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图选择正确的拼音( )
A.yù mǐ
B.yǜ mǐ
2、wǒ huìxuǎn wǒhuìtián
我 会 选, 我 会填。
声 升 生
1、我们每天早上都要( )旗的!
2、夏天最好别喝( )水。
3、小明回答问题的( )音特别响亮。
在 再
1、这次没做好,我们( )做一次。
2、爷爷( )认真的看报纸。
3、[字音]下列加点字中,不是轻声的一项是( )
A.脚尖
B.尾巴
C.月亮
D.镜子
4、选择合适的字填写
1、有一(天 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2、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 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5、读一读,加上合适的标点。
(1)河边的夜色真美呀______
(2)你的作业做完了吗______
(3)要是早一分钟,就不会迟到了______
6、把句子补充完整。
1.我多想( )。
2.北京是( )。
3.我们爱( )。
7、我会比一比,再组词。
青(______) 拍(______) 真(______) 己(______)
清(______) 怕(______) 直(______) 已(______)
情(______) 午(______) 快(______) 在(______)
晴(______) 许(______) 块(______) 再(______)
8、写近义词。
开心——(________) 非常——(________) 无——(________)
9、看拼音,写词语。
kàn zhe(_____) dào chù(_____) zài jiàn(_____) bà ba(_____) bái sè(_____)
xiāng cūn(_____) dī tóu(_____) qián fāng(_____) jié mù(_____) zhēn xīn(_____)
10、读句子,写出下列与划横线的词意思相反的词语。
1.商场的柜台里有各种各样的商品。_______
2.一边说,一边做动作,这样扔更容易明白。_______
3.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消灭光。_______
4.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_______
5.长大以后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______
11、照样子,词语接龙。
例:朝阳→阳光→光明→明天
1.水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照样子,填一填。
一(___________)马 一(__________)桌子
一( 辆 )车
一(___________)伞 一(__________)红旗
13、wǒ huì tián gēn jù kè wén nèi róng tián kōng
我 会 填( 根 据 课 文 内 容 填 空)。
1、奶奶笑着说:“这白发,
是你爸爸
的,
是你的。”
2、我说:“奶奶 ,
操心,这还会变
吗?”
14、根据语境写字词。
小猴子下山来,看见了很多好吃的,他fēi cháng高兴,可是他见了xī guā
就扔掉桃子,看见小兔又去追小兔,结果他只好kōng
着手wǎng
家走。
15、我会连。
敏而好学 不能则学 严寒对 细雨
读书百遍 行万里路 春暖对 花香
读万卷书 不耻下问 和风对 酷暑
不知则问 而义自见 鸟语对 秋凉
16、请你判断对错。
(1)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_____)
(2)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远,习相近。 (_____)
(3)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_____)
17、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读了《小公鸡和小鸭子》这一故事,我懂得了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____)
2.《树和喜鹊》一文中因为树和喜鹊成了好朋友,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____)
3.《怎么都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人是快乐的,在集体中更快乐。(____)
18、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冬”的偏旁是“女”,叫反文旁。(______)
【2】“万”字的第二笔和“方”字的第三笔都是“”。(______)
【3】“飞”的第一笔叫横斜钩,和“风”的第二笔一样。(______)
【4】写“国”字要“先外后内”,先写“口”,再写“玉”。(______)
【5】“病”的偏旁是“疒”。用“疒”作偏旁的字大多与疾病有关。(______)
19、阅读天地。
韦编三绝的故事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他一生都热爱学习。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一本叫做《周易》的书。
那时候的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连在一起才能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的内容非常复杂难懂,孔子就翻来覆(fù)去地读,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他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后人经常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来形容人学习勤奋刻苦。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段落。
【2】古代的书是用________做的,编连工具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被称为“圣人”?说出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能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端午粽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棕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棕和鲜肉粽。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给邻居吃。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本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在文中标上段落序号。
【2】照样子,写词语。
又黏又甜________ ________ 美滋滋______ _______
【3】在文中用“____”线画出描写粽子样子的句子。
【4】人们为什么在端午节吃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爱阅读。
牵牛花
叶儿像巴掌,
藤儿长又长,
喜欢攀登,
一心向上。
缠着长竹竿,
爬上高围墙,
挂着花喇叭,
把那快乐唱!
【1】牵牛花的叶子像________,花朵像________。
【2】儿歌第二句里,表示动作的词有________个,分别是________。
【3】读读儿歌中画线的句子,说一说你想学习牵牛花的什么精神,你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你看图,发挥想象写几句话。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