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上的映山红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加点词意思是( )
A.表现出来的活力。 B.活跃;有生气。 C.英俊;相貌、身材好。
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
B.她那洁白无瑕的心灵,像水晶一样透明。
C.走在软绵绵的沙滩上,就像走在地毯上一样。
D.月光像流水一样倾泻下来,洒满大地。
3、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彻________底(chè qiè) 障碍________(ài ai) 踌躇________(zhú chú)
不迭________(dié diè) 鲣________鸟(jiǎn jiān) 蠢________事(chǔn chún)
4、怎样才能让水壶里的水热得更快?( )
A.把壶底做成波纹状。 B.将壶盖打开。 C.将壶嘴打开。
5、下列词语中搭配恰当的一项是( )
A.学习勤奋 资料丰盛
B.天气晴朗 浇灌稻米
C.反映情况 手术顺利
D.心灵美妙 天空明朗
6、用“_____”画出每组里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1、凤仙 芍药 鲜花 大理菊 鸡冠花
2、丝瓜 苦瓜 地瓜 冬瓜 哈密瓜
3、母鸡 老鹰 狗 猪 鹅
4、燕子 螳螂 蝉 天牛 纺织娘
5、彩云 红霞 乌云 白云 星星
6、傍晚 晌午 时间 黄昏 夜晚
7、“把克莱芒救出去!”是( )句。
A.感叹 B.陈述 C.肯定 D.祈使
8、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大儿锄豆溪东,_______________。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_。
①补全古诗词名句。
②以上四句选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_______________》。词中“________”这个字让小儿皮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_________”一词表达了词人对小儿的喜爱。
(2)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它们“从不吃惊”说明_______________,也可以看出这里的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请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诗人描写了雨后的小径中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突出了雨后大自然清新亮丽的特点。
【2】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这句话中,把_______当作人来写,生动地写出了它开放的______。用相同的手法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_________的小青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若你来到雨后的小径,会看到哪些不同的景物呢?照样子写一写。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请到小径中去走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与理解。
青鸟情
院里飞来两只小鸟,乌黑的翅膀,雪白的脊梁,人们叫它青鸟。或清晨,或傍晚,总在树上跳来跳去,唱它们自己的歌。中午,常是回家一趟,却不进窝,在院中,双足跳跃着,说它们自己的话。乏了,多在树枝上相偎着,闭了眼儿,作一短暂的小憩。待人们去田间劳作,它们“嗖”地飞起,一前一后,平展了双翅,斜斜地绕过屋顶,互应一声,转个圈飞向远方。
它比麻雀大,比喜鹊小,也不像燕子那样筑窝,屋檐上有孔小洞,便是它们温温暖暖的家了。它们形影相随,步调一致,是对可爱的小夫妻。
过了一月,又过了一月,人们很少听到它们的歌声了,却意外地发觉洞里有了“吱吱喳喳”的叫声,也看到它们飞来飞去,格外忙碌。原来它们已是有了儿女的“人”呢!
五月的一天下午,突地阴了天,“嘎”地来了雷,眼前一个闪电,雨点就跟着风来了。风一起,大雨泼了下来,从田里跑回家的人,淋得精湿,赶忙换了衣服,然后出着长气,屋檐下站了,一边擦头脸的雨水,一边望着外面的雨线,议论起雨的来势。倏忽,从那昏昏的天边,望着了一个白点,像风筝在飘。①白点愈来愈近,像要落地似的,但那风儿太猛,总使它忽高忽低,落不下来。几多盘旋,几次挣扎,总也是高了又低,低了又高。人们终于看清了,是一只青鸟,但那一只呢?猛地,只见它斜着翅膀,硬是冲了下来,低了,又一个圈儿,冲进院子。嘿,它嘴里还衔着条虫子哩!它一飞进院子,树上便响起另一只青鸟的叫声,随着叫声,泂口便探出四个小鸟的脑袋,张着扁扁的镶着黄边的嘴巴,吵嚷着要食吃。它进洞去,不知给哪只小鸟喂了,飞出来,叫上一声,另一只飞去了,它却在那里,守护着洞口,任风儿去刮,任雨儿去淋了。
那飞走的,也极是艰难,风猛,雨急,它全然不顾了。高空一阵呼啸,使它失去了方向,零乱了羽毛,一个把握不住,划道弧线,像石块般地抛在街上。它摔坏了,一动不动怕是再也飞不起来了呢!
