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东方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列强纷纷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一局面发生在哪场战争之后(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 2、1987年到201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13—19次全国代表大会,其会议内容的共同点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创新

    D.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3、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重大意义是

    A.标志着内战的全面爆发 B.标志着战略决战到来

    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 4、在中国近代史上沙俄曾扮演过不光彩的角色,对我国“趁火打劫”。其具体表现是

    A.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割占辽东半岛,索银2亿两

    D.逼迫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 5、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日本有人评论说:“这使对中国不利而对日本有利的主要因素,一齐消失了。”这里的“主要因素”是指(  )

    A.中国内战不断,四分五裂

    B.蒋介石政府开始联共抗日

    C.日本推行全面侵华政策

    D.西安事变削弱了日本的侵华力量

  • 6、张謇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后,(清政府)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下列表述与他的事迹不相符的是

    A.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B.创办了大生纱厂

    C.一边做官,一边办实业,所以称他为状元实业家 D.创办了南通博物苑

  • 7、“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材料所提及“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A.左宗棠

    B.梁启超

    C.孙中山

    D.胡适

  • 8、19世纪,洋务派兴办同文馆等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这些举措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改变了中国落后的封建教育体制

    B.刺激了中国军事工业快速发展

    C.培养了一批了解西方的改革人才

    D.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 9、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 10、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 11、《东史郎日记》一书中写道:“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是道听途说,不符合历史事实

    B.可用于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

    C.真实反映了淞沪会战的惨烈场景

    D.说明中国开始进入抗日战争时期

  • 12、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作出的突出贡献有(  )

    ①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领导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④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 13、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行动指南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4、在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座,并缴获大量武器。这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 15、他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坚持在潜伏地点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从而保证了整个战役的胜利。这里的“他”是(  )

    A. 黄继光   B. 董存瑞

    C. 罗盛教   D. 邱少云

  • 16、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诗句,为戊戌变法而献身的湖南浏阳籍维新志士是( )

    A. 康有为   B. 谭嗣同

    C. 袁世凯   D. 梁启超

     

  • 17、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 中共二大的召开

    B. 中共三大的召开

    C. 黄埔军校的建立

    D.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 18、有人认为:“《辛丑条约》的签订,一定意义上讲是列强鉴于中国人民的反抗使瓜分企图破产的事实,对侵华政策的调整。这里所说的中国人民的反抗是指

    A. 虎门硝烟   B. 左宗棠收复新疆   C.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 义和团运动

  • 19、蒋介石在1936年9月25日的日记中写道:“余始终认定倭寇此时尚不敢与我正式战争,不久彼必觅一回转之途径也。不过我早准备整个之计划,如战事一开,决为长期战争,以期最后胜利耳。”由此可见

    A. 日本此时军力尚不如中国

    B. 国民政府对抗战早有准备

    C. 国共两党此时已捐弃前嫌

    D. 蒋介石对日本太掉以轻心

  • 20、戴安娜是中世纪巴黎大学的学生,她在修完基础课程后,开始学习专业课之一法学。课堂上,她要先学习用来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

    A.《查士丁尼法典》

    B.《法学汇纂》

    C.《法理概要》

    D.《新法典》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洋务运动前期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后期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

  • 22、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________,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 23、舍身堵枪口壮烈牺牲的是 _________人)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_______制度确立。

     

  • 24、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事件

    (1)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近代化的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

  • 25、______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探索______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 26、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老将江南提督______率众抵抗,力竭牺牲。1894年,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______在黄海海战中与同舰官兵奋勇杀敌,壮烈殉国。

  • 27、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

     

  • 28、______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______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 29、甲午中日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謇抱着“________”的思想,创办了大生纱厂。

  • 30、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序幕的事件是_________和平解决;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_________,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艰难发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顺序写出建国之后我党在农村实行的各项政策。

    (2)请写出这些政策的共同目的。

    (3)其中实行A政策的依据是什么?实行D政策带来了怎样的意义?

    (4)我国的农村建设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 32、想一想:怎样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虽然有许多失误,即国民党存在侥幸心理,企图依靠国联,从而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作战,加上国民党军队思想混乱,派系林立等因素,造成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但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地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你怎样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 3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什么?

    (2)1927年,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哪里?在这里创造了什么局面?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综上,你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出哪些认识?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

    (1)根据材料,概括解放战争中国共两党军队人数的变化。

    (2)小历同学认为“国共两党军队人数的变化的原因是国民党的腐败。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