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这一转型的主要得益者……”新中国成立初期,使农民成为“中华文明转型”过程中的“主要得益者”的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抗美援朝战争
D.西藏和平解放
2、1840年~1842年,曾经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大清帝国一夜之间被英国人打得颜面扫地,揭开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这场导致中国走进屈辱历史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战争
3、1840年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沉睡的中国,中华民族屈辱抗争的近代史开始了。这里的“枪炮声”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4、“那是1949年4月的一个夜晚,我在长江上掌舵划奖。子弹如雨点般落下,打伤了我的右臂。当时顾不得痛,就记住了一点,一定要把第一批解放军突击队员安全送到江对岸。”“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讲述的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5、下列对西藏和平解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1951年和平解放 B. 阿沛阿旺晋美为西藏谈判代表
C. 促进了民族团结 D. 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6、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揭开这一事件序幕的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成立 D.《时务报》的创立
7、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某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你认为该纪念馆应该在( )
A.北京 B.武汉 C.南京 D.南昌
8、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孙中山的号召得到全国响应
D.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
9、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一个环节为众多儿童手举和平鸽样式的灯组成一个心形图案。在图案即将完成时右下角出现一个“迷路”的孩子,在另外一个孩子的带领下最终完成了整个图案。而在“迷路”的孩子回归图案时,众多孩子都对“迷路”的孩子翘首以待。这反映了( )
A.海峡两岸关系正在逐渐解冻
B.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广泛认同
C.海峡两岸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D.提出了“一个中国”的理念
10、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以“感动”为标题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在1839年评选感动中国人物,下列最有资格当选的是
A. 琦善 B. 左宗棠 C. 林则徐 D. 关天培
11、这是中国共产党时隔11年后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它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它”指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2、疫情突出,成千上万白衣天使驰援湖北,展现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精神……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集中体现的精神则是( )
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C.改革创新,开拓进取
D.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
13、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这说明,我国海军 ( )
A.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B.已经跃居世界一流
C.成为共和国最强大的钢铁长城
D.是导弹部队的主力
14、2021年5月24日,全中国的人都在送别一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伊朗驻华大使馆的微博写道“中国的禾下土里有您的汗水,世界的稻花香里有您的笑颜,将一生奉献于'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您,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位老人的杰出贡献是
A.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参与组织了“两弹一星”的研究
C.培育并推广了杂交水稻
D.发现青蒿素
1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1945—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 )
①是指抗美援朝 ②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③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1990年,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宣告独立,古老的非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在这块殖民地上建立的国家是
A.埃及
B.纳米比亚
C.埃塞俄比亚
D.利比亚
17、柳库《七绝•壮举》:“壮士弯弓射大雕,挥戈跃马灭前朝。武昌城头旌旗展,烽火神州遍地烧。”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二次革命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武汉会战
18、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B. 洋务运动是一次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发起的自救运动
C. 《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D. 日军占领旅顺后,制造了大屠杀
19、下图是“武汉江面上,到处游弋的外国军舰和商船”的照片,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根源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取得了侵华的新特权
B.《天津条约》的签订,汉口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C.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签订,增开汉口为商埠
D.《辛丑条约》的签订,使通商行船的内容被修订
20、曾国藩曾经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制外来侵略)”。这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镇压人民革命
B.抵抗外来侵略
C.维护清朝的统治
D.发展民族工业
2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____________社会。
22、人类形成距今约________________年。
2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敌人的机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而牺牲的英雄是___________。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初期,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___。
24、下图反映的是_____(时间)______(地点)政权交接仪式;其回归得益于______(政策)。
25、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26、(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
(2)率领“铁军”独立团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是______
(3)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______
(4)红军长征途中,具有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______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
(6)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法西斯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是______
(7)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蒋介石集中军队进攻______
(8)1948年到1949年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三次主力大决战包括______战役、______战役和______战役。
27、1935年爆发的 _________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8、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为中英“______”,中法“______”。
29、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四个时期.请写出下列各个时期的时间。
(1)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渡时期( )
(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
(3)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30、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______为司令员的______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3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建立新中国】
(1)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请写出它的具体时间。
【巩固新中国】
(2)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的领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军队进入朝鲜作战的目的是什么?
(3)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什么事件?它依据哪部法律文献进行的?
【建设新中国】
(4)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实施了哪一计划?主要任务是什么?
(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国家对哪几个方面的改造?请写出一条它的作用。
【发展新中国】
(6)我国对外开放首先是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里?请再列举一个经济特区。
(7)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重新走向辉煌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2、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1)材料中的“伟大转折”是指什么?
(2)“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会议内容还有哪些?
(3)这次历史转折给我们今后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有哪些事让你感到自豪?
33、2022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是指哪次战役?抗战以来取得的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个胜利是指哪次战役?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请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和正式建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事件?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4、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材料二 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材料三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变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有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据此指出该运动的性质。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的?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体现出青年学生哪些伟大的民族精神?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