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
(1)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2)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
(3)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
(5)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 (6)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
2.默写贺知章的《咏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补充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_)灯结彩 开山(______)祖 司空见(_______) 目(______)口呆
无(______)于事 (______)而不舍 青面(______)牙 衣衫(______)褛
(1)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你再怎么怪他也(________)了。
(2)商场上,买东西不排队的现象随处可见,大家仿佛早已经(_________)。
3、比一比,组词语。
综(_______) 锦(_______) 萍(_______) 藻(_______) 漾(_______)
棕(_______) 棉(_______) 苹(_______) 澡(_______) 洋(_______)
4、唐僧驱逐孙悟空之后,出现了“真假美猴王”一事,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美猴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全词语,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万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不同 ______________大笑
两_______三_______ 地_______人________ 行______________德
(1)寒冬过后,我们迎来了万物复苏、_________________的春天。
(2)西藏________________,生活节奏比较缓慢。
(3)人生就像一座山,站在山脚与山顶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的,如果想要在巅峰上快乐,就应当在山脚时加倍努力。
6、古诗赏析。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呜舂涧中。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解释下列词语。
闲:______________ 空:______________
残阳:______________ 可怜: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暮江吟》写的是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
B.“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暮江吟》中“瑟瑟"的意思是“深红色"。
D.《鸟鸣涧》一诗以桂花落来衬托夜间的寂静。
【3】理解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鸟鸣涧》《暮江吟》的相关知识有误的是____
A.《鸟鸣涧》《暮江吟》的作者都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B.《鸟鸣涧》以桂花、月、鸟等景物,映衬了春山的空寂和春涧的幽静。
C.《暮江吟》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D.《暮江吟》写了秋江落H和露珠映衬下的新月。
(2)写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3)《暮江吟》一诗中,前两句写___________时江上的美景,从“_________”一词中可以看出;后两句写_________时江上的美景,从“_________”一词中可以看出。
7、阅读古诗词,完成练习。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解释诗中的加点字。
(1)休: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哪一句批判了统治者的苟且偷生、不思进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西湖的诗句还有很多,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 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苹果里的五角星
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一天,他来到我家,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刀,又向我要了一个苹果,说 大哥哥 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我知道里面是什么 我瞧着他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大哥哥,看哪,”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说,“里面有颗五角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规规矩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很少为人知道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们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给选文中画线部分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桌子(zhuō zuō) 图案(tú tū) 切苹果(qiē qiě)
差不多(chā chà chāi) 好奇(hǎo hào)
往小处说(chǔ chù)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晰——(________) 生疏——(________)
【4】读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匆匆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②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③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边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④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⑤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还写过其他著名的散文,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紧紧围绕“_______”两字展开叙述,先写了日子_______的特点,然后借助自己的生活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__,最后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的感叹。
【2】在第①段□内填写正确的标点符号。
【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没有,就写“×”
(1)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_________)
(2)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__________)
(3)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__________)
(4)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_________)
(5)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_________)
(6)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________)
【4】第①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
【6】“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中的“涔涔”和“潸潸”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的思想感情
【7】第④段的叙述中蕴含着________的逻辑顺序,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感慨?
________
【8】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追求散文的诗化美,长短句相间,短句为主;整散句并用,参差错落,节奏鲜明。
B.第②段用“八千多个日子”而不是“二十多年”,用更有冲击力的数字来表现时间流逝之多,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惋惜、不安。
C.“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中两个“赤裸裸”都是指不带任何财物地来去这个世界。
D.日子虽然是没有形象的,但在作者笔下,日子是有形象的,作者通过列举自身生活中的细节表现时间流逝的踪迹。
【9】第④段中说到“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一句饱含着作者_____________
【10】“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个问句出现在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珍惜时间,有所作为,是我们从上文中获得的有益启示。请以“时间”为开头,仿照例句在下面的横线上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时间在农民辛勤的耕耘中,结成金黄的麦穗。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一张成绩单
①格登少年时对虫子很感兴趣,很想成为研究它们的科学家,可是他实在太“笨”了。
②那天,从伊顿公学加德姆老师手中,格登接过自己的成绩单,看了看,顿时满脸通红,羞愧不已。是的,这的确是一份令人尴尬的成绩单,分数惨不忍睹。各科成绩的总和不及人家的零头,尤其是理科,门门功课倒数,而生物学甚至在全年级250名学生中排倒数第一。加德姆老师给予的评语更加令人难堪,他说:“我相信你想成为科学家,但以你目前的学业表现,这个想法非常荒谬。你连简单的生物知识都学不会,根本不可能成为专家,对于你个人以及想教导你的人来说,这根本是浪费时间。”
③拿着成绩单,格登郁闷极了,含着眼泪跑到了自己的“实验室”——那是学校一间闲置的小仓库,他课余时在那里饲养了很多毛毛虫。
④忽然,一只蝴蝶在他眼前飞舞了几圈,扑落在成绩单上。格登不禁眼前一亮,这才注意到,原来他所饲养的毛毛虫好多已经变成蝴蝶,在仓房里翩翩起舞。他甚至注意到,一只蝴蝶正在从蛹壳中挣脱出来,那柔软皱缩的翅片,就在空中尽力地伸展着,虽然艰难,却很执着。格登深受感染,满心郁闷烟消云散。他想,我这只笨笨的毛毛虫,难道真如加德姆老师所说,不能羽化成蝶吗?
