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同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下列鲁迅的名言补充完整。

    (1)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_____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4)我们从古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 2、句子积累——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诸葛亮)  ②大漠沙如雪,________。(李贺《马诗》)

     ③有志者不在年高,______。(《传家宝》) ④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传习录》)

    ⑤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_______是道德之本。(埃及  迈哈福兹《平民史诗》)

  •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1)从加点词中可以知道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以________衬托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

    教室里非常安静,只听见____________,只听见__________________

  • 4、积累与运用。

    1.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_________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或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通过本学期的语文学习,让我从《鲁滨逊漂流记》中,认识_________的鲁滨逊;从《两小儿辩日》中,认识了_________的孔子;从《十六年前的回忆》中,认识了__________的李大钊。

    3.“弈秋,_______________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的道理。

    4.古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的瑰宝,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春天里,不觉吟诵“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诗能表情达意,也能抒发志向:李贺在《马诗》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建功立业的愿望。《十五夜望月》的“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王建对友人的思念;当我们遇到老人哀叹自己老去时,我们会用《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来劝慰他。

    5.“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这句话运用_________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当“我”得知老班长自己哽咽草根、用鱼骨充饥时极为_________的内心。请你仿写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6.六年级最后一次班会课,你作为班长策划本次班会课,要写一份活动策划书,活动主题可以是_____________,活动目的是__________

  • 5、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全神( )   斩钉( )       居高( )

    ( )思索   别出心( )       技高一( )

    ( )所以   暴露无( )

    1.我费了很大力气爬上了山顶,终于可以_________,观赏美景了。

    2.这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外观设计__________,十分引人注目。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回答问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表现夏天的天气瞬息万变,刚刚还是月朗星稀,一刹那下雨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景要抓住事物特点,请从词里找出两个表现夏季特点的词语。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

  • 7、课外美文欣赏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州。

    1这首诗的诗眼是_________

    2诗句潮落夜江斜月里字能否换成别的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读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在下面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

    花木成(guī qí)  排(dá tà)

    2写出加点词的意思。

    (1)净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出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湖阴先生所居环境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自己无法过这种生活的无奈和痛苦。

    D.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大自然的智慧

    人们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肌体上的一部分而已。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考,能够理解想象。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创造出这样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这样看来,人类就只是宇宙肌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的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

    1大自然的智慧主要体现在(    )(多选)

    A.大自然创造了苍蝇蚊子、鲜花绿草、星空和灰尘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B.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

    C.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

    D.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24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一个器官这一词语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短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应该顺应大自然而不是去征服大自然,因为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B.人类富有智慧是因为人类会思考,能理解想象,有意识,这是大自然所不能企及的。

    C.人类的智慧是大自然赋予的。

    D.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所以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4短文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

  • 10、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2004年,我国正式开展探月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其中,月球探测器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中继星叫“鹤桥”,玉兔和嫦娥着陆的区域叫“广寒宫”……“嫦娥奔月”从神话传说走进了现实。

    2007年,嫦娥一号拍摄了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2012年,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

    材料二: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19年1月3日,经过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嫦娥四号成功在月背着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的国家。

    材料三: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着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向天空飞去。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返回器携带2千克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带回月壤的国家。采样到的月球样品用途多样: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样本;可以入藏国家博物馆,向公众展示,进行科普教育;也可以与世界各国科学家共享,或是作为国礼相送。

    【1】材料一里面涉及的神话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三则材料,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2004年,火星探测工作正式命名为“嫦娥工程”。( )

    (2)把月球车命名为“嫦娥”,表明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就有航天梦。( )

    (3)嫦娥五号顺利返回,使我国成为第三个带回月壤的国家。( )

    (4)嫦娥五号顺利完成任务,实现“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 )

    (5)嫦娥五号携回的“土”,用途仅作为科学样本,进行科普教育。( )

    【3】请根据三则材料,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了

    嫦娥工程       时间       重大突破

    嫦娥一号

    2007年

    拍摄了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

    嫦娥二号

    2012年

    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

    嫦娥三号

    2013年

    ______________

    嫦娥四号

    2019年

    ____________

    嫦娥五号

    2020年

    ____________

  • 11、挑战课外阅读。

    我听见小提琴的声音

    郭风

    夜间,月亮已经升得很高很高了。我看见这个月亮从溪边乌柏树的枝丫间,把一大片清光(酒 洒)到溪边那个草쓰的村庄里了。这时我静静地听着:呵,可是真的,慢慢地,慢地,我听见那个草쓰的村庄里,传来一阵又一降小提琴的演zhòu zòu)声。

    啊,我听人家说过,那草丛的村庄里,住着一位少年音乐家名叫蟋蟀,他是一位很好的、勤奋的少年,天天晚上学习演奏小提琴。因此,后来他成为童话世界里的一位少年提琴家。这优美的小提琴声,是他演奏的吗?

