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典诗歌默写。
(1)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李白《望天门山》)
(2)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苏轼《饮湖上初睛后雨》)
(3)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2、选词填空。
若无其事 不动声色 面不改色 得意扬扬
1.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 )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
2.大家都快着急死了,你怎么还是一副( )的样子啊!
3.这个孩子撒了谎,竟然( )。
4.面对蛮横可恶的敌人,伯诺德夫人( )地慢慢说,柴房里很黑,杰克需要蜡烛。
3、补充词语。
( )顾( )盼 引( )大叫 ( )不相让 大( )大( )
三( )一( ) 一( )不( ) 从( )不( )
( )( )如也 不( )其( ) ( )长而去
4、组词。(18分)
绝( ) 鸣( ) 令( )
决( ) 呜( ) 岭( )
船( ) 今( ) 爱( )
般( ) 含( ) 受( )
绕( ) 寺( ) 消( )
浇( ) 待( ) 梢( )
5、填空。
藏 cáng____ zàng____
缝 féng____ fèng____
6、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练习。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之一。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两个动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
【2】这是一首______________(题画诗 写景诗 咏物诗)。
【3】诗中哪些是诗人看到的?哪些是诗人想到的?请把相关诗句摘抄下来。
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写了竹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8、古诗词练习。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人认为能改变清政府腐朽现状的诗句是:_________。
【3】《己亥杂诗》中用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公”这样具有壮伟特征的词语来展现大中国的磅礴气势
【4】其中对“九州生气恃风雷”“生气”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
A. 气愤
B. 生机勃勃的局面
C. 发怒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文中说明赵州桥最先使用了“这种设计”的词语是__________。“这种设计”的好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赵州桥一共有( )
A.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B.三个桥洞 C.四个桥洞 D.五个桥洞
【3】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
【4】看到赵州桥的设计,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然后完成练习。
聪明的梅花鹿
有一只老虎,遇见一只梅花鹿。老虎很想吃梅花鹿,但是它从来没见过梅花鹿,不知道梅花鹿有什么本事,就问:“你身上的斑点是做什么用的啊?”梅花鹿说:“这是我吃老虎的记号,我吃一只老虎,身上就长一个斑点。”老虎一听,吓得拔腿就跑。
半路上,老虎遇见一只狐狸,就把刚才遇到的事告诉了它。狐狸听了大笑起来,说:“你上当了,走,我跟你去把它捉来,给你做午餐!”老虎说:“不,梅花鹿很可怕,也许你看见它会跑的。”狐狸说:“要是你不放心就用你的尾巴绑住我的尾巴好了。”
梅花鹿看见老虎和狐狸一块儿走来,就喊:“狐狸啊,谢谢你把老虎捉来,我正在找它呢!”老虎听了,以为上了狐狸的当,回头就跑。结果狐狸被老虎拖死了。
【1】故事出现了三种动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的意思连线。
老虎 机智
梅花鹿 可悲
狐狸 愚笨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梅花鹿很聪明?用“ ”在文中画出来。
11、阅读
_______
我的家乡在黄河故道边。黄河故道沉沙多,沙丘连绵不断,像一座座小山包似的。每当风沙漫天,我以为这可恶的风是树带来的,就天真地想,要是把树都砍了,风就不会再刮了吧?长大后オ知道,恰恰只有树才能挡住风沙。从那时开始,家乡便开始大量地栽树,不仅房前屋后,而且连小路旁边、沙丘上到处都栽上了树。那些树密密麻麻,不计其数。村子和村子之间只能听见鸡鸣和狗叫的声音,却望不见村子上空的袅袅炊烟。
那时候我们跟大人走村探亲,调皮的孩子会爬到树上,在树枝上行走,从这个村子到那个村子可以脚不沾地。爬树是我的看家本领,不管多么高大的树,我会很轻松地爬上去。那时候也不知道爱护鸟类,到树上找鸟窝掏鸟蛋是家常便饭。家乡的树多,每年冬天来临之际,枯枝落叶遍地,捡回家后一年的柴草问题就解决了。树林更是孩子们的乐园。春天,我们到树林里捉黑老麻虫。黑老麻虫傍晚时分就会从沙土里钻出来,爬到刚刚长出叶的树枝上,一串串的,我们就捉来放进瓶子里,带回家喂鸡。夏天□我们在林间穿行□满头大汗地捉知了□谁捉到一只知了□就快活得大喊□我捉到一只□尤其是有月亮的晚上,我们在树林中捉迷藏。月光如银,树影摇曳,我们欢乐清脆的笑声常常惊飞树上栖息的鸟儿。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儿时林中嬉戏的情景却常常出现在梦里。故乡的沙丘也变成了旅游景点。我曾经陪伴远方的客人去游玩,向他们讲述我的童年在这里留下的快乐,他们一个个都听得如痴如醉。
【1】给文中“□”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村子和村子之间只能听见鸡鸣和狗叫的声音,却望不见村子上空的袅袅炊烟。”这句话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写了儿时在树林中的几件趣事,它们分别是:在树枝上行走、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5】这篇短文主要写的是(填序号) ( )
A.故乡的沙丘变成了旅游景点。
B.家乡的树林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
C.家乡有了树林后再也不是黄沙漫天了。
12、课外阅读。
饺子的来历
对于饺子的来历,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颇多。
