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全词语,完成练习。
负____请罪 失魂落____ ____草不生 ____耳欲聋 举世____名
处心积____ 心旷神____ 津津有____ 相____为命 难以____信
(1)和“举世____名”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
(2)请写出“负____请罪”故事中的两个主要人物:_____、_____。
(3)与词语“津津有____”结构相同的词语有______、______。
(4)以上形容声音大的词语是______;形容土地贫瘠的词语是______。
2、背写古诗。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平时积累填空。
1.“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这是_____代(朝代)词人_______(作者)写的著名词作《_________》。
2.《七律•长征》作者是_____,写于_____年,“三军”指____________。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走进名著
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作家______(人名),其代表作《童年》主人公阿廖沙受到______(A.外祖母 B.舅舅 C.外祖父)的影响,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5、补充四字词语。
无( )无( ) ( )不透
文质( ) ( )吞( )咽
6、古诗鉴赏。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本诗的作者孟浩然是_____代著名的_____派诗人。
【2】就内容而言,作者以一个“_____”字统摄全诗,抒发了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古诗鉴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别枝:________________ 社林: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_”的句子从________觉和________觉两个方面描写了农村的丰收景象。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下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在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 开颜: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长征》这首诗,对的打“√”,错的打“×”。
(1)诗的首联写得极有气势。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在内容上充分显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也为全篇定下轻快豪迈的感情基调。( )
(2)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紧承首联的“千山”一词,先具体描写,形象地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无数座崇山。( )
(3)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紧扣“万水”来写。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三个历史事件。( )
(4)诗的联尾,是全诗的高潮,“喜”包含了越过岷山,最后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的欣喜,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 )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绝壁上的诱惑
矫友田
①在马六甲海峡附近的崖壁上,曾经栖居着不计其数的金丝燕。它们的身形虽然比家燕还要娇小,但鸣声却异常清脆。
②最初,那些金丝燕与附近的渔民们相处得非常融洽。每当渔船驶来时,一些大胆的金丝燕便会毫无顾忌地落到渔船上面。渔民们也非常喜爱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并不驱赶或伤害它们。
③因此,金丝燕对渔民们并没有太多的防备。有些金丝燕把巢筑得很低,低得让人们举手可得。每到休渔时节,选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附近的渔民就会合伙驾驶着轻便的小舟,靠近海边突兀的崖壁采摘燕窝。他们在采摘燕窝的时候,并不是将发现的所有燕窝都一下子摘除,而总会留下一部分。因为,那些渔民也不希望所有的金丝燕,对他们失去信任。
④渔民们的生活大都自给自足,他们除了吃鲜鱼和海蟹,还经常煮一种非常鲜美的燕窝羹吃。因此,此地的渔民大都健康长寿。//
⑤后来,有一天忽然涌来很多商人,他们开出高价收购燕窝。于是,他们纷纷放下渔具,驾驶着小舟去采摘燕窝。他们毫不留情地将其采摘一空。再后来,他们用长竹竿制作了一种特殊的采摘工具,筑在高处的燕窝也不能幸免。渔民们一下子赚了很多钱,一个个都兴奋不已。他们每天谈论的话题不再是鱼汛,而是哪块崖壁上的燕窝多。不久,崖壁上的燕窝被采摘干净了。那些收购燕窝的商人们,也都陆续离开了。
⑥渔民们又恢复了先前的生活,他们重新操起渔具,驾船出海捕鱼。然而,那些金丝燕就像那些离开的商人一样,一去不复返。
⑦原来,那些金丝燕都选择在海中的一座孤岛上筑巢。孤岛上山壁的四周平滑如镜,且高耸入云。因而没有人能够靠近,更没有人能够攀上去。//
⑧对于附近的那些渔民来说,以前吃燕窝羹的经历已经成为一种传说。那堵遍布财富的绝壁,不仅仅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还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贪婪的欲望,终会使自己一无所有!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毫无顾忌:________。
②刻骨铭心:________。
【2】短文结构清楚,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划分部分的内容。
(1—4自然段)讲述了:________。
(5—7自然段)讲述了:________。
(8自然段)讲述了:________。
【3】采摘燕窝前后金丝燕与渔民们的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用文中或自己积累的词语准确概括。
采摘前:________;
采摘后:________。
【4】文章第④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A. 总结全文 B. 由叙述转为抒情 C. 承上启下
【5】文中内容描写前后相互照应,请你找出上文中与划线句子相照应的内容________。仔细阅读两部分的内容,作者这样描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故事一定令你深受启发,请将你的阅读感悟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A.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起________的作用。“无端”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如果让你来表达这句话,你会这样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风景线
我是中国人
抗日爱国将领吉鸿昌刚来到美国,就发生了一件使他气愤的事情。
那天,吉鸿昌要往国内寄东西。他在包裹上用中文和英文清清楚楚地写上了收件人的地址和姓名,然后,把包裹递给邮局的职员。那个职员把包裹推给吉鸿昌,阴阳怪气地说:“对不起,先生,中国在哪里,我不知道,无法投寄!”吉鸿昌顿时火冒三丈,大声说:“中国!中国的国土比你们美利坚合众国的还要大,你竟说不知道!”
