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件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开辟丝绸之路
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D.昭君出塞
2、据农业部研究统计,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为2.3亿亩,此后随着农区面积的拓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是( )
①铁农具的使用 ②分封制的瓦解 ③牛耕的推广 ④水利兴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如下图所示战役的主要影响是( )
A.奠定了秦朝统一全国的基础
B.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C.形成了南北朝分立对峙局面
D.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4、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读书摘要,请你判断与这些内容相关的皇帝是
摘要一 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摘要二 历史上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元世祖
5、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下列能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6、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北宋是在有利形势下接受议和条件的
B.这次议和减轻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C.澶渊之盟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
D.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和平局面
7、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
A.封建军阀垮台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资产阶级共和制度适合中国 D.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
8、唐朝的灭亡是一个过程,下列与唐朝的灭亡无关的是( )
A.安史之乱对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B.藩镇割据的态势愈演愈烈
C.科举制的创立
D.唐末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9、为了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同学们搜集了以下三幅图。由这三幅图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0、《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
A. 北京人时期 B. 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C. 尧舜时期 D. 夏商周时期
11、一学习小组开展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其收集的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
A.戚继光抗倭 B.岳飞抗金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12、我国封建社会出现过很多繁荣景象,其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皇之治
D.开元盛世
13、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据史书记载: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刺史 D.太尉
14、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发动者,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他归纳在列传中,他是( )
A. 蚩尤 B. 陈胜 C. 项羽 D. 刘邦
15、年
月
日,由中科院和徐州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维商其祥--殷墟出土文物珍品特展”在徐州博物馆举办。据了解,展品包括安阳商王朝殷墟出土的珍贵文物,还有珍贵的陶器、青铜器等。下列文物可能在展览中出现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16、爱美之心远古就有之。下列我国远古人类当中,懂得爱美的是( )
A.蓝田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元谋人
17、“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段材料说明了元朝时我国( )
A.都市生活繁荣
B.文学艺术高超
C.科学技术先进
D.中外交通发达
18、1771年初,一位少数民族首领率领17万部众,向太阳升起的东方前进。他们跨越了千里草原,渡过了乌拉尔河,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东返祖国的壮举。这一历史场景是指( )
A.呼韩邪单于归汉 B.清军入关
C.五世达赖进京 D.土尔扈特回归
19、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触发了全民学习研究古诗词文化的热情。七年级(2)班诗词比赛中有这样一道题目:“特点:豪放风格;成就:文学家、书法家;经典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符合题目要求的词人是
A.辛弃疾
B.杜甫
C.苏轼
D.李清照
20、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创立于
A.洋务运动期间
B.百日维新期间
C.新文化运动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
21、列表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
| 秦始皇 | 汉武帝 |
政治 |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自称“始皇帝”,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在中央,设立_____ (掌管行政)、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建立____。这一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 采纳主父偃建议,实施“_____令”后来找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诸侯王的叛乱。建立_____制度,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经济 | 统一____(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促进各地经济交流和发展。统一车辆和道路经济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_____,统一岭南及东海沿线地区。 | 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统一铸造____。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国家的财政状况有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大力开辟海上交通,开辟多条海上航线。 |
文化(思想) | 统一____(小篆),有利文化(思想)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 接受董仲舒“_____”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在长安兴办____,以儒家的“五经”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
民族关系 | 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民族关系城(西起临洮,东到____) |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邻打通了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派____、霍去病北击匈奴,使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西迁。 |
过失 | 焚书坑儒,禁锢人们思想,刑法苛严,赋税、徭役、兵役繁重。 | 好大喜功,滥用民力,残酷杀戮。 |
22、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____;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____。
23、“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朝诗人______的诗句。作者被称为“______”。
24、作用:使___________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__________,为以后__________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5、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发明了“__________”,便于实施外科手术;创造出“__________”,帮助人们用来强健身体。
26、______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______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27、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___________乃至___________的代表性器物。
28、宋真宗时,辽与北宋议和,宋朝给辽岁币,这次盟约称_______。
29、___________前往天竺(今印度)。他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____游学,成为著名佛学大师。他以亲身见闻写成___________,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0、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_______;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1、用实线把左右相关的两项连接起来
老子 《韩非子》
韩非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道德经》
祖冲之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大明历》
32、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中国历史记载最为完整历史遗存最为丰富。今天我们进行一次“远古祖先的拜访”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请将下列相关史实填入表格中的相应位置,(只填序号)
①河姆渡人 ②元谋人 ③黄帝 ④半坡居民 ⑤北京人 ⑥山顶洞人 ⑦尧、舜、禹
洞穴中的祖先 | (1)________________ |
定居时代的祖先 | (2)________________ |
传说中的祖先 | (3)________________ |
33、隋唐时期,属于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结合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唐 刘禹锡《百花行》
(1)材料一描写的是盛唐气象。请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实例,来证明隋唐时期的“繁荣”。再列举一实例,来证明隋唐时期的 “开放”。
材料二 如下图
(2)根据材料二图片内容,指出唐长安城规划布局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析成为当时国际性大都会的原因有哪些?说出2点即可。
材料三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
——教材P23《相关史事》
材料四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乱世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
——教材P24《材料研读》
(3)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我们有什么感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