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全四字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填入横线。
1.(_____)钉截铁 2.千(_____)一发 3.不假(_____)索 4.(_____)(_____)挺胸
5.(_____)海一粟 6.忐(_____)不安 7.粉身(_____)骨 8.(_____)(_____)带舞
(1)敌人即将攻上山顶。在这______的时刻,班长______地说:“决不能让阵地失守,即使______ ,也要把鬼子赶下山去!”
(2)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的词语是______。
2、用恰当的成语概括文章的内容。
(1)《将相和》______
(2)《草船借箭》______
(3)《司马光救友》______
(4)《矛盾》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咝溜溜(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戛然而止(含有“然”字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惊心动魄(含有一对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一比,再组词。
镇(_______) 挨(_______) 虚(_______) 悔(_______) 梧(_______)
慎(_______) 埃(_______) 虐(_______) 侮(_______) 悟(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2019年是中国建国70周年,据外国媒体预测,中国将用大手笔举行yuè bīnɡ(____)式。想想那时的情景,就非常兴奋:长安街上人山人海,qí zhì(____)飘扬,各军的军长、政委领头,各兵种的士兵穿着的zhì fú(____), tǎn kè(____)、导弹车以相等的jù lí(____)前进,飞机在lónɡ lónɡ(____)声中飞过了天空。这时人群fèi ténɡ(____)了,bào fā(____)出热烈的掌声。
6、课外类文阅读。
移家①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②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移家:搬家。②浑:全。
【1】这首诗作于诗人________时,抒写了诗人对故居一草一木________的深厚感情。
【2】全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____、____、____的无限痴情。
【3】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讲究,下列对“系”字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中的“系”是“约束、羁绊”的意思。
B.“系”字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
C.“系”字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
D.“系”字符合春日和风吹拂的情景,表现出它们对主人的款款深情。
【4】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诗的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自 嘲
鲁 迅
运交华盖①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②中流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④,管他冬夏与春秋。
(注释)①华盖: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②泛:漂浮。③中流:河中。④成一统:意思是说,“我”躲进小楼,有个一统的小天下。
【1】“运交华盖”是指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表现鲁迅先生革命立场的句子。
【3】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欲何求”“未敢”是说当时的文人都很胆小,不敢说话。(____)
(2)“闹市”喻指敌人猖獗跋扈、横行霸道的地方。“中流”指水深、急的地方。这联用象征的手法,讲形势非常险恶。(____)
(3)最后两句诗说明作者出于无奈,只好躲进自家的小楼,不再关心政治。(____)
(4)鲁迅自嘲就是戏嘲自己的遭遇,戏嘲自己的境况,也戏嘲敌人对自己的种种迫害。(____)
(5)“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志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两句诗不仅意味深长,而且形象鲜明。(____)
8、阅读下面唐诗和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上遇雨(其二)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睛。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赏析第一首诗前两句中“衔”、“喷”两字的妙处。 ________
【2】第二首诗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联系全诗分析。 ________
【3】这两首诗在写景上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________
9、勇气叩响成功的大门
听说英国皇家学院公开张榜为大名鼎鼎的教授戴维选拔科研助手,年轻的书籍装订工人法拉第激动不已,赶快到选拔委员会报了名。但临近选拔考试的前一天,法拉第被意外通知取消他的考试资格,因为他是一名普通工人。
法拉第愣住了,他气愤地赶到选拔委员会。委员们傲慢地嘲笑说:“没有办法,一个普通的装订工想到皇家学院来,除非你能得到戴维教授的同意!”
法拉第犹豫了。如果不能见到戴维教授,自己就没有机会参加选拔考试。若是一个普通的装订工人想要拜见大名鼎鼎的皇家学院教授,他会理睬吗?
