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从“直奔”一词,可以体会到________。
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句中的“红流”具体指的是________。这句话仿佛让我看到了______的场面,也让我感受到了游行的人们_______的心情。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狼牙山五壮士》全文紧扣题眼(____)字展开叙述,写的是为了(____)五壮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______)的故事。
3、辨字组词。
免( ) 惹( ) 厉( ) 浆( )
勉( ) 诺( ) 励( ) 桨( )
挽( ) 偌( ) 历( ) 奖( )
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_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2.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_________。现在人们叫它___________,也叫________________。
3.五音:________、商、________、徵、________。
4.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例如:国庆节的前一个晚上,我忽然听到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呀!”这里用________代替了“说”。“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出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这句话中用________________代替了“说”。我还想到了窃窃私语、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代替“说”。
5、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后面括号里。
看到这奇丽( )的景色,呼吸到这清鲜( )的空气,人们的心情多么愉快( )啊!连平日里非常羞涩( )的城里姑娘都亮开嗓子,大声唱起歌来!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黄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这首诗写作者看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写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
【2】“九曲”是形容______________,“万里”是形容________________。古诗中有很多诗句都含有这样的数量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之所以想到“同到牵牛织女家”,是因为他觉得这“九曲黄河”是来自牛郎织女相会的“_________”,借用这一传说,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情怀。同时,“直上银河去”表达了诗人_______的气概。
7、古诗词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这首词的______。
【2】这首词描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从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3】表明词人畅谈丰收的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词。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渔歌子》描写的季节是 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
【2】这两首词都采用了_____(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的写法,其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的情感。
9、课外阅读。
打伞的女孩
南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有一把伞。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先当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这也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为什么不会拿几把雨来卖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她们应该唱着歌去带路。我来给她两写个带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
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兴旺起来呢!
【1】给下面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画上“√”号。
打量(liáng lìang)
上浮(fú fóu)
兴(xīng xìng)旺
【2】从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个错别字,改正过来 改
【3】文中说两位女孩很“木讷”,理由是 。联系上下文来看,“木讷”这个词可以理解为
【4】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
10、阅读选段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节选自《红楼梦》)
【1】选段采用的是( )的描写方法,划横线的句子是( )的描写,划波浪线的句子是( )的描写。
【2】选段仅仅围绕“笑”字,从她们各自的笑声中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请选择其中一个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短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品质。
【2】桑娜为什么沉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熬”字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觉得桑娜和渔夫是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草原八月末
朋友们总说,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
一望无际的,上面盛开着数不清的五彩缤纷的花,如繁星在天,如落英在水,风过时草浪轻翻,花光闪烁,那景色是何等迷人。但是不巧,我总赶不上这个季节,今年上草原时,又是八月之末了。
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北进入内蒙古。刚才在山下沟谷中所感受的峰回路转和在林海里感觉到的绿浪滔天,一下都被甩到另一个世界上,天地顿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两边也有山,但都变成缓缓的土坡,随着地形的起伏,草场一会儿是一个浅碗,一会是个大盘,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草并不深,刚没脚脖子,但难得平整,就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用推剪剪过一般。这时除了将它比作一块大地毯,我再也找不到准确的说法了。但这地毯实在太大,除了天,就剩下一个它;除了天的蓝,就是它的绿;除了天上的云朵,就剩下地上的牛羊。这时我们平常看惯了的房屋街道、车马行人还有阡陌,已都成前世的依稀记忆。看着这无垠的草原和无穷的蓝天,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散得无影无踪。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有改动)
【1】作者笔下的草原最主要的特点是( )
A.美丽
B.开阔
C.干净
【2】读画横线的句子,与课文《草原》相比,本文作者把草原比作毯子是为了突出草原的_______,而老舍是为了突出草原的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
【4】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说一说,同样初入草原,作者的感受与老舍先生有什么不同?
