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遂宁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仍然住这所楼房里。(句中加点词“在”是介词。)

    B.“美好生活”“解放思想”“心情舒畅”“勇于反抗”(从短语的结构类型看,以上短语分别是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

    C.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新的成功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证明”是句子的谓语。)

    D.在市场竞争中,国外影片没能打垮国产影片,反而刺激国产影片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在竞争中发展起来。(这是个递进关系复句。)

  •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汉末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英雄事迹。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

    B.变得漂亮  拮据的生活  行为不正  张开两脚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解说: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小明虽然活泼好动,但是也热爱学习。 解说:此复句的关联词语使用恰当。

  •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驼队。

    B.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C.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有一株株傲然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

    D.近处小路上的是长途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她的自尊心很强,请同学们说话要多留心,以免不要伤害她。

    B.近一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D.为了缓解地震灾区受伤人员血液供应不足,社会各界人士踊跃献血。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童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日:“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选自《北史·列传第三十五》)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此 子 才 器 非 诸 生 所 及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学耽书             好:___________        (2)由是声誉     甚:______________

    (3)白玉之环          腰:___________        (4)缊袍            敝: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句子。

    (1)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4】请结合【甲】【乙】选文内容,概括两文主人公有关读书的事件。

    【5】【甲】文中写祖莹父母、亲属和中书监对祖莹的态度和看法,其作用是什么?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释】①葛溪驿:在今江西弋阳,驿是官府设立的旅舍。②未央:未尽。③岁时:时光。④行人:诗人自指。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诗人仰视窗外,侧耳枕上,环顾床前,驿馆中孤寂游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B.“最觉风露早”是羁旅之人身病受困的独特感受,“梦”是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C.颈联从“慷慨”“凄凉”两词可以看出诗人情感由激昂高涨转为悲伤凄凉。

    D.尾联用借景抒情的写法,所写秋蝉聒噪和疏桐黄叶之景更增添无穷的感慨与辛酸。

    【2】赏析“鸣蝉更行人耳”中加点字“乱”字的妙处。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运用

    同学们,一眨眼,初中三年的时光即将过去,我们也站到了分离的路口,离别前、九年级一班的同学 计划毕业前夕举办“共话师恩,畅想未来”的师生联欢晚会,请你协助完成以下几个活动。

    活动一:难忘师恩

    1) 为配合本次晚会的举行,班级准备设计一次以“感念师恩”为主题的板报,板报已经设计了一个栏目,请你仿照给出的栏目另外再设计两个。

    栏目一: 师生情深

    栏日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日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活动二:共话友情

    离别难免伤感,请你写出两句( 上下句) 适宜作为赠言的古诗送给同学,以激励或劝慰他(她)。

    示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我的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活动三:畅想未来

    阅读下列表格,写出你的调查结论。

    对象/调查数据(百分比) /毕业去向

    高中

    职业中专

    社会

    学生

    78%

    17%

    5%

    家长

    90%

    6%

    4%

     

     

    我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填空:

    (1)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3)为了比喻无可抵抗的潮流或无法抗拒的决心,我们可以引用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  

    (4)李商隐《无题》中 的诗句运用比喻、双关,含蓄地表现了对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的赞誉。

    (5)《约客》中把约客久待不至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的诗句是: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

    关于“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

    2019年6月24日上午,宁波交警发布了新的《宁波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此条例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后,宁波公安交警部门将对驾乘电动自行车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驾驶拼装、改装的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电动滑板车、独轮车、自平衡车等器械在社会车辆通行的道路上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査处。驾乘电动自行车不戴安全头盔的驾乘人将收到处罚的短信,若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不处理罚款,将会影响个人征信,进而影响小孩上学、出国、住房贷款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次修订最大的影响在于加强了对各类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尤其是对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的管理和处罚。根据《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和《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同时,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首次和第二次违法的,处20元罚款;第三次及以上违法的,处50元罚款;处罚款或者警告后,交警将责令当事人改正。

