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1)明智的人善于jiàn wēi zhī zhù___________,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离发现zhēn lǐ_______就不遥远了。
(2)他虽然是个mánɡ rén_______,却能用口琴吹奏出qīnɡ cuì_______的音乐,那声音好像夏天的夜晚的xī shuài_______唱出来的动听的歌声。
(3)这次kǒnɡ bù_______事件已被zhènɡ shí_______是某组织所为。
2、看拼音,写汉字;
zhuān xīn zhì zhì yuǎn jìn wén míng
________ ________
3、修辞手法我会填。
(1)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________)
(2)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_______)
(3)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________)
(4)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地终于抽出了一根。(________)
4、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神圣——________ 游赏——________ 杰出——________ 豪爽——________
慷慨——________ 夸耀——________ 体谅——________ 瘦弱——________
5、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______)有坚定的信念,我们(______)可以做成很多事。
6、阅读下面的诗词, 回答问题。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1】解释词语。
灯如昼:____________ 约:____________
【2】说说词句的意思。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写的是中国哪一个传统节日?写出这个节日的传统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朗读古诗《春夜喜雨》,完成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
乃:______ 发生:________
潜:______ 野径:________
红湿处: ______ 花重: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 _____ 。这首诗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体现出诗人的______之情。
【3】这首诗以“好雨”开头,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_______、________感觉)来写春雨。
【5】这首诗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 ,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的一句是 _____。此句中你认为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______
【6】这首诗赋予了春雨___________的品格,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去描绘春雨形象,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B.“喜”字是全诗的诗眼。先从听觉上描绘,后从视觉上刻画,在写景中饱含着诗人的赞颂之情。
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父带来丰收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D.全诗透过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①,闻说②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③遮望眼④,自缘⑤身在最高层。
注释:①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②闻说:听说。③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④望眼:视线。⑤缘:因为。 |
【1】这首诗中正面写塔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侧面写塔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登临飞来峰上的千寻高塔亲眼看到的景象。( )
②诗人登高远望,觉得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诗的后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
③本诗揭示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人生哲理。( )
【3】“浮云遮望眼”运用了典故——“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浮云”在这里指__________。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他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抱负。
9、阅读练习。
阅读材料一
特别作业本——怀念我的启蒙老师
这是一页迟交的答卷;这是一幅刻有岁月烙痕的画图;这是一段难忘的回忆。多年以前,我,一个贫苦农家的孩子,走进了校园,走进了何老师和蔼可亲的笑容里。何老师,就是我的启蒙恩师。
清楚记得,上学后第一节语文课。我随着何老师清亮的嗓音诵读:“我们的教室多好啊!正面墙上挂着毛主席的像……”读完几遍后,布置我们写字。他又领读三年级语文的第一课。我不知道写字,也附和着三年级学生跟读:“夏天过去了,可爱的早晨和黄昏,几个孩子在树下捉迷藏……”一个邻桌的女孩子告我的状。“老师,他不写字,他也念!”我被告了状,心里很害怕。何老师缓步走过来,摸摸我的小脑袋,没有骂我。“傻孩子,我这会儿读的是三年级的,你是一年级的,现在要写字!懂吗?”从那时起我就觉得何老师是多么和蔼可亲呀!
由于母亲过早病逝,我从5岁起就失去了母爱。家里很穷,和我一同上学的孩子都“挎”了一个新书包。我用的却是一块半米见方的旧蓝洋布,两对角折叠,把书裹起来,别上一个别针,再把另外两个对角折起来系成一个疙瘩扣,这就算是我的新书包了。一天,几个高年级的孩子见我的书包“与众不同”,就抢过去抛着玩儿,一下子把书和本都抛了出来,掉进刚下过雨的泥坑,我哭着跑去告老师。何老师狠狠地批评了那几个高年级的学生:“书包好,算得了什么?学习好才算真本事!”他又把掉进泥坑的书和本捡起来,擦去泥水,重新包好后又让师娘缝了一个布带……
