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沧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

    A. xǐngduo   zhào 为观止tàn

    B. méi   眼kuàng kàng   huì   销声

    C. rǒng   幽qiǎo   莺飞cháng

    D. chàng   锵然qiāng   méng piān 然而止

  • 2、下面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眼框   风情画   叹为观止   张灯接彩

    B.震撼   乌蓬船   人情事故   川流不息

    C.绚丽   马前卒   天衣无缝   袖手旁观

    D.皎洁   物侯学   不修边幅   自园其说

  •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香蒲   陨石   遗骸   海枯石烂

    B.次第   孕育   致秘   草长萤飞

    C.凋零   萌发   山麓   花香鸟语

    D.滑翔   劫难   弥漫   周而复始

  •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生旦净末丑”是戏剧的行当,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

    B.《小石潭记》《核舟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出自“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C.《诗经》中有不少篇目被改编成歌词,如《在水一方》的歌词就出自《蒹葭》。

    D.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送友人》,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送友人》中借景抒情的句子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隐喻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B. “横”勾勒出水的静姿,“绕”字描画出山的动态,动静结合,描摹出一副寥廓秀丽的图景。

    C. 颈联表达了对朋友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不拘泥于对仗,别具一格。

    D. 尾联离别时挥手告别的动作表现了依依惜别的心情;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了夫妻离情别绪。

    2“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运用了___的修辞手法,它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课文原句填空。

    (1)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他作为全军统帅,与士兵同甘共苦,生活和穿着依然跟普通士兵一样。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兄弟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他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他向兄弟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长征途中,他经常把马让给走累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时间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他对兄弟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懂。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候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毛泽东那样幽默。”

    该选段出自哪部名著?选段中的“他”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科学素养是抵御谣言的最好“疫苗”

    杨仑

    ①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战争。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挽救生命的雷神山医院是战场;科研工作者焚膏继晷的实验室也是战场;还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战场,叫做辟谣。

    ②《荀子》说,流言止于智者。当今时代,这个智者的名字应该叫做科学。疫情暴发伊始,党中央就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向科学找答案,尊重科学规律,尊重科学精神,是打赢防疫攻坚战的看家“法宝”。

    ③信息时代媒介的发达,各类不实消息、虚假新闻找到了生存的空间,这也使得辟谣成为一种刚性需求。

    ④如何抵御谣言、不实消息,避免其负面影响呢?答案是提高科学素养。良好的科学素养,使人们具备科学知识,理智对待纷至沓来的各类消息,充分了解、配合政府部门的防疫措施。由此可见,科学素养是抵御谣言的最好“疫苗”。

    ⑤不论是封闭小区、居家隔离,还是运用大数据排查、健康码登记制度,都需要民众具备较高科学素养。如果没有相对较高的科学素养,公众不理解这样做的必要性、科学性,很难相信抗疫部署能顺利落地。也正是民众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素养,愿意配合防疫工作,我们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打赢这场人民战争。

    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达到8.47%,而在2005年,这个比例仅为1.6%。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性国家的标准,公民具有科学素养的比例至少是10%。

    ⑦疫情期间,已经充分让我们认识到,科学素养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不仅能在突发事件时起到“疫苗”作用,日常生活中也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思想的传播。

    (摘自中国科技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谣、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挽救生命的雷神山医院、科研工作者焚膏继晷的实验室都是疫情防控工作的战场。

    B.科学这个智者能让流言不攻而破。

    C.因为民众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素养,愿意配合防疫工作,所以我们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打赢这场人民战争。

    D.2018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养比例达到8.47%,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所以我国进入创新性国家。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把“疫情防控”比作“人民战争”,生动形象地写出疫情防控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

    B.党中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就是为了证明流言止于科学,科学是打赢防疫攻坚战的看家“法宝”。

    C.有了抵御谣言的最好“疫苗”——科学素养,可以理智对待纷至沓来的各类消息,充分了解、配合政府部门的防疫措施。

    D.文章第五自然段从正反两个角度阐述了科学素养在这次防疫战争中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信息时代媒介发达,各类不实消息、虚假新闻随时出现,只要做好辟谣工作,就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争。

    B.向科学找答案,尊重科学规律,尊重科学精神,是打赢防疫攻坚战的重要措施。

    C.由于公众有较高的科学素养,所以能打赢这次防疫战。那就说明,以后遇到战争,我们都可用这个方法来解决。

    D.这次抗疫战争的胜利,证明了公众有了较高的科学素养,那我们以后就不用抓国民素质教育了。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24,题目:慢慢地,我懂了

    要求:①要认真审题,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