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为红色文物“一面布满381个弹孔的红旗”,曾高高飘扬在上甘岭阵地,上写:英勇前进,将红旗插到解放的阵地上。它生动诠释了( )
A.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C.和平友好合作精神
D.执政为民的奉献精神
2、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
A.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诞生
B.新中国诞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土地改革;新中国诞生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在福建省福州市某纪念馆内的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
4、这场运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北大是这场运动的基地,“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它的两大口号。这场运动的发起人是:( )
A.蔡元培
B.鲁迅
C.陈独秀
D.胡适
5、陈旭麓说:“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进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个“最初的一步”是指
A.中国大门被打开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主权不独立
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6、下图是1984年7月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该公司的前身是国营天桥百货商场,改制后成为中国第一家多种经济成分入股集资的商业联合企业。该股票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A.掀起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始利用外资用于经济发展
7、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面关于发生在南京的历史事件,叙述都不正确的是( )
①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 ②太平天国在此定都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独立 ④新文化运动在此发展
⑤中共领导的第一支军队在此建立 ⑥人民解放军在此推翻国民党政权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④⑤
8、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纪念( )而设立的。
A.鸦片战争
B.南京大屠杀
C.旅顺大屠杀
D.八国联军侵华
9、下列论断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它们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 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
|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
|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
① |
| ② |
| ③ |
| ④ |
A.③②④①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②③①④
10、欧洲学者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由此可见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C.获得更多的赔款
D.允许外国使者进驻北京
11、在世界近代史上,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杰出作表,对他们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反抗英国殖民者
B.都获得了国家的独立
C.都属于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
D.都是正义的反侵略斗争
12、1927年,一声枪响掀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大幕,开启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一条依靠自己力量来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与上述材料一致的历史事件(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南昌起义
C.武昌起义
D.中共一大
13、2014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这次会议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距( )
A.50年
B.55年
C.60年
D.65年
14、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这句话表明维新派进行维新变法的首要任务是
A. 救亡图存,摆脱民族危机
B. 改革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C. 引进西学,传播民主思想
D.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15、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的领导人是( )
A.洪秀全
B.孙中山
C.康有为
D.毛泽东
16、19世纪70年代,西北形势严峻,东南警报频传,清政府内部主张“海防”“塞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的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林则徐 D.张之洞
17、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外因有( )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C.北洋军阀分裂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18、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右图是王泽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卡片横线上应填写( )
时间:1936.12.12 人物:张学良、杨虎城 事件:______ 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A.西安事变
B.上海事变
C.华北事变
D.皖南事变
19、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以往的农民战争中没有遇到过的情况是( )
A.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B.农民阶级固有的局限性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D.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
20、唐玄宗是对唐朝历史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君主。以下属于他在位时期的重大史实有
①整顿吏治
②玄奘西行
③注重文教
④文成公主入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1、胡适在《》杂志上发表《》一文,主张以 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2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______》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7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______》,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3、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进行____并签订《双十协定》。
24、失败原因:鸦片战争中,尽管广大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英勇抵抗,但是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________,再加上________落后,旧式的刀、矛、弓箭、抬枪等武器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和________。
25、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 ||
三位伟人 | 三大理论 | 三次巨变 |
孙中山 | 三民主义 |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 ③ ,使中国人醒过来了。 |
① | ② |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 ④ ,使中国人站起来了。 |
邓小平 | 邓小平理论 | 领导 ⑤ ,使中国人富起来了。 |
26、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问题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1992年初,邓小平的_____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7、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__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__。
(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________。
(5)巩固措施: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28、三大改造期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_________,实现和平过渡的社会主义改造创举是_________。
29、填空题。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____;1905年8月,孙中山在____成立中国同盟会。
(2)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是_____。
(3)1912年元旦,_____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历史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孙中山和黄兴等的反袁斗争,发动了“______”。
30、1978年12月中共____________________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后,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请回答:
(1)写出五四运动时期的一句口号。这场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2)写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3)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2、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的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国民革命的合作: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进行了哪场战争?
(2)十年内战的分裂: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是谁?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的是谁?
(3)共赴国难的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全面内战的分裂: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5)从近代国共两党的关系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3、说说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的影响。
3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下问题。
材料一 时间:1902年。
地点: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
事件:一位祖籍香港岛、1842年移居台湾、1897年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郊区居住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时,不禁潸然泪下。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与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材料二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摘自《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说说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请举例说明?
(2)材料二是哪一条约的内容?紧接着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又攫取了什么权利?
(3)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