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期末鄂尔多斯四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诗(hè)       女(shì)       进(sāi)       情不自(jīn)

    B.慷(kǎi)       于(dān)       乱(hùn)       池(yàn)

    C.机(jiè)       手(pá)       (jiàng)       那(shà)

    D.小(jìng)       细(qiān)       (zhé)       花(guàn)

  •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爷爷就像一头老黄牛,任劳任怨地为我们这个家服务。

    B.小红的歌声优美动听,是全校众所周知的小小百灵鸟

    C.每次班级活动都是小丽同学忙前忙后统筹,是我们班级的领头羊

    D.在本场比赛最关键的时刻,队长能及时改变策略让我们球队取得胜利,是名副其实的变色龙

  • 3、(易错字)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屋檐  照列  顺序 催眠曲 B.河摊  闪烁  奇幼  欣喜若狂

    C.怒吼  晌午  未期  猫头鹰 D.详细  疾病  需要  无能为力

  • 4、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如怨如诉的笛声,霎时把我们带到了旧社会那苦难的岁月。

    B.老师抱着一叠试卷走进了教室,我临危不惧认真答题。

    C.这两篇文章好像春华秋实,各有所长,不能相提并论

  • 5、词语搭配,划去不合适的词。(6分)

    设计(图案  图画) (充满  充分)信心 心情(感激  激动)

    (震动  感动)世界 岁月(艰难  艰苦) (猛烈  热烈)鼓掌

     

  • 6、与句子中带点词语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 )

    最近运动量太大,午饭能吃上心爱的肥肉,成了“肥猫”唯一的慰藉

    A.安慰

    B.劝慰

    C.告慰

    D.慰问

  • 7、品读诗句,按要求完成练习。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1关于这节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节诗是说白桦的枝头裹了一层雪花,像绣上去的花边,又像绽放的花穗,也像洁白的流苏。

    B.“潇洒”原本形容人的神情、举止等自然大方,不拘束,用在这里写出了雪枝的独特风韵。

    C.这节诗写出了雪中白桦的动态美。

    D.这节诗写出了雪中白桦的静态美。

    2下列诗句中,与这节诗描写的景象最相近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枝压细风过枕上,影笼残月到窗前。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读拼音,写词语。

    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kuò dà______它的fàn wéi______,加强它的亮光。yí chà nà jiān_____,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càn làn_____的亮光。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对对碰。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1这两首诗题目相同,作者是______,写的都是______季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田园农作动态图。

    2这两首诗写的都是_____,第一首诗写乡村男女____________,日夜忙碌的图景以及农村___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形;第二首诗无一字言___,无一语写___,然而,透过句句诗行,让我们仿佛看到农村的真实面貌和人们的___

    3这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苏州漫步(节选)

    秋天,全城弥漫着桂花的香气。嗅着花香信步向前,便会被引入一座座古老的园林。园林像天女散下的鲜花,分布在苏州的大街小巷,有记载的就有一百多个,至于那些凿一池,架一山,中筑一二小亭者就不可数计。《吴风录》记载:“虽闾阎下刻亦饰小山盆鸟以玩”,这说明苏州园林的普遍,在这样普遍的基础上,历代的巧匠名师留下了大批精湛的杰作。

    在所有的园林当中,我最爱“留园”。它像所有的艺术杰作一样,带着深深的含蓄。入口处一条朴实的走廊,普通的庭院。慢慢地,面前出现了一排漏窗,透过窗上的各种图案向北望,园林中部的池台亭榭便隐约可见。等到穿过“涵碧山房”,站在近水的凉台上时,只见一派假山迎面而起,山石犬牙交错,“可亭”的六角高耸在山石的上面,高高低低的三道小桥横卧在山涧上。远望迂回曲折,仿佛深不见底。到这里,便感到人在画中,但又不见画的全貌。

