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这两句话不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
A.赞赏 B.敬佩 C.妒忌
2、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待候 脾气 一丝不苟
B.枪栓 刹那 飘飘悠悠
C.狂吠 滋味 有模有样
D.断绝 华丽 井然有序
3、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两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B.他吃饭吃得很好,量很多,范围很广——什么都要吃,而且吃得极有滋味。
C.他们忘记了它们的用途,只是觉得它们好看——不是一般地好看,而是特别地好看。
4、“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的“她”指的是( )
A.桃花
B.荷花
C.梅花
D.菊花
5、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
B.作者游览的地点是金华的双龙洞,时间是4月14日。
C.作者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记叙的。
D.“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这段话描写了“我”过孔隙时的心理感受,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孔隙窄小的特点。
6、下面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云技术”“克隆”“多媒体”这些词语都是近几十年出现的科技名词。
B.“潜水”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指的是大量发表自己的意见。
C.“窗口”是一个多义词。在“站在窗口远望”“窗口行业”“关闭电脑窗口”这三组词语中,“窗口”的意思是不同的。
D.“文件夹”的另一个意思是指计算机系统中指存放在一起的一组文件的目录。
7、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②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短礼服,小麻雀像婴儿般哭闹。
③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④多么可爱的小生灵!
⑤《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A.③②④⑤① B.④②①⑤③ C.⑤③②④① D.②④③⑤①
8、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这里运用的是__________的手法。高楼门前蹲一对石狮子会过于(______),竖两根大旗杆又显得(______),而用瓜、藤、叶进行装饰会使农家小屋看起来(______)(填序号)。
①单调 ②别致生动,亲切可爱,质朴自然 ③威严,让人不由变得拘谨、胆怯
2.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句中说花“朴素”是因为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说花“华丽”是因为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句中把__________当作人来写,从中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句子我也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
9、古诗对比阅读。
《田园乐(其六)》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第一首古诗是_____朝诗人_____写的,第二首古诗是____朝诗人_______写的。
【2】第一首诗中的“宿雨”一词,意思是_______,让我们想到第二首诗中的一句__________。第二首诗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提到了_____与_____,在第一首诗中是这样写的:__________。
【3】(1)第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享受自然美景的闲适心情,体现了诗人_______的乐趣。(2)第二首古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茶乡
①我的家乡坐落在杭州市郊的青龙山脚下。它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山间那蜿蜒曲折的溪水便潺(chán)潺地流入村前的青龙河中。
②村后,漫山遍野郁郁葱葱,(苍 仓)翠欲滴。那高大挺(拨 拔)的是青竹,那纤巧细嫩的是茶树,相互掩映,编织成翡(fěi)翠般的绿衫。
③春天,茶农家家户户起早贪黑地摘春茶。姑娘们身背茶篓(lǒu),迎着朝霞,踏着晨露,(寻 巡)回在茶树旁。她们那灵巧的双手不停地上下飞舞,时而如小鸡啄米,时而如彩蝶翩翩,时而又如钢琴家娴(xián)熟地演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一大捧一大捧鲜嫩的茶叶装进了背篓。她们那五彩的衣裳点缀着眀丽柔和的绿色海洋,引得那小蜜蜂看花了眼,忙着追逐那不断晃动着的花朵。
④太阳升上了头顶,露珠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隐没了身子。背篓快满了,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山歌在山坡上回荡。小鸟争先恐后,像开赛歌会似的在枝头叽叽喳喳。空气中弥(漫 慢)着早茶的清香,沁(qìn)人心脾,令人陶醉。
⑤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天空,小鸟归巢了,晚霞也回家了。村里家家的烟囱冒出缕缕青烟。崎岖的山路上晃动着姑娘们的衣衫,小扁担嘠吱嘎吱地响着,把一担担冒尖的新茶挑下山来,焙(bèi)制成驰名中外的龙井茶。
⑥每当我品尝这甘醇(chún)晶莹的碧茶时,心中便涌起阵阵乡思……
【1】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汉字。
【2】“沁人心脾”在文中的意思是( )
A.新鲜的空气中早茶的清香让人感到舒适
B.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3】文中画线句中,作者说姑娘们采茶的动作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用三个“时而”,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采茶姑娘采茶的动作非常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①②自然段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
【5】从短文第⑥自然段中,下列哪项不是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的( )
A.作者对家乡龙井茶的喜爱之情。
B.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与思念之情。
C.对于作者来说,龙井茶就是家乡的象征。
D.作者建设家乡的强烈愿望。
【6】请你给作者家乡的龙井茶设计一句广告语:__________
11、阅读《最后一份晚报》,回答问题。
最后一份晚报
从办公楼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了。我顺着街心公园边的小路,在昏暗的路灯下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走到一棵树下,一个人影闪了出来,吓我一跳。
借着微弱的灯光,我才看清眼前是个女孩儿。她十来岁的样子,相貌清秀,头上扎着一条小辫子。我镇定了一下情绪,正准备走,那女孩儿急切地对我说:“叔叔,叔叔,请等一等!”我疑惑地打量着她。“叔叔,您能不能帮我在那个报摊买份晚报?”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五十米远的地方果然有个报摊。
“买晚报?”我有些惊讶。
“嗯,买份晚报。”女孩儿边说边把一枚硬币塞在我手里。
我很诧(chà)异,心想:“你自己怎么不去呢?”但我没说出口,天这么黑,我一个大人,这点儿小要求哪能拒绝。我走向报摊,把硬币递给卖报的妇女,取了报,转身回来。
“你怎么还站在树后面?”我问。
“怕被我妈妈看到。”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你妈妈?”