    (摘自“央广网”)

    (材料二)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自燃事故频发,严重危害驾乘者的人身安全。导致电动自行车自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其一自身原因:1、线路老化,电动车使用时间久了,车里的连接路线很容易老化、短路。据专业人士介绍,电动车内的连接线一般能承受20安培左右的强电流,如果车内的导线发生短路,加上外部温度过高的话,就很容易发生燃烧。所以一般夏季在烈日下给电动车充电,充电器短路自燃的概率会比较高;2、电池短路。一般电动车电池使用年限长了,内部线路容易短路,引起自燃。另一个原因是电池安装不规范,很多经销商在安装电池时,由于电池盒安装得太紧,连接线之间交叉甚至是压迫,在长期使用摩擦后会导致短路发热引发电池燃烧。其二外部原因:1、过多充电。一般情况下,电动车充八小时左右的电就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然而实际操作中,很多用户为了省事都是直接让电动车充电过夜,这样反而降低了电池的性能;2、电压不稳,不少电动车用户是城市打工族,住在狭小的出租房内,一层楼就有八九户人住着,大家都有电动车,晚上都要充电,当多辆电动车同时充电时,就会导致电压不稳,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整理自“全球电动车网”)

    (材料三)

    冬天到了,大风来了,连续的降温让外出的市民裹上了厚厚的冬衣,也让穿行在大街小巷的电动车包上了五花八门的“棉护甲”。有了这身装备,虽然暖和了身体,却埋下了安全隐患。那么,穿戴这些棉护甲到底安全不安全,执法者该不该管,却引发了不同的声音。记者在走访时,不少驾乘者如是说:“不穿护甲肯定灵活很多。可这样暖和呀!大不了刮大风天慢点骑呗!”“见到红绿灯提前减速,也别扎堆儿,要不客易刮着人!”

    然而就在11月13日,苏州某女子骑着披着防护甲的电动车行驶时与前车相撞,异致人倒车翻,门牙都被磕掉了俩儿。11月20日,舟山某路段上,一辆披着防护甲的电动车行驶途中,交然冲向一辆重型水泥车。经调查,两起车祸都是因电动车穿上护甲,致使车主操作辆失控引发的。

    目前在舟山、上海等地,电动车加装棉护甲已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在公安交警执法中凡是发现非法加装棉护甲、一体式手套的,一律予以现场拆除收缴,并现场训导。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硏究院副研究员朱涛认为,给电动车加装棉护甲目前还是一项被普遍默认的社会现象,处于法理与情理之间的灰色地带,往往出事后才能追究责任,十分被动。然而尽管很多东西都难以在情和法之间找到一个固定的答案,管与不管模棱两可,不过有一条准绳不能模棱两可,那就是安全。

    (摘自《北京日报》)

    某班两位同学阅读了本文后有如下讨论,请阅读他们的对话,补全相关内容。

    小萤:如今由电动自行车所引发的各类安全问题屡见报端,因此我设计了如下这份宣传单,好让大家利用假期向身边驾乘电动自行车的亲友普及相关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

    小舟:你的做法很有意义,不过10.___________处(选择下面表格的A或B)关于处罚的表述不太准确,应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普及法律法规时必须做到表述准确以免产生误导。

    小萤:多谢你的提醒,我立马改过来!

