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官服有严格的品级设置。有一位唐代官员由四品直升到二品,那么他上朝的时候应该佩戴金鱼袋,穿哪种颜色的官服?( )
A.红色
B.绿色
C.紫色
D.蓝色
2、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经过专家组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定“12·23”特大井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B. 数码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陌生的;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正日益受到关注和发展。
C. 企业经营者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利润的增减有重要的影响,因而提高经营者的素质是许多企业的当务之急。
D. 如何防止国家重要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再次免遭国际恐怖分子破坏,已成为人们深感头疼的问题。
3、下列诗句中,形容杨贵妃“颜值”极高的是哪两句?( )
A.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B.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填然鼓之
C.移其粟于河内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5、下列均是出自《陈情表》的成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人的孝道)。古时候说小鸟能反哺老鸟。偏正结构。源出晋朝李密的《陈情表》。近义词语:舐犊情深。
B. 茕茕孑立: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偏正结构。源出晋朝李密的《陈情表》。近义成语:举目无亲。
C. 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主谓结构。源出晋朝李密的《陈情表》。近义成语:奄奄一息。
D. 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伶仃,亦作“零丁”,孤独的样子。联合结构。源出晋朝李密的《陈情表》。近义成语:形单影只。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年热衷怀旧现象透视
管建
青年怀旧包括个体怀旧和共同怀旧。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是自传体记忆的一部分,是形成和塑造一个自我的整体。共同怀旧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带有共同的体验和感受。如大白兔奶糖能唤起我们童年时的甜蜜回忆。铁臂阿童木、花仙子、机器猫、狮子王、黑猫警长、灌篮高手成为代际的标志和年代的表征,内化到不同时代个体的集体记忆和集体情绪中。通过共同怀旧,可以使我们与同龄人建立关联,顺畅沟通,密切社会交往。尤其是我们共同经历的事件,共同欣赏过的音乐,共同拥有的记忆,在互相谈论的时候常常能找到彼此的共同点,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和亲密感,维持和增强社会关系。比如,校友会、同学会都积聚了许多共同的怀旧情结。
怀旧可以唤醒美好情绪,激活正向体验,帮我们重温快乐、幸福、爱与温暖。怀旧常常与美好的事物相链接,即使身处无奈和悲伤之中,怀旧依然可以让我们暂时躲进旧时的温暖小屋。人在沮丧和不如意的时候,常常容易怀旧,怀念过去的事情,过去的人。在某个特殊的庆典或仪式中,也常常怀念逝去时光中的点点滴滴,用怀旧收藏青春。人在怀旧中具有“玫瑰色滤镜”,即选择性记忆,人们会有意识地回忆起那些甜蜜的片段,而忽略不愉快的部分。谁的青春不遗憾,但是怀旧中的青春永远是美好的。
怀旧具有防御性功能。个人在动态的环境中常常会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这往往成为怀旧的起点和触发机制。怀旧成为了一个有效的自我保护盔甲,它可以帮我们重拾旧日的美好,避免当下的负面情绪,起到情感修复的功能。当我们的脸上爬满岁月的痕迹,翻看以往的照片,可以从青葱岁月、无邪笑脸中找到旧日的美好;当我们沉浸在繁忙的工作压力和学业压力中,即使童年无聊的游戏也依然能激活我们最天真的愉悦。怀旧可以慰藉惆怅的心灵,在面对压力时缓冲烦恼,从暂时的心理平衡中获得些许慰藉和模糊的温情。回忆过往可以让我们避免孤独。以往生活的痕迹,那些曾经带给我们甜蜜的生活仪式可以让人产生社会支持的力量,避免孤独。它激活了年轻人那些被爱、被呵护、被关爱的过往,进而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由此缓和现实中的不满足和不如意。
怀旧可以提升生命意义感。一旦个体遇到价值威胁,就会试图去追寻生命的意义,怀旧成为个体寻求生命意义的重要桥梁。通过怀旧,青年可以寻找到生命意义的根源,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都是生命意义的蓄水池,人一旦遇到暂时的控败或者颓唐,往往喜欢从过往的生活事件中回忆出些许的微小加以沉漫、加以抚慰。由此心理学发现,生活仪式感是怀旧重要的来源,逐年累月积攒的微乎其微的生活仪式感都在不经意的日后回忆中成为怀旧的资料,帮我们抵挡今日的风雨,达成内心的平和。由此看来,怀旧具有典型的教育意义,让人忆苦思甜、不忘初心。
(摘自《人民论坛》2019年第26期)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诸如铁臂阿童木、花仙子、机器猫等,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也是代际的明显标志。
B.人们不自觉地选择回忆青春中甜蜜的片段,而青春中的沮丧和不如意,人们往往忽略。
C.在面对工作和学业压力时.我们回忆童年无聊的游戏,可以获得愉悦,同时也缓冲烦恼。
D.我们去追寻生命的意义,当我们遇到价值威胁时,怀旧是我们寻找生命意义的桥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分析怀旧作用时从三个维度进行阐释。
B.文章开篇指出青年怀旧的类型,这是本文论证的立足点,并以实例重点阐述共同怀旧。
C.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多次提到怀旧的积极意义,尤其强调情感修复,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D.文章首段采用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相结合的方式,而文章大部分篇幅则以理论论据为主。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共同怀旧通过校友会、同学会等形式汇聚共同的情结,能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和亲密感。
B.我们处于无奈和悲伤的困境时,怀旧可以让我们获得些许的温暖、幸福等唤醒了美好情绪。
C.怀旧有效保护自己,避免孤独感和失落感.起到情感修复的作用,从而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D.生活仪式感是怀旧的来源,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会成为怀旧的资料,让我们达到内心平和。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宋代秦观在《鹊桥仙(纤云弄巧)》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他对爱情的独特见解。
(2)《屈原列传》中,司马光认为屈原的文字描写的虽是寻常事物却关系国家大事、所举的事例浅近表达的意思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以“水”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的诗词数不胜数,如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默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2)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____________。(《孟子·孟子见梁惠王》)
