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邵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37年11月,英国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与材料评述相关的是( )

    A.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民取得的第一场胜利

    C.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的迷梦,激发全国人民的斗志

    D.日军死伤严重,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2、老师在讲中华民国纪年换算时,学生小华站起来说他爷爷就生于民国时期,他爷爷今年(2021年)90周岁了。老师问:小华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年?正确回答应该是(     

    A.民国十年

    B.民国二十年

    C.民国三十年

    D.民国四十年

  • 3、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表述有误的是(   )

    A. 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B. 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C.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立法权并负起责任   D.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 4、“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二大

    D.八七会议

  • 5、改革开放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是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 6、“长征路上走出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两代伟人,走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全部成员……走出了人民解放军的9位元帅,8位大将和90%以上的开国上将、中将、少将。”你从这段材料中获得的最主要的信息是(     

    A.长征是宣言书

    B.长征是宣传队

    C.长征是播种机

    D.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 7、“国内专电:免曹(汝霖)令已下。”此电文反映了1919年哪一运动取得的初步成果(  )

    A. 戊戌变法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工人运动   D. 五四运动

  • 8、有人说:“100年前,武昌的枪声埋葬了一个旧时代。”下列有关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9、小红在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了四幅图片,其中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成就是下面图片中的

     

     

  • 10、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在研究20世纪50年代初“朝鲜战争”时,最可靠的证据是(     

    A.上甘岭战役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

    B.反映朝鲜战争题材的小说

    C.历史论著中对朝鲜战争的描述

    D.以朝鲜战争为题材的影视作品

  • 11、火烧圆明园的是

    A.八国联军

    B.美俄联军

    C.英法联军

    D.日俄联军

  • 12、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做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

    C.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 13、杂交水稻之父是( )

    A. 袁隆平   B. 华罗庚   C. 邓稼先   D. 侯德榜

     

  • 14、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  

    九一八事变   南京大屠杀   七七事变 西安事变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①③②   D①④②③

     

  • 15、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B.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严复、魏源--新文化运动

  • 16、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鼓励推荐人才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盐铁官营

  • 17、1941年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该题词为哪一事件写的

    A.七七事变

    B.皖南事变

    C.西安事变

    D.红军长征

  • 18、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

    A. 陕北解放区   B. 中原解放区   C. 东北解放区   D. 山东解放区

  • 19、它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一次社会变革,中国社会结构不再存在阶级对立,就整个社会而言,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从而为社会的健康发展铺就了坦途。“它”指的是(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抗日战争

  • 20、“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在朝鲜战胜中国,确立了自己的优势,接着又完全吞并了这个国家。”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78年12月中共____________________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22、“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30年来,它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 迹。”这里描述的城市是______

  • 23、

    洋务运动的背景:___________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 2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__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在解放战争中实行__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

  • 25、甲午海战中为国捐躯的致远舰管带是________,近代率领湖广子弟收复新疆的是________

  • 26、_____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后期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_____

  • 27、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提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 28、著名战地记者魏巍把____称为“最可爱的人”。

  • 29、背景:            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

  • 30、第一个农村革命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开国大典的阅兵总指挥是_____

    (2)新中国的第一位国务院总理是_____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 32、请写出南京条约的内容。

  • 33、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请你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工业强国梦】

    (1)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什么?

    【科技兴国梦】

    (2)请你写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两弹一星方面取得的成就两例。

    【农业富民梦】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实行什么制度使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指的是什么?

    (4)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中学生,你应该怎样做呢?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了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摘编自人民日报《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的典型战役。“坚不可摧的长城”是一条怎样的战线?什么事件促进了这条战线的初步形成?十多年前,国共也曾合作建立起一条革命统一战线,并取得了什么战争的初步胜利?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的政治、军事战略方针,紧紧依靠劳苦大众,领导人民军队,在兵员、装备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了三年多时间就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强大敌人。

    ——《解放战争精神与中国梦的历史辩证法》

    (2)材料二中“不可一世的强大敌人”是谁?哪部法律性文件的颁布,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胜利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