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2025年高考模拟(3)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wēn  nuǎn   quàn  gào   xìng  yùn   bāng  zhù   bì   lǜ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ǔ  zhī    jué  dìng shì jiè     yǔ  zhòu     fǎn   fù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草木____兵    知己知____  _____草丛生

    ____神速 以____万一   永____人间

    _____救赵   声东____西

    这些成语与_________有关,我积累了两个类似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反义词。

     

     

  • 4、按课文填空,我能灵活用。

    1.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 _______________”?

    2.苟利于民,不必法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父母健在时要及时行孝道,不要等到父母去世了才后悔。

    4.在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的珍宝,《春夜喜雨》中常用来赞美老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泊船瓜洲》中_________________。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5.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如___________的李大钊,___________的张思德,________的鲁滨逊,我们学过的外国名著中你最喜欢的一部作品是______________

  • 5、看拼音,写词语。

    (1)chí táng( )里,荷花zhēng qí dòu yàn( ),正是guān shǎng( )的好时候。

    (2)早晨,天空乌云mì bù( ),下起了大雨。午后,雨停了,天气liáng shuǎng( ),蜘蛛xùn sù( )回到了网上。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诗文内容补充完整。

    【2】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诗人王昌龄要送别的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他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送别朋友的。诗的前两句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了离别的气氛。

    【3】这首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送别的诗句呢?快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平时的积累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①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写。②早岁:早年,年轻时。③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④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⑤《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

    1“中原北望气如山”中“气”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暗写诗人晚年已知世事艰难并流露出愤激不平之意,感叹自己早年不懂得世事的艰难。

    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B.颔联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和平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C.尾联叙事抒情,写了诸葛亮(古人)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D.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 8、课内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_______中,

    风光不与_______同。

    接天_______无穷碧,

    映日_______别样红。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朝诗人________

    【3】本诗描绘了_______的美丽风光。

    【4】读完诗句“接天____无穷碧,映日____别样红”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

    港珠澳大桥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的起点是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整座大桥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时速每小时一百公里。

    1983年,胡应湘先生最早提出了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想法;2009年12月15日,港珠大桥正式开工建设;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小型客车通行费每车次150元人民币。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有15千米是全钢结构钢箱梁,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钢铁大桥。

    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全长6.7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沉管隧道标准管节,每一节长180米,排水量超过75000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沉管隧道。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8米不等的深度进行海底无人对接,对接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是目前世界上最精准的“深海之吻”。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深处在海底48米,而目前世界沉管隧道最深很少有超过45米的,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沉管隧道。

    它被英国卫报评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白天,站在大桥上的观景平台远眺,像骑上了一条巨龙,蜿蜒而来,一头扎进了浩无边际的太平洋。夜晚降临,它宛如海上发光的“巨龙”,用最灿烂的姿态连接起珠港澳三地。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通车,大大缩短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距离,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只需30分钟。通车前,陆路往来三地,车程在3小时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轮也要1个小时。

    【1】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判断。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

    A.港珠澳大桥起点是香港大屿山,从大屿山出发可以到达珠海,也可以开往澳门。

    B.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师是胡应湘先生。

    C.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

    D.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评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2】材料二中,目前港珠澳大桥有________个世界之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画“ ”的句子,从中可以感受到港珠澳大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作者对港珠澳大桥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4】材料三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有力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长着蓝翅膀的老师

    ①小雏菊幼儿园的园长奶奶急坏了,因为小家伙们满地爬,桌子、椅子四处跑。

    ②今天,幼儿园来了一位会飞的老师,孩子们可高兴了。他们不吵不闹,睁大眼睛怪地看着新老师,一对蓝翅膀叠放在她的背上呢!

    ③“你们喜欢我的翅膀吗?”老师说着,慢慢地张开那对天蓝色的翅膀。翅膀轻轻毕扇起一阵温柔的风,教室里一下子就充满了透明的五色。

    ④“真美呀!”孩子们说。老师问道:“那你们想飞吗?”

    ⑤“想啊,可是我们没有翅膀呀!”孩子们着急地说。

    ⑥“所有的孩子都是有翅膀的,只要想飞就能飞。”老师说。

    ⑦“真的吗?”“真的!飞吧,飞吧!”

    ⑧孩子们背上果然扑扇着五颜六色的翅膀,一个接一个紧跟着蓝翅膀老师,飞出了教室…

    ⑨园长奶奶吓坏了,追着孩子们喊:“快下来!快下来!”孩子们飞得正高兴,才不会下来呢!

