______(以静衬动 以动衬静)的写法。
【3】玫瑰湖“奇丽的颜色”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下面是一款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的产品说明书,请阅读后答题。
产品说明书
一、适用范围
本产品适用于家庭、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等场所备用。
二、有效使用时间和贮存.
1.贮存温度为0℃~40℃,通风良好的库房内;应远离热源,不得与易燃品、
腐蚀物品存放一起。
2.有效使用时间:自戴上呼吸器头罩开始呼吸,在每分钟30升的呼吸量时,有效时间为30分钟。
3.有效期:自产品生产之日起,呼吸器的滤毒药罐部分有效期为三年。
三、注意事项
1.一旦发现火情,立即撕开呼吸器包装袋,冷静正确地戴上呼吸器头罩,争取分
秒时间,迅速撤离火灾现场;
2.穿过烟雾区时,不要因感到呼吸空气干热而脱掉头罩;
3.本产品供一次性使用,只供个人防毒自救,不能用于工作保护;
4.本产品不得在氧气浓度低于17%的环境中使用;
5.本产品包装袋漏气、撕破或有效期满时,视为呼吸器已经失效,不得再使用,
请通知当地经销商更换滤毒药。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火灾中,如果觉得戴着太热可以暂时脱掉头罩。
B. 室内氧气浓度在18%时可以使用。
C. 消防员工作时可以使用这款自救呼吸器。
D. 已经漏气的自救呼吸器可以将漏气处密封起来再使用。
15、课内阅读
第二天黄昏时候,牛郎翻过右边的那座山,穿过树林,走到湖边。湖面映晚霞的余光,蓝紫色的波纹晃晃荡荡。他听见有女子的笑声,顺声音看,果然有好些个女子在湖里洗澡。他沿湖边走,没几步,就看见草地上放好些衣裳,花花绿绿的,件件都那么漂亮。里头果然有一件粉红色的纱衣,他就拿起来,转身走进树林。
他静静地听,过了一会儿,就听见女子们上岸的声音,只听见一个说:“不早了,咱们赶紧回去吧!咱们偷偷地到人间来,要是老人家知道了,不知道要怎么罚咱们呢!”过了一会儿,又听见一个说:“怎么,你们都走啦?难得来一趟,自由自在地洗个澡,也不多玩一会儿。——哎呀!我的衣裳哪儿去了?谁瞧见我的衣裳啦?”
牛郎听到这儿,从树林里走出来,双手托纱衣,说:“姑娘,别急,你的衣裳在这儿。”
姑娘穿上衣裳,一边梳她的长长的黑头发,一边跟牛郎谈话。牛郎把自己的情形都一五一十地说了。姑娘听得出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了他。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黎明——______ 糟践——______ 晨曦——______
【2】从文中划线句子中“_______”这个词语可以看出织女很喜欢听牛郎说的话,同时又很________、________牛郎。
【3】仙女们是私自下凡,从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的______一词可以知道,她们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仙女们为什么要赶紧回到天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①清展,经过小区的池塘边时,见到一个穿着黑西装的中年壮汉,趴在雨后潮湿的木栏杆上,执着一根简易的木勺费力地在水面上音些什么。
②原以为是小区的清洁工,走近一看,不是。不会有清洁工穿一身体闲西装来工作的。这人大约40岁,面孔和身材都带着北方人的轮鄘,显得很硬朗。他另一只手上提着东西那是一次性塑料袋,灌了点水,里面游弋着一只黑蝌蚪。
③其实我很想告诉他,在隔壁的政法大学,有一块大水塘,那里已经是解蚪成群了。上周我就带着孩子去过,孩子第一回见到那么多黑溜溜的蝌蚪,欢喜得不得了。但由于天生不善与陌生人搭讪,我并没说
④出了小区很久,我还在想,这个粗粝的男人适才捕捉解蚪时的那种神情,看起来竟是如此“柔软。”我当然也猜得出来,这位显然并不撞长捕捉蝌蚪的男人,之所以出现在池塘边,必然是为了某个孩子。准确的说,是为了孩子的愿望而来,没有喧哗,没有铺张,甚至于有些笨拙,但这就是父亲啊。父亲大多就是这样的。
⑤他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
⑥我读初中一年级时,有一位十分要好的同学,我经常去他家玩,很恣肆,但只要他父亲一回家,我就不自觉地收敛了。他父亲是一位拳师,满脸横内,彪悍异常,我心底十分怕他,从不敢正眼看,然而有一天,这种感觉被彻底改变了,那是在初夏,我在同学家要到很晚,干脆留宿。至半夜甜然大睡时,一只手——那是一只非常粗糙强壮的手掌——把我跟同学从蚊帐里轻轻摇醒,我们半睡半醒睁开眼睛,一只手朝我们眼前伸了过来。就像变魔术那样个透明的玻璃瓶,被放进了海黑的蚊怅里,亮晶晶的,闪闪烁烁的——里面全是飞舞的萤火虫。
⑦从此,我知道了,革师跟我所见过的另一些父亲并无区别,在那令人畏惧的外貌下面,其实也藏有一颗慈爱而且浪漫的心,那是父亲的柔软之处。
【1】用简短的话概括两位父亲柔软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是_________句,它在文中起__________作用。
【3】选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照应了文章的题目。
【4】仿写句子。(
父爱如山,造就我坚韧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对选文的理解,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选文将拳师父亲“满脸横肉,彪悍异常”的形象和他为孩子们捉萤火虫的慈爱浪漫之心形成对比,突出表现了父亲的”柔软”。 (_______)
②“一只手一那是一只非常粗糙强壮的手掌一—把我跟同学从蚊帐里轻轻摇醒”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都是解释说明的作用。(_______)
