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期末承德五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面加点的两个字,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时jiān 隔jiǎn

    B.勉qiáng 壮qiáng

    C.花guàn 军guàn

    D.跑bēn 投bèn

  • 2、文中人物品质我清楚。

      A.顾大局,识大体   B.勇敢机智   C.不畏强暴   D.勇于认错

    1.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   )  

    2.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  

    3.“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   )

    4.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     )

     

     

  • 3、下列四个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是( )。

    A.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

    B.没有人不说松鼠是一种漂亮、可爱的小动物。

    C.鲸的外形像鱼,不能不说它欺骗了不少人,其实它是哺乳动物。

    D.对李潇的为人,没有一个同学不了解的。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海力布为什么只要了龙王嘴里的那颗宝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按要求填上恰当的词。  

    (1)填“ABB”式词语:

    ( )的蜜蜂       ( )的狗尾草       ( )的天空  

    (2)补充词语:( )( )        ( )( )   

    ( )( )   ( )( )     ( )( )

  •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____老师  一____曲子

    ____上衣  一____布包

  • 7、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

  • 8、看拼音,写词语。

    1.花生ǎi ǎi(________)地长在地上,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ài mù(________)之心。

    2.母亲在zào shēng(_________)震耳欲聋的工厂上班,那里的环境使人感到yā yì(________)。

    3.当廉颇得知蔺相如为了国家着想,见到秦王毫不dǎn qiè(____),于是廉颇fù jīng qǐng zuì(________),决定和蔺相如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4.漫步在圆明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bǎo lǎn(________)着中外风景名胜,它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bù kě gū liang(______________)的损失。

    5.面容qīng xiù(________)的松鼠常常躲在尾巴底下xiē  liáng(________),非常可爱。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品读。

      橡皮辊

      美国历史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个普通的橡皮辊。

      7年前的9月11日,一个令全世界悲愤的日子。当恐怖分子劫持的第一架飞机撞到世贸大厦北楼时,一架电梯在巨大的爆炸声中停在了第50层。

      不幸,有6位乘客被困在里面。他们心急如焚,又哭又喊。只有一个人保持着镇定,他叫代姆克·佐尔,是大楼里的清洁工。佐尔大声说道:不要慌,大家不要慌!现在要齐心协力,把电梯门扒开。在危急关头,他们用尽浑身力气,终于把门打开了。

      然而,他们的面前并非豁然开朗,而是一堵厚厚的墙。人们重新陷入了绝望,只有佐尔还在思考。佐尔用手中的橡皮辊敲了敲墙,发现它并不是混凝土制成的。他立刻想出了起死回生的办法,先是拆下橡皮辊上的刀片,再用刀片凿墙。凿啊凿,不停地凿……”佐尔累了,再换其他人。45分钟后,他们终于凿开了一个小洞,此时此刻每个人都热泪盈眶。6个人急忙从洞口钻出去,沿着楼梯向下跑,跑出北楼不到5分钟,大楼就在震耳欲聋的声音中轰然倒塌。

      一个平常的橡皮辊,拯救了6条宝贵的生命。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慌张(   )   希望(   )   鸦雀无声(   )  从容不迫(   )

    (2)给下列句子换换说法。

    一个平常的橡皮辊,拯救了6条宝贵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豁然开朗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越过这堵墙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不同的角度给文章换一换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涩涩的香布袋

    一个普通小女孩的形象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虽然事隔多年,但抹也抹不去。

    那是“十一”长假的第三天,我们旅游的景点是林州市石板岩村的王相岩。在下山的路上导游阿姨告诉我们这儿的孩子正在放秋假他们所谓的秋假其实就是回家帮助家长干活同时她也向我们介绍了这里的三大特产花椒 山楂核桃因此,我们特别留心石梯两旁的杂货。

