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苗族中,有关蜡染起源的传说就有两种。
②这说明至少在汉代,西南少数民族就已经掌握了染、织、绣的技术。
③做法是将布蒙在钢鼓上,用蜡在布上来回摩擦,再经过染,钢鼓上的纹样就转移到布上了。
④苗族蜡染有着悠久的历史,《后汉书》上有西南夷“知染彩纹绣”的记载。
⑤二是苗族的蜡染最早是对钢鼓上的纹样的摹取。
⑥一是苗族先祖蚩尤与黄帝战斗,蚩尤被俘并被处以极刑的故事,由此产生了枫液作防染剂的染法。
A.④②①⑥⑤③ B.④②⑥①③⑤ C.②①④⑤⑥③ D.②⑥⑤③④①
2、下面四个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沉醉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个别人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总是当仁不让,这样的人通常不会受到欢迎。
C.作为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钟南山这个名字早已如雷贯耳,如今他又站在了抗疫一线。
D.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龙岩学院两位90后毕业生创办的蒂客服饰有限公司已经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
B.随着天气转暖,巍峨耸立的珠穆朗玛峰迎来了登山热潮,出现了大排长龙的景象。
C.在央视专访中,任正非先生关于人才、教育和创新的诸多看法都闪耀着智慧的观点。
D.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4、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B.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 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D.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供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
B.这首诗第一节以描述开篇,运用写实的手法写秋风的威力以及自己的无可索何。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同样都是表现诗人现实关怀的作品,都运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没有直接抒情和议论。
D.这首诗第三节中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穷图苦痛的生活状况。
【2】概述这首诗所记叙的事件并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6、古诗文默写。
(1)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5)《马说》中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带“云”字的上下连续的两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说说文中加点的“这回”和“上回”各是指什么事?结果如何?
瓦西里神父那对小眼晴死盯在四个男孩于身上。
瓦西里神父站起来,推开椅子,走到挤作一团的四个孩子跟前。
“你们这几个小无赖,谁抽烟?”四个孩子都小声回答:“我们不会抽,神父。”
神父脸都气红了。“混帐东西,不会抽,那发面里的烟末是谁揪的?都不会抽吗?好,咱们这就来看看!把口袋翻过来,快点!听见了没有?快翻过来!”
三个孩子开始把他们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放在桌子上。
神父仔细地检查口袋的每一条缝,看有没有烟末,但是什么也没有找到,便把目光转到第四小孩子身上。这孩子长一对黑眼睛,穿着灰豺衣和膝盖打补丁的蓝裤子。
“你怎么像个木头人,站着不动弹?”黑眼晴的孩子压住心头的仇恨,看着神父,闷声闷气地回答:“我没有口袋。”他用手模了摸缝死了的袋口。
“哼,没有口袋!你以为这么一来,我就不知道是谁干的坏事,把发面糟蹋了吗?你以为这回你还能在学校待下去吗?没那么便宜,小宝贝。上回是你妈求情,才把你留下的,这回可不行了。你给我滚出去!”他使劲揪住男孩子的一只耳朵,把他到走廊上,随手关上了门。
8、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深潜明星“潜龙三号”
①4月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成功首潜:从凌晨4时46分进入海面,到下午3时53分浮出水面,下潜最大深度3955米,航行24.8公里,顺利完成各项测试指标,到30日为止,四次下潜结果表明,“潜龙三号”不但创造了深海AUV(无人无缆自治潜水器)单潜次航程最远的深海航行纪录,并首次实现无人无缆潜水器与船载地质取样同时作业新模式。
②“潜龙三号”长35米、高1.5米、重15吨,外形像一条橘黄色的小丑鱼.这种非回转体立扁鱼形设计,依据的是水动力优化计算的结果,有利于它在复杂海底地形中垂直面爬升,同时具备水面航行能力。“小丑鱼”的4个“鳍”是4个可旋转舵推进器,靠操控推进器灵活前进后退、上浮下沉;“嘴巴”是前视声呐,可以将潜水器采集的声学数据转化为图像,用以识别障碍物和周边环境,随后在主控计算机的控制下通过自主转动和躲避,保障自身安全和正常作业。
③这条“小丑鱼”,别看它长得萌萌的,但本领可不小,它在深海复杂地形进行资源环境勘查时,具备微地貌成图、浊度探测、海底照相等功能。
④据了解,“潜龙”系列潜水器家族目前共有三位成员,它们分别是“潜龙一号”“潜龙二号”和“潜龙三号”,其中“潜龙二号”和“潜龙三号”如一对双胞胎,外形和体重几乎都一样,都是中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的水下机器人,既然有了“潜龙二号”,为何还要研制“潜龙三号”呢?
⑤据“潜龙三号”总设计师刘健介绍,“潜龙三号”是在“潜龙二号”的基础上上进行了优化升级。新的潜水器国产化程度更高,惯性导航传感器及组合导航系统、高清照相机等核心部件由进口改为国产;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功耗、续航能力更长,“潜龙二号”最长可工作30多个小时,“潜龙三号”则高达40多个小时;“潜龙三号”嗓声降低、效率更高、抗流能力得到加强;声学成像质量也得到相应提高。
⑥除此以外,深海大洋蕴藏着无穷的宝藏和科学奥秘,进入深海大洋,只有靠一台深海装备“单打独斗”是无法完成的。“潜龙”家族的主要目标,是对深海资源进行大范围精细探测、未来,“潜龙”家族规模将更大、工作模式将是多台协同水下作业。
⑦“潜龙兄弟”不仅可以相互抱团,还可以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龙”系列无人有缆潜水器等其他“龙家族”合作。据悉,今后,一船同时带“潜龙”“海龙”出海的航次安排会经常出现。
(有删节)
【1】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4月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成功首潜,它创造了深海AUV单潜次航程最远的深海航行纪录。
B.“潜龙三号”国产化程度更高,声学成像质量更高,即使深海地形十分复杂,也能如实地把它反映出来。
C.“潜龙三号”因为采用了非回转体立扁鱼形设计,可以快速识别障碍物和周边环境,从而保障自身安全和正常作业。
D.“蛟龙”号是载人潜水器,“海龙”系列是无人有缆潜水器,“潜龙兄弟”是无人无缆潜水器。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记述“潜龙三号”成功首潜一事,点明了四次下潜结果。有利于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B.第③段主要说明了“潜龙三号”的外形特点,“长得萌萌的”形象地点明了“潜龙三号”的可爱之态。
C.第⑤段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潜龙三号”在续航能力、抗流能力等方面技术更加先进
D.第⑥⑦段中运用了“单打独斗”“相互抱团”等语言,由此可见,说明文语言运用得当,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3】有了“潜龙二号”,还要研制“潜龙三号”的原因是什么?
9、你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特产或风味小吃吗?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写一段说明文字。
要求:①对象明确,顺序合理,符合说明文语言要求。②字数在150-200之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