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德州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他像一座山。_______

    (2)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_______

    (3)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_______

    (4)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_______

  • 2、联系课内外积累填空。

    1.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_________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云。(《月光曲》)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春》)

    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乡偶书》)     

    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浪淘沙》)

    三山半落青天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金陵凤凰台》) 

    人面不知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平乐 红笺小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                 (《答客诮》)

    3.少选之间而______________,锺子期又曰:善哉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牙鼓琴》)

  • 3、由于伯牙子期的传说,人们常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用“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 4、依据《少年闰土》一文的内容回答问题。

    (1)通过月下看瓜刺猹的闰土,能看出闰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少年。

    (2)通过初次相识时的闰土,能看出闰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少年。

    (3)通过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能看出闰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少年。

    (4)通过“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体现了鲁迅当时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4)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3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文中补充诗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句的标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金沙水/拍/云/崖暖

    B.大渡/桥横/铁索/寒

    C.更喜/岷山/千里/雪

    D.三军/过后/尽/开颜

    【3】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请你仿照例子加以概括:

    ①攀(五岭)②越( )③渡( )④夺( )⑤翻( )

    【4】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_______________

  • 7、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江郎山和韵

    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其高。干:这里指接触。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理解。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茅檐长扫净无_______ (2)两山排送青来_______

    2下列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茅檐/长扫/净无苔 B.花木/成畦/手自栽

    C.一水/护田/将绿绕 D.两山排闼/送青来

    3湖阴先生家附近的环境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幸福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心态,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幸福。②幸福无处不在,尽管你细细地去品味。③累的时候,有人给你端来热饭,你会感到幸福。烦的时候,有人陪你聊聊天,你会感到幸福;病的时候,有人给你端水送药,你会感到幸福……④你会发现,幸福的内涵原来是如此丰富多彩:享受成功是幸福,体验挫折是幸福,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幸福。

    【1】第②句关联词语错误,把____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有一处标点不对,把____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____

    【3】仿照前文把第④句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片段想表达的观点是第________________句。

  • 10、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毫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孔子借水喻人,发人深思,他高超的教育艺术于此可见。孔子的确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啊!(从文中找一个词语填写)

    【2】孔子说“水奔流不息”,我会想到他的名言:“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孔子说“水穿石岩,凿石壁”,我会自然地联想到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孔子说水“流必向下”,我会自然地想到一句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语段的中心句。语段是怎样体现这一中心意思的?

  • 11、阅读理解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1横线①的句子中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横线②的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突然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咱们可以换成我们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    ),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填人恰当的词是(  

    A. 无字的歌谣   B. 优雅的小曲   C. 山雨的余韵

    2(2)文段描写的是哪个时段的山雨?请选一选。(  

    A. 雨来时   B. 雨中   C. 雨后

    3这段话主要描写的是(  

    A. 山雨的声音   B. 山雨的色彩   C. 山雨的形态

    4作者通过观察、倾听,引发了奇特的     ,运用了     的手法来表达对山雨       之情。

    5作者把               想象成琴键,把          想象成轻捷柔软的手指,把此时的雨声想象成              

    6仿照画线句子想象写词填空。

    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______的丝线,编织出一块又一块_____的锦缎,每一块锦缎都张扬着生命的活力。

  • 13、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彩色的鸟

    冯至

    ①在热带地方是不难看见羽毛美丽的鸟的,但是在北方,在我的家乡,最普通的鸟儿只是喜鹊、鸽子、乌鸦、麻雀。你们想,这些鸟儿不是灰色的,就是黑色的,不然就是白色的;它们的羽毛怎么会十分美丽呢?但是我一打开我的图画书,就不同了,里边的鸟儿有蓝色的、绿色的、紫色的、白色的……它们真是美丽呀,若在我的笼子里哪怕是只养这么一只,我已经心满意足了。可是,笼子里边只有麻雀,房檐底下只有鸽子窝。一天,还有一个人送给我一只乌鸦,长得那样丑,声音那样难听;母亲说,把它放了吧,我还有一些舍不得。天天饲养着这类鸟儿,有多么单调。

    ②我问父亲:“书上的彩色的鸟儿我们这里怎么都没有呢?”