_______。
内蒙古草原的介绍。
内蒙古草原,鲜碧如画,一望无际,“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动人歌声就是其生动写照。尤其是以北部海拉尔为中心的大兴安岭西麓林缘草甸草场,更是目前我国最佳的天然牧场之一。内蒙古草原相当辽阔,总面积约占全国国土的十分之一,它由六大草原组成,自东向西顺次是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布统草原以及贡格尔草原和辉腾锡勒草原。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垃圾食品】垃圾食品,通常指高热量食品,这些食品很容易使人发胖,而营养却不足。
(摘自《百科知识》)
材料二【解读误区】一提到“垃圾食品”,很多人会联想到汉堡、薯条、炸鸡、比萨、可乐,认为这些外来食品才是所谓的垃圾食品。其实我们的传统小吃中也有不少垃圾食品,如葱油饼、油炸饼、油条、烧饼等,这些东西都只含油脂与面粉,只提供热量,是地道的中国口味的垃圾食品。事实上垃圾食品还指那些提供超过人体需求,最终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如酱莱、罐头类食品,这些食品中的盐分常会造成过多的钠滞留体内,成为垃圾。(摘自互联网)
材料三【问卷调查】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5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调查项目 | 购买食品时的首要选择 | 常喝饮品类型 | |||||
营养价值 | 包装好看 | 味道好 | 纯净水 | 果汁 | 碳酸饮料 | 白开水 | |
人数比例 | 72% | 8% | 20% | 24% | 30% | 40% | 6% |
【1】什么是垃圾食品?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垃圾食品主要就是汉堡、薯条、炸鸡、比萨、可乐等外来食品。
B.垃圾食品不包括提供超过人体需求、有多余成分留在体内的一类食品。
C.酱菜、罐头类食品中的盐分常会造成过多的钠滞留体内,成为垃圾。
【3】根据材料三的调查,你认为这个班级的同学值得表扬的饮食习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改进的饮食习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身边有爱吃垃圾食品的人吗?你怎样说服他们少吃垃圾食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蹦极
胡杨礼赞(节选)
胡杨,戈壁的看护者,从远处看,胡杨林里密密的,走近胡杨了,才发现胡杨生长得并不密,几丈,甚至几十丈才有一棵,她的树干很粗,可以耐得住风吹,经得起雨打,为了减少蒸发,她的树冠又不大,看似矛盾,实际却是和谐的统一。
如果说梭梭草、红柳是治理戈壁沙漠的小贴士,那么胡杨就是特种兵了。风来了,它挡住了,雨来了,她遮住了,为子孙后代创造了更好的生存条件与发展空间。她为我们做出了多少奉献,但是,我们不曾为她付出过什么,没浇过水,没施过肥,更没多少人知道她伟岸的身躯,在数千年的岁月里,曾经为我们挡风遮雨。活着一千年不死,延续着属于自己生命历程中的轮回;死后一千年不倒,依旧看护着她的子孙后代;倒了一千年不朽,用她的精神照亮了一边天。朽了的枝干与叶片也化作沃土,滋润着养育了她的那片热土。这一处胡杨林,究竟生存、发展了多少年,我当然无从知道。但是,这一株株树开裂的枝干,仿佛在诉说着她苍老岁月,诉说着她沧桑历史,诉说着她的不平凡经历……
一个叶片掉了下来,仔细看了看,一个叶片,五个小尖向外伸着,叶片中部微微向上鼓起,这不正是一只奉献的手吗?一株胡杨,一林胡杨,又是多少只手在奉献?
【1】短文中对胡杨赋予了几种称呼?请你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的胡杨有什么特点?作者赞扬了它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式。
(1)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我们要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们很快就学会了新的技术。(被动句)(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狼牙山五壮士身上那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难道不美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是一个好人。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句子
(1)梅兰芳先生被人们看作是东方艺术美的一个典型代表。
改为把字句;
(2)人们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成真理。
改为被字句:
(3)因为京剧的唱腔主要有“二黄”和“西皮”,所以从前人们也叫它“二黄”、“皮黄”。
用上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20、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扑向敌人,势不可挡。
这是一个________句,我能换一种喻体,不改变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练笔。
高尔基说:“快乐,是人生中最伟大的事”;布雷默说:“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发现”;巴尔德斯说:“快乐应该是美德的伴侣”。文中《被尊重的快乐》让我们感受到快乐无处不在,一个学期过去了,你也许也经历了不少快乐的事,选择件写下来,注意抓住细节描写。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