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外表善良内心凶恶的人叫“笑面虎”。
B.“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这个句子是比喻句。
C.《囊萤夜读》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车胤。
D.《“诺曼底号”遇难记》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好船长。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哪项?( )
A.率领 B.草率 C.圆周率 D.坦率
3、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北风身上裹着皮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着。(拟人)
B.她于是跳起舞来,飞快地旋转着,就像被追逐着的燕子那样。(比喻)
C.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来。(拟人)
D.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反问)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映衬(chèn chèng) 电线杆(gān gǎn) 立即(jì jī)
路径(jìn jìng) 咳嗽(sòu shòu) 记载(zài zǎi)
5、把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解释选出来。
【1】随心所欲( )
A.需要 B.想要,希望 C.欲望 D.将要
【2】不假思索( )
A.虚伪的,不真实的 B.假定 C.凭借,依靠 D.借用
6、下面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机械(jiè) 伦敦 腹部 B.鱼腹(fú) 凌晨 派遣
C.践行(jiàn) 唯持 卑微 D.汹涌(xiōng) 撕鸣 行驶
7、 选词填空。
宏伟 雄伟
1.圆明园不但建筑( ),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2.( )的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珍宝 瑰宝
3.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 )、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4.辽阔的海底蕴藏着数不尽的( )。
测量 估量
5.毛泽东主席的逝世,是中国人民不可( )的损失。
6.詹天佑带领工人仔细地( )了隧道的地形。
8、课文传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样的天气它们都(___________)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___________),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___________),一点儿水都不能玷污上的;它们是那样的(___________),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___________)的风雨呢?
9、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我们去看海
走啊,一起走,我们去看海
海风已吹进我们的心中
耳边已响起潮声澎湃
走啊,去看海,海是我们的梦
海的胸怀如此地宽大
海的家园如此地富足
海是我们的另一个家
看见海,就像走进了宝库
我们在海的怀抱里跳跃
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
海在我们的怀抱里欢笑
潮起潮落都有动听的歌
去看海,一路唱着热情的歌曲
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
【1】写出近义词。
鲜亮——(______) 启迪——(______)
【2】读了这首诗,我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___,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我感受到“我们”看海时的心情是___________的。
【3】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大海的______________之情。
10、课外阅读。
鹤
那一天,晴空如洗,万里无云,是看鹤飞翔最好的日子。
不久,南侧群山的上空深处,浮现出一排黑芝麻粒般的小斑点,清晰可辨。今天的第一个鹤群映入眼帘。
飞机的编队,一般都是三架为一组,排成三角队形,可是我有生以来初次看到的鹤的队列,却是一字形横队。
鹤群迅速向这边移动。当飞临我们伫立的稻田上空时,我们引颈仰望,鹤大小如白鹭,体形已可看清。这些鹤都是灰白色的,大约有上百只。它们一律长颈伸向前方,双足向后方笔直地伸着,悠然翱翔天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
我抬头仰望着,脖颈有些酸痛,此时,鹤的编队已渐渐接近雁回山。
当鹤群最后飞临群峰上空时,位于队列最后面的大鹤长鸣着,鸣声悠扬,响彻天空。排成一字横队的鹤群以此为信号,一齐掉头向右转,变成单列纵队。
“怪呀!为什么变换了方向?”
凝神望去,排头大鹤先向右旋转,而后优哉游哉地翱翔高空。后续的鹤也都一只紧接着一只向右旋转,直冲高空。
此情此景多么壮观呀!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扬;又如海中的巨大旋涡,缓缓升腾。乍一看,鹤群排成圆形飞旋,似在游戏;仔细看去,每一只鹤都一点一点冉冉高飞。
盘旋的圆形队伍和轻快飞舞的鹤,壮观奇丽,美不可言。
【1】结合短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晴空如洗: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言可喻: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写出第4自然段中描写优美鹤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第9自然段中的使用了两次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文章,鹤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爱因斯坦趣谈
爱因斯坦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他担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主任后更忙了,很少能呆在办公室里,一切日常事务性工作由秘书处理。
一天,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响了。秘书不耐烦地拿起听筒。
“请问,我可以和主任谈话吗?”耳机里传来温文尔雅而又熟悉的声音。可秘书一时没听出是谁,按老习惯回答:“主任不在。”“那么,请您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哪儿?是他新搬的家。”
秘书婉转地说:“无可奉告,他不希望他的住处受到干扰。”
这时,电话里的声音突然变低了:“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就是爱因斯坦博士。我正要回家。在路上边走边思考,走着走着,竟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忘记家的地址,没有办法,只好麻烦你帮我查找地址了。”
爱因斯坦在学习和工作上有惊人的记忆力,可在生活上的记忆力却这么差,这是因为他的思想全都集中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上了。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名声非常显著。______
(2)形容人的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分散——( ) 直率——( ) 熟悉——( )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改写文中画“_________”的句子。
_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写爱因斯坦“生活上的记忆力却这么差”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评价爱因斯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最贵的项链
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
窗上,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
“我想买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狐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
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在柜台上,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
“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做礼物道给她。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样。”
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还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的的丝带。他对小女孩说:“拿去吧,路上小心点。”小女孩满心欢喜,连蹦带跳地回家了。
在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从这里买的吗?多少钱?”
