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中点灯”这个实验过程的正确顺序是哪一项?( )
①我测量了一下,有三厘米那么深呢!
②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盆子、水、蜡烛、打火机。
③接着,将蜡烛固定在盆子的底部,倒人水,点燃蜡烛。
④等蜡烛慢慢燃烧后,你就会看到火苗可以延伸到水底下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2、下面带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河豚(tún) 伶俐(línɡ) 电杆(ɡǎn) 膜翅(mó)
B. 距离(jù) 瞎子(xiā) 紧挨(ái) 缭绕(liáo)
C. 联络(luò) 平凡(fán) 有益(yì) 翩翩起舞(piān)
D. 荡漾(yànɡ) 羽翼(yì) 闲散(sàn) 纤细(xiān)
3、下面关于排比句的说话错误的一项是( )
A.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B. 排比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股强大的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C. 运用排比句写人,可将人物刻画得具体全面。
D. 运用排比句写景,能将景物描写的细致入微。如陶猛主编的《植物百科全书》中《黄山第一绝——奇松》一文中:“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
4、用一则成语来概括《骄傲的蚊子》的寓意,恰当的一个是( )。
A. 骄兵必败 B. 夸夸其谈
C. 纸上谈兵 D. 自鸣得意
5、照样子在( )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例:(绿色)的歌 (金色)的梦
( )的晚霞 ( )的月光
( )的秋天 ( )的心情
6、积累四字词语
( )高( )重 ( )往( )来
( )精( )治 ( )能生( )
前( )后( ) 争( )斗( )
察( )观( ) ( )( )不动
7、比一比,在组词。
分_______何_______文_______皮_______ 成_______原_______
纷_______荷_______纹_______疲_______诚_______愿_______
8、写字表写汉字
dòu fēn fāng nèi xǐng
shòu sū qiáng shì kūn
xiū jiàn zǔ
9、阅读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1)回首遥望( )
A.第一;最高的。 B.头。 C.首领。
(2)双龙戏珠( )
A.戏剧,也指杂技。 B.开玩笑;嘲弄。 C.玩耍;游戏
【2】选文第1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主要描写了几种不同形态的龙?它们的形态分别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种设计”指的是哪种设计?用“——”在选文中画出来。“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用“﹏﹏”在选文中画出来。
10、阅读并答题。
绚丽的红花洋槐
进入四月下旬,这座小城的桃、李、杏、梨花,还有海棠、樱花已经谢(暮幕)。国槐刚刚吐出浓浓的绿叶,成片的洋槐树花开如雪,香甜浓郁。而我今天看到的不是白色的槐花,而是红花洋槐绽放的美丽。
晨起散步,悠闲地登上城西公园的最高处,环视四周美景之后,顺凉亭小(经径)返程,在不经意间回首的一刹那,突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几株大小不一的红花洋槐正在(努 怒)放,异常绚丽!
名为红花洋槐,实际上这种洋槐的花儿是紫红色的,用“姹紫嫣红”来形容恰如其分。
参差错落的树冠上,挂满了这种红色的花朵儿,一嘟噜一嘟噜地绽放着笑意。远远望去,琳琅满目的花朵儿,有点儿像紫藤花儿,但比紫藤花还要靓丽。有的花儿抱在一起,像紫玉雕琢的葡萄;有的花儿一条一条地挂在枝头,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花儿开得如火如荼,非常的别致美观。
走近细看,那紫红色的花朵,一朵朵,一串串,一簇簇,掩映在一片片嫩绿的叶子中,好像翠绿的枝头挂了一层层珠宝;玫红色的花絮成串,相拥羞笑,与绿叶错落点缀,素雅与嫣红相映成趣。在微风的吹拂下,芳香四溢,一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扑 仆)面而来,引来了勤劳的蜜蜂。
晨阳冉冉升起,湛蓝的天空,白云如絮,红花洋槐栩栩如生,如同天工神笔绘就的巨幅工笔画,在眼前徐徐展开,隽秀非凡,令人拍案叫绝,如醉如痴。
【1】用“____”在括号中画出恰当的字。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形容非常赞赏。 ( )
(2)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 )
(3)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 ( )
【3】文中加点的词语“一嘟噜一嘟噜”表现了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短文第4自然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洋槐花比作紫藤花。 ( )
(2)“玫红色的花絮成串,相拥羞笑,与绿叶错落点缀,素雅与嫣红相映成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第4、5自然段,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的,这一顺序的提示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文中画“ ”的句子是( )。
A.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
【2】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与什么有关呢?( )
A.温度、湿度 B.阳光 C.昆虫活动时间 D.以上都是
【3】“吻合” 以下哪个词代替?( )
A.配合 B.适合 C.合作 D.合理
【4】哪项不是昙花在晚上九点左右开花的原因? ( )
A.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
B.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
C.白天昆虫比较多,它不喜欢昆虫来传授花粉。
D.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5】把段落中描写昙花的例子删掉,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翠鸟搬家
①翠鸟妈妈把家筑在高高的树梢上,把卵生在家中的小巢里。
②小翠鸟孵(fū)化出来了,它把头探出小巢,惊慌地喊:“妈妈,树枝晃动,我害怕!”
