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一读,填一填。
quān juàn zhī zhǐ
修羊圈( ) 一只( )羊
小圆圈( ) 只( )有
zuàn zuān hǎo hào
钻( )石 好( )学
钻( )进去 好( )书
2、下列句子中存在一对近义词的是( )
A.有时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B.河里有浪花、泡沫、鹅卵石,组成了一幅奇妙的画。
C.这么晚麻烦别人很不好,谁都不愿意被打扰。
D.树林里的树很茂密,显得神秘兮兮的。
3、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琢磨(zuó) 眼睛(qīng) 视觉(jué)
B.苍蝇(yíng) 黑绸(zhóu) 嫩叶(nèn)
C.犀牛(xī) 兴隆(xīng) 蚂蚱(zhà)
D.掌握(zhǎng) 黑斑(bān) 褐色(kè)
4、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茱萸(yí) 屠苏 (shū) 朝鲜(xiān)
B.智慧(zì) 小摊(tān) 历史(shǐ)
C.毛驴(lǘ) 面貌(mào) 占便宜(pián)
D.官吏(lì) 普及(pǔ) 选择(zhé)
5、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王维是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他写的《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可谓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桃红复含宿雨,__________________”,“萋萋春草秋绿,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写了大量的田园诗词,他看到农家悠闲的幸福生活,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在检校山园的时候,看到小孩们偷偷地扑打着山园里树上的梨和枣,也觉得兴趣盎然,写出了“______________,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范成大描写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这句诗是“______,_____”。杨万里则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幅让人留下无限想象空间的场景,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在盛放的菜花地里小孩子那活泼的身影。杜甫在江畔独自散步,看到了“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______”的锦绣美景。
6、请你查一查,填一填。
“虚”:按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画,“虚”再字典里的解释有:1.空,不在满;2.不真实的。在“虚名”里应取第______种解释。
7、形近字组词。
未(______) 扑(______) 摸(_____) 刻(______)
末(______) 补(______) 模(_____) 该(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hú lu dǎ mà chóu rén chà shēnɡ suī rán
tiáo jiàn jiǎ ruò yǎnɡ wànɡ chuàn mén yīnɡ ér
9、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我们能看到各种水果诱人的颜色,圆润的鲜红色的樱桃,深紫色的李子,浅黄色的梨。
【1】“圆润”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 )
A.饱满而润泽
B.圆熟流利
【2】请用“ ”画出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3】围绕下面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天上的云朵形态各异,__________________。
10、例文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老 舍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1】本文按( )顺序有条理地写了北京的( ),从( )开始,一直写到( )春节结束。
【2】( )、( )、( )三个春节高潮部分作者写得很详细,而其他部分内容写得较简略。这样写,使文章( ),主次分明。
【3】除夕这天,作者主要抓住人们的活动来写,有做( )、穿( )、贴( )和( )、放( )、吃( ),还要( ),突出了除夕的热闹。第( )句话是这段的中心句。
【4】本文通过描写老北京一幅幅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_____),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_____)。
11、课内阅读。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冷漠——(_______) 普通——(_______)
【2】选文向我们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大名松。
【3】用“____”画出文中描写陪客松的句子。
12、阅读理解
六点十分的爱
几年前,一位刚毕业的女孩打电话给父母,说她要去深圳一家外企应聘,并无意中提及中途或许会经过父母所在城市的一个小站。那个小站距离父母住的地方有两个小时的车程。
女孩打过电话的几天后便踏上了列车。列车停靠在那个小站时是早晨六点十分,停靠时间大约十分钟。车刚停稳,女孩忽然听见有人呼唤她的名字,她探身窗外——在朦胧的曙色中看到了父母的身影。
她母亲急急忙忙地把一个用毛巾包着的大瓷缸递给她,揭开盖子,里面是热气腾腾的肉饼汤。短暂的十分钟里,她的父母几乎不容她说什么,只是那样满足、幸福地催促她一口口喝汤。
列车开动时,女孩的父母握着一个空瓷缸站在月台上向女孩挥手。女孩的喉头堵着,父母的身影远去时,她的泪水流了一脸。
她不知道父母是几点起身的,或许他们根本一晚没睡。煮肉饼汤,赶早班车——在浓黑的夜色里,他们已经为了一缸汤上路了。
是啊,有什么爱比得上夜半厨房为她而起的温暖蒸气?有什么爱比得上夜色中为她而赶路的匆匆脚步?在完全陌生的城市中,女孩觉得非常踏实。
【1】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______) 陌生(______)
【2】阅读短文后填空。
她母亲______________地把一个用毛巾包着的大瓷缸____________给她,揭开盖子,里面是________________的肉饼汤……父母几乎不容她说什么,只是那样________、________地催促她一口口喝汤。从所填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孩在陌生的城市里,为什么觉得非常踏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时间允许女孩对父母说几句话,你觉得她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佳佳的脸红了
这天下午,不到半个小时,佳佳的脸红了三次。
教室里挂黑板的钉子掉了,同学们想自己钉上,可没有铁锤,佳佳想起传达室陈爷爷那里有,就跑去借。
佳佳猛地推开传达室的门,大喊:“喂,钉锤呢?”陈爷爷看了她一眼,雪白的胡子动一动,没理她。佳佳的脸憋得通红,慢慢地走回教室,低着头对同学们说:“没借来,陈爷爷不理我。”
路路拉着佳佳的手,说:“走,咱们再去借一次。”走到传达室门口,路路敲敲门,听见陈爷爷答话,才走进传达室,说:“陈爷爷,您的钉锤借给我们用用,行吗?”陈爷爷点点头,打开工具箱,拿了钉锤递给路路。路路说:“谢谢您!”这时,佳佳躲在路路身后,陈爷爷看了她一眼,她羞愧地低下了头,脸红得像块红布。
后来,佳佳去传达室还钉锤,她学着路路的样子,有礼貌地把钉锤还给了陈爷爷。陈爷爷高兴地捋着胡子,说:“这才是好孩子!”
