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三沙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马克思说:俄国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次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有关如图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中国近代以来引进工业项目和技术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工业化浪潮

    B.初步改变了我国原来以农业为主的局面

    C.为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

    D.标志着我国从农业国转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

  • 3、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形成

    B. 正确分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C. 是在讨论建立新中国的筹备会议时通过的

    D.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 4、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深圳经济特区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行“一国两制”

  • 5、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 上海轮船招商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开平矿务局   D. 汉阳铁厂

  • 6、《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象征,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展现了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日斗争,塑造了伟大的民族形象,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

    A. 聂耳   B. 田汉   C. 毛泽东   D. 冼星海

  • 7、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12.8%,工业产值增长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占90%。上述材料反映了(  

    A.人民公社获得喜人成果

    B.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建设提供条件

    C.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成效

    D.一五计划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 8、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能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地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 9、 下表是国统区物价指数和购买力表,这反映了当时国统区

    时间

    1937年

    1939年

    1941年

    1943年

    1945年

    物价指数

    98.8

    305

    2736

    20930

    213320

    购买力

    101.21

    28.13

    3.65

    0.47

    0.04

    A.面临经济全面崩溃

    B.陷入政治秩序混乱

    C.遭到官僚资本抢掠

    D.逐步恢复工业生产

  • 10、“1898年,袁世凯为了给慈禧太后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过,慈禧仅坐过一次就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前面。”这一史实从本质上说明了

    A. 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B. 慈禧对汽车的知识了解太少,盲目自大

    C. 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先进物质文明

    D. 袁世凯送礼的时候忽视了中国的实际国情

  • 11、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材料中的“全国性的胜利”是指(  )

    A.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国共合作最终得以实现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 12、下列事件中属于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③土地改革   ④推翻帝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3、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 林则徐

    B. 奕䜣

    C. 曾国藩

    D. 李鸿章

  • 14、2011年,中微光电子LED道路照明灯开发项目被列入中国“863计划”。我国“863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主要是为了

    A. 发展现代化农业,解决温饱问题

    B. 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

    C. 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D. 研制“两弹一星”,增强国际实力

  • 1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发生在1856年10月的事件是(  )

    A.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 B.英法联军直逼天津

    C.英军炮轰广州,战争爆发 D.英法联军攻陷北京

  • 16、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抗“疫”,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也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下列属于“最可爱的人”的是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黄继光

    D.雷锋

  • 17、1912年孙中山先生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爆发 B.中华民国成立 C.同盟会成立 D.武昌起义爆发

  • 18、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

    A. 会宁会师   B. 四渡赤水   C. 巧渡金沙江   D. 遵义会议

  • 19、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运动,它采取的哪些举措与当时世界潮流同步

    A.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 反对封建统治

    C. 抗击外来侵略

    D. 编写《资政新篇》

     

  • 20、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的主要依据是

    A.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开发西部,维护国家安全

    C.西部具有军事战略地位

    D.西部少数民族人口众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30年,以红四军为主力在赣南、闽西建立起___________革命根据地。1931年冬,经过普选 ,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___________成为红色政权首都。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 10月,中共中央及中央红军从这里(红色首都)开始___________

  • 22、制度构建和政策实行都反映时代特色。

    (1)太平天国建立前期颁布了《________》,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建立后期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

    (2)《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23、三民主义为指导,终结帝制树新风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三大改造指的是________、手工业和_________

  • 2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蚕食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_____________平方千米。

     

  • 26、1972年,日本首相(     )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     )、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 27、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     )实现“和平之旅”;2015年,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     )在新加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 28、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当时访华的日本首相是______;改革开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______个国家建交,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 29、1900年,八国联军借口镇压______,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______

  • 30、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________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________的开端。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了解它,牢记它,可以使我们勿忘国耻!

    材料一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的主张。

    材料三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京(南京)沪沦陷后,笼罩着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1)材料一中“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最终导致什么后果?

    (2)材料二中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哪两位爱国将领?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的态度如何?

    (3)材料三中的事件发生在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哪次战役中?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 32、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 33、中国近代化就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以来,当中国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努力时,近代化运动就开始了……不同时代的中国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根据当时人们主观上的理解,运用自己可以拥有的政治资源与经济条件,来不断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萧功秦《二十世纪中国的六次政治选择》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运动”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中国进行“近代化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2)材料二中的“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分析“政治变革运动”的性质?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了救治中国的黑暗,陈独秀领导了什么运动?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历程呈现的特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根据下列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信息一

    信息二: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4名战士壮烈牺牲……

    (1)观察信息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从①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月,在②召开会议;红军三大主力在③胜利会师。请写出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地点?1935年1月,在②召开的会议有何意义?

    (2)请写出阅读信息二的感受。

    (3)根据所学和以上问题的回答,长征的胜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遗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