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乌兰察布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忆一忆,填一填。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___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伯牙鼓琴》这个故事,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并用____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______的脸上,照着她________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____________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____________的大海。

    4.《京剧趣谈》一文介绍了____________这两种艺术形式。

  • 2、形近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3、知识梳理。

    《只有一个地球》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运用______________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_______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说明了_______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 4、____,__________,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__________,传到__________,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 5、按所学内容填空。

    1.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被微风_________,如_________,被初阳___________

    2.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如________的李大钊,_______的张思德等;还从《匆匆》一文中明白了_____________;知道了科学家们用自己的实践探索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的瑰宝,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我们会想起《竹石》中的“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遇到老人哀叹岁月催人老时,可以借用《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慰他。

    4.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

    5.劝君共进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

    6.穷则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

    《沁园春雪》节选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折腰 _______

    A.弯腰 B.牺牲 C.鞠躬,跪拜 D.赞美,歌颂。

    (2)风流 _______

    A.有风韵的 B.有风趣又有本领的

    C.不拘泥于礼法的 D.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

    【2】风流人物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全词主旨的句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完成练习。

    春夜洛城①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②, 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①洛城:洛阳城,   ②折柳:即《折杨柳》笛曲,内容多是离情别绪。

    【1】这首诗是在什么季节的什么时间所写?

    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横线的诗句的意思,并写下来。回忆《泊船瓜洲》写出和这句诗类似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

  • 8、课内阅读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词

    【1】将这首词补充完整。(要求:写正确、规范的字,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答案画“√”。

    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牌名   词题)。

    【3】用“/”标出下面两句词的朗读节奏。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词中画“          ”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_____联想到即将到来的__________

    【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下边这幅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端午日

    沈从文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的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的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有改动)

    【1】填空。

    (1)文中加点的三个“莫不”的作用:从程度上渲染观看龙舟竞赛的人之________,涉及面之__________,具体写出了“全茶峒人”度端午节的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加点词“莫不”可以分别替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不同的表示同一意思的词。

    【2】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能否换成括号里的?为什么?

    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摇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写划船时声音洪大、场面壮观的句子。

    【4】描写船与船竞赛的是第 自然段,这部分内容属于(详写 略写)。对于短文的详略安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文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中心突出,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

    B.短文第二自然段花了不少笔墨描写划船前的准备,稍显多余。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快速公交系统(简称“BR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有专门的车道,投资及运营成本比轨道交通低,而运营效果接近于轨道交通。它是一种既保持轨道交通特性(运营速度快),同时又具备普通公交灵活性的一种大容量、高性能、低排放、便利、快速的公共交通方式。

    (材料二)2019年,武汉BRT2号线开通。武汉BRT2号线,西起高新大道佳园路口,经佳园路往南,再沿高新二路往东,止于豹溪路。线路长约8.7公里,设车站11对。通车后,将与目前运行中的雄楚大道BRT对接,形成总长22.3公里的“路面上的地铁”。

    1材料一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

    2读材料,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BRT”指的是快速公交系统,具有容量大、速度快、便利等特点。

    B.武汉BRT2号线西起高新大道佳园路口,东到豹溪路。

    C.材料二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武汉BRT2号线的相关情况。

    D.“路面上的地铁”是说快速公交系统是在路面上行驶,却具有地铁(轨道交通)的运营速度。

    3结合材料内容和日常生活,分条说明武汉BRT 2号线开通有哪些好处。(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

    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他就非常伤心:啊!我真命苦。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头徘徊,撞在一位老人的身上。老人并不生气,却关心地问:孩子,你为什么哭?

