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关于物理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读数时应离开被测物体,靠近眼睛读数
B.使用天平测量质量时,不能在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估读到毫米刻度的下一位
D.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应该俯视凹液面,读取数据
2、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
B.乙图中成像条件与投影仪相同
C.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
D.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变大
3、早在公元前1650年,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用石杓舀出液态铜倒入陶范中冷却成固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铜倒入陶范冷却成青铜器是凝华现象
B.液态铜冷却成固态的过程中需要吸热
C.工匠身上的汗水不断汽化,需要吸热
D.刚用过的石杓放入水中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4、光使世界绚丽多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B.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从人眼发出的光照到了物体上
C.树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只吸收绿光,反射其它颜色的光
D.日食现象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而月食不是
5、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评估
6、如图所示,一条走廊的两侧竖立着两面平面镜MN和PQ,MN∥PQ,相距d米,在走廊中间将一橡皮小球垂直指向镜,以v米/秒的速度沿地面抛出,若抛出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则观察到两个平面镜上所形成的第一个像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是( )
A.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互靠近,相对速度为2v
B.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对速度为零
C.小球指向MN镜时,两个像靠近,相对速度为2v
D.小球指向MN镜时,两个像远离,相对速度为2v
7、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一样的是( )
A.手拉开弓
B.棋子被击打后飞出
C.小明压弯跳板
D.熊猫拉弯竹子
8、为防止制作油炸食品时烫伤,人们专门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加长筷子。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这种筷子的长度最接近( )
A.
B.
C.
D.
9、下列关于声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余音未绝”表示波源振动停止,发声仍在继续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可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 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了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
B.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大
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
D.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 45 cm 刻度线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11、如图所示,汤姆用力敲击锅盖,锅盖上面的小老鼠杰瑞随着“翩翩起舞”。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传声不需要介质
C.响度与频率有关
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12、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1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图2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
C.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
D.为了保证小区居民正常生活,小区周围环境中噪声应控制在90dB左右
13、用测力计两次拉动重为G的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测力计的示数一定大于第二次测力计的示数
B.第一次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小于第二次测力计的示数
C.相同时间,第一次通过路程可能小于第二次通过路程
D.相同时间,第一次通过路程一定大于第二次通过路程
14、纳米陶瓷作为高科技材料应用广泛,它具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防浸透、完全无磁性等特点,但它不可用于下列哪项技术中( )
A.纳米陶瓷刀
B.银行卡芯片
C.“嫦娥二号”外表涂层
D.装浓硫酸的容器
15、天府艺术公园是位于金牛区的一道靓丽风景。如图是天府艺术公园中的成都当代艺术馆,它与湖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动人的画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我们能看见艺术馆是因为它是光源
B.倒影是艺术馆通过平静的水面所成的等大虚像
C.艺术馆的房顶呈白色,是因为屋顶吸收了所有色光
D.我们感觉湖水比较浅,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产生的错觉
16、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1m
17、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D.体积为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18、关于重力和质量的关系,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某位置处,同一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将10kg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其质量和重力都要变小
C.天平和测力计在月球上将无法正常使用
D.1kg等于10N,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19、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D.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20、下列关于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小
D.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
21、如图所示是用手拉弹簧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是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 )
A.弹簧对墙的作用力
B.手对弹簧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的重力
22、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滴水成冰
B.雪融成溪
C.气凝成霜
D.山间起雾
23、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24、1999年8月17日凌晨,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是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请指出切实可行的是( )
A.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B.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
C.大声呼救
D.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25、物体保持 或 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受力情况 .
2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物体未掉下桌子),则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桌面受到物体A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_____。
27、矫正远视眼需要戴___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望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的。(选填“放大”或“缩小”)
28、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小明周一带头盔骑电动车去上学,头盔安全带设计的比较宽是为了增大______来减小压强;到了校门用力刹车,刹车后电动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电动车具有______;到校后,参加升旗仪式,旗杆顶端安装的滑轮在旗杆顶端的作用是______。
29、半潜船是专门从事超大型设备的海运船舶,他工作时通过本身压载水舱中水量调整,能平稳使甲板下潜入10~30m深水中,只露出船楼建筑(如图),以便将承运货物(如舰船)顺利拖拽到甲板上方,然后再调整舱中水量,使船身连同甲板货物一起浮出水面,固定好货物后,就可跨越海洋运送到世界各地。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半潜船工作时,通过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自身压载水舱中的水量,平稳地将船身潜入水中。
(2)没装货物甲板处于下潜状态的半潜船,与它装载货物一起浮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一定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实际上,半潜船在工作过程中,始终处于______(选填“漂浮”或“悬浮”)状态。
30、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则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力______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强______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1、意大利科学家______最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的值;小明把自制的简易气压计(如图所示)从山脚下带到山顶上时,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将__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32、如图,不断抽出钟罩内空气,闹铃声______,推理出______。
33、在国庆节的天安门广场上,步伐整齐走直线的三军仪仗队中的任意两个战士都是相对_______的;在训练中某战士用了2min行进了约150m,则该战士的行进速度约为_______km/h。
3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一个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但令他吃惊的是,当他抓到这个小东西时发现它竟是一颗子弹,你猜想这种事情_____(“可能”或“不可能”)发生,理由是_____.
35、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g取10N/kg)
质量m/g | 100 | 200 | 300 |
| 500 |
重力G/N | 1 | 2 | 3 | 4 | 5 |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___________。
(2)图中弹黄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N。
(3)如图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________。
A.钩码的重力 B.钩码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钩码的拉力
(4)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
(5)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______比,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被测物体 | 形状 | 重力 |
橡皮泥 | 正方形 | 4.8N |
圆形 | 4.2N | |
三角形 | 3.6N |
(6)该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形状是否有关”的实验,他们用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他们的结论正确吗?_________,请你对此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做出评价_________。
36、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人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____ ____ 在液体中.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 (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 (b) 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___ _ ρ水 (=/>/<),h与ρ水、ρ液,及H的关系式是h=____________ 。
(3)小明根据图16(a)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结果发现,1.1刻度线是在1.0 刻度线的______ _ (上/下) 方。
(4)为检验刻度的误差,小明取来食用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 (c) 所示的情形,这让他很扫兴.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用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______ __。
37、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反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图线表示甲物体的运动状态,b图线表示乙物体的运动状态。求:
(1)甲物体运动的速度v甲。
(2)运动8秒甲、乙间的距离s。
38、一列火车长2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隧道长980m,那么这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39、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在发声,根据图中给出它们发声时撞击轻质小球的情景,大致画出示波器B中显示出来的波形图.
______
40、如图所示,重为50N西瓜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O点为重心)。
41、如图 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去推一个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箱子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