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市“全国文明城市”顺利通过复评,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真是无所不为。
B.在观众震耳欲聋的助威声中,王强首当其冲,率先跑过终点,夺得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百米比赛的冠军。
C.为争夺未来5G市场,全球各大通讯公司前仆后继,加紧布局。华为独占鳌头,成为美国政客打压的目标,也就不足为奇了。
D.中国民航局出于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停飞了美国波音737MAX8客机,此事不可与中美贸易战混为一谈。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
B.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
C.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
D.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B.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兄弟,“桃李”代指学生,“鸿雁”代指书信。
C.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D.下列古人代指年龄的词语,按由小到大排列是:襁褓、垂髫、黄发、弱冠。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倔强/挖掘 龟裂/乌龟 拙劣/相形见绌 哄堂大笑/一哄而起
B.上颌/颔联 蹿红/撺掇 挑逗/挑拨离间 供不应求/拱手相迎
C.滂沱/磅礴 漂白/漂移 行伍/行将就木 骇人听闻/言简意赅
D.描摹/蓦然 夹缝/夹袄 肖像/惟妙惟肖 屡见不鲜/鲜为人知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送别诗,“望”字将离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写景气势宏伟。
B. 颔联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 尾联承上作结:青春年少,当奋发有为,不会面临“歧路”而泣下沾巾。
D.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8分)
①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_______》)
③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⑤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在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后,推己及人,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7、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这本书收集了傅雷夫妇写给儿子________和________(填人名)的家书共186封。
(2)傅雷曾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用意:一、讨论艺术;二、……;三、……;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结合《傅雷家书》内容,想一想傅雷给儿子写信还有什么用意,请补充二、三点。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社戏(节选)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
⑤……双喜终于熬不住了,说道,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还是我们走的好罢。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⑥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⑦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1】①②③④段和⑤⑥⑦段这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
【2】阅读下面句子,回答问题。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这句话中“自失”是什么意思?
(2)“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3】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9、请选择你熟悉的一种动植物,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