我不禁为它动情了,便跑出门去,想把它逮回来,免得雨中受苦。但它毫不理会极力挣扎,但还是被我捉了回来,擦了雨水,放在炕上,用筛儿盖了,让它暖和。它先是安静地躺着,一会儿工夫,似乎缓过了气力,②再也不安于这温暖的地方了,急着出去,撞得筛子乱响。傻鸟儿,难道忘记外面在下雨吗?难道不知道黑夜就要来了吗?为什么定要去冒险呢?我刚揭筛去看,它却瞅准方向,“噗喀”一声,飞了出来,冲门而去了…
雨小了,人们都回了屋去,我却千般地万般地不安。望那昏昏的雨空,不知它飞向哪里,在干着什么。③ 树上的那只,也终未进洞去,缩着脖颈,静静地栖守着……
【1】找一找“青鸟情”中“情”体现在哪里。
用“ ”画出一处体现两只青鸟的亲呢之情的语句;用“﹏﹏﹏”画出一处体现青鸟对儿女的哺育之情的语句。
【2】从文中找出一句能体现“我”对青鸟的怜爱之情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画线部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线部分①把青鸟称作白点,写出了它在风雨中的弱小
B.画线部分①写出了青鸟落地的艰难,更突出了它的坚强
C.画线部分②主要是想表达青鸟的勇猛
D.画线部分③写出了它对幼鸟的关爱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4】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它比麻雀大,比喜鹊小,也不像燕子那样筑窝,屋檐上有孔小洞,便是它们温温暖暖的家了。(把青鸟和麻雀、喜鹊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傻鸟儿,难道忘记外面在下雨吗?难道不知道黑夜就要来了吗?(把青鸟称作“傻鸟儿”,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作者笔下的青鸟,你想到了谁?请你用下面的开头写出你此时的感想。
青鸟啊!看见你我就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环境的天然保护网
植物是天然的“净化器”“消声器”“除尘器”“制氧机”“防疫员”,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植物还有防风固沙、滋养水分、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作用。由于植物广泛分布于地面、水面等一切有生命的环境中,这就形成了一个将整个地球都网住的巨大的环境保护网。
微生物能把地球上的全部动植物遗骸分解,使之被土壤吸收,是地球上的“清洁工”。而且微生物也广泛分布于地球上,也形成了一个“清洁网”。
益鸟能捕食害虫,保护这些益鸟就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也就保护了环境。一只灰喜鹊一年可以消灭1.57万条松毛虫,可保护十多亩松林不受虫害。两只大斑啄木鸟一天能消灭600多条害虫的幼虫,可以使几十亩人工林免受蛀食树干的害虫的危害。各种不同环境下生活着的不同的鸟类,也形成了保护环境的网络。
以上事实说明,生物确实是环境的天然保护网。只要我们植树造林,栽花种草,保护害虫的天敌,充分发挥植物和益鸟等生物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人类的生活环境就会更加美好。
【1】这篇短文介绍了____、____和____这三种大自然的天然保护网。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广泛——__________ 危害——__________
【3】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用“______”画出来。
【4】文章第二三自然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这篇文章的构段方式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6】你还知道哪些益鸟对环境保护有重要作用?请举两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要走的时候,明明( )拉住了我的袖子说:“阿姨,你过来,我和你说句话。”我( ),她附在我的耳边轻声说:“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 )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流了下来。
【1】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
【2】我的泪为什么哗地一下流了下来?这是怎样的泪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明明的话语中你体会出明明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13、阅读理解。
猫(节选)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1】用“_____”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2】选文介绍了猫性格古怪的几个方面,请结合选文,将下图补充完整。
古怪:①______贪玩________ ②______一声不出 ③________什么都怕
构段方式:___________
【3】“屏息凝视”的含义是什么?这个词语突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词精妙是本文的特色。用“○”圈出选文第3自然段中描写猫的动词,并体会动词的妙用。
圈出的动词中,“________”体现了猫对主人的亲昵、亲近,也体现出作者对猫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5】“小梅花”指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想对这只古怪的猫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捅马蜂窝的孩子——爱迪生
小时候的爱迪生体质虽弱,却爱动脑筋。小妈妈当过小学的教师,她知道,好奇是打开神秘知识宝库的一把万能钥匙。所以每当爱迪生问她为什么时,妈妈总是微笑着,细心地开导他,把其中的道理讲给他听。爱迪生不仅爱问为什么,而且什么事都想亲自试一试,也闹过不少笑话。
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大树下玩儿,不知是谁发现了树杈上有一个马蜂窝。
“窝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大家都摇摇头。
“不如我们把它捅下来瞧一瞧,好不好?”爱迪生向小伙伴们建议说。
“大马蜂会蛰人的,要捅你去捅!”小伙伴们都躲得远远的。
爱迪生一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奥秘,便找来一很长树枝,硬是把马蜂窝给捅了下来。顿时,一群大马蜂都向爱迪生涌来。片刻之间,爱迪生已被马蜂蜇得满脸红肿,几乎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即使这样,他还要把蜂巢的构造看清楚。
这个可笑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优秀品质。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好奇(________) 奥秘(________)
【2】用“不仅……而且……”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部分有一组关联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说明了爱迪生____________。
【4】这个可笑的行为体现了爱迪生 、 、 的品质。
【5】你是怎么理解“试一试”这个词语的?请举例说明。(用不少于二百字的篇幅写出自己试一试的过程和结果以及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照要求写句子。
1.朋友家的鹅大模大样地走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望着窗外那凄凉的花园。(修改病句,把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仿照这句话,写一组连续的动作,至少用上三个表示动作的词)
妈妈下班回到家,_______________
4.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一段话。
我喜欢特别读书,坚持天天读。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学校组织了一次读书比塞,我评为了“读书小达人”称号。老师告诉说,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坚持读书有很大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无锡市内的惠泉,人们被成为“天下第二泉”。泉水从上、中、下三个池子里涌出来,中年不断。不但泉水清纯、甘甜,而且每天有许多人来这里品尝泉水。双目失明的音乐家阿炳,为惠泉谱写了一首优美的乐泉--《二泉映月》,成了游人们更加想往去的地方。
19、习作。
新学期开始,你的班里来了两位新同学,如下图,老师和同学们都想了解这两位新同学,老师让他们介绍自己,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同学,你打算怎样介绍,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可以抓住其中一个人物主要特点进行外貌描写,围绕性格(急性子、活泼、开朗、文静)和爱好(读书、运动、唱歌、跳舞)等方面选择具体的事例来介绍自己。
要求:1.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2.通过列举事例,具体详细地介绍。
3.字数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