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光滑(_______) 广阔(______) 仰望(_____) 高贵(_____)
轻捷(_______) 蹒跚(______) 收敛(_____) 雄壮(_____)
2、文中运用了大量叠词,仿例写词
匆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头涔涔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伶伶俐俐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课文内容精彩回眸。
1.桌上铺着雪白的______________,摆着精致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_______________正冒着香气。
2.《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真切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险小说。
3.《凡卡》一文揭露了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_________。
4.《鲁滨孙漂流记》一文,处处紧扣“险”字,塑造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
4、看拼音写词语
rán fàng xiǎo fàn bǎi tān er bǐ cǐ hè nián
( )( ) ( ) ( )( )
luò tuo qià hǎo yí lǜ cǎi huì fèn wài
( )( ) ( ) ( )( )
5、根据积累的知识填空。
(1)《学弈》选自《____________·告子上》,“弈”的意思是_______。从这个故事中能概括出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
(2)《寒食》是____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今天人们喜欢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来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3)人们常用《荀子》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鼓励学生要勇于超过老师,超越前人;也常用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人们及时孝敬、陪伴父母。
(4)《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______(体裁)。文章紧扣“______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____________之情。文中首尾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诗词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说说上阕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七八个/星天/外 B. 两三点雨/山前
C. 旧时/茅店/社林边 D. 路转溪桥/忽见
【3】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
B. 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 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
D. 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这一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前两句写的是____________,后两句写的是____________
【3】后两句中哪个字用得妙?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题?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对皇帝给宦官传赐蜡烛这一生活细节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什么?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
【1】把横线上写出诗的后两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这是一首______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是______描写。诗中描写别时的景物有黄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匆匆》片断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是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nuo yi( )了;我也茫茫然跟着xuan zhuan(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fan wan( )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和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ling ling li li( )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说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括号里写上汉字。
(2)根据你的理解,写出“匆匆”这个词在本文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片断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你读过他著名的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拉哈布.萨卡尔昂着头,大步地走着。他没带遮阳伞,对灼人的烈日毫不在意。拉哈布恪守自己的处世原则,他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从任何人和事。他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却从不指望得到旁人的任何恩惠,追求的只是一辈子活得有尊严。
拉哈布正走着,一个黄包车夫来到他身边。车夫摇着铃铛问道:“先生,您需要车吗? ”拉哈布转过头去,发现那个人瘦得皮包骨头,目光里似乎包含着(鄙夷 兴奋 乞求)的神情。“只有那些没有人性的家伙才会以人力车代步。”拉哈布心里想。他用那粗布缝制的甘地服的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连声说道:“不,不,我不需要。”一面继续走自己的路。黄包车夫拉着车子走在他后面,一路不停地摇铃。突然间,拉哈布的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 。
拉哈布于是问到:“去希布塔拉,你要多少钱?”
“6便士。”黄包车夫的脸上流露出(鄙夷 兴奋 乞求)的神情。
“好吧,你跟我来!”拉哈布继续步行。
“请上车,先生。”
“跟我走吧!”拉哈布加快了脚步。
拉黄包车的人跟在他后面小跑。时不时地,拉哈布回头对车夫说:“跟着我!”
到了希布塔拉,拉哈布从衣兜里掏出6便士递给黄包车夫,说:“拿去吧!”
“可您根本没坐车呀。”
“我从不坐黄包车。我认为那是一种犯罪。”
“啊?可您一开始就该告诉我!”车夫的脸上露出一种(鄙夷 兴奋 乞求)的神请。他擦了脸上的汗,拉着车走开了。
“把这钱拿去吧,它是你应得的!”
“可我不是乞巧!”黄包车夫拉着车,消失在街的拐弯处。拉哈布尴尬地站在路边,仿佛明白了什么。
【1】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在下面画“_ _”。
【3】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
【4】分别写出拉哈布和黄包车夫在说下面的话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1)“好吧,你跟我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我不是乞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处写拉哈布“仿佛明白了什么”,他究竟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现代文阅读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经百事,但留有印痕的并不多。
1996年,我在泰国。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我猜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我下意识地想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心生厌恶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用泰国话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
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进来搬报纸。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了,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却能够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有意多给了30泰币,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狼狗狂吠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没等她开口,我便不耐烦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项链。我一怔,细细看去,正是我遗失了的那条金项链。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捧回了我的心爱。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这时中年妇女轻轻地说:“项链是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我快快送回来。”
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泰币送给小孩,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母子俩按照泰国人的礼节,双手合十,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她一跛一跛的步履,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文中有三处画线的语句,其中的两处是对中年妇女和小男孩的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处是对中年妇女的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应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说:“我望着她一跛一跛的步履,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你认为“我”此时内心的感情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三个词分别概括“我”对母子俩态度的变化过程。
厌恶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感激
12、 松坊溪的冬天
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上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路滑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fùgài( )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妞,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小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雪止了。
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得大棚上,都披着白雪。山上的松树和竹林,都披着雪;那高高的枫树和野柿树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
远山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好一个白雪世界!从石桥上走过来时,我停住了。我听见桥下的溪水cóngcóng( )地流着。我看见桥下溪中得白雪世界,有一群彩色的溪鱼,穿过桥洞,正在游来游去。
忽地,我看见那成群游行的彩色溪鱼,又一下子都散开了,向溪石dòngxì间游去,都看不见了。忽地,彩色的溪鱼又都游出来了,又集合起来。我看见一群有一群彩色的溪鱼,穿过一个映照在水中间的、明亮的白雪世界,向前游过去了。
【1】根据汉语拼音提示,在文中括号里填入正确的词语。
【2】“雪降落在松坊村上。雪降落在松坊溪上。”是不是排比句?
是( )不是( )
【3】在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有“ ”标出。并说明把什么比成了什么?
1.
2
13、练习:
这棵绣球花株有一尺多高,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就像一棵小树。那拇指粗的主茎上长三根杈,杈上又长枝,枝枝杈杈上生满碧绿的叶片,就像一把把团扇。浓密的枝叶中,钻出一根修长的花莲,莲上顶着几颗枣核形的花蕾,毛茸茸的。花蕾绽开时,四五个球,像是被绣在万绿丛中似的,难怪人们叫它“绣球”呢!这团团火花像绯红的轻云,像孩子们的笑脸,像一团团烧得正旺的火焰……
【1】这段话从哪些方面描写这棵绣球花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归纳法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一句排比句。
【4】文中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来比喻花蕾绽开时的“绣球”。
【5】文章的结尾处用了省略号,你能再补上一两句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第一个“看”是在________的时候,仿佛在说________。第二个“看”是在________的时候,仿佛在说________。
【2】你想对树和鸟儿分别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①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看,所有人都喜欢看这部动画片,不是吗?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乡亲们对唐东杰布说:“我们要感谢您为民造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改句子
例:这只白鸽是爸爸拾到的。
爸爸拾到了这只白鸽。
省力安全水壶提手是小明同学发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分析加点词的特点,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天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突然当啷当啷地大响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修改病句: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花开了,很远都能闻到香味。(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想活下去。鲁滨逊得想办法。(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成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籍是一把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仿句)
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难道不值得赞扬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怎能不努力学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呢?请以《我的心愿》为题写一篇文章,题材不限。(可以是记叙故事、诗歌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