⑤于是,他把差评成绩单放在自己房间的书桌上,用玻璃板压着。此后,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盯着它看上一会儿,明显是在与之较劲。
⑥这样的举动,不止一次,也不止两次,是无数次;坚持了不止一年,也不止两年,而是六十四年……凭着一股倔强劲儿,格登发奋学习,刻苦钻研,一次又一次用实际成就向那份差评成绩单宣告:“你所说的不是事实!”中学毕业后,他考入牛津大学,攻读动物学;25岁那年,他因成功克隆出一只青蛙而一举成名,被称为“克隆之父”;79岁时,因为巨大的专业成就,他荣获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条曾经笨笨的毛毛虫,最终化蛹成蝶。
【1】“惨不忍睹”的意思是 。在文中表现在哪些地方?用“——”画出来。
【2】得到差评成绩后,格登经历了一连串心理变化,请将这个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 )→( )→( )→暗下决心
【3】加德姆老师的评语是想告诉格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文章第⑥段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两个朋友
两个朋友在森林里玩耍。突然,有一只熊向他们冲过来。一个人连忙逃跑,爬到树上躲起来。还有一个人来不及跑了,只好躺在地上装死。
熊走到他身边,用鼻子闻闻他的脸,这时候他连呼吸都停住了。熊以为它是个死人就走开了。
等熊走了,那个朋友从树上下来,笑眯眯地说:“喂!熊跟你说了些什么啊?”
“它告诉我,在危急的时候,那些撇下伙伴逃跑的人,都不是朋友。”
【1】照样子写一写
例:笑眯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全文总共________个自然段。
【3】爬上树的人为什么不是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部分片段,完成练习。
开头:在共和国珍藏的记忆中,有这样一封情深义重的书信,是朱德写给好友戴与龄的,就是这一封信帮助朱德的两位母亲渡过了难关。
结尾:这封信现保存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中。满纸质朴的语言,饱含着朱德对自己两位母亲博大深沉的情意,也体现了革命者大公无私的坦荡胸怀。
【1】用“_____”画出开头和结尾中相呼应的内容。
【2】对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内容,结尾时再呼应一次,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
B.这样写突出了这封信的珍贵和朱德对两位母亲深沉的情意
C.开头和结尾中有的句子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是意思相同,这样写重复了
D.文章运用这样的开头和结尾,使整篇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严谨,主题明确
14、阅读
【材料一】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找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____(fèi téng)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选自沈从文《腊入粥》)
【材料二】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阖家团聚包饺子,谁吃到包着制钱的饺子最有福,一年走红运…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梆声中才能锅里下饺子,院子里放____(biān pào),门框上贴对联。小孩子们在饺子上锅之前,纷纷给老人们磕辞岁头,老人们要赏压岁钱。男孩子可以外出,踩着芝麻秸到亲支近脉的本家各户,压岁钱装满了荷包。
(选自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
【材料三】对联也是过年不可缺少的重要物品。那时候的对联和现在不同,都是买来大红纸请人手写的。父亲的书法很好,是我们村里知名的先生,所以到我家来求父亲写对联的人都排成了队,过年的这两天是父亲最忙碌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那黑亮亮的毛笔字写在红纸上,有说不出的____(xiàn mù)。当红红的对联贴到墙上门上,那个喜庆啊,年的气氛立刻就出来了。
(选自老舍《过年》)
【1】请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2】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照样子对文段进行概括。(每处不超过20字)
(1)材料一写的是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事。
(2)材料二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这些材料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
【3】三则材料分别重点写了一两样能体现节日特色的事物,它们依次是( )
A.腊八粥;压岁钱、对联:对联
B.腊八粥:饺子、对联;对联
C.腊八粥:饺子、压岁钱:对联
D.腊八粥:鞭炮、压岁钱;对联
【4】通读三则材料,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详细的,完成练习。
①通过具体事例和人物心理的描写把事情写详细。
②通过场景和人物在场景中的行为来把事情写详细。
③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材料一( ) 材料二( ) 材料三(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正在打扫卫生。(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草生长。(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的故乡是浙江绍兴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断定这件好事可能是王宇做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6)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老师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不要急,没带雨具老师送你回家。”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8)军官对孩子说:“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9)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0)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能变。
例: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1)这么大的风浪,那个渔民怎么能驾着小船出海去呢?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把”字句)战士们消灭了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奶奶对小明说:“我小时候可没有你这么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爱说脏话的人,是一种极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改为陈述句)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改为夸张句)桂花开了,离得很远就闻到了香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改为比喻句)小刚跑得非常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改为比喻句:)学校门口有两棵松树,又高大又威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事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她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隆平说:“我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有时候,我的灵感还是从失败中获得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仿佛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点绿洲。(仿写句子)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不久以后,我们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带着依依不舍的深情,跨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相信小学生活中一定有很多难忘的瞬间,你一定有许多心里话想对老师或同学说说,拿起笔,给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