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词语。
1.例:风风火火(AABB)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例:一抹一眼 (ABAC)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例:冷飕飕(ABB)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例:擦洗擦洗(ABAB)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积累与运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的这句名言时刻提醒我们,每一个平凡人都要有一颗朴素的爱国心。
(2)《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能表现出山水富有灵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彩”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部分城市别称
雾都______ 花城_____ 春城______
锦城______ 江城_____ 冰城______
4、听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粽子是__________节里特有的食物,母亲包的粽子有很多,而给乞丐的叫__________粽。
5、按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我的舞台》以___________为线索,围绕“___________”,这句话讲述在娘胎,___________;刚会走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几件事,说明了在艺术和生活舞台上,___________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
6、课内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作者重点描写的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过这些景物,我们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3】凝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是古诗的“炼字”艺术。就如从第一句中的“翻”字,我们可以看到大片乌云快速翻滚蔓延的动态。从第__________句的__________字,我们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景中寓情,透过这一幅幅画面,我们感受到了作者____________的心情。
7、课外阅读。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这首诗是按( )顺序叙述的,从哪里能看出来?用“____”画出诗中相关的句子。
【2】诗中,诗人把乡愁比喻成“邮票”,是因为“邮票”传递着(___________)之爱;把乡愁比作成“船票”,是因为“船票”代表着(___________)之情。
【3】朗诵这首诗歌时,应该( )
A.急速、悲壮 B.欢快、幸福 C.缓慢、忧伤
8、古诗文阅读。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本诗的作者是( )朝的 ( )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任( ) 尔 ( )
【3】下面与《竹石》写法相似的一首诗是( )
A.《寒食》
B.《送元二使安西》
C.《石灰吟》
D.《十五夜望月》
【4】诗中首句“咬定”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亲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掖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含住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 )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也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 )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响声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形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样轻轻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扣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 ),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 )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
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是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
【1】将下面四个词语恰当地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妙不可言 不由自主 措手不及 蹑手蹑脚
【2】围绕着“掩门”,短文写了哪些内容?根据提示,写一写。
①②自然段: ______ | ③④自然段: ______ | ⑤—⑧自然段: ______ | ⑨自然段:“我”为父亲掩门 |
【3】第④自然段中说“我”的心里总是“若有所失”,其原因是( )。
A.“我”失去了练习关门的机会
B.“我”没有听到关门的声音
C.“我”没有学会像父亲那样关门
D.“我”没能听懂关门的人
【4】“我学会在那响声中读人”,“我”从“不关门”和“大声关门”中读出人物_________,从“小心关门”和“轻声叩门”中读出人物的________。
【5】短文围绕“掩门”写了很多,最后又写了“我为父亲掩门”。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____________。
【6】常言道“细节之中显真情”。结合阅读感受,你认为本文的题目好不好?请说清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面(节选)
“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跳,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着,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憎恶( )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变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 )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 )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 )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道:“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圆,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来便走出书店的门。
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特,我咬繁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1】给短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2】用“ ”画出短文中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一句即可)
【3】短文中画曲线的句子说明鲁迅( )
A.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
B.对旧社会充满憎恨
【4】“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学与问》(节选)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 )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在文中括号内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2】文中画“ ”的句子从________对鸟儿不可或缺,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与“问”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4】要想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怎么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文,完成问题。
(一)蒙娜丽莎之约(节选)
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二)月光曲(节选)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选文(一)主要从面部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了蒙娜丽莎的微笑。
【2】盲姑娘真的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了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一)中最后一句话是作者观赏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后产生的感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两篇选文,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两篇选文都采用了想象和联想的表现手法。( )
(2)这两篇选文所描写的都与贝多芬有关。( )
(3)选文(一)把所见和想象结合,让读者感受到了作品的魅力;选文(二)通过虚实结合的写法描绘出了美丽的意境。( )
13、阅读下列短文,解答问题。
塑料瓶装水真的干净吗?