佳佳扬起脸笑了,脸红得像一朵花。
1.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理”在字典上的解释有:①纹理。②道理,事理。③管理,办理。④整理,使整齐。⑤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
(1)陈爷爷看了她一眼,雪白的胡子动一动,没理她。( )
(2)亮亮的书包总是理得整整齐齐的。( )
(3)叔叔是个理财好手。( )
2.联系上下文,填空。
(1)“佳佳的脸憋得通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羞愧地低下了头,脸红得像块红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佳佳扬起脸笑了,脸红得像一朵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我要跑向终点
那是一个经典的夜晚,喧嚣的墨西哥城终于渐渐安静下来,奥运会田径比赛的主体育场被笼罩在夜色中。
享誉国际的纪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将当天马拉松比赛优胜者领取奖杯、庆祝胜利的镜头制作完毕,才发现体育场内已空无一人,自然该回宾馆休息了。他刚要离开体育场,突然看到一个右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的人跑进体育场。这个人一瘸一拐地跑着,气喘吁吁,却没有停下来。他顺着跑道跑了一圈,抵达终点后,一下瘫倒在地……
格林斯潘猜想,这是一名马拉松运动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走了过去,询问这名运动员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到终点。这位来自坦桑尼亚,名叫艾克瓦里的年轻人轻声地回答说:“我的国家从两万多公里外送我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
“我要跑到终点,尽管我已经落在奔跑队伍的最后面,但我有着和他们一样神圣的目标:我要跑到终点,尽管已不再有观众为我加油,但我的身后有祖国的凝望……”风骨凛然、傲气铿锵的格林斯潘泪眼盈盈。很快,他就用镜头将奥运史上最动人的一幕传递到了世界上的每个角落。
人生,应该拥有登临峰顶的梦想,但更应该懂得不是每个人都有攀抵峰顶的能力。最重要的不是能否到达峰顸,而是是否尽到了最大努力——抵达心灵中的目标,便是一种成功。
【1】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文中讲述的事情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骨凛然、傲气铿锵的格林斯潘泪眼盈盈”,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坦桑尼亚运动员艾克瓦里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童年的小船
小时的我,特别喜欢在水边玩,水田边、沟渠旁、池塘里,是儿时天然乐园!
在水田里放纸船别有一番情趣。用废旧的书纸、报纸或其他稍硬的纸,折成一艘小船,放到水里,在小船里放一颗或几颗小小的石子,春风一吹,小船就顺着风向漂向水田的深处。远处,孩子们在田埂上跟着小船跑,直到小船飘到水田的中央,这时候,小伙伴们便爆发出一阵阵喝彩声、欢快的笑声!
在水沟放纸船是另一番情趣。纸船折好后,尽量跑到水沟的上流放船。水沟里是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头。有的地方水流湍急,有的地方平缓,有的地方有回流。小船颠簸着,随水流飘荡,运气好,小船能“航行”几十米,遇到“恶劣的自然环境”,“出航”不远就翻船了。
夏天中午最热的时候,我们就将家中的大木盆或者门板放到堰塘,坐在上面,将船撑到塘中央,摘莲花、莲蓬,红的白的莲花,好像与我们捉迷藏一般,躲在碧绿的荷叶中间,风一吹就露出笑脸!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喜欢—( ) 欢快—( ) 平缓—( )
【2】折纸船用 ,把纸船放在 、 里。
【3】这篇选文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查字典填空。
“持”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持”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拿着,握住;②遵守不变;③料理,掌管;④扶助。下面的“持”是什么意思呢?请选择。
(1)这次战争持续了好长时间。( )
(2)持枪也是有技巧的。( )
(3)请你再支持我一下,好吗?。( )
17、按要求写句子。
1、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被大雨冲刷平整。(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明了金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风吹开了桃花。(把句子写得更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迎客松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充满生机。(用带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
1.例:明天再教她折纸。
明天再教她折纸,好吗?
A.你别把这个秘密告诉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咱们明天去科技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我先把作业做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妈妈,别关电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草原。(缩句)
阳光照耀着草原。
A.三年级二班的张刚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我坐在树杈上津津有味地吃柚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教室里认真地讲课。(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田野里的庄稼在雨露的滋润下正茁壮的成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在张老师的帮助下,我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约在6500万年前,这种动物突然神秘地消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件事让他几乎差不多失去了信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面一段话。
今天中午,我亲身检验了母亲洗衣服的坚幸,想到了不禁孟郊流传千古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不错,只能亲身经历的道理,才能深刻地领会其中的含义,正如未经沙场的将军永远只会纸上谈兵,未经搏斗的雄鹰,永远只是天空中的摆设,未经磨炼的孩子,永远只是手中的风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8分)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_________。(补充句子)
我们从小应养成勤俭节约。(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小明头一回看到这么激烈的足球赛。(缩句)
___________。
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仿写句子)
只有________才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