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期末铁岭六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喜出____)(____   三三____ ______   目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一息

  • 2、我会变。

    (1)加一笔。  

    ——______  人——______  米——______

    ——______  土——______  木——______

    (2)减一笔。

    ——______  王——______  中——______

    ——______  目——______  日——______

  • 3、四字词语填空。

    快乐(   )( )   小心(   )(   )

    尽( )尽( )   反(   )为(   )

  • 4、看图写成语。

    看着美食图,想象文中八儿全家吃腊八粥的情景,我的脑海中会禁不住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语。

  • 5、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将“京口”“瓜洲”“一水(长江)”“钟山”“数重山”五个地点标注在下图中。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这两句诗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遥望家乡时的所见所想。(  

    ②“一水”“只隔”说明瓜洲离京口以及诗人的家乡钟山的距离都很近。(  

    ③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可谓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但在诗人看来仅仅是“一水”和“只隔”,如此之近,体现了诗人身在旅途,心系家乡的感情。(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填空。

    (1)“咏柳”中“咏”的意思是_______

    (2)“丝绦”一词本义是_______,在本诗中指的是_______

    (3)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_______

    2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写下来,并写出意思。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回答问题。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1】词的第一句连用两个“失”,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词中,作者用“骄杨”而非“娇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中“杨柳”一语双关,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中引用了两个神话故事,分别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中的“人间曾伏虎”喻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②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③一枝一叶:用竹子枝叶来比喻百姓们的各种小事。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

    A.署:衙门。

    B.萧萧:形容草木凋零。

    C.吾曹:我们。

    D.关情:牵动情怀。

    2给诗句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疑是民间疾苦________

    ①指(人民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②憎恶,厌恨。③因病引起痛苦;患病的痛苦。

    (2)些小吾曹州县吏________

    ①细小;微小。②稍许;略微。③少许。

    3“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人关情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题画诗,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

    5诗人写竹的诗很多,你还能再写出几首吗?

    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敬爱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

    (1)您好!

    (2)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我和妈妈却接到过您的问候。两年以前,我亲爱的爸爸作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您给予了他高度评价,赞扬他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素质”。对此,我和妈妈向您表示深深的谢意。

    (3)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4)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5)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6)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7)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我们一定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8)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21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9)祝加利先生身体健康。

    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

    1996年11月8日

    (本文作者雷利)

    【1】按课文内容填空。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中的双引号表示____________

    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和平!和平!和平!”中的双引号表示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司马迁的话。

    【2】找出第一段话的中心句:__

    【3】第二段中的前四句话都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句:_____

    第二句:_____

    第三句:_____

    第四句:_____

  • 11、课内阅读。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不记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从“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和“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我”________的心情。

    【2】文中的“我”之所以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中,母亲“惊惶”的原因是( )

    A.母亲不知道怎么安慰“我”。

    B.“我”流泪的行为很不懂事,让母亲很生气。

    C.母亲没有考虑到“我”的感受,为自己没有兑现承诺而自责、不安。

    【4】有人说文中的母亲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不爱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能力。

    纪念白求恩(节选)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热忱——______      纯粹——______

    2把画“  ”的句子改成肯定句,并与原句比较,说说哪个更好。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句子中的“这种人”指的是哪种人?用“  ”在文中画出来。

    4下列对短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 13、散文阅读。

    阳光

    春天的阳光,像一河涨起的春水,载着桃红水绿,满山奔走。于是大地暖和了,湿漉漉的水汽从泥土里蒸发出来。睡在泥地的阳光,伸出温情蜜意的舌尖,在泥土的胸膛舔啊,舔呀,千次万次,阳光把他的爱情和生命全部奉献。冻了一冬的泥土因此长出感情的草、生命的树和爱情的花朵来回报阳光。那些花朵,本就是为爱情而来的,本就是感情泛滥四处开放的,如今有了阳光的温情和抚弄,就更是漫山遍野吐露芬芳。阳光,一个本领高强的栽花手,让我们羞愧汗颜。