③文段中“这人大约40岁,面孔和身材都带着北方人的轮廓,显得很硬朗。”是对人物的心理描写。(_______)
【6】父母的爱就像太阳,无论时间多久,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感受她的照耀和温暖,面对父母之爱,我们该如何回报呢?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回报父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 如果曹兵出来 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给划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______写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______》中的一段改写的。
【3】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既写出了诸葛亮的_____,又写出曹操的_______。
【4】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把_____比作______。
【5】鲁肃吃惊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先看清题目要求,再认真听两遍录音,完成下面各题。
我信步来到桂树下,仔细端详着那娇小玲珑的桂花。在秋雨的滋润下,挂满枝头的桂花更显饱满圆润。我欣赏着,遐想着……这些桂花有的像一个个小精灵正酣畅淋漓地吮吸着天地之精华,有的像含羞的少女把自己藏于绿叶丛中“犹抱琵琶半遮面”,有的像顽皮的孩童迫不及待地探出了脑袋……微风拂过,朵朵桂花禁不住风儿的盛情邀请,挣脱了妈妈的怀抱在风中自由舞蹈,而风儿的到来也似乎是在寂寞了一夏后特意赶来欣赏这优美的舞姿的。站在桂树下,任由桂花飘落于我的发间,或在我的肩头逗留,又或从我的身体轻轻滑落。在那一刻,我只想闭眼,屏气呼吸这纯得不含一丝杂渍的清香,恨不得这香气能与我的血液融为一体。
桂树啊,只有你,也只有你才能孕育出如此的芬芳,难怪宋代诗人朱熹会赞美你“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1】根据短文填空:
我信步来到桂树下,仔细______着那____________的桂花。在秋雨的______下,挂满枝头的桂花更显____________。
【2】文章把桂花比作了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3】宋代诗人朱熹赞美桂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内阅读。
《忆读书》片段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juǎn juàn)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 繁)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qì qiè)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致 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1】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打“√”。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填在括号里。
惟妙惟肖( ) 情真意切( )
【3】用“ ”画出作者感受到多读书好处的句子。除此之外,你觉得读书的好处还有什么?
【4】莎士比亚把书比作“全世界的营养品”。你想把书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
例: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这是伟大的奇观。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枝梅花,有什么稀罕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句子。
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用加点字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他难以回转身来。(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通过阅读四大名著,可以增进很多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面的句子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读一读,再选择一个场景,照样子写一写。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
放学后的校园 公园的早晨 猎豹追击羚羊 太阳落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提示:在你的“百宝箱”里珍藏着哪些珍贵的物品?是一张照片,还是一支钢笔?是一个毛绒玩具,是……那么,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写出它的来历和你对它的感情吧。写一篇文章,要求感情真挚,语句通顺,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