    小舟:看了文章后,我觉得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仅在于驾乘者安全意识淡薄,还在于他们相关知识的缺乏和不良的使用习惯。

    小萤:巧了,咱俩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我特别设计了介绍不良使用习惯诱发安全事故的栏目,如避免烈日下充电是因为11.(1)__________;避免长时间充电是因为(2)__________;避免多辆电瓶车同时充电是因为(3)__________

    小舟:嗯!不如我们在宣传单的第一行补上一条简洁有力的宣传语吧,唤醒广大驾乘者,让他们对安全问题有足够的重视。

    小萤:好主意,那么就写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舟:看了这份宣传单,我发觉运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宣传具有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势呢。

     

    不良驾乘或

    使用习惯

    诱发事故原因

    处罚

    未佩戴头盔

    A首次和第二次违法的处20元罚款;第三次及以上违法的处50元罚款,并影响个人征信

    穿戴棉护甲

    一体式手套

    B舟山、上海等地,公安交警执法中予以现场拆除收缴,并现场训导。

    烈日下充电

     

    长时间充电

     

    多辆电瓶车

    同时充电

     

     

     

     

  •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面子

    陈振林

    ①年青的判官走进府衙的时候,阳光正好,凤翔府衙门前的梧桐树上几只喜鹊正欢畅地聊天。

    ②进到公堂里,他却看到一张绷着的脸。那脸,长在一个瘦小老头的身上。

    ③“我姓陈。”绷着脸的老头开口说话了。年青的判官知道这位就是自己上司知府陈大人了。年青人想要自我介绍一下,老头摆了摆手:“我知道你,你是新上任的知府判官。”年青人昨晚作了一首诗准备呈给知府大人的,他没有从袖口里拿出来,自个儿站在了一边。

    ④下午卸下了差事,判官随同事们快步走出府衙。快嘴的衙役丁三拉过年青判官:“贤良,你要习惯呢,陈大人就是这样的人,他让你没有面子。”

    ⑤“贤良,你的才华我们早知道了,你本是状元,欧阳大人最初看到你的卷子,因担心是自己的学生中状元,才朱笔将你批成了榜眼。他老人家想不到是你呢。”衙役赵四接过了话。

    ⑥年青人知道,“贤良”这一说法是对读书人赞美性的称呼,自己当初应考时就是“贤良方正”科。他拱了拱手,只是轻轻地一笑,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点好事,居然传到了这儿。

    ⑦又一天的公堂,知府陈大人拍了下惊堂木,叫:“前日里,哪几人称呼府人时用上了‘贤良’一词的?报上名来。”丁三和赵四慌忙站了出来。陈大人又拍了下惊堂木,二人立即被按在长条凳子上,各人被责打了二十板子。

    ⑧年青的判官额头一直在冒汗,他没有想到,几乎中了状元的人也不能被称作“贤良”,他只能眼看着两个喜欢说笑的衙役趴在长条凳子上叫喊。这怪老头子, 太不给人面子了,年青人实在是想不通。

    ⑨转眼到了中元节,按照惯例,府里的大小官员得一起聚会谈心。判官心想,虽说刚来,自己也算是府衙中的一员,自己也应该有个小主张才行。既然这陈大人不给自己一点面子,那这次我也就不响应他的号召,我不去参加中元聚会了,算是我的一个小小的抗议。

    ⑩第二天清早,年青人在府衙门口看到了一张告示,告示上公布了昨天没有参与聚会活动人的姓名,一共有三人,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一个,赫然入目。最后的结果是,每个人处以八斤铜的罚款。刚刚履职的年青人,没有领到第一个月的薪俸,却倒被处罚了。

    知府陈大人似乎没有觉察青年判官的感受,上班了,他照样分配给年青判官不少的事儿。其中重要的一桩事就是,写文章。说回来,写文章对年青的读书人不算什么了,更何况是官府的公文。每每任务到,等不了多长时间,年青的判官就写好了,认认真真地呈到陈大人面前,想着改变一下老头儿对自己的看法,让他多给自己一点面子。不想,每次呈上去的公文,陈老头不是在这儿添加一句话,就是在那儿删除一个词。这让优秀的读书人更是难堪,年青的判官狠狠地捶着自己的书桌。