    ⑩孩子们飞着□飞着□一棵大树热情地招手□孩子们□到我的树上来做窝吧□师领着孩子们齐刷刷地落到树上□为树爷爷唱了一支好听的歌□唱得树爷爷哈笑□

    从这以后,小雏菊幼儿园的孩子经常飞。他们有时飞得近,有时飞得远。他们认识了大地上的城市、河流和山脉,还同天空中的白云、小鸟都交上了朋友。

    自从孩子们会飞以后,小雏菊幼儿园的桌子、椅子也变乖了。它们每天干干净串,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幼儿园教室里,不再到处乱跑。

    如今,园长奶奶也喜欢那位长着蓝翅膀的老师了。

    【1】给短文第⑩段补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孩子们的表现让园长奶奶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照样子,填写合适的内容。

    【3】读第⑧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想象到的画面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义中一开始写“桌子、椅子四处跑”,后来“桌子、椅子也变乖了”。这两处表面上在写 _________ ,实际上在写 _________ ,写出了 _________

    【5】你喜欢这位长着蓝翅膀的老师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青蛙立志

    春天到了,沉睡了一个冬天苏醒过来的青蛙,想要做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于是,它宣布:“我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成为第一只登上世界屋脊的青蛙。”

    从田间越上田埂的青蛙,踏上一条刚刚铺满青石子的路,小石子尖尖的,刺得青蛙肚皮鲜血直流。青蛙咬紧牙关,挺过来了。走呀走,进入了炎热的夏天,青蛙来到一望无际的沙漠,他忍着风沙,吃尽苦头,终于一步步走出沙漠,到了西藏。

    西藏的花草见一路风尘的青蛙走来,问:“青蛙,你去哪儿?”青蛙说:“去珠穆朗玛峰。”“那里很冷呢,有危险!”“目标就在眼前,我决不放弃!”青蛙一步步向珠穆朗玛峰走去。  

    走着走着,天越来越冷,青蛙渐渐失去知觉,它永远去不了珠穆朗玛峰了。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苏醒——______   安全______   坚持——______

    2写几个带有“一”字的词语。

    例:一路风尘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同意下面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①青蛙志向远大,值得我们学习。

    ②青蛙朝着自己的目标,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前行。

    ③青蛙制定的目标虽然远大,但不切合实际,永远也实现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桂林山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甲”的意思是______

    A.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B.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

    C.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 D.居于第一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

    (2)文中描写桂林山“险”的词语有______

    A.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B.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C.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D.云雾迷蒙,绿树红花

    (3)“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A.总领全文 B.总结全文 C.承上启下 D.点明主题

    【2】仿照例句,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例: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1)今晚的月亮真亮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室打扫得真干净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阅读文章,填空。

    (1)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桂林的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险。

    (2)第2、3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修辞手法。

    (3)给每个自然段拟一个小标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蚂蚁

    蚂蚁整天辛勤的劳动,没有一个偷懒的。它们很团结,见了面就相互摇着触角打招呼。我很喜欢它们,有时候捉虫子给它们吃。

    (1)这段话中的它们指的是(  )。

    (2)喜欢它们的原因:一是它们(   );二是它们(   )。

    (3)喜欢它们表现在:(   )。

     

  • 14、阅读课文第8、9自然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第二个的意思________。

    A.种植;培育   B、种植;种植   C、培育;培育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理解正确的是(   )

    A.十年种好一棵树,一百年才能教育好一个人。

    B.树木成材需时十年(虚数) ,而培育人才却是关系到百年的事情,说明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不容忽视。

    3“______”画出表现对田老师深深感谢的句子。

    4.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到了文学的启蒙。 

    B、田老师讲的故事很生动,故事就是文学的种子。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句子乐园。

    1.珍妮买了七个面包圈。(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珍妮难道不想让小男孩走路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铺子里买了七个面包圈。(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在花丛中飞。 (改写成拟人句)

     

    (2)用关联词将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

    ①她爱唱歌。 她爱跳舞。

     

    ②他生病了。 他没上学。

     

     

  • 17、按要求改句子。

    (1)柳树被春姑娘叫醒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把小雨滴吹落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样死了,比鸿毛还轻。(改成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改成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司马迁写史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司马迁悲愤交加。(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司马迁打消了这个念头。(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世界上怎么没有您最想要的东西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不 是一条道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改成反问句。

    小孩掉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_____________________(缩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妙笔生花。

    童年的生活很美好,童年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让我们用一段文字来概括心目中的童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