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下列测量圆柱体直径的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
B.
C.
D.
2、把琵琶和小提琴分别放在图中的A处,演奏两种乐器使其发出声音,用专业仪器在B点测得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乐器 | 频率/Hz | 声音强弱等级/dB |
琵琶 | 400 | 60 |
小提琴 | 600 | 30 |
A.用小提琴演奏的乐曲不可能是噪声
B.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响度较大
C.琵琶和小提琴的音色相同
D.琵琶的弦在发出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3、下列光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镜中“路”
B. 墙上“兔”
C. 水中“塔”
D. 空中“桥”
4、2023年10月09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闭幕式恰逢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正是荷桂交替的时节,《荷桂共生辉》这个节目也以此为名。节目中,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1000多种荷花形态最后形成了一朵“未来感”十足的“记忆之花”,不仅生动呈现了东方气韵与中华之美,也深刻寓意着多样文明的和合之美,让世界感受和体验到亚洲文明百花园中的万紫千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现场看到的光束就是光线
B.光一定沿直线传播
C.现场的电子屏幕不是光源
D.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5、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50cm处,以10cm/s水平速度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B.铅笔的像相对于铅笔的速度为20cm/s
C.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40cm
D.当平面镜顺时针转到与水平面夹角(如图)时,则铅笔的像与铅笔成120°角。
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
B.体育课上百米赛跑比赛,某中学生取得9s的成绩
C.你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min
D.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7、“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四季更迭。下列四个节气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立春——冰化成水
B.白露——草上的露珠
C.霜降——枝头上的霜
D.冬至——房檐上的冰
8、火星的昼夜温差有时可达到一百多摄氏度。如图,“祝融号”火星车在集热窗中利用“正十一烷”材料进行保温。早上,该材料吸热,晚上,该材料放热,整个过程中基本没有气态物质出现,则该材料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熔化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升华后凝华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洗热水澡时,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40℃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35℃
D.-6℃读作“摄氏零下6度”
10、李磊同学先后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为:、
、
、
、
。该物理课本的长度最接近于( )
A.
B.
C.
D.
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地震、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12、下列关于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小
D.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
13、关于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B.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
C.测量长度时要估读,估读的位数越多越好
D.利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
14、如图所示,能说明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A、B两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图甲是A小车运动的图像,图乙是B小车运动的
图像,由图像可知( )
A.A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A、B两小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相同时间内A、B两小车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D.A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大,B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1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用激光笔照射水中的鱼,那么只要对准鱼在水中的像即可照到鱼
B.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C.雨后晴朗的夜晚,背着月光走,地面发暗的地方是积水,发亮的是土地
D.站在岸上的人,看池底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
17、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小王同学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纸板A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纸板A右半部分可以绕NO转动,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向O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图甲和图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B.通过白色纸板对光的镜面反射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C.当入射光垂直于平面镜入射时,入射角为90°
D.图乙中,将纸板沿NO折转后,反射光也不存在了
18、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敲击右侧音叉使其发声,再使其停止发声,发现左侧音叉也在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乙是摩托车的消声器,其作用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C.丙是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色
D.丁图,敲击音叉,与音叉接触的小球被弹起,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19、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过程中,甲车一直走在乙车前面
B.丙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乙车的速度最小
D.经过5s,甲车前进了20m
20、如图是小明用手机、凸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到屏幕上,手机屏幕的画面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是( )
A.正立的实像
B.正立的虚像
C.倒立的实像
D.倒立的虚像
21、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
B.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D.小明身高约为1.68
2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的装置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由于没有设计实验表格,将测量的结果随便记在草纸上,如图乙。对应图甲的路程,下列对三个数据表示正确的是( )
A.v1=0.22m/s;v2=0.32m/s;v3=0.57m/s
B.v1=0.57m/s;v2=0.22m/s;v3=0.32m/s.
C.v1=0.32m/s;v2=0.22m/s;v3=0.57m/s
D.v1=0.32m/s;v2=0.57m/s;v3=0.22m/s
23、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长9.60cm,分度值为1cm
B.物体长9.6cm,分度值为1mm
C.物体长4.60cm,分度值为1mm
D.物体长4.6cm,分度值为1mm
2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高度相同,体积不同的实心铜柱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25、丽丽在阳光下吹泡泡,空中飞舞的泡泡上出现了彩色条纹,这是光的_____现象。现在城市里很多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作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就会发生_____反射,造成“光污染”。
26、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华同学想知道一卷铜丝的长度。他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出了这卷钢丝的质量为89g,又测算出铜丝的横截面积是0.25mm2,已知铜的密度为8.9g/cm3,则铜线的体积为_______cm3,铜丝的长度是________m。若把铜丝熔化成铜水,其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7、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28、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0~4min内物体做______运动,4~8min内该物体运动的路程为______m,8~10min内速度为_______m/min。
29、如图所示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装置中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
(2)实验时把小车放在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中的砝码质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小车处于平衡状态。
(3)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30、如图所示的图象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象。分析图象信息,在10~20s内,该物体的运动状态为______(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前3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
31、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比为3∶2,则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 ________,把甲物体截去一半,甲剩余部分与乙的密度之比是 ___________。
3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_____;一般情况下,声音在_____(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m/s.
33、原子是由 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中包含的质子带 电.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粒子的进程中,汤姆生首先发现了 .
34、
(1)冬天出门,口中哈出“白气”____(2)吃冰棒时“粘舌头”_________
(3)雾凇的形成_________ (4)把废工件烧成铁水________
3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 ______(选填“达到”或“没达到”)平衡状态,接下来应向 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保持水平静止;
(2)杠杆调好后,第一组同学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同学按图丙进行实验;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第二组实验更合理,理由是 ______,乙丙两图中F2是相同的,那么F1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F1';
(3)如图戊所示的M点是动力作用点,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上画出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______
36、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小明和小亮同学合作估测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两人选取长为510m的长铁轨,小明站在铁轨的一端用锤子敲击一下铁轨,小亮站在铁轨的另一端测量出先后听到了两次敲击声的时间间隔为1.4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敲击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2)敲击声在钢铁中传播的时间
(3)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
37、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法国的巴黎,测定的方法是: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由铸铁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931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8、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某同学坐在大巴车上,匀速向着山崖方向行驶,当距山崖1095米时司机鸣笛,经过6s后听到了回声,求大巴车行驶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39、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的重力和拉力示意图。
40、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41、作出图中两条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