法拉第顾虑重重。但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他还是鼓足勇气站到戴维教授的大门口。教授家的门紧闭着,法拉第在教授门前徘徊了很久。“笃笃笃笃”,教授家的大门终于被一颗胆怯的心叩响了。
院子里没有声响。当法拉第准备第二次叩门的时候,门却“吱呀”一声开了。一位面色红润、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端详法拉第,“门没有闩,请你进来。”老者微笑着对法拉第说。
“教授家的大门整天都不闩吗?”法拉第疑惑地问。
干吗要闩上呢 老者笑着说 当你把别人闩在门外时 也就把自己闩在屋里 我才不当这样的傻瓜呢 他就是戴维教授 他将法拉第带到屋里坐下,聆听了这个年轻人的叙说和要求后,写了一张纸条递给法拉第:“年轻人,你带着这张纸条去,告诉委员会的那帮人说戴维老头同意了。”
经过激烈的选拔考试,书籍装订工法拉第出人意料地成了戴维教授的科研助手,走进了英国皇家学院那高贵而华美的大门。后来,法拉第成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曾任英国皇家学院实验室主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把第七小节未加标点处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A.大名鼎鼎____________________ B.须发皆白____________________ C.徘徊_________
【3】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多处用了对比的方法。如,面对年轻的法拉第,选拔委员会委员们的态度是____________的,而大名鼎鼎的戴维教授却是__________的。又如,法拉第成功前后的身份反差也很大,原先,他是一名______________,后来,他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法拉第的成功说明_________的重要。
10、课外阅读。
玉树的阿爸和儿子
在玉树地震中,一个藏族男子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他犹豫着要怎么个死法,要不要去哪里找来纸笔,写下遗书。突然,他听到不远处有小孩子略带嘶哑的大声哭闹。他走了过去,有一对夫妇正手忙脚乱地哄着一个大约3岁的男孩。男孩的腿断了,伤势很重,简单包扎的纱布上还渗出些血丝,但他不喊痛只是不停地大喊着“爸爸”“妈妈”。原来这是一个地震孤儿。
孩子的哭喊听得他柔肠寸断,,他答应了那对夫妇,一定照顾好这个失去了亲人的孩子,然后就寸步不离地抱着这个孩子找到了部队,又乘坐运送伤员的飞机,和孩子一起来到了成都华西医院。那些日日夜夜里,当孩子渴了。他就把水送到他嘴边;孩子伤心哭闹,他就握着孩子的手给他安慰的力量;孩子不肯打针、动手术,他就又讲故事又唱歌地哄他……这个可爱的小男孩越来越依赖他。有时候,看着孩子,他的心一下就充实了起来,仿佛亲人没有离开他,仿佛妻子肚子里的孩子突然就长成了这么大……他在忙忙碌碌中。竟忘了再去筹划自己的死法……一场地震让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互相依靠。
男孩手术成功的那天,突然张口甜甜地喊了他一声“阿爸”!他的泪水在笑容中奔涌而下。因为这个“儿子”,他有了新的动力,他说。以后他会带着小多吉一起去拼搏,给他一个美好的未来。这个心灵获得了重生的藏族男子。名叫嘎嘎,那个失去了亲人又拥有了更多亲情的藏族小男孩名叫多吉。
是啊,一次地震。却有了许多温暖的相逢:一个选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谁说灾难是不可战胜的?谁说面对灾难我们只能哭泣?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手忙脚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寸步不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藏族男子看到亲人都死了,他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这个三岁孤儿后,他又想________________。
3.这个藏族男子是如何照顾小男孩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当嘎嘎听到多吉喊他爸爸的时候,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划线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花的学校
①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②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草地上跳舞、狂欢。
③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它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它们的站墙角的。
④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
⑤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⑥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⑦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⑧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文中“地下的学校”实际指__________________ 。
【2】第②自然段说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这符合实际吗?并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自然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通过写 、 、 的动作来表现出他们对花孩子的
【4】用 “ ”画出文中写花孩子穿着的句子。请写出3个描写色彩的词语 、 、 。
【5】照第④自然段画线句子的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作者看来,花的家在天上,那么花的妈妈会是谁?花会对妈妈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黄果树听瀑