“本店商品的价格是卖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
姑娘说:“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宝石项链却货真价实。她买不起的。”
店主接过盒子,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1】小女孩买项链的钱不够,但是店主却把项链卖给了她,是因为( )。
A.店主被小女孩纯真的爱心打动了。
B.店主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女孩。
C.因为小女孩是店主的好朋友。
【2】用“——”画出描写姐姐外表的语句,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点金术
①很久很久以前,希腊有一个国王,名叫麦得斯,他最喜欢金子。
②一天,他祈祷神灵赐给他更多的金子。神灵看他这样贪得无厌,就决定惩罚他,说:“好吧,我赐给你点金术,明天早晨你接触到的一切都会变成金子。”听到这话,麦得斯心花怒放,对自己说:“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了。”
③第一天,他很早就起床了。他触到床。哪!床意然变成了金的。他开始穿衣服,衣服也成了金的。麦得斯高兴极了。
④随后,麦得斯到花园里去赏花。天空晴朗,阳光明媚,玫瑰花芬芳艳丽。他摘下一朵大红玫瑰花,这花一到手中立刻变成了金的。他又摘下一朵,又成了金的。这使他很扫兴,因为他喜欢色彩缤纷的鲜花。“这算不了什么。”国王心想,“我指望大的好处,就不能不带来一些小的不便。”
⑤麦得斯去吃早饭。他端起一杯牛奶,牛奶立即变成了金的。他拿起一片面包,面包也成了金的。现在,麦得斯开始闷闷不乐了。因为,金子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他虽然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却饥肠辘辘。
⑥麦得斯又来到花园。他的小女儿正在花园里,看到爸爸,就向他跑来。麦得斯非常喜欢小女儿,便亲吻了她一下,小女儿立刻变成了一座金雕像。
⑦“神啊,我到现在才明白。”他痛苦地说,“把金子都拿走,还我的女儿吧!”
⑧神灵说:“你比以前聪明了,我看得出来,你的心还没有从血肉变成金子,否则就无法挽救了。快去吧!到你花园旁的河里去洗洗手,河水会把点金术带走的。"
⑨麦得斯到河里去洗了手,然后,疾步如飞地向他小女儿的金雕像跑去。他再一次亲吻她,使她还原成美丽可爱的小女儿。
⑩麦得斯永远也忘不了这个教训。
【1】结合语境和阅读经验,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贪得无厌:___________
饥肠辘辘:____________
【2】请根据这个童话的故事情节,完成填空。
起因( )→经过( )→结果( )
【3】画横线的句子中麦得斯永远也忘不了的“这个教训”说明了( )的道理。
【4】这个故事真奇妙,请你发挥想象,说说如果麦得斯再不停止使用点金术,结果会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森林卫士穿山甲
穿山甲是一种全身披鳞的兽类,属哺乳纲,鳞甲目,穿山甲科,有中华穿山甲、马来穿山甲、印度穿山甲和菲律宾穿山甲等,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
穿山甲长约3090厘米,尾长约30厘米,体重约1500-3000克。穿山甲善于掘洞,掘洞时前肢挖土,后肢刨土,不一会儿就钻进土中,因身上长满坚硬的角质鳞片,很像盔甲,挖洞又迅速,好似有“穿山之术”,故名穿山甲。它多单独活动,白天在洞中休息,夜间外出觅食。它( )听觉和视觉较差,( )嗅觉灵敏。牙齿退化,胃中有砂石帮助研磨食物。穿山甲( )善于打洞,( )能游泳,也能上树。小穿山甲稍大后,常“骑”在母亲背上,随母亲外出觅食。穿山甲遇到危险,便把身体蜷成一团,头裹在腹部下面。这种防御方式对付动物有效,但对猎人却没用。穿山甲肉味鲜美,甲片是传统中药,所以遭到大量捕杀,数量已经很少了。
穿山甲是白蚁的克星。白蚁的巢穴往往深藏于地下。穿山甲发现白蚁的踪迹后,即会尾随追击,直捣巢穴,用尖吻插入其内,伸出黏腻的长舌迅速地舔食白蚁群。有时它躺下装死,伸出满是腥味黏液的舌头,待贪食的白蚁群爬满时,舌头一卷,全部吞食。有时它将鳞片打开,引诱白蚁入内,当数量可观时,关闭鳞片,步入水中,打开鳞片使白蚁漂浮于水面,即可一一收拾。一只成年穿山甲一天可吃数万只白蚁,也有人说一次可吃一升(约1.5千克)。照此计算,一只穿山甲能保护十万平方米以上的山林不受白蚁侵害,所以人们称其为“森林卫士”。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请你用“﹏﹏﹏﹏”画出一个运用此说明方法的句子。
【3】阅读第二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种防御方式对付动物有效,但对猎人却没用”中的“这种防御方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穿山甲数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三自然段,用自己的话简要地概括穿山甲捕食白蚁的三种方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穿山甲被称为“森林卫士”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王五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王五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
(2)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
破折号的作用:_________。
(3)王葆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该要些什么?”(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
16、下列句子正确的打“√” ,是病句的在原句上改正。
1.我估计这道题他一定不会做。 ( )
2.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眨着眼睛。 ( )
3.王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 )
17、我能找出下面病句的病因并修改。(病因填序号)
A.语序不当 B.搭配不当 C.成分残缺 D.句式杂糅
E.指代不清 F.不合逻辑 G.重复啰唆 H.用词不当
(1)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
(2)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桃子。 ________
(3)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________
(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
(5)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________
18、修改病句。
①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总是鼓动我要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妙笔生花
这学期因为疫情缘故,我们不能按时开学,大家在家开启了新的学习模式——上网课。你在家是怎么上网课的呢?都有哪些新体验,新感受?选取最难忘的,最有意思的经历写一写吧。
注意:
1.题目自拟;
2.把经历写清楚,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4.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