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势不可( ) ( )澎湃 ( )不安
不假( ) ( )手( )脚 自( )自(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摇曳___________ 旖旎____________
馥郁___________ 鸣啭____________
3、辨字组词
端( ) 锻 ( ) 袭 ( )
揣( ) 缎( ) 裹 ( )
栩( ) 蔓 ( ) 虑 ( )
诩( ) 漫 ( ) 虚 ( )
4、看拼音,写词语。
1.马小跳被 mù gùn_____碰了一下脑袋,趴在地上直叫唤,头上瞬间起了个gē da______。
2.一块陨石,尚不能jiē shì_____一个星球的全部秘密,却能为我们解开一些 mí tuán_______。
3.天气 gān zào______,爸爸 qīng zhù________大量心血chóu jí_______资金搞的试验田就要毁掉,急得爸爸直 duò jiǎo________。
5、请按拼音准确写出词语。
zhù hè rǎn gāng kòng zhì nuó yí yī wēi
( ) ( ) ( ) ( ) ( )
fén shāo yòu zhì yā pò lǐng yù qīng cuì
( ) ( ) ( ) ( ) ( )
6、课内阅读。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诗中哪一句点明了题目?为什么说这句诗点明了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日暮客愁新”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愁”?写出两句你联想到的描写秋天这种“愁”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是______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的。
7、阅读理解。
古诗阅读。
七 夕①
[唐]李商隐
鸾扇②斜分凤幄③开,星桥④横过鹊飞回。
争将⑤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⑥来。
(注释) ①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传说牛郎和织女这天在天河的鹊桥上相会。②鸾(luán)扇:上面绣有凤凰图案的掌扇。③凤幄(wò):闺中的帐幕;绣有凤凰图案的车帐。④星桥:鹊桥。传说七夕这天所有的喜鹊都飞往天河,为牛郎和织女相会搭桥。⑤争将:怎把。⑥一度:一次。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争将世上无期别。(_____) (2)换得年年一度来。(_____)
【2】“星桥横过鹊飞回”的意思是( )
A.喜鹊们从星桥上飞回来了
B.天上的喜鹊为牛郎织女双星架桥回来了
C.喜鹊看到星桥飞回来了
D.搭长桥的喜鹊们还没有完工
【3】这首古诗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本诗中表现他们在天上相会的美好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发出的沉痛感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的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的情景。按节日的顺序,给四首诗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②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③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④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④②③①
8、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古诗练习。
示儿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示儿》。
【2】解释字词。
①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二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用词准确,通过学习课文,你一定能够感受到下面这些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准确性。
“……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中的“放养”侧重于 。
“只有……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中的“饲养“是讲
。
“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中的“陆续”在文中指麋鹿 。
“流落在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继死去”中的“相继”是指 。
10、读短文,回答问题。
挖笋子
我的故乡在盛产竹子的鹿谷。清明节回到家乡,我便带孩子到竹林去挖笋子。
孩子们说,奇怪,过年时回来,都不见有笋子,怎么一下子长出这么多粗壮的胖笋子?我告诉他们,胖笋子不是一夜之间长成的,竹根在地底下,利用寒冬孕育笋芽。等春天一到,甘霖降下来,它们才撬开土石,雄壮地冒出头来。冒头时根部已经生得很扎实,所以长起来强劲有力,不要一个月就长成有枝有叶的长竹子。
孩子诧异地说,那我们不挖了,挖掉多可惜呀!我说不挖也不行,竹妈妈根部抱着许多小笋芽,有的生长在石缝里,如果不把长出来的挖出来一些,竹妈妈就懒得叫石缝里的孩子努力冒出头来了。我说这和人一样,不受点刺激和打击,会忘掉努力。
孩子笑一笑说,妈妈,假如你是笋子,是希望被挖掉,还是希望被留下来呢?
我也笑一笑说,在我最鲜最好吃的时候被挖掉,我会觉得贡献大而很高兴。如果我没有被人发现,我也不会气馁。我使劲往上长,超过身边的长竹子,就能享受到雨露阳光。经过寒风和烈日的磨炼,长成坚韧的大竹子,还怕没有人要我、用我吗?