    几个月之后,凤翔府修建了一座凌虚台,这次知府陈大人似乎给了年青的判官一点面子,那就是让他写一篇《凌虚台记》。年青人知道机会来了,他想着借写这篇文章,好好地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年青人在文中写道,世事变换,飘浮不定,“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众人一看,知道年青人在文中有特别意思。可意外的是,知府老头儿一个字儿没有修改,让人将全文刻在了一块石碑上。立在凌虚台前。

    做判官的日子似乎并不长,年青人终于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可以离开这个不给自己一点面子的瘦小的陈老头了。

    之后的岁月,年青的读书人四处漂泊为官,几次受馋遭贬,又几次出山,他都平平安安,在好些个有月亮的晚上,读书人猛然想起的,居然是那瘦小的陈老头。

    他太给我面子了。读书人心里说。

    读书人成了大学士。他从不给当朝人立传:偏偏,他为那瘦小的陈老头写了一属长长的《陈公传》。

    【1】结合文章情节,完成填空。

    不给判官自我介绍的机会——①________________——处罚没有参加聚会活动的人——添改判官写的文章——②_______________——判官为他写《陈公传》

    【2】分析第①段划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

    【3】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角度品析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这让优秀的读书人更是难堪,年青的判官狠狠地捶着自己的书桌。

    【4】阅读全文,分析文中判官起什么作用?

    【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和本文第段划线句,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

    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选自《范进中举》)

    本文第段划线句和链接材料都采用了什么写法?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跟着月亮走吧

    朱成玉

    ⑴那年我12岁,是家里很不顺的一年,处处弥漫着哀伤的味道。先是祖父去世;然后父亲在工作中受伤,中指被车床绞断;随后是哥哥闯了祸,和几个小混混一起偷铁被派出所抓去,坐了班房还要罚款;紧接着是姐姐被一个男人骗了感情,整日里精神恍惚。这些事情几乎是一起涌过来的,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切。

    ⑵父亲在医院里并不知晓家里发生的其他变故,母亲刻意提醒我们,因为祖父的去世,父亲心情一直没有缓过来,所以家里的事情必须对他隐瞒,让他安心养伤。

    ⑶母亲把亲戚朋友甚至邻居家跑了个遍,总算凑够了钱交了罚款,毕竟偷盗数额较小,派出所一通教育之后,就把哥哥放了回来。母亲并没有立即打骂,只是让他跪在院子里,让他自己思过。哥哥双膝跪着,心却直挺着倔强地噘着嘴不肯服软:“我去偷东西,不也是寻思给弟弟妹妹买点好吃的吗?”

    ⑷“就是饿死,也不能白拿别人东西,何况是偷!”母亲终于爆发,气得脸色惨白如月,“人要清清白白,你就在这月亮地儿好好反省反省吧。”

    那晚的月亮白油漆一样泼在哥哥身上,像母亲的目光,一遍遍地洗刷着哥哥身上的污浊之气。

    ⑹姐姐遭遇情感变故后,把自己困在屋子里,拉紧窗帘,整天不出来。母亲担心姐姐闷坏了身子,变着法儿的想让姐姐走出忧郁的囚笼。

    ⑺母亲为姐姐做了很多好吃的,我去喊姐姐吃饭,却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母亲实在逼急了,闯进姐姐的屋子,一把扯开窗帘,月光被抖落一地。

    ⑻满地都是撕碎的纸片,母亲知道那是负心人曾经写给姐姐的誓言。母亲把它们扫起来,扔进垃圾桶。

    ⑼ “你还那么小,难免会遇到不好的人。这有啥,以后的路还长着呢,难不成你就把自己困在这黑屋子里,一辈子不出去了吗?”母亲轻语安慰,“丫头,你看,那月亮还有缺有圆呢,何况是人。以后你就知道了,你这点儿小事儿呀,咋说呢,喏,看见窗外炉子上那大锅菜了吧,它就像那大锅菜里的一头大瓣儿蒜,菜都算不上,就是借点味儿。”

    ⑽许是母亲的比喻生动,姐姐竟挤了一个笑窝出来,继而嚎啕,母亲把她拥在怀里,“哭吧,哭出来就好了。咱不能闷着,你看月亮多好看,你怎么舍得不去瞅上两眼呢!”