    登上爬山的游廊,走进“闻木樨香轩”,园中部的景物便全都呈现在眼前。东西是楼阁参差,古木奇石掩映着亭台水榭,南面是廊台,花墙,小巧的“明瑟楼”凌驾于一切建筑之上,楼前是满池清水,倒映着南面的全部景色,造成了园外园的奇景。池塘当中,有一个小岛,叫“小蓬莱”,这里的桥、亭都和水面相平,登上“小蓬莱”好像站在湖心水底,而觉得四面皆山。过了“小蓬莱”到达“曲溪楼”的底层时,中部的景物都已一览无余,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曲溪楼”旁还有许多砖框、漏窗,它像取景框一样,把园中的景色浓缩起来,使人处处凌虚,移步换影。抬头西望,深秋时,鲜红的枫叶漫铺在高下起伏的云墙上,叫人留恋不已,回味无穷。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参差:___________________

    一览无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在苏州城,园林不多,但每一处都很美。_______

    (2)作者最爱留园,是因为留园和所有的艺术杰作一样,带着深深的含蓄。_______

    (3)“可亭”位于“小蓬莱”之上,让人感到人在画中,但又不见画的全貌。_______

    3理清作者游览留园的顺序,再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入口走廊——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但是,“曲溪楼”旁还有许多砖框、漏窗,它像取景框一样把园中的景色浓缩起来使人处处凌虚移步换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三自然段写了“闻木樨香轩”的美景。作者说的“园外园”奇景,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漫画阅读

    与狐谋皮

    ../../AppData/Local/Temp/Rar$DIa0.982/ZYYWR4X10.TIF

    ../../AppData/Local/Temp/Rar$DIa0.982/ZYYWR4X11.TIF

    ../../AppData/Local/Temp/Rar$DIa0.982/ZYYWR4X12.TIF

    ../../AppData/Local/Temp/Rar$DIa0.982/ZYYWR4X13.TIF

    ../../AppData/Local/Temp/Rar$DIa0.982/ZZBZYYWR4X14.TIF

    ../../AppData/Local/Temp/Rar$DIa0.982/WYZYYWR4X15.TIF

     

    1这组漫画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写出来

    2这个人最终也没能等到狐狸给他送来的狐皮羊给他送来的羊肉为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12、课外阅读。

    大江保卫战

    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提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提,保住大提!”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áo)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 zhēng)铮铁汉的本色。

    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liǔ)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在安造坑(yuàn),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国老师周送兰;在簰(pái)洲湾,他们给攀上树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惊心动魄:_______________

    劈波斩浪: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短文中相关语句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这句话点明了情况的危急,环境的恶劣,衬托出战士们毫不畏惧的英雄气概。

    B.短文第5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民解放军比作“红五星”和“迷彩服”,这样写让读者心中生出崇高的敬意。

    C.短文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飞向”构成排比句式,向我们展示出战士们奋勇救人的英姿。

    D.“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副对联是对官兵们抢险救灾情景的高度概括。上联主要从听觉的角度反映出环境的恶劣,下联主要写官兵们的付出,言简而意赅。

    3下列对写作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叙议结合、情景交融,使读者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B.短文开头交代了大江保卫战的背景,营造出形势万分危急的氛围,点明一场大江保卫战已经打响!

    C.作者所选的事例典型而突出,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使读者在感动的同时领悟到文章的主旨。

    D.本文既有对群体的描写,又有个人的写照,点面结合,使得子弟兵的本色得到充分的展现。

    4短文中哪个场面打动了你?写出你的内心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闯关,我能行。

    忆父亲

    ①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又有电影或电视剧的制片人到我家来请父亲去当群众演员。他们走后独自静坐,回想起父亲当群众演员的几件小事。

    ②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路,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下,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在要群众演员拍戏的样子。时已正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里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们的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了,可以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他可能还有任务。”父亲的语气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

    ③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种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倚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分明地,他惟恐那长袍沾上土或弄褶皱了。

    ④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了,一个劲向我道歉。

    ⑤记得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一块儿包饺子,父亲擀皮儿,忽然,父亲喟叹了一声。喃喃地说:“唉,人啊,活着活着,就老了……”一句话,使我和母亲面面相觑,全家人怪纳闷怪伤感的。睡前,我试探地问:“爸,你今天不高兴么?在包饺子的时候叹气,还自言自语‘老了老了’的哩?”“瞎,那是一句台词。”父亲笑了笑说,“昨天,我们导演指示——给这老爷子一句台词!连台词都让我说了,那不真算是演员了么?我那么说你听着可以么?……”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在(       )。