母亲过世后,父亲脾气也变得很暴躁。上小学二年级后不久的一个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作业,父亲喊我去喂猪,我怕完不成作业不肯去。于是父亲又来了倔脾气,把我的书和本撕得粉碎,扔进灶膛烧了……星期一到校后我很害怕,因为我知道不交作业难以过关的后果。那时候因贫穷,大多数的孩子都没有多余的铅笔,为了逃避老师的眼睛,我就用一只小木棍充作铅笔在一篇白纸上假装着写作业的样子。可我知道,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越是接近放学,我心里越是忐忑不安起来。到了最后一节课何老师批二年级作业时,我终于“东窗事发”了,何老师厉声询问我:“你的作业呢?”我又害怕,又委屈,“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泣不成声地向何老师道出了事情的原委。何老师并没有再责备我,我看见他的眼睛也湿湿的,他很快从抽屉里拿出了
平时同学们做好事上缴的铅笔头、小刀、橡皮,全送给了我。他自己找出旧教科书,把新教科书也送给我,还从抽屉里找出一大沓各年级的试卷,用纸刀裁齐,用誊写蜡纸亲手搓出纸绳,精心地订好了两个又厚又重的作业本送给我。当晚,何老师又亲访到了我的家中。
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回忆这段往事时,依然历历在目。今天想来,这哪里是两本作业本啊!分明是何老师对学生的一颗又厚又重的心。一份对学生宽广而博大的爱。
(选自《河北教育》2007.12版,作者张松涧,有删改)
阅读材料二
我的成长故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小故事,成长好像是打翻了的四味瓶,有酸、甜、苦、辣四种味道,这也代表在成长的道路中,也一定会碰到这四种不同味道的事情,下面听我娓娓道来吧。
酸
三年级的一次英语考试,试卷很简单,我很快就做完了,并飞快地检查了一遍,发现没什么错误,就草草了事交卷了。
第二天,英语课,老师开始宣布成绩,老师总结了一下,说这次考试全班考得都很好,特别是考满分的同学占了半班同学。听了这话,原本自信满满的我更加得意了。然后,老师就开始报分数了,已经报了20个满分同学的名字了,可还是没我,我开始着急起来。接着,老师又开始报90分以上同学的名字,第一个就报到了我,99分。我真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可试卷发下来一看,有个单词少加了个“S”扣了一分。唉,我真粗心呀,和100分就这样擦肩而过了。
甜
“包饺子了!包饺子了!”当一声声叫喊从四(2)班教室里传出来时,你就知道又要搞班会活动了。这是包饺子活动,同学们有的带来了饺子皮,有的带馅,大家可高兴了。看!这边的几位同学已经开始包了,他们包出了各种不同形状的饺子,有肉骨头形的,有星星形的,有宝塔形的,有蝴蝶结形的……大家都认真地包着。包好后,老师把饺子拿到食堂去煮,我们在教室里急切地等待着,这时候,时间好像停住了似的,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哎!老师终于回来了。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我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这是我们自己亲手做的饺子。
苦
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全班一起去游学体验生活。去的那天是星期天下午,阳光明媚,但是我的心情却高兴不起来。该上车了,我依依不舍地和爸爸妈妈告别,老爸老妈也是千叮咛万嘱咐。一路上,我都有点伤感,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去过独立的生活,虽然只是短短的五天,但对我来说还是觉得漫长啊!想到这五天里吃、喝、拉、撒等许多事情都要自己去解决,还有这五天里晚上睡觉没有爸妈给自己盖被子会不会感冒?乡下的晚上会有老鼠吗?想着这些我就觉得悲从中来。
辣
说到这件事,得先从我的牙齿谈起。我的牙齿长得不好,东一颗,西一颗,而且门牙特别大,一颗门牙有两颗普通的牙齿那么大。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是因为我老爸的牙齿长得不好的遗传或自身问题?所以医生说要拔牙,还笑眯眯地夸我是六年级的大孩子不怕疼。以前,我也见过别人拔牙,那时我已经对拔牙产生了恐惧,可没想到自己也要拔牙。同桌悄悄告诉我,那是一种满嘴火辣辣的感觉时,我打定主意这事能拖多久是多久,结果换来的是屁股上一阵阵火辣辣的感觉……
瞧!这就是我的成长故事,精彩吧,你们的呢?
【1】(字词理解)读阅读材料一,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启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蔼可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梳理情节)读阅读材料二,整理概括文章中点点滴滴的珍贵回忆。填写作者叙事的时间轴,并将序号填写到图中。
①英语考试因自满而只获得99分,只能酸溜溜地听老师念满分同学的名字。
②参加游学体验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班会活动举行包饺子大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被同桌恐吓决定拖延拔牙时间,结果屁股火辣辣。
时间变化: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心里的滋味: 甜
【3】(资料整理)(1)如果需要制作“小学生活成长纪念册”,下面哪些资料内容可以筛选和整理出来?(________)
①学会走路,学会说话,第一次哭泣,第一次微笑等相关的照片
②加入少先队的活动照片
③小学阶段的各种考试、实践活动、创作作品等
④与老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故事回忆、照片等)
⑤学业上获得的各种获奖证书、奖牌(复印件及照片)
⑥老师和同学的寄语、祝福
⑦过年时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拜年的视频、图片资料等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⑦
(2)两篇阅读材料都是能反映小学生活的、有代表性的资料,其中:
阅读材料一属于上面的第______种材料范围;
阅读材料二属于上面的第______种材料范围。
【4】(资料分类)把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一年一年地展示出来,这种记录方式
称为“编年体”。请以阅读材料二的内容为依据,仿照示例样子补充小标题。
编年体
一年级——有特点的老师 四年级——____________
二年级——有意思的校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节选自老舍《北京的春节》,有省略)
【1】文段中,作者引用的一句俗语是“____________”,形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读来“京味儿”十足。
【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作者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
在非洲腹地的布隆迪共和国。我们住的一座洁白的小楼门前,有两棵翠绿的大树。它们不同于一般的树,没有枝丫,树干①tǐng bá( )而修长,只在顶上长着一簇长长的②jiān yìng( )的阔叶,整齐地排成一片,像一把展开的羽毛折扇,又像孔雀正在开屏。
在非洲别的国家里,不少华丽的住宅和别墅门前也栽着这种树。有了这种树,那些③jiàn zhù( )仿佛增添了不少幽雅的情趣。 我还以为这种树只能在阳光④míng mèi、土壤肥沃、
雨水充足的地方生长, 后来有一次在沙漠中旅行,发现这种树竟然也生长在茫茫沙海之中。在黄沙的衬托下,它越发显得翠绿,充满了生机。
我问非洲朋友:“这叫什么树?”
