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最突出的表现是
A.实行民族歧视的四等人制
B.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C.西藏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D.灭掉西夏金南宋完成统一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反映的是过“元旦”的一些活动。“元旦”即今天的( )
A. 圣诞节 B. 元宵节 C. 春节 D. 元旦(新年)
3、如下图所示战役的主要影响是
A.加快了刘秀统一全国的步伐 B.实现了曹操统一北方的愿望
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D.形成了南北朝分立对峙局面
4、“先人已逝,精神永存”。“诸子百家”留给了后人启迪深思的哲学精神。那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典故的意思可能和以下哪本著作的思想一致( )
A.
B.
C.
D.
5、秦朝负责监察政府官员的是( )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司隶校尉
6、西晋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它衰亡的原因有
①统治阶级追求享乐,生活腐化成风 ②大封同姓王,酿成八王之乱
③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民族矛盾激化 ④少数民族首领乘机起兵反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文物遗迹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渠道。下列文物遗迹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佛教传播的是( )
A.
B.
C.
D.
8、《汉书·食货志》记载: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该项法规反映当时( )
A.建立了察举制
B.统一铸造五铢钱
C.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D.统一调配物资
9、利用图表法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历史事物的本质特征。观察下图我国宋元历史时期的图表,方框内应该填写的朝代是( )
A.南唐 B.北宋 C.后周 D.后梁
10、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让位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11、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
A.国家富强
B.改革开放
C.人民幸福
D.民族振兴
12、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唯一资料
13、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被征发赴渔阳戍边的900士兵在途中遇大雨,道路不通,不能按时抵达指定地点。而秦法规定,失期要判处斩首之刑。在戍卒中担任屯长的陈胜和吴广号召大家举兵反秦。陈胜、吴广举兵反秦在历史上被称为(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黄巾起义
D.大泽乡起义
14、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的分裂
C.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15、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图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目录
第一节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第二节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三节 北方民族大交融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6、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A.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 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D. 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17、下列图片中,反映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是( )
A.
B.
C.
D.
18、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伯益建立夏朝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禹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
D.启打败了有扈氏
19、研究夏商周的历史,下列君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盘庚 ②周武王 ③启 ④周平王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④②③
20、“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材料描写的唐代生产工具是( )
A.耧车
B.耒耜
C.曲辕犁
D.筒车
21、________年,________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22、在《辽、北宋、西夏形势图》中方框里填出并立的政权名称。
23、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先灭西夏,再灭南宋,统一了全国。( )
24、历代王朝创立后,每到统治末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权也即将走到尽头。
(1)夏朝统治后期,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________,后汤建立商朝。
(2)公元前209年________吴广斩木为武器,举起反抗的旗帜,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了。
(3)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在张角等人的领导下,终于爆发了________.
(4)三国鼎立后期,266年司马懿的孙子________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25、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_________”的方针。
26、两宋时期,由越南传入的____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清朝时期,顺治、康熙、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____政策。
27、意义: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________代替禅让制。
28、“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评价的是宋代词人____。
29、根据下面提示,写出这些人物的名字。
(1)身为宦官名气大,改进造纸传天下:______________。
(2)名为“医圣”贡献大,伤寒杂病论天下:______________。
(3)创“麻沸散”行手术,造“五禽戏”健身体:______________。
30、(一)文物图:鉴赏文物,触摸历史,写出下列文物的名称
图一 图二
图一是( ) 图二是( )
31、用直线将下列朝代和建立者、以及都城连在一起
唐朝 朱元璋 临安
北宋 忽必烈 长安
南宋 赵 构 东京
元朝 赵匡胤 大都
明朝 李 渊 应天
32、列举唐代最著名的书法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唐宋时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纺织业品种繁多……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
——摘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科书》
(1)唐朝发明的哪种新农具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唐代瓷器闻名中外的工艺珍品叫什么?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宋朝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三中宋朝商业革命在货币流通领域的表现是什么?宋朝“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说出一例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一谈你的感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