    阳光看农人们如何把春天浸泡成一方种子,发芽、抽苗,变成风景。等一切都满含春的情意,绿成诗的意象时,阳光站起身子,到夏天去了。

    夏天的阳光,像一匹横空出世的火马,总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奔突而来,坚硬的蹄声左冲右杀,踏起一路黄尘、青烟。这时的阳光最激情澎湃,热血沸腾,通红的唇一如炭火,搁在哪儿哪儿都疼,于是女人穿了裙子,让阳光紧抱;男人穿了短裤,让阳光乱拧。《诗经》里留下的男人女人,赤脚穿过雨巷,长发湿漉,疑是戴望舒身边移动的丁香。亲切的阳光与他们并肩行走,隔世的话题越拉越长。阳光和人来到草地,草地的绿不再柔弱而很坚强。阳光和人来到河边,河边的景致不再新鲜而很老陈。夏天的阳光,是水中的阳光,只有在水中浸泡时,我们才感到阳光是那样软和、湿润与可爱。那么,就让我们做一回田田的荷叶,永居水乡,翻动棹歌。

    可是秋天要来的,秋色会愈来愈重地挂在我们的窗棂与屋檐。那阳光会依旧照在一把紫砂茶壶上,照在几串沿墙挂着的红辣椒上,依旧会钻进秋天的林子里又唱又跳,把树叶染得红红、黄黄。阳光走到田里,田里的水稻就会成熟。阳光走到地头,地头的庄稼就会吐香。阳光走到树上,树上的果实就会流蜜。即便是土,阳光也会将之踩出芬芳。抚摸千年不改的芳醇,辛苦一世的人们开始唱歌,没有词,没有曲,就是那么灿烂的几吼,就有滋有味,无限情思。小桥流水,红掌清波,柴门紫烟,都如远行的乡人年年奔跑在秋色民歌。那些牛、羊、猪、狗,则永远都是一群活活泼泼的动词,在民歌下走动,民歌下成长。

    当我们把秋天收进仓库以后,我们往往来不及给秋天道个好,就不知是谁从遥远的西北派出一夜寒流,让三九隆冬乘坐一地冰霜抵达民间。阳光,不再是守家的乡人每天早出晚归,而是远行的游子肩扛乡愁,留下背影。又冷又疲的日子,我们围着炭火,却总朗不起一颗心赶走冬天的阴沉,总怀念阳光曾经给予的好日子、好享受。可是阳光,你会回来么?你是否独上高台、一脸泪光地打望着我们?

    阳光,我们一生一世的亲戚,我们永远需要与你把酒对歌,握手叙情,永远需要你的恩赐与抚慰。

    【1】对文章第3段画线句进行赏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生动地写出了阳光酷热难耐的特点。

    D.表达了作者对阳光的喜爱。

    【2】文中春季阳光的特点不包括(  )。

    A.温情

    B.奉献

    C.孕育希望

    D.激情澎湃

    【3】文中秋季阳光的特点不包括(  )。

    A.生机勃勃

    B.带来收获

    C.热血沸腾

    D.带来成熟

    【4】文章对阳光的称呼在第5、6自然段中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要以“阳光”为题。

    阳光是文章的线索,既指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14、语段阅读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给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父亲对母亲说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这场比赛怎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呢?

    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怎么会让人觉得舒服呢?  

    _________________

  • 16、 按要求写句子。

    (1)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东西。”(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

    (1)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李杰严肃地说:小雨,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

    改为间接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句子练习。

    1.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用上问号,意思不变)

    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像广玉兰一样美好的事物呢?你喜爱它的什么?请仿照课文最后一段写句子。

     (1)我爱   ,更爱      

     (2)我爱 ,更爱  

    3.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改为陈述句)

    4.他把每天看到的情况,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改为字句)

     

  • 20、用两组不同的关联词语将下面的两个句子分别连成一句话。

    我们为人民服务。 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写作

    以《记一次……活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思想健康、内容明确、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标点正确,详略得当。3.3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