“就是那卖晚报的。”
“你怎么从你妈妈那儿买晚报呢?”我怔怔地盯着女孩儿,不解地问。
女孩儿低着头说:“我晚上给妈妈送饭的时候,还剩下一份晚报,她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她在那儿等了快一个小时了……”
在我和女孩儿说话的时候,她的妈妈已经收摊了。女孩儿接着说:“谢谢叔叔,我回家了。”说完,她转身一路小跑着回家去了。
【1】句子“借着微弱的灯光,我才看清眼前是个女孩儿”中,“才”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
A.说明时间迟,天色暗。
B.说明灯光很微弱。
C.说明“我”的眼神不好。
D.说明女孩儿站得很隐蔽。
【2】对“我”心理变化的词语排序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惊讶—疑惑—不解—诧异—恍然大悟
B.惊讶—疑惑—诧异—不解—恍然大悟
C.疑惑—惊讶—诧异—不解—恍然大悟
D.疑惑—不解—惊讶—诧异—恍然大悟
【3】妈妈为了卖掉最后一份报纸大约花了多长时间?( )
A.一个晚上
B.三十分钟
C.好几个小时
D.一个小时
【4】小姑娘为什么要“我”去她的妈妈那里买报纸?( )
A.她想看报纸。
B.她想让妈妈多一点收入。
C.她想让妈妈早点吃晚饭。
D.她想让妈妈早点卖完报纸回家。
【5】句子“女孩儿边说边把一枚硬币塞在我手里”中的“塞”换成“放”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
【6】阅读课文后,女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结合短文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诚实的晏殊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余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扬扬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晏殊当官后,每日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读书。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
晏殊为人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1】皇帝夸奖了晏殊______次。
【2】“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中的“又”去掉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殊每日办完公事,闭门读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的句子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A.总结全文,点明题目
B.照应前文,首尾呼应
C.照应前文,点明题目
D.总结全文,首尾呼应
【5】请抓住晏殊的品质,写几句夸赞他的话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野蔷薇上。滂沱大雨已冲掉了好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 妈妈 萨沙问道
【1】用“——”在第一自然段中画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
【2】“滂沱大雨”这个词形容 。跟他意思相近的词还有 、 。
【3】请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4】判断:(在括号里打上√或×)
读萨沙说的这句话要读出亲切、和蔼的语气。(__________)
【5】请代表蔷薇花说几句感激的话吧。(友情提醒:请正确使用标点,将句子写通顺,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巨人的花园(节选)
巨人看见这个情景,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他十分后悔自己先前的举动。
他轻轻地走下楼,静悄悄地打开前门,走进花园里。孩子们看见他,非常害怕,立刻逃走了,花园里又出现了冬天的景象。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开,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看不见巨人走过来。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们也飞来歌唱。
【1】选文中的“这个情景”指的是____________。“先前的举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巨人有所改变的句子,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 。
【3】春天为什么不肯到巨人的花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
最近,班主任李老师为了方便布置作业,给班上的同学建了一个微信群。很多同学喜欢一边做作业,一边在群里聊天。如果你是李老师,你会对同学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两个错字一个病句)。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错的众人,他镇定自若,好像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病句
(1)草原把夕阳照得五彩缤纷。
(2)小红和小莉是好朋友,她经常帮她复习功课。
(3)言行不一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4)春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18、修改病句。
1.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取得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30分)
题目:我希望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你希望什么,就补充什么。
2、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