    ③父亲说:“它们在这里不适宜生存。”

    ④“不适宜生存”,我却有些不懂,什么叫做不适宜生存呢?

    ⑤父亲继续说:“水里的鱼不能在陆地上生存,空中的鸟不能在水里生存。冬天若是把你放在一个冰冷的房子里,你就会冻出病来。这都叫做不适宜生存。南方的彩色的鸟儿都惯于温暖,所以不喜欢飞到我们这个冷的地方来。”

    ⑥我听着,似懂非懂,我只是更思念彩色的鸟了。但是彩色的鸟怎么也飞不到我们的天空。我想,彩色的鸟既然没有,我就要制造彩色的鸟。母亲能够把衣服染成蓝色、红色、绿色,我为什么不把我的麻雀也染成蓝色、红色、绿色呢?——一天,母亲在染衣服,我就把各样的颜色都偷偷地留起来一点。午后,母亲的衣服都染完了,挂在院子里漂扬,非常好看。我就开始从笼子里把麻雀取出来一个,染一个。有的染蓝的,有的染成彩色,一切都按照我的心意,染完了一个,觉得比图画上画的还好看些,心里很高兴。我自言自语地说:“我们这里也有彩色的鸟了。”

    ⑦第二天一睁眼,就想去看那些彩色的鸟。但是走到笼前一看,已经有三只鸟死了,等到下午,又死了几只。最后只剩下一只还活着。这只是没有全身染遍了颜色,我只在它的翅膀上染了一点红。我看着这些活泼泼的鸟一个一个地死去,很懊丧,我只好把它们埋在房后的空地里。忙了一天,到了晚上,我才得休息。同时我自己想:“无论如何,我是有过彩色的鸟了,可惜它们这么快地就死去了。大半这就是父亲所说的道理吧,彩色的鸟儿在我们这里不适宜生存。”

    【1】找出文中第⑥段划线句中的错别字并修改。

    错别字:_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我”的探索过程

    产生好奇

    提出疑问

    我的发现:(1)________

    我的疑问:书上的彩色的鸟儿我提出疑问们这里怎么都没有呢?

    继续思考

    付诸行动

    我的思考:母亲能够把衣服染成彩色,我为什么不把我的麻雀也染成彩色的呢?

    我的行动:(2)_________

    意外结局

    得出结论

    我的发现:(3)___________

    我的结论:(4)_________

    【3】结合加点字,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你们想,这些鸟儿不是灰色的,就是黑色的,不然就是白色的”

    句中“不是”“就是”“不然就是”写出了__________,表达了“我”__________的情感。

    【4】对文章主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我”儿时细心观察、乐于探索实践的精神。

    B.表现儿童的童真童趣,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C.表现童年因不懂科学、无知而导致小鸟死亡的后悔。

    D.表现童年的行为虽有悖科学,但带给“我”快乐。

    【5】文末“我”认为“彩色的鸟儿在我们这里不适宜生存”,和第③段父亲所说的“它们在这里不适宜生存”是一个意思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打开另一扇窗户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师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是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名声大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扫而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你开错了窗”指的是什么?换一扇窗户又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这篇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换了一扇窗户就能开启成功的大门呢,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体会到了什么,给了你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两个恰当的词语来评价玛利亚老师的做法或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你知道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会把矿产资源供给人类使用。(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导,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阅读名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病句。

    (1全校师生和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

     

    (2)故宫,天坛,三峡工程都是值得游览的名胜古迹。

     

    (3)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4)早晨起来,我呼吸着灿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

     

     

  • 18、用“……是那么……是那么……”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

  • 19、母亲心疼地抱着小张,流着眼泪说:“不要再练了,我会一辈子陪着你。”(改为转述句)

    _____

  • 20、 根据要求改句子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改写成陈述句)

    (2)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

    (3)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修改病句)

    (4)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修改病句)

    (5)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改为被动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同学们,你的家乡有什么风俗?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写的时候,要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