同吉鸿昌一起来的人把他拉到一边,悄悄地说:“换一个窗口,我去寄。日本人也有往中国寄东西的,只要说‘我是日本人’,就什么事都好办了!”“我,吉鸿昌,决不这样做!我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回到旅馆,吉鸿昌立刻动手做了一块小木牌,在上面端端正正地写了五个字:“我是中国人。”
从此,他( )出席宴会、参观工厂,( )参加招待会,( )把这块木牌戴在胸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将( )来,我们一定要当家做主。
(2)抗日爱国将( )领吉鸿昌刚来到美国,就发生了一件使他气愤的事情。
【2】写出文中AABB式的词语: _______、_______;再写出两个AABB式的词语: _______、_______。
【3】从此,吉鸿昌一直把写着“我是中国人”的木牌戴在胸前,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
【4】这篇短文通过介绍吉鸿昌在美国寄邮包时发生的一件使他气愤的事,表现了他_______的民族气节。本文恰当地运用了_______描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吻合,从而充分体现了人物的_______。
12、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内容回顾与延伸。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1】找出语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如何准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首先……然后……最后……”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高尔基小说《童年》的节选文段,并回答问题。
【1】在文字旁边做批注。要求先用横线画出描写外祖母的词句,再写出你的理解或感受。
【2】梳理人物美系,将图示补充完整。
【3】在木学期课外阅读中,哪部作品令你印象深刻?结合这部作品写出你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仁爱无敌
在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宣布出售他的住宅(zái zhái)。//
因为这是所有名的住宅,所以购买者闻声蜂拥而至。住宅的底价是8万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xàn xiàn)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状况不行了,他是不会卖掉这栋他在此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个衣着(zhuó zháo)朴(bǔ pǔ)素的青年来到老人面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但是,它的底价就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而且现在它已经升到10万英镑。”青年并不沮丧(sānɡ sànɡ),他诚恳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让您依旧(jiù jùi)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
老人站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幢住宅的新主人就是这个小伙子!”//
青年不可思议地赢得了经济上的胜利,梦想成真。
(1)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选字填空。
峰 蜂 锋
( )拥而至 针( )相对 ( )回路转
(3)短文已用“//”分为了三部分,分别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是什么使这个青年梦想成真的?回答时用上“尊重”“诚恳”等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在台北问路,发现记者是从大陆来的。
马上显露出惊喜的表情。(用关联词语来连接)。
(2)学了《十万个为什么》,我们怎能不爱科学呢?(改为陈述句)
(3)人类生存的星球只有地球,我们怎能不保护地球呢?
(改为感叹句)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立刻会意了,接着说:“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雪山顶上,蓝蓝的湖水透明极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室里安静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怎么能以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是因为党的改革政策好。(改为先因后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老师家访。(至少扩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刘老师热爱生活,意志坚强,大家非常佩服他。(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
①老师没收了竹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练笔
(1)读下面的句子,思考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①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②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饿 厚 盼望 喜欢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请用“弹琴”这个情境,就心情好这种状态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同学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答题。
(1)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地艰巨的任务。
修改病句: 。
(2)我战胜了他却没有战胜你。
根据意思加标点:
你最后赢了大家: 。
我和你都赢了: 。
(3)厚厚的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缩句: 。
(4)当心脏受到严重损伤时,它就急剧地跳动。
改成比喻句: 。
(5)表演吸引着观众。
扩句: 。
21、习作
日子在一天天过去,我们在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回顾一下自己成长的经历,写一写自己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事情。
要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将事情写清楚具体,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