    ⑥我就说:“爸,我的话,也许你又不听。其实你愿怎么说都行!反正到时候,不会让你白说的。会找个人替你配音……”这下父亲真的不高兴了,便以教训的口吻说:“要是都像你这种态度,那电影能拍好么?一句台词,光是说的事儿?脸上的模样要是不对劲,不就成嘴里说阴,脸上作晴了么?”

    ……

    ⑦是啊,父亲所“演”的,不过是些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角色。走得时间最长的,也不过就十几秒钟。然而与父亲“合作”过的导演们说起父亲来,都赞不绝口。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纳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③段找出一个与“端端地坐”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写出父亲_____的神情,表现父亲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父亲的两件事。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第⑤自然段的括号应补充的内容是( )

    【5】与父亲合作过的导演们,对父亲赞不绝口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为了做起重机,我得把二十八号的漆包线绕到一个木轴儿上面去,又要绕得紧,又要绕得齐。假如让女孩儿来做这样的工作,那就再合适不过了。而我呢,恰巧不是个女孩儿。问题就在这里。

    可是苏鸣凤简直看不到这个问题。你瞧,人家做得非常费劲,闹得汗珠儿都打鼻尖上冒出来了,苏鸣凤可还一个劲儿提意见,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我动了火:“这么做也不行,那么做也不行——你做!”

    苏鸣凤说:“好,我来绕。你去做绞盘上的摇柄吧。”

    这个绞盘上的摇柄——可再重要不过了。只有等我把摇柄做好安上去之后,你才能转动绞盘,使起重臂举起来。要不然,就不能算是一个起重机,所以我也很乐意做。我很愿意对这整个工程有这么重要的贡献。

    可是忽然——苏鸣凤嚷了起来:“不对,王葆!你把它弄成“之”字形了,这两处都得折成直角才成。”

    等到我把它一矫正,苏鸣凤又来了:“这成了钝角了,不行!”

    怎么又不行

    这么着没有用处摇不起来

    “你怎么知道它摇不起来?”

    有人插嘴:“这实在不像个摇柄,倒像一个人——站在游泳池边刚要往下跳的姿势。”

    这真有点儿像。大家笑了起来。我把东西往地下一扔:“哼,还兴讽刺人呢!我不干了,我退出!”

    我狠狠地把地上的东西顺脚一踢,就往外跑。

    ……

    【1】王葆从小就听奶奶讲_______的故事,他一直希望能得到一个无所不能的_______

    【2】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

    ①用了很多力气_____

    ②把歪斜的或者错误的地方弄好_____

    【3】给划横线的句子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 )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4】这段文字主要讲了什么事,正确的选项是( )(选序号)

    A.王葆做好了一台起重机。

    B.王葆怎样往木轴上面绕漆包线。

    C.王葆和同学一起做起重机,分给他的任务都没有做好。

    【5】把二十八号的漆包线绕到木轴上,要做到( )(选序号)

    A.既要绕得紧,又要绕得齐。

    B.得折成直角。

    C.得折成钝角。

    【6】关于故事中的王葆,说法正确的是( )(选序号)

    A.为了做好起重机,王葆想做贡献,但是没有耐心、不愿意多出力。

    B.王葆根本不想做这些事。

    C.王葆虚心好学,做什么像什么。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火箭宛若一条巨龙。(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尽管他的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万户仍然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我有另外别的打算。

    _________

    2.老师给我们讲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_________

    3.在作文竞赛中,两个四(2)班的同学获了奖。

    _________

    4.王刚同学的性格对王老师非常了解。

    _________

    5.他说起话来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__________

  • 17、修改下面这段话(两个错字一个病句)。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错的众人,他镇定自若,好像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下列病句

    汽车在平坦而崎岖的山路上缓缓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如猫、狗、兔等,写写它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注意要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