孩子沉思起来。他一定在想,竹子好伟大,不该冒头的时候不冒头,不该气馁的时候不气馁。不管风吹雨打,不怕冰霜炎日,一年四季青翠挺拔而不弯腰,这就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
【1】对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得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带孩子挖笋子。
B.“我”带孩子挖笋子,教育孩子要具有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
C.“我”给孩子讲述竹子和竹笋的特点。
【2】根据短文内容可知竹笋的用途有很多。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能够食用。
B.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
C.长大了能给小草遮挡阳光。
D.长成竹子,为人所用。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下列诗句“( )”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样的。
A.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D.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4】文中画直线的句子中“胖”用得非常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我推推坐在身旁的小高,笑着说:“你那个纸箱的秘密,现在该公开了。”
小高说:“你早就明白了嘛。”
“这么说,你真想让那些蝴蝶什么的在这里安家?”
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他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①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②”
第二天我醒来时,天已经放亮了。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明白________ 相信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笑嘻嘻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填空。 “纸箱的秘密”指的是________,作者“明白”了________。
【4】 “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小精灵”指的是________。
这个句子表面上赞扬________,实际上是小高内心的表白:________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5】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叙事性作品《穷人》选段,完成要求。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1】联系上下文可知:“怒吼”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惊肉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省略号”省去的是:___________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故事发生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一句话概述这段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侧重对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
【5】仔细品读文末一句“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你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妖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②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的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③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直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1】文中引用“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B.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C.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14、课内阅读。
阅读《生命的林子》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传说玄奘刚剃发的时候,在法门寺修行。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的名寺,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玄奘想静思养神,潜心修身,但法门寺法事应酬太繁,又感到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谈经论道却远不如寺里的许多僧人。
有人劝玄奘说:“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集纳了天下的许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的才华便会很快显露出来。”
玄奘想了许久,觉得这话很对,便决意辞别师父,离开这喧喧嚷嚷高僧济济的法门寺,寻一个偏僻冷落的深山小寺去。于是,玄奘打点了经卷、包裹,去向方丈辞行。
方丈明白玄奘的意图后,问玄奘:“烛火和太阳哪个更亮些?”玄奘说当然是太阳了。方丈说:“你愿做烛火还是愿做太阳呢?”
玄奘认真思忖了好久,郑重地回答说:“我愿做太阳!”于是方丈微微一笑,说:“我们到寺后的林子去走走吧。”
法门寺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林。方丈先将玄奘带到不远处的一个山头上。这座山上树木稀疏,只有一些灌木和三两棵松树。方丈指着其中最高大的一棵,说:“这棵树是这里最大最高的,可它能做什么呢?”玄奘围着树看了看,这棵树乱枝纵横,树干又短又扭曲,就说:“它只能做煮菜的薪柴。”
方丈又带玄奘到那片郁郁葱葱的林子中去。林子遮天蔽日,棵棵松树秀颀、挺拔。方丈问玄奘:“为什么这里的松树每一棵都这么修长、挺直呢?”
玄奘说:“是因为争着承接天上的阳光吧。”方丈郑重地说:“这些树就像芸芸众生啊。它们长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露,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它们棵棵可能成为栋梁。而那远离群体零零星星的三两棵松树,在灌木中鹤立鸡群,不愁没有阳光,没有树和它们竞争,所以,它们就成了薪柴啊。”
玄奘听了,惭愧地说:“法门寺就是这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林子,而山野小寺就是那棵远离树林的树了。方丈,我是不会离开法门寺的!”
在法门寺这片森林里,玄奘潜心苦修,终于成为一代名僧。
是的,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带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虽然他们都不免带有民族和历史的局限,但他们不计生死坚持信念的浩然正气,是我永远崇敬的。(用加点词语造句)
2.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改为“把”字句)
3.一想到这里,我就感慨万分。(改为陈述句)
16、按要求写句子。
(1)悦耳的歌声被王强的思路打断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沙舟故意锯出一个跟老师规定的图形相反的木块。(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藏在你家中的宝藏,当然该由你自己最先发掘。(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们观看演出。(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给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1)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 他的父亲叫他闰土。(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们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还是我的记性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那位黑大哥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改为双重否定句)
20、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字。请将句子中的“说”改一改。
21、作文: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
文题一:请以《美丽的校园》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将题目《难忘的 》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
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