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以高山、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
B. 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和寒带三种气候类型
C. 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D. 湖泊分布广泛,淡水湖面积居世界之首
2、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②我国人口基数很大,但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所以人口增长缓慢
③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④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东南地区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南水北调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
A. 黄河及其支流 B. 长江及其支流 C. 珠江及其支流D 淮河及其支流
4、下列山脉走向一致的是( )
①长白山②昆仑山③太行山④武夷山⑤祁连山⑥贺兰山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5、下列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
A.昆明
B.长沙
C.哈尔滨
D.乌鲁木齐
6、“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现在已被玉米所取代)。”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自然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土地资源优势 ②森林资源优势
③矿产资源优势 ④地理位置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显著特征是( )
①耕地面积广大 ②还有大量的沼泽可以开垦
③土壤肥沃 ④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大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读图1a和图1b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既有广大的陆地,也有辽阔的海域,陆地领土面积与大陆海岸线长度分别为( )
A.920万平方千米,14000多千米
B.940万平方千米,16000千米
C.960万平方千米,18000多千米
D.980万平方千米,20000多千米
【2】图1a示意了我国的地理位置,与我国地理位置不相符的描述是( )
A.我国位于东半球
B.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
C.我国位于北半球
D.我国大部分位于热带、小部分位于北温带
【3】图1b为我国南海诸岛的分布,图中所示的一架客机,正飞行在( )
A.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西北方向的上空
B.我国黄岩岛东南方向的上空
C.北纬10°,东经115°的我国领空
D.我国中沙群岛附近海域的上空
【4】依图还可知,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A.越南
B.菲律宾
C.马来西亚
D.印度尼西亚
8、“大国点名,没你不行”,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正式发布。下图为我国近两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
A.劳动人口比重上升
B.少儿人口比重下降
C.青壮年人口比重不变
D.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2】据图推测我国即将崛起的行业可能有( )
A.医疗保健
B.网络直播
C.汽车销售
D.仓储物流
9、家庭节水措施中可行的是( )
A.让水龙头滴水
B.冬季不洗澡
C.减少洗菜的次数
D.一水多用
10、如果坐海轮从广州到大连去旅游,沿途依次经过的海域是
A.东海、南海、黄海
B.黄海、东海、南海
C.南海、黄海、东海
D.南海、东海、黄海
11、读下面中国主要河湖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
B.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的河流大多流量大,含沙量较小
D.西北地区的河流均为内流河,以夏汛为主
12、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13、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中国生存,主要因为( )
A.季风区广大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14、读图,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说法正确的是( )
①耕地、草地比重小②后备耕地不足③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④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下列建筑中,不属于北京市的是( )
A.明清故宫 B.颐和园 C.清华园 D.避暑山庄
16、下列土地资源利用中,合理的方式是( )
A.在宜林山坡上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B.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
C.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
D.陡坡开垦为耕地,减少我国的粮食压力
17、菏泽市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别是( )
A.暖温带、半湿润区
B.中温带、半湿润区
C.暖温带、半干旱区
D.亚热带、湿润区
18、2023年7月28日,第5号台风“杜苏芮”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对沿海地区造成巨大损失。完成下面小题。
【1】台风带来的危害有( )
①影响出行②多发洪涝③农业减产④缓解旱情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下列做法最不安全的是( )
A.台风来临,渔船要尽快进港
B.地震发生时,高楼居民应迅速乘电梯撤离到楼下安全地带
C.被洪水围困,可到屋顶、树上等高处避难,等待救援
D.遇到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19、玲玲正准备去新疆旅游,下面是她妈妈的嘱咐,你认为没有必要的是( )
A.“要是口渴,可买些哈密瓜和葡萄吃.”
B.“白天阳光强烈,要带些防晒霜.”
C.“那里雨水多,不要忘了带雨具.”
D.“骑骆驼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20、我国的内海是( )
A. 渤海、黄海 B. 渤海、东海 C. 东海、南海 D. 渤海、琼州海峡
21、我国各民族中________ 族人口最多。我国有________ 个少数民族。
22、读人口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下图为1998—2014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变化趋势图。
(1)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把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大致从________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说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________。
(3)据统计2014年末,青岛市常驻人口超过900万,其中登记流动人口超过200万,居全省首位。流动人口给青岛市带来哪些有利的影响?
23、读图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盆地:1.____2.____高原:3.____4.____;山脉:5.____6.____7.____8.____9.____;平原:10.____
24、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________,西部地区人口密度________。
25、藏族人民多信仰 教,位于拉萨市的 是著名的宗教圣地.
26、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____等。
27、读欧洲西部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国家的名称。
a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岛屿或海域的名称。
岛屿: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海域: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28、(题文)七大洲中,南北回归线均经过的大洲是________ 。
29、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____省和辽宁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长白山地的东南方有图们江和____流过,这两条河是我国与____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界河。北部的____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30、北方地区有“黑土地”和“黄土地”,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育成“____”。
31、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 各大洲及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增长率图。
资料2 2017年6月联合国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报告,世界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98亿,预计世界人口增长的一半将会集中在9个国家:非洲的尼日利亚、刚过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乌干达,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北美洲的美国。该报告预计到2050年,欧洲老龄人口将占该地区总人口的35%。
(1)请写出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三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
(2)读图六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洲,人口快速增长最有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2显示,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均衡性,______洲的人口将会迅速下降,将会出现的人口问题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______,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_______(高或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_______。(高或低)
32、读如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她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从源头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段,河口镇至河南省桃花峪为中游段,桃花峪至入海口为下游段。
(1)李白曾写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是指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_____,“海”是指黄河最终注入_____海。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①_____②_____。
(3)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_____平原和河套平原。
(4)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_____资源。
(5)黄河中游流经_____高原,这里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多暴雨,因此_____问题突出,导致大量泥沙下泄,河流含沙量增大。
(6)黄河下游游荡在_____平原上,河床宽,水流缓,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世界闻名的“_____”。
33、读我国部分省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________、广西壮族自治区、________、台湾省
(2)N省________(名称)和E省________(名称)以________(山脉)为界。
(3)F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
(4)我国人口分布的界线是以黑龙江省的________和云南省的________为界,该线以东人口比较稠密,该线以西人口比较稀疏。
3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写出我国地形三个特点: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__
(2)阶梯交界处的A地有一条作为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山脉是_________,它的走向是________走向。
(3)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图中序号________和⑥代表的平原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序号②和_________代表的高原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
35、结合下列地图,帮助福建南平市的小明安排合适的旅游地并说明理由。
(1)小明生活在____气候区,该地气候特点是____。
(2)寒假,若想去吹海风、吃椰子,应选择甲乙丙中____地;若想去滑雪,打雪仗,应选择甲乙丙中____地。
(3)暑假,小明想去看沙漠,应建议选择甲乙丙中____地,理由是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