③翠鸟妈妈非常爱小翠鸟,看到他害怕,十分心疼,急忙把巢移到树杈(chà)上。
④过了几天,小翠鸟又喊:“妈妈,把家挪得再低一点吧,我怕高!”翠鸟妈妈爱怜地说:“小宝贝,妈妈怕把家放低了会有危险。”“鸣鸣,不嘛,我要住得再低一点!”小翠鸟哭喊着。翠鸟妈妈急忙安慰它:“小宝贝,别哭,妈妈这就搬家。”
⑤翠鸟妈妈把巢移到树干上,邻居啄木鸟看见了,着急地对它说:“你为什么要把巢移到这么低的地方?多危险啊!”翠鸟妈妈说:“小翠鸟怕高,我这个做妈妈的,决不能让孩子受到一点惊吓和委屈。”
⑥可是,没过几天,小翠鸟又在果里哭闹起来:“妈妈,我还要你把家移得低一点,要不,我就不学习飞翔了!”
⑦翠鸟妈妈为难地说:“宝贝,咱们的家要是再低,就真的会有危险了!”
⑧“啊!……啊!……我不,我就是要你搬家!你把家安得这么高,是想要我受伤吗?”小翠鸟在巢里撒泼打滚。
⑨翠鸟妈妈妥协了,赶紧安慰小翠鸟:“宝贝,我怎么舍得让你受伤?好了,我马上搬家!”翠鸟妈妈这回把巢移到草丛中。
⑩啄木鸟目睹了这一切,叹息道:“任性的孩子,糊涂的妈妈!”它担忧又无奈地飞走了。
⑪……
【1】翠鸟妈妈依次搬了几次家?请根据短文内容按顺序填空。
(树梢)→(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翠鸟妈妈对小翠鸟的爱是( )
A.关爱
B.疼爱
C.溺爱
【3】读文中加点的部分,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
【4】第⑨自然段画线的句子“翠鸟妈妈妥协了”一句中“妥协”的意思是( )
A.翠鸟妈妈爱小翠鸟。
B.为了不让小翠鸟伤心,翠鸟妈妈同意搬家。
C.为了搬家,小翠鸟不停地和妈妈撒泼。
【5】第⑪自然段是一个省略号,你觉得小翠鸟最后的结果怎样?并说说你预测的理由。
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荷花(节选)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填一填。
刚开的荷花:________________
全开的荷花:________________
含苞欲放的荷花:____________
【2】课文写白荷花时,用上了“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请你也试着用这个句式写一写课间十分钟的情景吧!
下课了,同学们有的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
【3】用“ ”画出语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4】文中主要描写了______种姿态的荷花,我还能用自己的话来写一写荷花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咳嗽明星
秦文君
我们班的林第一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还有看电视的第一名,搞恶作剧的第一名,这次又成了咳嗽比赛的第一名,反正他的名字叫“第一”倒真是有道理。
期中考试前的那几天,我和小沙还有林第一、张潇洒不约而同都得了咳嗽病,可林第一的咳嗽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咳起来都弯下腰像老伯伯那样咳几声,林第一呢,像咳嗽的老祖宗,能咳出各种花样,一会儿咳出哨子的响声,一会儿能咳出公鸡打鸣声,一会儿呢,突然像羊叫声。有一次,他还咳出两声清脆的,很像我养过的蟋蟀的叫声。据林第一说,半夜里他咳得更高明,一会儿像破锣声,一会儿像吹号声,好听得可以跟音乐会一样卖门票。
每次复习的时候,林第一带头咳嗽,他一咳,我们就忍不住一齐咳起来,很像咳嗽四重奏,有时把老师讲课的声音也盖住了。老师有点生气,说:“等你们咳完我再讲课。”她一定以为我们是约好了捣蛋的。林第一也确实是想捣蛋,他好像能控制咳嗽的时间,总是隔五分钟领头咳一次,我们想不听指挥,可惜嗓子不争气,一听到咳嗽声就痒起来,不咳简直不行。
考完试,我、小沙和张潇洒的咳嗽都医好了,只剩下林第一独自做咳嗽精了。他的咳嗽更有特点了。他隔五分钟咳几声,咳九次左右正好是一节课,好像那个咳嗽是看着钟点准时发作的。每天上课,大家就看林第一是不是咳得准时。林第一知道自己成了班里的咳嗽明星,更疯了,每次咳嗽都咳出新的花样,一会儿像狗叫一会儿像唱小调,一会儿更稀奇了,像青蛙叫。看样子,他是爱上了咳嗽。更奇怪的是,下课十分钟他一声不咳,好像咳嗽也要休息一样。
不久,秋游了。绿裙子老师宣布林第一不能参加秋游,说是在野外吹了风咳嗽更不会好了。林第一急了,说他的咳嗽很特别,一吹野风肯定就好,他还说他可以保证说话算数。
最后,林第一还是参加秋游了,等秋游回来,他果然不咳嗽了,不知是野风医好了他的病,还是他另有奥秘。
——节选自《调皮的日子》(有删改)
【1】这篇文章选自《调皮的日子》我们学过的《剃头大师》就出自这本书。读这篇文章,你一定也觉得特别有趣。如果让你根据表格中的提示复述这个故事,你会在下面的空格处补充哪些内容或关键性的词语呢?请把要填写的内容和你选择出的词语填入下表(每栏至少写出3个词语)。
时间 | 故事内容 | 挑选的关键词 |
期中考试前 | 林第一的咳嗽和我们不一样 | _____ |
林第一带头咳嗽 | _____ | |
考完试 | _____ | 准时发作 新的花样 一声不咳 |
秋游时 | 林第一咳嗽好了 | _____ |
【2】文中语言写得很有意思。读一读,试着用上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写出下面词句在文中的意思。
