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葵花的爸爸是( )死的。
A. 被火烧死的
B. 从天上掉下来摔死的
C. 掉进河里淹死的
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走进去,我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B.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C.太阳下,雪蜂间的云影就像白级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D.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3、《记金华的双龙洞》文作者的游览顺序是( )
A.孔隙→内洞→洞口→外洞一出洞→途中
B.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C.途中→孔隙→内洞→洞口→外洞→出洞
D.孔隙→内洞→洞门→外洞→途中→出洞
4、选择正确的词义写在括号里
意思:
A.语言文字的意义。
B.意见、愿望
C.趣味、情趣。
D.指礼品所代表的心意。
E.某种趋势或苗头。
(1)天气渐渐地暖和了,树木有点发绿的意思了。 ( )
(2)这棵松树长得像宝塔似的,可真有意思。 ( )
(3)这篇文章我一直喜欢读,它写得太有意思了。 ( )
5、我能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A试验 B信奉 C简直
(1)、那时候,研究科学的让人都( )亚里士多德。
(2)、伽利略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 )。
(3)、你看我,( )把我忘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
6、鲜为人知这个词中画线字的正确义项是( )
A. 新鲜 B. 鲜美 C. 鲜明 D. 少
7、下面句子的词语中,有不同类的一组是( )
A.桌面 窗口 潜水 文件夹 电脑
B.云技术 多媒体 克隆 互联网 纳米技术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每逢(______) 旅行(______) 幸福(_______)
幻想(______) 规矩(______) 瘦弱(_______)
9、阅读
成长
在没有掌声的环境中
默默成长的孩子
长大后,才不会使尽手段抢镜头
在没有玩具的环境中
辛勤地成长的孩子
长大后,才不会将别人
也当做自己的玩具
在没有粉饰的环境中
野树般成长的孩子
长大后,才懂得尊重一丝一缕的劳苦
才懂得感恩
当多数人围着奇花异卉齐声赞颂
孩子啊!你们要多注视
随处坚忍地生长的小草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辛勤——(______) 尊重——(______) 赞颂——(______)
【2】用“野树”比喻孩子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绘的三类孩子的个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在没有掌声的环境中/默默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才不会使尽手段/抢镜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②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③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1】第①段中第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提出两种人生态度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两句话概括①②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第③段中向我们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
【5】你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这是群精明的家伙。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
这种鸟儿,长得细长精瘦,一双大黑眼睛,目光锐利。时时提防人,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它们时刻都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哪怕人并没有看见它们,它们也赶忙逃掉。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树上的铁夹子等。
它们不像燕子,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习惯被人圈养在笼中,用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第二天早上,它已经伸直腿,闭上眼睛死掉了。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机警多疑: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的作用是 。
【4】画线的句子中表示麻雀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___,你从中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
【5】作者说麻雀是“精明的家伙”“贼头贼脑”,你认为作者是不是在讽刺麻雀?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董遇读书有三余》
董遇是古代弘农人。他从小爱好学习,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别人见他很有学问,常常要他讲书,可是他却总是告诉人家:“你必须先自己读它百八十遍,边读边思,书中的道理自会懂得,倘若还有不懂之处,再讲也不迟。”请他讲书的人说:“你讲的很有道理,可是我们都苦于没有时间怎么办呢?”董遇回答说:“你们应当利用好‘三余’。”“哪‘三余’呢?”人们不解地问。
董遇看了看大家,一字一板地说:“所谓‘三余’,是指冬天乃是一年里的业余时间。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无法干活儿,不也是读书的好时间吗?还有阴雨之天,到处一片泥泞,出门不得,更是在家读书的好时间哩!”
人们听了他的话,都有所悟,哪里是没有时间,分明是不会利用时间呀!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倘若:_______ 一字一板:_______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
____
【3】董遇所指的“三余”各是什么时间?答:____,______,______。
【4】从这则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答:______
13、阅读。
盲人心中的明灯
大学实习时,我代过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那天,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挑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都认为盲人提灯一定是为自己,所以,他们的答案不免单一。他们没有一个人回答:盲人也许是为了给别人(健全人)照亮,这样,别人才不会撞上他——盲人的心中装着一盏明亮的灯,为别人着想正是他心中的明灯。这些孩子不明白: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是在帮助我们自己。为什么那么多眼睛好的人在暗夜中往往会相撞?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明灯,手上也不提明灯啊!
【1】查字典知识。
“撞”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部,再查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__,再查__________。“撞”字是________结构。“撞”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击打;②碰;③莽撞的行动。“别人才不会撞上他”在这里“撞”意思应选的解释是__________。(填序号)
【2】这位盲人为什么晚上出门总是挑着一盏灯笼?(用“√”选择)
(1)为他人照亮夜路。( )
(2)怕别人撞到他。( )
(3)既为他人照亮又不会被人撞到。( )
【3】下列句子中的“明灯”分别指的是什么?请将序号填到括号里。
A.明亮的灯 B.为别人着想的思想 C.放在明处的灯。
(1)他们心中没有明灯。( )
(2)他们手上没有提明灯啊!( )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
A.要学习盲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B.我们夜晚出门都应该有灯亮。
C.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14、课内阅读。
母鸡(节选)
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勇敢—(________) 凄惨—(________)
【2】母鸡为孩子们找吃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在文中用“____”画出来。
【3】如果有什么动静,母鸡是怎样做的?用“﹏﹏﹏”画出来。
【4】第三自然段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A.对母鸡的讨厌 B.对母鸡的赞美 C.对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
15、口语交际。
请根据下面的情景,试着作自我介绍。
应聘校报记者,负责人让你介绍一下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①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争当环保卫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台领奖的时候,我的心热烈地跳动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今天的作业全部基本上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市场上有黄瓜、西瓜、南瓜、苦瓜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小芳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我们必须注意改正并发现自己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我把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经常奖励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刻苦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鲁爷爷今年已经差不多八十多岁了,他身穿一件黑棉袄和一顶旧棉帽,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在解放初期,他推着小车为前线送小米、小麦和粮食,不知走过多少城市和村庄。他经常对我们说:“我经历了两个新旧社会,深知今天的辛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们一定要爱惜它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表达。
网络上流行的“夸夸群”,就是夸夸自己的朋友,夸夸自己的生活。同学们,你们又想夸夸什么呢?可以是某一处迷人的景色,或者是你身边的某一个人,也可以是你自己……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400字;3.将要夸的内容写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