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箬竹叶 ( )的枣 ( )的糯米 ( )的粽子
2、读句子,结合句子给加点的词找近义词并解释、造句。
1.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1)应接不暇——(_____)
(2)应接不暇: (_____)
(3)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1)不可计数——(_____)
(2)不可计数: (_____)
(3)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做)游戏 ______房子 ______头发 ______扇子
(干净)的地面 ______的铜钟 ______的灰雀 ______的胡须
跑得(飞快) 讲得______ 看得______ 听得______
4、读拼音,写词语。
bēn pǎo kāi shǐ duān diǎn
( ) ( ) ( )
chā yì shēn qiǎn biāo běn
( ) ( ) ( )
huò zhě gǎi zhèng
( ) ( )
5、照样子,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AABB式的司语。
例:老师傅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1)松针上一串串雨珠(__________)。
(2)松树刚洗过澡,一身(__________)。
(3)一眼望去,整个头上(__________),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6、课外阅读。
乡村四月
[宋]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绿遍山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才”和“又”充分说明了劳动人民的繁忙,各种农活接连而来。(_____)
(2)“闲人少”说明农村的男女老少都必须参加劳动。(_____)
【4】下列对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B.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C.表达了诗人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向往。
7、请把《暮江吟》默写下来,并任选一句做解释。
8、课外阅读。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二、四句写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①什么都没有了,我真后悔呀!”时光老师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喊抬头将老人打量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②狠下决心,改掉以前的错误,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他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玩纸牌,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哭了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一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 )给你再多的青春,你( )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时光老人让流浪汉______________,是因为流浪汉表示:“假如______________,我一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光老人说自己做了一件蠢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时光老人说的“真正的生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画线的句子换成成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最后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笑“有许多种,再写出几种不同的“笑“来。
冷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几句名言或谚语,说明要珍惜时光,从小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鸟的天堂(节选)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根据选文内容完成词语搭配。
( )地看着 ( )地叫着
【2】用选文中的语句解释“应接不暇”一词,最恰当的是( )
A.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B.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C.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3】阅读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填空。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表现了鸟的__________多,“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表现了鸟的__________多,“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表现了鸟的__________多。
【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中的两个“鸟的天堂”分别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精彩赏析阁。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________了,然后________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____ ____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在选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这些动词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课文说说“我们的任务”指的是什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班长”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壮士们跳崖时的情形?你从中体会到了壮士们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想一想,五壮士完成任务后,为何会选择跳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2、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先生谈表演艺术时,提出一个问题要在座的人思考。他说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独木桥,只能容一个人通过,河东河西有两个人,一个人东来,一个人西区,谁也不让谁,请问怎么过桥?大家听了,顿时议论纷纷,虽然反复推敲,还是答不出。大家便请教盖老赐教,盖老如此这般三两句,大家听罢,顿开茅塞哑然失笑。
【1】解释词语
顿开茅塞:_______________ 哑然失笑:___________________
【2】“盖老如此这般三两句”“这三两句”是说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语文的实际,谈谈你的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海盗生活》,回答问题。
(1)汤姆在确定当海盗之前还计划做什么?为什么他最后选定当海盗?
(2)这一章节写人物是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3)作品通过哪些景物表写表达孩子们的欢乐?
14、小麻雀的冤案
小麻雀是一种很可爱的鸟。①它在屋檐下和树上做巢,与人为伴。它聪明伶俐,不娇嫩,适应(yīnɡ yìnɡ)性强。心理学家波尔特曾进行过动物智能测试,发现麻雀的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与猴子相近。一位麻雀研究者捕捉了820只麻雀,发现被第二次捕捉到的只有26只,这说明它们是很会吸取教训的。小麻雀很有情义。雌雀生蛋孵育,雄雀则辛勤觅食喂养。有一次,一个英国研究者发现有一窝小麻雀都会飞了,雄雀还是不停地往窝里送食。他往窝里一看,发现一只小麻雀被一根纱线绕住了脚,雄雀为了这个不幸的孩子,天天不辞辛劳,一次次地喂食。
但是,麻雀虽然讨人喜欢,却受到许多冤屈。在人类的历史上,它曾多次遭受过灭顶之灾,差一点儿被赶尽杀绝。
如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发动了声势(巨大 浩大)的除“四害”运动,“四害”中就有麻雀。人们将麻雀定为敌人,是认为它们专门吃粮食。只一两天工夫,就有32万只小麻雀在上海“遇难(nàn nán)”。同一时间里,北京人灭掉了40万只麻雀。
但是,不久人们发现,树上的虫子多了起来,绿树的叶子变得支离破碎。庄稼地里的小虫也多了起来。粮食减产了,棉花也歉收了。没过几年我国政府就不将麻雀列为“四害”之一了。
麻雀究竟是有害还是有益,是害多还是益多?这些问题引起了一些生物学家的深思。经研究表明,麻雀对于消灭害虫、减少杂草是有贡献的。它不是人类的敌人,它功大于过。把它当成敌人,赶尽杀绝,使生态环境失去平衡,为害虫们的横行(创造 建造)了条件。
小麻雀的冤案是发人深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或正确读音。
【2】在第1自然段中用 “ ”画出说明“小麻雀是很可爱的鸟”的句子。
【3】“只一两天工夫,就有32万只小麻雀在上海遇难。同一时间里,北京人灭掉了40万只麻雀。”“一两天”说明____,加点的两个词说明____,这两句话写出了______________。
【4】说说麻雀的功与过。
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有不少感受,请补充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15、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每个人都是天才》一文,给了我很深的启示。
改成反问句:
(2)语文对我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修改病句:
(3)“冬天来了,大雪下起来。”用上合适的修辞手法把这句话写得更生动。
(4)爷爷要去长城。
改为双重否定句:
(5)带走了 童年的 风筝 梦想 我
组成陈述句: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16、我是小小魔术家。
(1)我把小鸟放在地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难道没有听见小鸟的叫声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扑扑棱棱地躲在我的脚旁。(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新天地。
1.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你也来挖苦我吗?(变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场。(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从文殊院到光明顶的途中,有一株松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团结力。(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株团结松的树干很粗壮。(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
(1)两只小虫都淹没在____________泪珠里。
(2)____________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的____________,曝着阳光____________。
(3)太阳__________________,慢慢地努力上升。
(4)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__________________,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爷爷设计了塑料桥。(扩写句子)
2、兰兰的爷爷是桥梁工程师。(仿写句子)
( )是( )。
21、习作,完成习题。
题目一 : 的味道
生活就像“百味盒”,各种滋味皆在其中,一定有一种味道会让你想起一件或几件往事。选择一种味道,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围绕中心意思完成一篇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题目二:我变成了
如果你能自由变化,你生活的世界一定会发生变化。你会变成什么?会有怎样奇特的经历?请发挥想象,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