    突然,我的眼前一亮,一个卖香布袋的小女孩吸引了我。她穿着一件大红色外套,脑后随意地扎着一个辫儿,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过往的行人。她见我们走了过去,就对我们说:“买一个香布袋吧,能驱邪气,保平安。”妈妈摸了摸香布袋,问她:“这是你妈妈缝好,让你来卖的?”“妈妈没让我做,这是我自己做的。”“那你这香布袋里面装的是什么?”她说:“是我上山采来的治腰酸背痛的中药。”“你看这孩子的手多巧啊!”妈妈一边点头一边称赞道。我问她:“你也在放秋假吧?”她摇摇头说:“我没有上学。”“没上学?”我追问道:“你今年多大了?”“9岁了。”我急着问:“那你怎么还没上学?”她怯怯地说:“我家里没钱。”原来,她是一个因家里穷而上不起学的失学儿童,与她同龄的孩子已经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了。看着她亲手缝制的五颜六色的香布袋,我和妈妈挑选了一个。她卖5角钱一个,妈妈掏了5元钱递给她,她说:“太多了,我找不开。”妈妈一边拉我离开,一边说:“不用找了,不用找了。”我回头向她招手说:“再见!”同时心里默默地祝福她,祝她早日跨入学校大门。

    回到家,我仔细地端详着香布袋,才发现上面绣的“桃花洞纪念”五个字中,有两个字都少了一笔。我想:一定是哪个上过学的小伙伴帮她写的字,她在绣字时,因不识字而漏绣了。看着这香布袋,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苦涩。我把它挂在书桌前,

       

    1.在文中的“”处加上标点。

    2.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个香布袋挂在书桌前?展开想象,将最后一个自然段补充完整。

    3.为什么“看着这香布袋,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苦涩”?

    4.假如让你对小女孩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 11、(二)课外阅读

    避雷针的故事(节选)

    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写了一篇《论闪电和电气的相同》的论文,阐述了雷电的本质,还提出了制造避雷针的设想,使建筑物免遭雷击。然而,当他的论文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读的时候,有人却报之以轻蔑和嘲讽。但是,科学终究会战胜愚昧和无知,1756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富兰克林皇家学会正式会员的称号。

    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一下子风靡一时,传到英国、法国、德国……传遍欧洲和美洲,但是传到英国却发生了一段离奇的故事。

    1727年,英国成立了讨论火药仓库免遭雷击对策委员会,富兰克林被任命为委员。但是对避雷针的顶端的形状是尖的还是圆形的好,人们发生了争执。有人想当然地认为圆头的好,但是富兰克林力排众议,坚持用尖头避雷针,最后终于被采纳了,于是,所有的避雷针都做成了尖头避雷针。

    四年之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3洲联合起来反对英国殖民主义。富兰克林积极参加了独立运动,成了著名的活动家。这事惹恼了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由于英国跟美国远隔重洋,英国国王鞭长莫及,一气之下,传令将宫殿和弹药仓库上的所有尖头避雷针全砸掉,一律换成圆头的,并召见皇家学会会长约翰·普林格尔,要他宣布圆头避雷针比尖头避雷针更安全。普林格尔一听惊讶万分,正直的科学良心使他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国王的要求:陛下,许多事情都可以按您的愿望去办,但不能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呀!普林格尔虽然被撤职了,但避雷针始终还是尖头的。

    1.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四字词语。

    (1)竭力排除各种意见,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       )

    (2)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

    (3)理由正当充足,措辞严正有力。(       )

    2.读画线句子,完成练习。

    (1)风靡一时的意思是                 。它的近义词有                等。 

    (2)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3)结合后文可以知道,离奇的故事的意思是(  )

    A.古怪的故事   B.怪异的故事

    C.稀奇的故事   D.荒诞的故事

    3.对于英国发生的这段离奇的故事,下列理解有误的是(  )

    A.这件事的起因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反对英国殖民主义,富兰克林当然支持独立

    B.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恼恨富兰克林,只是距离遥远,就把全英国的避雷针都换成了圆头的,以此泄愤

    C.乔治三世要约翰·普林格尔宣布圆头避雷针比尖头避雷针更安全,但是遭到拒绝

    4.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约翰·普林格尔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