    啊,真的,真的,一阵又一阵的小提琴演奏声,从那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了。那小提琴拉得多么好何,我静静地听着,听着。那琴声,一会儿好像是泉水从山谷里流到溪中来了,一会儿好像是给一位小姑娘唱的一首儿歌拉着一支伴奏曲一会儿又好像是一阵细雨打在竹林里的声音。我静静地听着,听着。这提琴的演奏声可真是好听何!我一边听着一边想,这小提琴的演奏声,是从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一座lòu lù)天的音乐斤里传来的吧?那村庄里的音乐斤里,今晚真的在开一个月光音乐会么?这小提琴真的是那位少年音乐家演奏的么?一定有好多好多的孩子来听演奏吧?……

    听啊,那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一阵又一阵小提琴的演奏声;看啊,天上一个高圆的、黄色的月亮,也在(悄 消)声地听着,把一大片清光酒到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了。

    【1】用“ ”选择合适的字音或汉字。

    【2】“一定有好多好多的孩子来听演奏吧?……用了一个省略号你觉得它的作用是什么?( )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还有很多没有列举出来。

    C.表示语音延长

    【3】作者听到的小提琴的声音是谁演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提琴的声音变化无穷,文中哪几句话能证明呢?请用横线画出来。

    【5】“溪边那个草丛的村庄”,在那个夜间,会出现怎样的场面?展开想象,用心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美苑。

    如风

    凯特一出道就瞄准一千五百米,水平很快就在他的加勒比海小国名列前茅。然而,让雄心万丈的小凯特屡屡气短的是,他迄今为止,在任何一次国际大赛上都还没能拿到奖牌。他总是沦为配角,悲凉的、悲怆的、悲壮的配角,他用他的苦涩,衬托出胜利者的辉煌。

    又一次参加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大会组织者出于通盘考虑,请凯特担任自杀性的领跑,许诺酬以重金。凯特眼瞅强手如林,自家获奖无望,便咬咬牙答应试试。比赛一开始,凯特就奋勇冲在前面,在前八百米,一直遥遥领先。当然,凯特不可能长久保持这样的速度,他的任务,就是赛好前半程,两圈一到,就退出跑道。

    即使退出跑道,凯特也保持应有的尊严,他手扶胸口,面带微笑,向全场的观众鞠躬致意,然后,挺着胸脯,吹着口哨,大大方方地走出场外。

    组织者事后说,想不到凯特的任务完成得那么好,那么好。他的速度控制适宜,节奏安排合理,无论形体还是步态也都十分优美,全方位的优美。正因有了他,常规格局中杀出一匹黑马,搅乱了方阵,掀起旋(xuán xuàn)风,变按部就班为急起直追,这才天下大乱,乱世出英雄.英雄创神奇;有事实为证:这一组的所有选手,都大幅度提高了成绩,夺冠者,更刷新了赛会纪录。

    凯特就此喜欢上了领跑。在一些规则许可的国际赛事上,他频频出任这一角色。

    说话已是两年以后,在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巴黎分站,凯特又被邀请担任一千五百米的领跑。凯特照例一出发就撒脚飞奔,很快就把大队人马落(là  luò)下一大截。两圈之后,凯特突然觉得反常,身边没有人影,脑后也没有脚步声。他回过头,呀!这是怎么搞的?那些担当出成绩、破纪录的大牌选手,并没有如约定的那样加油赶上。一定是哪儿出了问题。不会是我吧?不,我很清醒。这是第二圈?是的,第二圈。这是一千五百米?当然,是一千五百米,不是八百米。凯特感觉今天状态特别好,特别好,跑罢第二圈,周身仍有滚滚滔滔、跑不丢、使不完、用不尽的力气。今天的观众也特别捧场,“凯特!凯特!”此起彼伏,“凯特,凯特!”地动山摇。“凯特!”成了节奏,“凯特!”成了鼓点。于是,凯特决计临场发挥,继续领跑,直到后面的主角赶上为止。谁知三圈过后,凯特不仅依然领先,而且和后面选手的距离越拉越大。啊,今天反常,彻底反常。跑道缩短,时间拉长。规则破坏,游戏出格。快乐如风!奔跑如风!凯特干脆发力冲刺,结果,他破天荒地获得世界冠军。

    1、给文中带点的字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2、按原文填空。

    他总是沦为配角,( )、( )、(   )配角,他用他的(   ),衬托出胜利者的辉煌。

    凯特感觉今天状态特别好,特别好,跑罢第二圈,周身仍有( )、( )、( )、( )的力气。

    3、用“~~~~”和“   ”在文中分别画出凯特在第一次领跑退场时保持尊严和组织者评价他任务完成好的句子。

    4、凯特在第一次领跑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5、两年后,凯特在国际田联黄金大赛巴黎分站夺得冠军的主要原因是( )。

    其他的运动员没有参加   开始就有了信心

    多次领跑,实力大增   观众捧场,给他支持

    6、请你写几句话展望一下凯特的未来。

     