    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眼睛忽然一亮。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不仅如此,你妈妈还给了你明亮的眼睛,让你去观察世界;给了你灵敏的耳朵,让你去倾听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走遍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改造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陷入了沉思。

    老人又说:孩子,重要的是你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倾诉——_________    哀伤——_________

    【3】孩子听完老人第一次说的话,“眼睛忽然一亮”是因为_____________。听完老人第二次说的话,“陷入沉思”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老人的话中两次提到“这些,难道还不够吗?”,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听完老人最后一席话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呢?展开想象,为短文加上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泥塑情缘

      今年62岁的赵运成曾是一名军人。与泥塑结缘,还源于他生的一场大病。当时因身体虚弱干不了重活,2007年年底,他便尝试用做泥塑的方式来打发时

    间,同时也圆自己多年来的一个梦想,那就是用泥塑来还原老一辈的人物风采和生活场景。

      创作初期,因没有任何美术功底,赵运成就自学画画,然后再照着画作去制作泥塑。他说:“每次新学一样东西都不容易,比如我做的‘咕咕嗖’(泥哨),光研究它的叫声就花了一年时间。”

      和泥、捏制、阴干……每一道制作程序赵运成都格外用心。他说,和泥时,土的干湿要适中,黏性也要好,这样做成的泥塑才会细腻有质感。另外,成型的泥塑.要用塑料布套住放在室内慢慢风干,这样作品不容易裂缝。为了让泥塑更美观,有时他还要给作品刷上一层清漆。

      在赵运成的工作室,记者见到了形形色色以农民为素材的系列作品,有扛着锄头下地的,有弓腰翻土除草的,有蹲下身体护苗的,有摘下草帽用毛巾擦汗的,还有回家抱孩子的……其中的一个作品让人记忆深刻,只见一名身体强壮的农民扛着锄头,昂首阔步目视前方,整件作品给人一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力量。

    1赵运成是如何与泥塑结缘的?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第二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泥、捏制、阴干……每一道制作程序赵运成都格外用心。这句话中的格外一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是文中的记者,看到那件农民扛锄头的泥塑作品,你会向赵运成老人提出什么问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两袖清风

    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官。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查,一些贪官污史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用搜刮老百姓得来的钱向京城的上司送礼、行贿。

    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所管地区的老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便准备动身了。手下人拦住他说∶“您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

    于谦装作不懂地说□我应该带的都带齐了□还带什么呀□手下人说□您进京不送礼□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啊□

    于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看,我这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余金银去巴结上级啊!”“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啊!”手下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于谦说着,提起两只袍袖对手下人说∶“你看,这就是我要带的东西。”

    手下弓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解地说∶“您带的是什么?”“两—袖—清—风!”于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1】“乌纱帽”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两袖清风”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4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你对文中于谦的哪些表现印象最深?请选一处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谦的做法,人们有不同的评价。联系现实,你是怎么看的?(可多角度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都要经过勘测。(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修改意思重复的病句。当句子中出现语意重复或者重复的成分时,找出重复的部分,去掉其中一个。如下面句子中合适适宜意思相近,则任选一个去掉。

    3.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适宜的线路,詹天佑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藏在你家中的宝藏,当然该由你自己最先发掘。(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要把王鼎钧先生的这段金言送给每个学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   )她写字的时候,我们(   )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②(   )坚持梦想,(   )能最终实现梦想。

    ③(   )小明知道那样做是错的,他(   )不会去做了。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

    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根据要求改句子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改写成陈述句)

    (2)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

    (3)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修改病句)

    (4)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修改病句)

    (5)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改为被动句)

     

  • 19、那个渔民的儿子把埋在沙里的琥珀挖了出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焦急地等待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情境,通过描写对周围事物的感受表现自己的心情。

    在全市举办的作文比赛中,我脱颖而出,站在了冠军领奖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努力,小明作业本上的错别字大大改进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从下面要求中任选一个完成习作。

    ①“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让我们惊叹,中国航天人真了不起;鲁迅用笔反映生活、揭露社会,让我深受触动,作家真了不起;生活中,我们班团结一心,收获广播操比赛的胜利,真了不起;爸爸主动担任小区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真了不起……关注身边的人或事,你会发现很多“了不起”之处,值得我们记录和分享。请以《哇,了不起》为题,写一篇习作。

    温馨提示:围绕“了不起”,把重要的内容写具体,让真情在笔尖流露。不少于450字。

    ②2200年,科学家们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月球上建立了移民基地,你有幸成为了第一批“月球新居民”,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在月球上,又会有怎样的经历呢?请写一写自己的想象。

    温馨提示:题目自拟,想象合理,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