早在三国时期的《广雅》一书就提到过这种食品。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zhuàn)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kè)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除史书记载外,民间还另有一则传说。从前有个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寻欢作乐,闹得国家贫穷,百姓怨声载道。一天,奸臣潘奇叩见皇上,说“人若能吃百样饭,就可增寿延年成神仙,皇上可下令在各地招选名厨,让他一日三餐做新样,吃到百种饭,不就如愿以偿了吗?”皇上听后,即出告示,举国招选。
不几日,各地厨师来到京里,经殿试,苏巧生被选上。从此,苏巧生凭高超技艺为皇上做了九十九个花样的饭菜,皇上很满意。这一夜,苏巧生很高兴。心想明天再做一样饭就可回家与亲人团聚了。但到做饭时,竟不知该咋做最后一顿饭。他想到自杀逃跑,还想到毒死这个吃喝人民血肉的昏君。正在悲伤的时候,突然看到菜案上有些剩下的羊肉和菜,便举刀把羊肉和菜一起剁碎,胡乱搁上调料,用白面皮包了许多小角子,然后放在开水锅里煮熟,当成最后一样饭给皇上端去。苏巧生正木呆呆地坐着等死,谁知皇上吃了这餐饭后,竟穿着睡衣跑进厨房说:“今日这顿饭最香,这叫什么名字?”苏巧生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后抬头看见这种扁扁的东西,信口答道:“这是民间上等品———扁食。”皇上又留苏巧生继续给他做饭,巧生对这个贪得无厌的昏君气愤极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厨师,就学着包扁食吃。这样,一代一代,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食品,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
【1】给加点字注音。
偃月( ) 记载( ) 剁碎( ) 奸臣( ) 佳肴(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
(2)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 )
(3)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 )
【3】“饺子”最初被叫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从哪两方面介绍了饺子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瓜香不减来时路
田畴载绿,花木扶疏,又是一年果红瓜香。
儿时乡村清贫,过秋儿买瓜的时候不多。古诗虽言“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但嘴馋胆大的孩子还是禁不住那甘甜的诱惑去偷瓜,既为了解馋,也为了寻求一份刺激。
我也曾是偷瓜孩子中的一员。在骄阳似火瞌睡连连的午后,三五个小孩便( )地钻进一望无际的玉米地。我们猫着腰,拨开茂密刺人的玉米叶子,屏气凝神地模向瓜地。到了瓜秧匍匐的开阔处,前面的孩子悄悄趴下去,老鼠一般探出头观察一番,如果不见人,就要下手了,不管生瓜熟瓜,够得着的无一幸免。伙伴中有一人因总摘青瓜而得名“生瓜头”。此刻,如果不幸被发现,看瓜的一声断喝,孩子们就立刻四散而逃,跑丢鞋的时候也常有。
那一次到一偏远瓜地,老瓜头许久不在,偷瓜的孩子( )地钻进瓜窝棚去吃,跑累了吃饱了之后竟然睡去了。当我们( )地睁开眼,看瓜的大爷已经从天而降立在我们面前,当时我们都傻了,垂头丧气等着一场狂风骤雨。没想到,他问问这个孩子是谁家的,那个孩子是谁家的,然后又塞给我们两个香喷喷的瓜:“以后馋了就来,别‘祸害’人啦!”如此( )地吆喝几句,便打发我们回家去了。
童年如梦,只是不知道,这样的美梦是否还在天蓝草碧瓜香弥散的乡间烂漫上演?
【1】将下面四个词语恰当地填入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①大摇大摆 ②鬼鬼祟祟 ③骂骂咧咧 ④迷迷糊糊
【2】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人物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
【3】第四自然段中加点的“从天而降”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文中的看瓜大爷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本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可有可无。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4、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描写,从“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最后一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表示意思转折 C.表示解释说明
【3】在法庭上,父亲的神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这时他心里也许在想: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洪水中的人们被女娲救上来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息变成了风和云。(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 (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照样子,写人物说话,不用“说”来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___________天空中飞来了几只___________鸟儿。
19、句子乐园。
(1)牛儿 山坡 吃草 在 上(连词成句并加上合适的标点。)
(2)小鸟在________________。(补全句子。)
(3)为什么把橡皮借给他 (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20、按要求写句子。
(1)农夫将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一份爱心
提示与要求:在我们这个充满爱心的社会里,你曾得到别人的关爱,也曾把自己的一份爱心献给他人、集体、社会……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事,以“一份爱心”为题目写一篇习作。要求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并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