  • 13、课内阅读。

    将相和(节选)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1)攻无不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无不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廉颇心中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蔺相如请病假不上朝是怕廉将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初冬的时候,我们一行人到豫西乡间去。

    那是伏牛山的深处,山岗起起伏伏的,山上的树都凋尽了叶子,看上去灰蒙蒙的。在山脚下,我们见到了许多柿树。那些柿树有的劲干秀枝,有几个人合抱那么粗,有的是挂果没有几年的新树,树干泛着灰绿,树不粗,也不高。

    令我们感到(          )的是,每一棵树的顶梢,都有五六个又红又大的柿子,不管那棵树是参天高大的古柿树,还是并不高大的新树,在落光了叶子的树上,那些鲜红的柿果就像一个个高挑的红灯笼,红得(          )而炫目。

    有人说,可能每棵柿树就结那么五六个柿子,这里的农人还没来得及采摘。有人说,肯定是这里的人太笨,他们不敢爬到树的顶梢去摘柿子,所以低处枝上的他们已全部摘下,而顶梢的那五六个柿子就留了下来。我们都(          )第二种说法。

    后来,我们在一个山脚下遇到一位打柴的老农,为了(          )我们的结论,我们纷纷拥上前去对那位老农说:“是不是每棵树每年只能结三五个柿子呢?”老农笑着摇摇头说:“怎么会只结三五个呢?一棵树要结上许多的。”我们又吞吞吐吐问老农:“是不是因为顶梢太高太危险,人们不敢爬到顶梢去,所以每棵柿树顶梢的几个柿子现在还留着?”老农淡淡地说:“我们故意留的。”

    故意留下的?我们更不解。

    老农笑着说:“人们劳作了一年,收获了小麦、大豆、玉米什么的,可以安心在家里有吃有喝过冬天的生活了,而那些鸟儿也忙了一年了,大雪封山、封了地,它们吃什么?这是俺们留给鸟儿们的果实,也是俺们这地方的风俗, 谁要把树上的柿子摘光了,那大家 会瞧不起他,怎么和鸟儿争东西吃呢?”

    我们一听,全愣了,老农看一眼我们说:“树上留的柿子,我们叫它‘老 柿’。”

    不是摘不到,而是故意留下给鸟儿们吃的,想想我们刚才的匆忙猜测,想想我们给这里人下的“笨”字结论,我们的脸全红了。

    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有时候,许多东西需要我们透过心灵去察看。

    【1】请给文章拟个贴切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原文内容,在括号里依次填入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A.奇怪   鲜艳     赞同     验证

    B.奇怪     艳丽     赞同     证明

    C.奇怪   鲜艳     称赞     验证

    D.古怪     鲜艳     赞同     证明

    【3】请给文中画横线处选择合适的一组关联词            

    A.不是……而是……

    B.不管……还是……

    C.因为……所以……

    D.如果……就……

    【4】“我们”在伏牛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是(            

    A.在山脚下,我们见到了许多柿树。那些柿树有的劲干秀枝,有几个人合抱那么粗,有的是挂果没有几年的新树,树干泛着灰绿,树不粗,也不高。

    B.每一棵树的顶梢,都有五六个又红又大的柿子。

    C.每棵柿树就结那么五六个柿子,这里的农人还没来得及采摘。

    D.这里的人太笨,他们不敢爬到树的顶梢去摘柿子。

    【5】“我们的脸全红了”。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我们脸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有许多时候,许多东西需要我们透过心灵去察看。”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对这个艺术珍品,人们都赞叹不已。(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

    (2)改成第三者转述:

    例:老师说:我们明天社区参加公益活动。

    老师说,他们明天去社区参加公益活动。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3)分别改写成反问句、感叹句和双重否定句

    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利的回击。

    反问句:

    感叹句:

    双重否定句:

     

  • 17、按要求写句子。

    1、 风停了,山中的一切变得非常幽静。(改为拟人手法)

     

    2、在他们听来,我拉的小夜曲最难听。(改为比喻手法)

     

     

     

  • 18、按要求写句子。

    (1)汉斯接过笛子,说:亲爱的父亲,请去铁匠铺给大公鸡钉上掌子,我要骑着它出门,不再回来啦。”(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国王,你答应的事不能反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汉斯出发了。(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汉斯就在树上呆了许多年,一边吹着笛子,一边照看着他的猪。(用带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5分)

    (1)给下面两句话加上标点,使句子意思不同。

                     

                     

    腊梅在三味书屋的后院开得正盛。(先改写为比喻句,再改写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心情很繁重。(改病句)。

     

     

  • 20、句子转换和仿写。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仿照句式,学习作者的写法,你也来跟山里的朋友打打招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次比赛、一次演出、一次游戏 曾让我们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忘怀。请以“一次精彩的 ”为题,和大家分享你的经历吧!

    要求:①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②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4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