出门在外,口渴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买一瓶水喝,瓶装水给我们的印象是干净和方便,尤其是高档瓶装水都会标榜自己出身清白,从未受到过人类污染。例如,“王岛云雨”矿泉水产自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那里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干净的空气。雨水自然清洁无比。“公元前1万年”产自号称地球上最古老的水源-加拿大卑诗省沿岸的冰川,水质更是纯正无比。塑料瓶装水真的干净吗?科学家指出,塑料瓶装水也有可能不干净。
英国化学研究人员表示,装饮用水的塑料瓶生产过程就有污染隐患,因为在制造瓶子的过程中,会使用含有锦元素的化合物作催化剂,随着塑料瓶的成型,锦元素也进入了塑料中。塑料瓶可能会持续向瓶中的水溶解重金属元素销,这种元素长期积聚在体内可能危害健康。研究人员对当地的15种热销瓶装水进行化学检验,结果发现天然地下水中的锦含量平均是万亿分之一,而刚出厂的瓶装水的锦含量平均为万亿分之一百六十。时间越长,塑料瓶中的锦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这个过程就像泡茶一样。出厂3个月后,瓶装水中的锦元素的含量竟然增加了一倍。然而,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瓶装水包装上注明的保质期大多是24个月。另外,温度越高,锦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而人们对瓶装水需求量较大的季节是温度高的夏天。研究人员表示,虽然摄入极少量的锦元素不会导致人生病,但是大量摄入则会诱发呕吐,甚至可能致命。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米歇尔等人发现,不少塑料瓶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名为双酚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与出生缺陷、发育问题、心脏病和糖尿病患病风险高有关联。专家对它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表示担忧,而一些国家已将该物质正式列为有毒物质。
此外,荷兰研究者发现,瓶装矿泉水经常被细菌和真菌污染。污染的瓶装矿泉水对健康个体致病的危险可能有限,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和婴儿,则有更高的感染危险。
英国水与环境管理协会的执行主席尼克·里夫斯还表示,瓶装水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全世界每年用于制造塑料瓶的塑料为270万吨,这些塑料的原料大多是从石油中提取的,仅在美国,制造这些塑料瓶就要消耗150万桶石油,这些石油可以供10万辆汽车使用一年。86%的塑料水瓶最后都变成了垃圾,需要400年至1000年才能降解。这些塑料垃圾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和含有重金属的灰烬。
【1】口渴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买塑料瓶装水喝的原因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瓶装水给人的印象是干净解渴。
B.瓶装水给人的印象是干净方便。
C.瓶装水给人的印象是干净清凉。
D.瓶装水给人的印象是干净实惠。
【2】研究人员对当地的15种热销塑料瓶装水进行化学检验,结果发现瓶装水中的含锑量是天然地下水的( )倍。
A.万亿分之一
B.一百六十
C.万亿分之一百六十
D.万亿
【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为说明塑料瓶装水对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
A.列数字、举例子
B.列数字、作比较
C.举例子、作比较
D.打比方、列数字
【4】“这种元素长期积聚在体内可能危害健康。”这句话中的“可能”一词可以删去吗?根据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塑料瓶装水不干净。”替换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塑料瓶装水真的干净吗?"这句话,可以吗?根据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宇妈妈说:“要少买塑料瓶装水喝。”而他爸爸却说:“可以多喝塑料瓶装水。”你认为谁说的有道理,根据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从前,有个卖柑桔的人,他处理过的柑桔放置时间久,外表非常漂亮,可是里面却干得像一团烂棉花。于是有人指责他这样骗人太不应该了。卖柑桔的人笑着回答说:“世上的骗子多的是,那些掌握军权的武将、神气活现的文臣,难道都是为国为民的人物吗?他们又何尝不是外表华丽、内质败坏呢?人们对这样的现实视而不见,为什么非要挑剔我的柑桔呢?”
【1】卖柑橘的人为什么会被人们指责( )
A.因为卖柑橘的人卖的柑橘价格太贵。
B.因为卖柑橘的人卖的柑橘只是外表好看,里面却都坏了。
C.因为卖柑橘的人指责武将和文臣。
【2】人们常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形容什么样的人( )
A.现在常用来形容那些虽然穿着漂亮,却趾高气扬的人。
B.现在常用来形容某些华而不实,外表光鲜美丽而无修养内涵的人。
C.现在常用来形容长得很好看,却穿的不好的人。
【3】“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反义词是?()
A.徒有其表
B.名不副实
C.名副其实
15、改写句子。
例: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说,不,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问盲姑娘:“你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藏在你家中的宝藏,当然该由你自己最先发掘。(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要把王鼎钧先生的这段金言送给每个学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 )她写字的时候,我们( )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②( )坚持梦想,( )能最终实现梦想。
③( )小明知道那样做是错的,他( )不会去做了。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改为陈述句)
(2)一位瘦削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缩句)
(3)“我们不能无谓地死。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4)濛濛的细雨润湿了眼前的景物。(改为“被”字句)
18、句子大观
1.凡卡 嘴,拿脏手背 眼睛, 了一下。(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使句子更加具体)
2.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很多钱,但钱在孤岛上没有用。(改为反问句)
3.我现在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缩句)
4.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 小女孩说 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 一颗星星落下来 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19、按要求写句子。
(1)学们选举他。他当少先队员代表。(把两个句子合成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吹绿了田野。 (改“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字句)
(3)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你写一个“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环境:爸爸的书房外面
人物:内心悔恨、惭愧的李明,带着微笑鼓励的妈妈
要求:①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②把故事写完整,尽可能吸引人。③尝试着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