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车到黄果树风景区,便闻一阵“哗哗”之声自远处飘来,若微风( )树梢,渐近渐响,最后潮水般( )过来,( )了人喧马啸,天地间只存下一片( )的水声了。
透过树隙,便见一条白帘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似一阔幅白绢正从机杼上吐泻而下,那“哗哗”水声合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响遏行云。
我们去时,正遇上枯水季节,瀑布的水势并不宏大,远不如徐霞客在游记中所描写的那般摄人心魄。所以游者甚为寥落,连街上的不少店铺都早早关门打烊了。据当地人介绍,盛水季节,瀑水激出的水花雨雾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于瀑布右侧高岩上的黄果树小镇,造成“银雨洒金街”的奇景。可惜我们去的不是时候,无缘一睹其壮观,留下了一点遗憾。
黄果树瀑布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下行,山径寂寥无人,“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间震荡着、回响着,似千百架低音提琴在奏鸣、在轰响。
至谷底,我们坐在水边的一块岩石上,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那一幅白帘般的瀑布,仿佛伸手便可撩过来拭脸似的。它跃入涧底激起的烟雾般的水珠,直扑到我们脸上,沁凉沁凉的。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挂得那么长,但远比它宽阔,所以气势十分雄壮。当年徐霞客描写道:“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描写得准确形象,令人叹服。
瀑声如雷轰鸣,山回谷应,我们仿佛置身于圆形乐池中,四周乐声奏鸣,人若浮身于一片声浪,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让人真正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恢宏。
我们久坐岩上,任沁凉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沾湿薄薄的衣衫。我们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声,只觉得自己的胸臆在扩展,似张开的山谷,那瀑布便直跃而进,挟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回荡着大自然纯正清脆的音响。
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塑像,他正遥对瀑布,作凝神谛听状,他完全沉醉了,如痴,如迷。此时此地此刻,我们也完全沉醉了,如痴,如迷。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第一段的括号里。
盖过 涌漫 奔泻 拂过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寥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谛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银雨洒金街”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请从文中找出来,用“ ”画出。
【4】从文中找出四个描写黄果树瀑布声音的词语,摘抄在下面。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
(1)文章第1自然段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了瀑布的水声由小到大。( )
(2)作者把黄果树瀑布比喻成“白绢”“白帘”。( )
(3)文章引用了徐霞客描写黄果树瀑布声音的语句。( )
(4)作者是按照“景区门口-谷底-平台-山径”所看到的瀑布这一游览顺序来写的。( )
【6】文章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围绕这一中心,作者从瀑布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来写的。为了突出题目中的“________”字,重点写了瀑布的__________。
【7】作者在写黄果树瀑布的同时,还融入了自己的感受。请从文中找出一处,用“﹏﹏﹏”画出来。想一想,从这一感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3、阅读理解
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神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牛郎织女》)
【1】照样子,写词语。
又肥又嫩 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最能概括这段文字的句子。
【3】用“ ”画出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的句子。
【4】牛郎这么周到地照看老牛,老牛对牛郎又是怎样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时你可能会想到什么成语?( )
A. 心甘情愿
B. 无怨无悔
C. 善解人意
D. 赴汤蹈火
【6】中国有四大民间故事,除了《牛郎织女》之外,另外三个分别是 、 、 。
14、阅读与理解。
环保“新兵”——玉米
塑料曾被列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随着能源的日渐紧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这一杰出的发明也暴露出“杰出”的缺点:第一,制造塑料,要耗费大量宝贵的石油资源;第二,塑料需要千百年才能降解,大量塑料垃圾加重了地球的负担;第三,就算千百年后塑料降解了,也污染了土壤,影响地下水质和农作物生长。
谁来代替“劣迹斑斑”的塑料呢?经过不懈的研究,人们终于找到了一位很好的“替身”——玉米。科学家从饱含淀粉质的玉米中,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出乳酸,再经过特殊的聚合反应,生产出颗粒状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它可以替代化工塑料,因此,被称为“玉米塑料”。
它能做瓶子、盒子等日用品,还可以制造矿泉水瓶子!英国的一家公司刚进行了一场“瓶子革命”。他们用“玉米塑料”制造的矿泉水瓶,通体透明,和化工塑料制成的瓶子一模一样。而且,短短3到9个月,便能完全降解,降解后还能充当肥料。一举多得,难怪有人说这是瓶子的“革命”!