     

     

    5.为什么尖头避雷针更好呢?请你查找资料,把原因写下来吧。

  • 12、阅读理解。

    建设中的中国空间站

    ①空间站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防、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空间站体积比较大,结构复杂,在轨道飞行时间较长,有多种功能,能开展的太空科研项目也多而广。

    ②中国空间站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中的一个空间站系统。根据我国空间站建造规划,不久的未来,将建成以核心舱为控制中心,问天、梦天实验舱为主要实验平台,常年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其结构如右图所示。

    ③2021年5月18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进入交会对接轨道,等待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到访。5月29日晚,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之后,进行中国站首次出舱活动。9月20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10月16日,神舟十三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12月9日下3点40分,“天宫课堂”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在进行全球直播,为全世界网友授课。

    ④2020年,飞船、舱段的发射将按计划实行。此后,各个舱段将在轨道上“搭积木”,组建中国空间站。到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时,中国可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届时,中国空间站为全球科学家提供科学研究和实验机会。

    【1】判断下列说对的打“√”,错的打“×”。

    (1)体积比较大,结构复杂,在轨道飞行时间较长等都是空间站得特点。( )

    (2)2021年,中国发射成功的货运飞船有天舟二号和神舟十二号。( )

    (3)2021年12月9日下午正式开讲的“天宫课堂”是在中国空间站上进行全球直播的。( )

    (4)到2021年12月,全球科学家已经在中国空间站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了。( )

    【2】“已经过去的2021年,中国按计划已经成功发射了空间站得哪些飞行器呢?”这句话最适合放在以下哪个位置?(       

    A.第①段开头

    B.第②段开头

    C.第③段开头

    D.第④段开头

    【3】根据第③段内容进行梳理,把时间轴填写完整。

    根据梳理的信息,结合“未来中国空间站结构图”,我知道:到2021年12月为止,中国空间站 两个部分还没有完成发射。

    【4】“此后,各个舱段将在轨道上‘搭积木’,组建中国空间站。”这句话使用的说法方法是( )

    【5】“到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时,中国可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得国家。”一句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精彩阅读。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______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______,而它却很______。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______。那是清澄的______,而且具有______了。

    【1】按原文填空。

    【2】第1自然段描写的是白鹭_________图,第2自然段描写的是白鹭__________图。

    【3】明明把第1自然段的内容概括为“白鹭望哨图”,丽丽和兰兰却认为这样概括不对。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明明:白鹭站得很高,就是在望哨啊。

    B.丽丽:望哨是动物界弱肉强食的行为反映,是一件很紧张的事,没有那么悠然。而这一段的最后一句是反问句,也否定了望哨的说法。

    C.兰兰:作者以一种人们不准确的看法进行对比衬托,以突出白鹭悠然自得、气度非凡的特点,从而引导人们通过想象来品味画面的美好意境。

    【4】读了这两个自然段,白鹭给我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的心

    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1.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本段的主要内容是(  )

    A.讲少年时代的读书感受。

    B.讲读书的好处有哪些。

    C.讲了读书的收获。

    3.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1)文中的四个比喻句与中心句是总述和分述的关系。(  )

    (2)这段话运用了比喻、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

    (3)这段话是景物描写,写出了作者一次郊游所见到的美丽景色。(  )

  • 15、阅读与鉴赏

    被疑心毁灭

    动物的一生,时时面临着危险。出于防范的本能,许多动物对任何事都揣着疑心,甚至达到了自我毁灭的地步。

    北美绿鸟是住在海边岩石上的一种候鸟,一生多疑。每次从外面回到洞穴,都要站在窝边( ),长达半个小时不肯进洞,唯恐洞里会有埋伏[]它们成天将小绿鸟叼在嘴里,从一块岩石上叼到另一块岩石上。而很多小绿鸟,因为被大鸟叼来叼去,通常在出生后不到10天,便摔死在岩石上,或是葬身大海。

