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词意。
1.白帝城:
2.彩云间:
3.辞:
4.啼:
2、填空。
1.“竹”的读音是______,共______画,可组词为________。
2.“马”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笔是_______。
3.“多”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___画。
4.“出”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可组词为__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guī cháo xié yáng lú wěi bà zhàn
( ) ( ) ( ) ( )
4、根据示例将要补充的词语填在括号上里:
示例:王子(英俊)
波浪 (_____________________) 乌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巫婆(___________________) 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人鱼(___________________) 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一比,组词语。
撒(_____) 健(_____) 湍(_____) 但(_____) 延(_____) 亨(_____)
撤(_____) 键(_____) 喘(_____) 胆(_____) 廷(_____) 享(_____)
6、课外阅读。
星星和花
我最喜欢夏天,
满地盛开着鲜花。
这里一朵,
那里一朵,
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到了夜晚,花儿睡了,
我数着满天的星星。
这里一颗,
那里一颗,
又比地上的花多。
【1】这首诗写了夏天的___________和夜晚的____________。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夜晚,满天的星星比地上的花多。(____)
(2)白天,满地的鲜花比天上的星星还多。(____)
【3】用“——”画出花多的句子,用“~~~”画出星星多的句子。
7、读古诗,完成小练习。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动物?请从文中用“—”画出。
【2】用“O”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8、认真阅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完成选择题。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 之情(①悔恨 ②爱国 ③自豪)。
9、阅读百宝箱。
师恩难忘(片段)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语,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1】画线的句子把___比作_____,读了这句话,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______。
【2】读了这段话,我觉得田老师是一个___的人。我想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 “___,___”来赞美田老师。
10、阅读理解。
蚊子和狮子
一只蚊子飞向狮子,对狮子说:“你一定以为,你比我强大,不过这种看法是错的。我亲爱的!我要是攻击你,你全身的力量都使出来又能把我怎么样呢?你用利爪抓我是白费力气,我会向你证实我所说的话的。来,咱们斗斗看!”
小小的昆虫嗡嗡嗡地发出了战斗的声音,向狮子冲去,向他最敏锐的部位——鼻子咬去。一而再,再而三进行攻击。
狮子用兽掌拍打蚊子,起初很气恼,随后怒不可遏。不过他抓破的只是自己的面部,对灵巧的蚊子却奈何不得。最后狮子浑身血迹,筋疲力尽,只得放弃这场力量悬殊的战斗。
蚊子嗡嗡嗡地高奏凯歌,胜利飞去。她已忘乎所以,得意扬扬,飞呀飞,竟飞进了蜘蛛的网中,蜘蛛爬近她,准备将她吃掉。
“我战胜了狮子,这兽中之王,”蚊子在死前想,“而今却死在一只小小的蜘蛛手中,天理何在?”
【1】这则寓言写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动物。
【2】在写法上,本文通篇都采用的是( )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3】“你一定以为,你比我强大,不过这种看法是错的。”这句话形象地刻画了蚊子的__________。
【4】文中两次描写“嗡嗡嗡地”,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
A.两次描写的作用都是一样的,表现了蚊子敢于向狮子进攻的无畏气概。
B.两次描写的作用不同,第一次表现蚊子的无畏和勇敢,第二次表现蚊子洋洋自得,骄傲自大。
C.两次描写的作用相同,表现蚊子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的心态。
【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纸上谈兵
B.自食其果
C.夜郎自大
D.骄兵必败
【6】蚊子和狮子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结局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
【7】蚊子和蜘蛛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结局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尾巴用处大。
小壁虎借尾巴(节选)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
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得叫了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1】短文共( )个自然段,第二段有( )句话。
【2】在文中找出与“难过”意思相反的词语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小壁虎( )尾巴。
①借到了 ②没借到
(2)小壁虎转过身子看到( )
①自己长出了一条新尾巴 ②自己没有尾巴
【4】用“ ”划出妈妈说的话,用“﹏﹏﹏”划出小壁虎说的话。
12、竹节人(节选)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坚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博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1】第一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的“破绽”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3】“屏风”上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
【4】以上选文所写的主要内容是( )
A.同学们摆开场子玩竹节人游戏的情景。
B.同学们玩竹节人游戏入了迷,被上课的老师发现没收了。
13、课外阅读。
炊烟
①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②我是一个习惯于早起的人,可是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
③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三次见它升起。
④早晨,天色往往最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在清淡的天空下,伴着清凉的晨风,你会看见炊烟婀娜的身姿,看见它缓缓地升起,然后渐渐地淡去。我想,这样的炊烟是最惬意的。
⑤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这个时候你若想看见炊烟,非得仔细才行。乡村里的炊烟不比城里的那么张扬,它总是丝丝缕缕,却让人打心眼儿里喜欢。这时的炊烟应该是最随意的。
⑥而到了黄昏,炊烟的升起总会让人有很多的感慨。如果你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作了一整天,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抑或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急切。傍晚的炊烟,总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很多。暮色四起的时候,乡间昏黄的灯光从不同的窗户里透出,伴着徐徐升起的炊烟,的确是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我想,这时的炊烟才是最纯粹的吧。
【1】本文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描写炊烟的。清晨的炊烟是________的,中午的炊烟是________的,黄昏的炊烟是________的。
【2】短文的第⑤自然段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
A.夸张 B.照应 C.对比
【3】“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这句话中的“________”一词,写出了乡村的炊烟不张扬的特点。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的热爱之情。
【4】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三峡之秋(节选)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谷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驳船,响着气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光,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1】从选段可以看出,本文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写了三峡之秋的美,层次清晰,很有条理。
【2】画出第一自然段中的一个比喻句,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的原因是( )(多选)
A. 这里日照充足,黄昏时间长,夜晚短。
B. 峡谷里雾来得早,让天空变得黑,但是实际上暮色并未来临,所以“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
C. 这里山高太阳光线照射不到,而且山峰的倒影让江面只有一线发光的天空。
【4】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闪电撕碎了乌云。
把字句:
被字句:
(2)乌云遮住了太阳。
把字句:
被字句:
16、把下列句子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①咆哮的洪水淹没了整个村庄。(“把”字句、“被”字句)
②同学们打扫干净了教室。(“把”字句、“被”字句)
③小男孩终于被人们救了出来。(“把”字句)
④同学们把一片片黄叶捡了起来。(“被”字句)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留了小胡子,日本鬼子还能强迫我演戏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4)日本人没有明说播音的内容。梅兰芳心里明白日本人的目的。(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向总是爱好整洁的梅兰芳,开始改变自己的形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庙被烟雾淹没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
19、仿照下面的例子,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寞里飞去。
湖中野鸭成群,白鹭翻飞。——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雨过天晴,人们总是经常在天空看见彩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浩对老师说:“下周中队活动我来主持。”(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三十年后的母校》
三十年后如果再回到母校,你希望母校是怎样的呢?请尽情发挥你的想象,把你所期望的学校的样子写进你的作文。你可以试着用上一些学过的写作方法,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具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