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较下面的句子,哪句写得好,并说明理由。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2、默写。
写一首自己喜欢的描绘自然景物的古诗词。比如《诗经•采薇》《天净沙•秋》《春夜喜雨》……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山上________,________;山下________,________。树枝像________,绿得________。
(2)学了《少年王冕》,我觉得王冕很爱学习,由此,我想起了几个形容好学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觉得王冕很懂得珍惜时间,由此,我想起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训斥——________ 漂泊——________
郑重——________ 境遇——________
爱惜——________ 宝贵——________
5、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1)你也是第一次到这里来( )怎么知道这树上的李子是苦的呢( )
(2)多么可爱的小鸟啊( )我想和它们做朋友( )
6、读儿歌,回答问题。
向日葵,花儿黄,
一天到晚朝太阳。
盘儿大,籽儿壮,
从不骄傲把脸仰。
【1】这首儿歌有_________句话。
【2】这首儿歌写的是什么植物?请用“____”在儿歌中划出来。
【3】它的花是什么颜色?请在儿歌中圈出来。
7、阅读白居易的《忆江南》,回答问题。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忆江南》是一首( )。
A. 曲 B. 词 C. 诗
【2】“江南好”中的“好”字,包含着诗人深情的________。
【3】诗人描写了江南的____、____和____的景色之美。“________”一句是对江南风景总的赞美,与“________”一句相呼应。
8、古诗阅读
清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是_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写的,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这一天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习俗。
【3】诗句中__________写出了清明的天气特点,__________写出了行人的神态特点。
【4】“借问酒家何处有”中“借问”的意思是__________。
【5】下面加点词和古诗中“欲”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求知欲 B.随心所欲 C.摇摇欲坠
【6】想一想,在横线上写出杜牧的一个诗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类文阅读。
斗鹅
列宁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不到五岁就识字了。上学前,他就成了图书馆的小读者啦!因为家里的书和杂志已经不够他读了。
有一天,列宁正兴(xīng xìng)冲冲地捧着刚借来的新书回家,快到门口时,遇到邻居养的一群大鹅。大鹅不知道他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就跑着叫着,朝(cháo zhāo)着他扑了过来…
跑,已经来不及了。如果把书扔掉,随便抓起一根棍子,就可以抵挡了。可是,不能!那样会把书弄坏的。于是,列宁把书紧紧地抱在胸前。
一只大白鹅摇摇晃晃地向他走近了,嘴里吭吭叫了两声,神气地向上翘(qiào qiáo)起尾巴,左右甩了几下,像喝醉了酒似(sì shì)的一步步逼近。这时,列宁急得躺倒在地上,脸朝天,用两只脚抵挡这群大鹅的进攻。姐姐听到叫喊声,赶来了,扶起了他。幼小的列宁,衣服虽然弄脏了,可看到手中的书被保护得好好的,一本也没有弄坏,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1】用“/”把短文括号里不恰当的读音画去。
【2】用“~~~~”在短文中画出列宁“斗鹅”的句子。
【3】读读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抓住具体的动作描写作批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宁的衣服弄脏了,为什么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微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大阔叶折成大篷船,小窄叶做小舢板。有时,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帆、五桅帆的大船。我们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跑到小木桥上,把芦叶往河中央轻轻地一放,保险翻不了船。船一下水,便顺着风儿开走了。我们就用芦叶卷起喇叭,呜啦呜啦地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
【1】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远航”是什么意思?“我们”如何欢送芦叶船远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着渐渐远去的芦叶船,“我”和小伙伴们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
①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不一会儿,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俩了!”人们叮叮当当地敲响了铁碗铜盆,嘀嘀嗒嗒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大家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车子由欢呼的村民拉着,簇拥着。前来迎接的人们加入了这支回小镇的队伍,他们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②整个小镇灯火通明,谁也没有再回去睡觉。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在孩子们回来后的半个小时,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同时还使劲握住撒切尔太太的手,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1】“不一会儿”形容时间很短,可以代替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
【2】“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生动地写出了人们为两个小孩子感到________。(A.欣慰 B.激动和高兴 C.伤心和绝望)
【3】选段第1自然段中,人们是怎样迎接两个孩子的?用“____”画出来,再结合全文说说人们为什么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名著我会读,根据要求作答。
林冲道:“若得如此顾盼最好!”柴进道:“只是沧州道口现今官司张挂榜文,又差两个军官在那里搜检,把住道口,兄长必用从那里经过。”
【1】推测本段选文出自四大名著的《____》。
【2】猜猜下面词语的大致意思,选择合适的意思(填入序号)
官司(____) 榜文(____) 差(____)
①告示 ②官府 ③缺少 ④派遣
13、阅读理解
人类的朋友——燕子
燕子总是在飞,似乎永不疲倦。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的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_____猎物,在飞行时_____,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________时,也不是_____在巢沿上,而是扑棱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_____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燕子是一种勤劳的鸟。筑巢,“结婚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捕虫能手。一对燕子夫妻每天能捕很多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食物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燕子。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燕子总是在飞,是_____________造成的,因为___________,所以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
【2】“燕子总是在飞,似乎永不疲倦”的意思是:(在正确的句子后面画“√”,错误的打“×”)
①燕子永远不会疲倦。 (___)
②燕子其实也会感到疲倦。 (______)
【3】请将下面的动词填进文章的横线处。
饮水 蹲坐 吃饭 停留 吞吃
【4】认真阅读第二自然段,用“ ”画出能够概括这段文字内容的一句话,并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蚂蚁搬家
大树边,一群蚂蚁正在往山坡上搬家。有的蚂蚁围成圈,一起用嘴咬着饼干,慢慢地向前移动;有的蚂蚁力气大,独自咬着菜叶;还有的蚂蚁两两结队咬着饭粒,爬得又快又稳。
它们刚搬完家,雨点就滴答滴答地落了下来。蚂蚁们躺在自己的新家里,欣赏着外面的雨景,品尝着美味的食物,这真是一种快乐的享受。
【1】短文共有_______小节。
【2】根据短文内容把左右两边的词语用直线连起来。
欣赏 食物
品尝 雨景
享受 搬家
齐心 快乐
【3】把句子写完整:
小朋友在草地上做游戏,有的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_。
【4】蚂蚁搬家的原因是(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
(1)它们原来的家太小。( )
(2)因为天快下雨,雨水会把它们的家淹(yān)了。( )
(3)它们的敌人来袭(xí)击它们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在大年夜里,谁能买她的火柴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女孩说:“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女孩死了。小女孩摆脱了寒冷、饥饿和痛苦。(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大家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根小草的力量怎么会这样大?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禹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禹都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进入梦乡。(扩写句子)
【2】草地上有几只数不清的小鸡在悠闲地散步。(修改病句)
【3】在最后关头,董存瑞舍身炸掉了敌人的碉堡。
改为把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难道我们不应该为他们献出一片爱心?(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练兵场(按要求完成句子)。
(1)兴安岭多美呀:有青松、白桦,还有野花。(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丛里还隐藏着小红豆。(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不改变原意,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面面红旗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十分鲜艳。(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这片土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喜悦。(仿写句子)
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练笔。
当个小诗人,围绕“小草”写几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