    法国短尾沙皮狗堪称世界上疑心病最重的动物。[]它终身不能换主人,一旦环境发生改变,它便生活在惊恐中,连觉也不敢睡。它对周围的一切都存有戒心,并会因为怀疑而绝食,连水也不喝,直到生命结束。

    日本灰松鼠只吃一种红塔松的松子这种松子只有在秋天才能完全成熟,食物短缺使它们的生活总处在艰难中。[]秋天,是灰松鼠最忙的季节,它们每天都要费力囤积大量的食物,好把冬春两季的食物都准备好。但囤积好后,它们又唯恐自己洞中的食物被别的松鼠偷去。[]于是,它们会往囤积的松子上不断地尿尿。日本灰松鼠有一个特点:谁也闻不得同类的尿味。往食物上尿尿是一种法子,但这样一来,松果就会腐烂。到松果真的腐烂时,它们又将( )的食物清理出洞,再去囤积新的松果…… )。本来可以丰衣足食的灰松鼠,因为自己的多疑,往往在深冬季节因为食物严重短缺而被活活饿死。

    从动物的疑心上,我们不难看出,疑心越重,灾难越深,甚至连性命也被葬送。

    【1】写出能概括文章说明要点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写了北美绿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被疑心毁灭的动物,它们为自己的疑心付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沉重代价。

    【3】文中画“_____”的句子中,不能说明动物多疑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括号应依次填入“左顾右盼”、“来之不易”、“周而复始”

    B.第②③④段的第一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相同

    C.在写法国短尾沙皮狗时,作者采用的说明顺序是先概括后具体

    D.囤积的松果容易腐烂是日本灰松鼠食物短缺的根本原因

    【5】短文中动物的多疑及其付出的代价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

    A.做任何事都要怀有疑心,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

    B.做任何事都不要有疑心,这样会带来灾难,甚至会葬送性命。

    C.做任何事都要适度,因为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D.做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退一步海阔天空。

    【6】短文在写动物的多疑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学了《匆匆》我懂得了   ;读了《人类的朋友》我明白了   ;通过《一诺千金》我认识到了 的重要性。

     

  • 17、闲谈“读书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竞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 )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是看那个地方,无论多久都不懂的。( )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总”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鲜明。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当然,( )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 )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在文中( )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读文章填表。

    姓名

    ____

    _____

    _____

    读书法

    _____

    ______

    ______

    【3】联系上下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讲了两个要点,请简要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了说明“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这个观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列举数字

    B.举例子

    C.打比方

    【6】你喜欢哪种读书法?为什么?(可以是文中的,也可以是其他的)

    ________________

  • 18、课内语段阅读(12分)

    有一次父亲带着我爬上教堂高高的塔顶脚底下( )的村庄( )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

    好好瞧瞧吧 亲爱的孩子 父亲(   )地说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生活也是这样 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 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分)

    (2)给短文第2自然段填上合适的标点。(2分)

    (3)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

    (   )地   (   )

    (4)用“假如……就……”写一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你是怎么理解的?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一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课文第8、9自然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第二个的意思________。

    A.种植;培育   B、种植;种植   C、培育;培育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理解正确的是(   )

    A.十年种好一棵树,一百年才能教育好一个人。

    B.树木成材需时十年(虚数) ,而培育人才却是关系到百年的事情,说明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不容忽视。

    3“______”画出表现对田老师深深感谢的句子。

    4.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到了文学的启蒙。 

    B、田老师讲的故事很生动,故事就是文学的种子。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变换句子。

    1、中国的汉字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写成打比方的句子)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成陈述句)

     

    3、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缩句)

     

     

  • 21、按要求写句子。

    (1)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道德课上,我们互相做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这只贝不漂亮。(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看小鸟破壳是有趣的事。(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照样子,把画面写具体。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百花开放,蝴蝶翩飞。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作文。

    题目:美丽的

    要求:

    1.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物,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心得。

    2.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注意写出景物的美丽之处。

    3.把题目补充完整。

    4.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