    ⑾姐姐心里的缺口,慢慢地就被那月亮的银辉注得满满的了。

    ⑿几天后的一个夜晚,要去医院给父亲送吃的,很远的路,我和母亲走走停停。

    ⒀歇脚的当口,我看见母亲对着夜空轻叹了一口气,仿佛是在对上苍许个愿望,又仿佛是在向无边的黑夜倾诉着憋闷和委屈。眼角似乎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母亲毕竟是女人,太多的事让她有些难以承受,可是她坚忍着不让泪水落下。

    ⒁乌云一层一层压过来,有些让人窒息,母亲也一直沉默着,让人不免担心一个闪电会不会将我们引爆。我想牵个话头出来,可是张开的嘴却被一阵风塞住。

    ⒂忽然间,天上的乌云裂开了一个缝隙,月亮像获得自由的鸟儿,“嗖”一下窜出来!一绺一绺的月光像一把把利剑,霎时间割开夜妖的黑色袍子。母亲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黑蘑菇’总有散开的时候。”并催我说:“快,咱就一直跟着月亮走。”

    ⒃人生是由各种烦恼的碎片组合而成,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不断拼接的过程。人生中那些艰难之事,于我早已不再新鲜,每每苦之风暴来袭,我都不会选择躲闪,而是勇敢地扎进去。我记住了母亲的那句话,也相信乌云总有散开的时候,月亮出现,一切就都有了转机和希望。

    ⒄跟着月亮走吧。

    ⒅这些年,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母亲总是喜欢在月亮地里对我们进行说教,母亲的“月光疗法”对我们健康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殊不知,母亲才是最暖心,最贴心的那缕月光,我们一生都栖息在她的光华里。

    ⒆母亲用强大的母爱叮嘱我,一切烦忧都不必过于介怀,跟着月亮走吧,自会走到柳暗花明处,自会走到鸟语花香间。

    ——选自《博爱》2016年第9期

    1阅读⑶——⑾自然段,分析母亲面对儿女成长中的烦恼,她是如何“四两拨千斤”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5)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晚的月亮白油漆一样泼在哥哥身上,像母亲的目光,一遍遍地洗刷着哥哥身上的污浊之气。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语的含义。

    (1)这些事情几乎是一起过来的,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姐姐心里的缺口,慢慢地就被那月亮的银辉得满满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第(18)段划线句子意思的理解。

    母亲才是最温暖,最贴心的那缕月光,我们一生都栖息在她的光华里。

    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概述了家里的几次变故,既与文章后来的主情节相呼应,又为下文刻画母亲的形象作了铺垫,“哀伤”一词更是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B. 文中的母亲既坚忍乐观,贤惠慈爱而又严厉刚气。面对人生的苦难,她也有柔弱无助,几近崩溃的时候,这么写并未削弱她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的形象。

    C. 月亮这个意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她皎洁如水,温婉大气,与母亲的形象浑然一体,也有助于营造全文诗意唯美的氛围。

    D. 朱成玉的语言灵动贴切,比如他把人生的苦难比作“乌云”,“黑蘑菇”;把月亮比作“鸟儿”,把月光比作“一把把利剑”,读来亲切自然,也不乏想象力。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结合材料内容,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可以抒发情感,可以发表议论。

    (材料一)

    伏尔泰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学会随时倒出“鞋里”的那粒“沙子”。这小小的“沙粒”就是我们需要丢弃的东西。什么也不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

    (材料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明)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明)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清)

    人的一生中,哪些东西可以丢?哪些东西不能丢?丢,有时会使人心疼令人惋惜;丢,有时又让人畅快促人前行。丢,可能是失去,也可以是获得……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抄袭、套作。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6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