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代文学艺术领域取得较大成就。以下作品与作者匹配正确的是( )
A.《子夜》——鲁迅
B.《义勇军进行曲》——聂耳
C.《雷雨》——老舍
D.《田横五百士》——齐白石
2、“公车上书”发生的导火线是( )
A.《天演论》敲响警世洪钟
B.中国资产阶级发展壮大 ,对于一些重要的不平等条约
C.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D.《马关条约》的签订
3、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考察时强调:“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邓小平这次考察的影响是( )
A.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有了良好的开端
C.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D.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4、平型关大捷结束后,蒋介石在1937年9月26日给朱德、彭德怀的贺电中说:25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征战。由此可见,平型关大捷胜利原因是
A. 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 官兵英勇善战
C. 采取正确战术
D. 国共两党密切配合
5、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编导的一场历史剧涉及的内容如下图所示。由此判断.图中历史事件发生在
A. 1894年(农历甲午年)
B. 1898年(农历戊戌年)
C. 1901年(农历辛丑年)
D. 1911年(农历辛亥年)
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下列历史事件与林则徐直接相关的是( )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人民抗英义
C.金田起义
D.黄海大战
8、“看那尸山血河般雄壮的,多少烈士用鲜血铸成的钢铁意志,一场场厮杀,一座座丰碑。一时间没有了军阀割据,没有了党派争端,只有民族荣辱和国家兴亡。”以上材料描述的是下列哪一次战争(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北伐战争 D. 抗日战争
9、据下侧“资料卡片”判断,其中的“会议”是指
A.中共三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政治协商会议
10、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三期感觉不足后,进行的近代化探索主要是指(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1、近代中国许多报纸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报》报刊主要宣传的是( )
A.维新变法
B.外文翻译
C.三民主义
D.儒家思想
12、下图是国民革命时期创办的一所军校,其办学目的是为了
A.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侵略者
B. 建立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 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工农武装斗争
D. 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军
13、下列口号中,最有可能是义和团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扶清灭洋 D.平均地权
14、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是指甲午中日海战中为国英勇捐躯的民族英雄是
A.左宝贵
B.邓世昌
C.林永升
D.丁汝昌
15、1910—1911年,当鼠疫波及华北之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刊载了天津官院的来稿,详细介绍了鼠疫的病因、症状、危害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还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报刊宣传( )
A.加速了清朝防疫体系的建立
B.开启了对疫情的专业研究
C.推动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
D.控制了疫情的爆发和扩散
16、经过8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重大意义是
①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 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7、“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为此,新文化运动
A.主张救国救民 B.倡导尊孔复古 C.发动暴力革命 D.发起文学革命
18、1971年9月13日,哪个集团的主要人物乘机出逃,在蒙古境内机毁人亡( )
A.江青
B.王洪文
C.林彪
D.姚文元
19、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五年为单位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始于(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20、“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下列介绍“丝绸之路”的篇章设计中,不恰当的是( )
A.人物篇——张骞、玄奘、郑和
B.物品篇——丝绸、瓷器、葡萄
C.朝代篇——商朝、唐朝、明朝
D.文化篇——音乐、舞蹈、佛法
21、1990年,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上海_____,这里很快成为国际化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之一;2001年,我国成为_____的成员,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22、1927年8月,中央在汉口召开_________,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有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_________,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3、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24、下图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_______。
A五四运动 第一阶段的中心 B五四运动第二阶段的中心
25、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接受了英国提出的全部条件,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
26、据《人民日报》1971年10月27日报道,“(10月25日)当电子计票牌上出现表决结果,大厅里立即沸腾起来”“对中国友好的各国代表‘高声欢笑、歌唱、欢呼’。”这反映的是( )
27、古印度文明发源于______流域,公元前6纪,这一地区产生了佛教。
28、辛亥革命的果实被___________窃取,他建立起________的统治。
29、签约对象: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________国。
30、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______革命政党;______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1、中国近代国共两党对国家关系与民族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国共两党曾两度合作影响着中国时局和改变中国的命运。分别写出两次合作开始的标志。
(2)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中国共产党以“工农”为主体建立了什么政权?写出粉碎国民党剿灭红军企图的事件。
(3)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写出其在20世纪40年代初制造的事变一例。介于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态度,此后国民党又在哪一战役中大溃败?
(4)哪一事件使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造成今天海峡两岸分离的局面?
(5)回顾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感悟。
32、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共同探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及思想引导。
(1)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吧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
(2)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这次会议是?
(3)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4)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次会议是?
(5)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哪次会议?
(6)中共十六大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7)在中共十八大会议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一次会议?
33、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请回答:
(1)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关键之一是1949年“中国新生”,请写出其历史意义。
(2)我国政府非常关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哪些发展的战略措施?
34、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1918年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
(1)写出图一历史人物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最大军事工业名称。
(2)你能认出图二人物是戊戌变法运动中的哪一重要人物,请写出来。
(3)图三历史人物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据材料四,指出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宣传内容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5)据上述材料,概括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基本特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