非洲朋友仰望着那翠绿欲滴的阔叶,回答说:“它的名字很别致,叫旅行家树。”
“为什么叫旅行家树?”
非洲朋友解释说:“这种树原生长在沙漠里。人们在沙漠里旅行,受到热沙炙烤而干渴难熬的时候,要是遇到这种树,只要用刀子在它身上划一道口子,它就会流出清香可口的汁液来让你解渴。它是沙漠旅行者的朋友,所以叫旅行家树。”
我在台头仰望这旅行家树,不尽束然起禁。
它出生于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给跋涉沙漠的旅行者以甘泉般的希望。它移植于繁华富丽的通都大邑, 给观光非洲的旅游者以土色土香的情趣。它造福于人,并不以环境不同而改变性格。
离开非洲时,我曾想带回一株旅行家树的幼苗,移植到自己的庭院里。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想:倒不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到自己的心中。
【1】给短文加一个适当的题目,你觉得最合适的是( )
A.两棵大树 B.旅行家树 C.有品质的树
【2】读文中的拼音,依次写出词语。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 (________) ④(_______)
【3】查字典,判断下列词语的注音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炙烤(zhì kǎo)(______) 跋涉(bá shè)(______) 大邑(bǎ)(______)
【4】“我在台头仰望这旅行家树,不尽束然起禁。”对这句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句话中有3个错别字,依次是:台(抬)、束(肃)、禁(敬)。
B.这句话中有4个错别字,依次是:在(再)、台(抬)、束(肃)、禁(敬)。
C.这句话中有5个错别字,依次是:在(再)、台(抬)、尽(禁)、束(肃)、禁(敬)。
【5】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是( )
A.只在顶上长着一簇长长的②jiān yìng的阔叶,整齐地排成一片,像一把展开的羽毛折扇,又像孔雀正在开屏。
B.在黄沙的衬托下,它越发显得翠绿,充满了生机。
C.我想:倒不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到自己的心中。
【6】你认为能说明旅行家树的名字的来由的句子是( )
A.后来有一次在沙漠中旅行,发现这种树竟然也生长在茫茫沙海之中。
B.人们在沙漠里旅行,受到热沙炙烤而干渴难熬的时候,要是遇到这种树,只要用刀子在它身上划一道口子,它就会流出清香可口的汁液来让你解渴。它是沙漠旅行者的朋友,所以叫旅行家树。
C.它出生于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给跋涉沙漠的旅行者以甘泉般的希望。
12、用心阅读并完成练习。
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得滚烫,大禹汗流浃背,仍然不停地干着;到了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袭击。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大禹一镐一镐地挖着冻得坚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微休息一下,又干了起来。为了治水,大禹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人们都被感动了,在大禹的带领下,齐心协力的干着。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艰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毫不在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齐心协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主要写大禹带领人们开凿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__”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4】为了开凿龙门,疏通河道,大禹付出了那些艰辛与努力?请结合文中内容加以概括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都被感动了”,人们是被大禹的什么精神感动了?你想对大禹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一带一路”示意图。
材料二:
古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开启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我们的先辈张骞策马西行,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郑和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后来,习近平主席出访东南亚时,又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连接欧亚非的铁路、公路已经逐步延伸,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等日益发达。丝路文明已走出历史,走下蓝图,走进日新月异的今天。
【1】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倡议指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的人是_______,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人是__________,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是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把中国和欧洲等地紧紧地连在一起。
14、课内阅读。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的,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说明灯的数量的词语是_______;说明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_________。
【2】请用“ ”划出文中最能说明家中“有声有光”的句子。
【3】这个选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我们多读、多想、多积累。
我们慢慢地能够顺利地阅读古文了。
_____________
17、给下面句子换一换说法,句意不变。
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说:“我相信你不会知错还犯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花的秘诀是在传承中得到创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天真”的其中一个词义写一句话。
天真(心地单纯,性情直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真(头脑简单,容易被迷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聪明机智的大卫,出其不意地打败了狂妄自大的歌利亚。
缩为最简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温柔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柔嫩的柳丝。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21、习作表达
题目:我喜欢________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围绕主题选择材料,要写清楚自己喜欢的理由和感受。
③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