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9年,学者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与其观点一致的选项是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C.要彻底地不妥协地进行反帝反封建
D.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秩序
2、下列文物可以佐证“我国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起源地之一”的是( )
A. B.
C. D.
3、面对列强的步步紧逼,中国人民近代化的探索在艰难中前行。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 洋务运动——变法图强
B. 戊戌变法——民主科学
C. 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D. 新文化运动——自强求富
4、下表是中国纱厂1915-1919年盈利指数情况。对表中数据变化所含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年份(年) | 1915 | 1916 | 1917 | 1918 | 1919 |
盈利指数(%) | -4.38 | 7.61 | 36.73 | 21.43 | 70.56 |
A.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使中国民族工业从此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C.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D.列强加强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5、抗日战争中国,国共两党进行了坚决抵抗,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三次长沙会战
②平型关大捷
③台儿庄战役
④百团大战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②③④①
6、1949年,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是
A.1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7、孙中山将民族主义放在了三民主义的首位,把推翻清王朝,反对民族压迫作为革命的首要目标。民族主义的提出( )
A.适应救亡图存需要 B.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C.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D.推动实现国际交流
8、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实现了和平过度,被称为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政策是
A.合作化
B.公社化
C.承包制
D.赎买
9、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拉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A. B.
C. D.
10、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土地改革完成
C. “一五计划”完成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1、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人民银行”、“人民币”“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 )
A.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B.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D.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2、侵略者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联手进攻清政府,其发动战争的借口是
(1)马神甫事件 (2)虎门销烟 (3)天京事变 (4)亚罗号事件
A.(1)(2)
B.(3)(4)
C.(2)(3)
D.(1)(4)
13、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是
A. B.
C. D.
14、1936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指出“……的力量使国民党结束了十年的错误政策,这是客观上包含了这一意义。就内战来说,十年的内战,什么来结束内战……促进了国共合作,结束了他的动摇。”毛泽东评论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双十协定” D.转战陕北
15、党的第一个纲领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作为奋斗目标之一,其基本实现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16、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但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公车上书” D.“百日维新”
17、观察下图《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标志着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战役发生于
A.A B.B C.C D.D
18、“大火红透了北京的天空,5000年的文明结晶、百年的诗化建筑和中西文明相结合的象征被付之一炬只给百年后的世界留下了断壁残垣和不绝于书的愤怒.”上述历史事件发生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19、1900年,西方列强纠合为侵略联军,大举入侵中国。参与的国家一共有( )
A.2个
B.4个
C.8个
D.11个
20、“Democracy”(民主)和“Science”(科学)是近代中国从西方请进来的两位“先生”,它们成为近代中国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旗帜(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1、请按下列口号或主张列举出相关运动的名称。
(1)“自强”“求富”:_________________。
(2)“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主”“科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民族、民权、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_______;中国近代化的开端_____________。
(2)洋务运动的口号__________________;义和团运动的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
(3)1898年,光绪帝颁布_________,宣布实行变法;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的条约是______。
(4)_________,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时间_________。
(5)19世纪70年代中亚浩罕国_____占据我国新疆大部分地区;平壤战争牺牲将领_________。
23、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时间。
(1)我国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
(2)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3)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24、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在___________举行武装起义(八一建军节)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___________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___________”,内容:见课本76页
25、孙中山在《____》发刊词上,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释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____(会议)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6、________年,中华民国成立; ________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7、_______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28、从1954年起,国家对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29、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德国)_______制造出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美国)_______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美国)_______试飞飞机成功。
30、“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30年来,它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 迹。”这里描述的城市是______。
31、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无尽黑暗指?一道闪电指?迎来曙光指?
32、在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的中国,思想的传播不外乎以三种方式为主:创办刊物、成立团体与政党、领导武装起义。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
(1)当时在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什么?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2)举出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代表著作一部。
(3)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哪个?它虽建立在海外,但领导了哪次起以后名声大振?
(马克思主义)
(4)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伟大爱国运动是哪一事件?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什么?
(5)通过以上内容的探究,你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33、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请回答下列各问:
(1)( )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 )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1911年10月10日晚,( )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随后,汉口、汉阳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4)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 )临时政府成立。
(5)1912年2月12日,在( )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6)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7)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34、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中国人每向前迈一步,都异常艰辛,但确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自救之路)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材料一中“学习外国利器”指什么事件?举一例为“自强”创办的军事工业。哪一战役宣告了该事件的失败?
(维新之路)
材料二:《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维新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共和之路)
材料三: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
(3)材料三中“人们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领导人还进行了哪些革命活动?试举一例。
(思想风暴)
材料四: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4)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四中的“三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5)以上材料体现了中国近代化起步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