(3)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善莫大焉!(《左传·晋灵公不君》)
(4)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____________,不作瓦砾长存。(《史通·直书》)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________________,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鼎铛玉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官赋》)
(3)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4)云销雨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5)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明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常常容易灭亡。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客人吹洞箫的惊人魅力想象奇特。
(3)太白山是秦岭主峰,位于秦岭山脉的中段,它那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瞬息万变的气候神姿,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为文人学士所向往。李白在《蜀道难》中,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因为这座山太高了,所以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来往。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 , ”两句,写出作者在忧国伤时的困窘生活中发白、体弱的状态。
(2)秦国统治者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 , ”对其行为提出严厉的质问和抨击。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 , ”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强烈的建功立业之志。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①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五、七律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②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的故乡江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
B.颔联晚眺远景,点明了登楼时间和环境氛围。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
C.尾联“莫问”二字,并非劝诚之辞,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
D.诗人直抒胸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呈现了山河的自然美,从而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
【2】作者登上高楼,为什么产生“万里愁”?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1)言者,以谕意也。言意相离,凶也。乱国之俗,甚多流言,而不顾其实,务以相毁,务以相誉,毁誉成党,众口熏无,贤不肖不分。以此治国,贤主犹惑之也,又况乎不肖者乎?惑者之患不自以为惑,故惑惑之中有晓焉,冥冥之中有昭焉。亡国之主不自以为惑,故与桀、纣、幽、厉皆也。然有亡者国,无二道矣。
夫辞者,意之表也。鉴其表而弃其意,悖。故古之人,得其意则舍其言矣。听言者以言观意也,听言而意不可知,其与桥言【1】无择。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释:【1】桥言:乖戾之言。
(2)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是以小人辩,言险;而君子辩,言仁也。言而非仁之中也,则其言不若其默也,其辩不若其讷也;言而仁之中也,则好言者上矣,不好言者下也。故仁言大矣。起于上所以道于下,政令是也;起于下所以忠于上,谋救是也。故君子之行仁也无厌。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言君子必辩。小辩不如见端,见端不如本分。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圣人、士君子之分具矣。
有小人之辩者,有士君子之辩者,有圣人之辩者。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1】迁徙,应变不穷,是圣人之辩者也。先虑之,早谋之,斯须之言而足听,文而致实,博而党【2】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噡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人之雄。圣王起,所以先诛也,然后盗贼次之。盗贼得变,此不得变也。
(取材于《荀子》)
注释:【1】居借:举措。【2】党:直言。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二道矣 道:主张、措施
B.其与桥言无择 择:区别
C.其辩不若其讷也 讷:言语迟钝
D.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 属:类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此治国 听言者以言观意也
B.贤主犹惑之也 故君子之行仁也无厌
C.夫辞者,意之表也 不好言者下也
D.听言而意不可知 言而非仁之中也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惑惑之中有晓焉
所以会在困惑之中悟出事物的道理
B.起于下所以忠于上,谋救是也
发起于下面用来效忠上面的,是建议补救
C.不先虑,不早谋
不能事先考虑,不能早做打算
D.口舌之均,噡唯则节
说起话来很动听,言谈或多或少很适当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流言会造成社会的混乱,使人不能分辨贤人与不肖之才。
B.人的真实想法比言语表现重要,要注重言语背后的内涵。
C.能否辩小事,揭头绪、遵名分,是圣人和士君子的区别。
D.因为用心不同,君子善辩有益,小人善辩则容易迷惑人。
【5】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概述君子为什么要论辩。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殷玉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多年来未走出过小村庄,却成了世界名人。从20岁起,她用了34年时间,绿化了7万多亩沙地。王继才用32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开山岛,让守岛报国的坚定信仰始终在心中闪光,让五星红旗在岛上高高飘扬。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最美逆行”,山东日照环卫大爷捐赠12000元……
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地研发中国芯,只为尽快拥有自己的芯片……
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每天都在上演精彩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交给我们的一个课题。请综合以上材料,以“讲好身边的中国故事”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