(1)四重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奇怪的是,下课十分钟他一声不吭,好像咳嗽也要休息一样。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秋游了,当绿裙子老师宣布林第一不能参加秋游时,林第一会有怎样的动作或表情呢?发挥想象,补充下列句子。
“不!老师,我可以秋游,我的咳嗽很特别,一吹野风肯定就好。林第一________________说。
15、课外阅读。
姥姥家的端午
“小乖乖,起床了,太阳都晒屁股了。”我在姥姥那熟悉的叫嘁声中坐起来。“穿上鞋,去给太姥姥请安。”我穿上了那个绣着仙桃的红布鞋,出了卧室门,太姥姥坐在堂屋里。“太姥姥好。”说完我便跪下去磕了三个响头。
“乖,拿着纳福篮去玩吧。”太姥姥笑吟吟地拿起身边的一个八边形的布篮。这个布篮很漂亮,在每一片布上都绣着不一样的花,每一片布的边一与边的交接处都要再用布扎一个风凰头,每一个凤头上都叼着七色的彩线穗子。
姥姥拉我到门外,洗脸盆里已注满了清水。姥姥从一堆艾草里拿出几根,沾了点水在我身上轻轻拍了几下说:“去祸去灾,平平安安。”洗了手和脸,我也拿了几根艾草学着姥姥的样子在房间的每个角落里都扫一扫,边扫还一边说:“端午节扫一扫,蚊虫蚂蚁都往外面跑。”
早饭,一个粽子,一个鸭蛋,一碗粥。吃完后姥爷便用雄黄在我的头上画了一个“王”字,据说这样就不怕那些蚊蚁蛇虫了。
“张奶奶好!”“李奶奶好!”吃完饭不能闲着,拿着小篮挨家挨户地串门,老人们都纷纷拿出零食往我小篮里放。不知不觉小篮装满了,我便回到姥姥家。
“快洗手吃饭。”妈妈已经在门口等我了。满桌子的饭菜都上齐了,雄黄酒也端上来了。“吃吧。”太姥姥动了第一筷子之后我们才动筷,“来,吃鸡腿,跑得快快的。”太姥姥给我和姐姐夹菜。“姥姥你也吃。”坐在太姥姥身边的父亲也挑了一块肉给太姥姥。然后,姥爷给父亲夹菜,姥姥给妈妈夹菜;妈妈再给姥姥夹菜。姥爷给父亲倒酒,父亲给姥爷敬酒。一家人其乐融融,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1】短文描写了“我”的一家人过__________节的情景。
【2】太姥姥给“我”的“纳福篮”是什么样子的?用“_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3】文中介绍了哪些节日习俗?给介绍的打“√”。
□给长辈磕头 □用艾草扫屋子 □喝菊花酒
□全家吃团圆饭 □用雄黄酒画“王” □赏花灯、吃元宵
【4】你觉得文中的“姥姥”和“太姥姥”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对( )的描写可以看出,这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A. 给太姥姥磕头 B. 吃团圆饭 C. 扫屋子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用加点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虾互相追逐。(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狗那耳朵总会认真地竖起来两只三角形的,倾听着外面的动静。(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春天来了,小草悄悄的探出头来与你打招呼,邀请你去游玩。你计划去哪了玩儿呢?说说你的理由。
18、按要求写句子。
(1)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改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客瞪大了眼睛。(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裁缝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头梆的一声落在地上。(加上表示声音的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列病句。
1.他穿着一件白上衣和一顶小黄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到市场买了青椒、西红柿、小白菜、茄子和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常阅读课外书,有利于丰富和提高阅读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他很早就养成了早起锻炼的好习气。
________________
2.他经常回想起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
3.我不禁忍不住为王民精彩的表演而喝彩。
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
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爱好……这次习作,就让我们来写一写身边一个有特点的人吧。可以通过一件事或人物的一系列行为来体现这个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