除此外,“玉米塑料”的本领还有好多哩!
日本的几家电器厂商,就用“玉米塑料”制成了DVD光盘。这种光盘价格贵了些,但非常环保。随着电脑的大量普及,废弃的、不可降解的光盘也成了一大“公害”。“玉米光盘”却不一样,埋进土里,一年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绝对环保。
手机,居然也可用玉米制造!国外推出的“玉米手机”,除了电子器件,其他材料都是“玉米塑料”。只需把机芯等少数零部件拆下,报废的手机就可以往花坛中一埋,没多久,花花草草更鲜艳亮丽了。手机成了花草的“补品”,你说妙不妙啊?到目前为止,全球手机使用量已超过15亿部,报废的更多,“玉米手机”为手机找到一条不错的“后路”,真是妙呀!
美国的一家公司别出心裁,推出了玉米袜子。目前,几乎所有的袜子都是化纤材料制成的,不可降解。研究人员从玉米身上提取纤维,织成袜子,既时髦又环保,外观漂亮,穿着舒适,透气性、牢固度和普通袜子一样好。谁会想到玉米竟然还能穿在脚上呢!
玉米,新型的环保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制作成农用薄膜,为瓜果蔬菜出力,薄膜老化了,又可作肥料,功劳真不小呀!玉米还能制成各种器具,连狗狗爱啃的“狗咬骨”都用上了它,味道挺不错哩!许多玩具也让“玉米塑料”出场。宝宝们玩得更安全,大人更放心。
玉米,是传统粮食,现在,它又变成瓶子、盒子和袜子,多神奇的科技啊!
【1】第1自然段中“杰出”一词加引号,作用是表示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概括出传统塑料的缺点和“玉米塑料”的优点,填写表格。
传统塑料的缺点 | “玉米塑料”的优点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3】下列表述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从内容结构上来说,第4自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B.“玉米手机”为手机找到一条不错的“后路”,这里的“后路”指“玉米手机”为手机报废后如何处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C.如果本文先谈“玉米塑料”的特点和用途,再介绍“玉米塑料”的由来,这样会更加合理。
D.目前,几乎所有的袜子都是化纤材料制成的,不可降解。”这句话中的“几乎”一词从范围上加以限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可以删除。
【4】短文的第5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介绍新型的环保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主要表现在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6】“玉米塑料”除了短文中介绍的内容,还会运用在生活中的哪个领域?请你发挥想象,列举出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一定顺序排列下列词语.
(1)海鸟 动物 海鸥 生物
(2) 尽情游赏 慕名而来 怅然而返 恋恋不舍
(3)一道红霞 晨曦初露 万道霞光 红日薄发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3)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4)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5)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6)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改为“转述句”)
(7)黄河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缩写句子)
(8)战士们击落了四架飞机和三辆坦克.(修改病句)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裤子没有毛病。裤子非常合您的身。(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那水晶般的闪耀着欢乐光芒的蓝眼睛多么像清澈的泉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树环抱着村庄。(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河南省的人口是我国最多的省份。(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照样子,写人物说话,不用“说”来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练习句子。
1.圆圆的盖帘儿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像是两军对阵,隔着楚河汉界。
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用这种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实,妈妈的眼睛似乎实在是太昏花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庆龄把李燕娥安葬在宋氏陵园。(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随手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感。(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你一定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娇气……请结合你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方面,写一篇习作“我终于战胜了 ”,注意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