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要求仿写四字词语。
1.人声鼎沸(形容声音大):____ ____ _____
2.三头六臂(描写神话人物):___ ____ _____
3.刚正不阿(描写英雄人物):___ ____ _____
4.相貌堂堂(描写人物外貌):___ ____ _____
2、写同结构词。
(1)动静(一对反义词):( )( )( )( )
(2)呐喊(一对近义词):( )( )( )( )
(3)顺风顺水(ABAC):( )( )( )( )
(4)探听探听(ABAB):( )( )( )( )
3、课外阅读与诵读。
(1)老师常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 )、( )。”这样学习才会有效。
(2)读完《安徒生童话》里的《拇指姑娘》,我最喜欢的角色是( ),最不喜欢的角色是( )。喜欢的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pú yīnɡ shènɡ shuǎ hā qiɑn
(___)公(____) (_____)开 玩(____) (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biān fú jiě mèn gē bo pài qiǎn
( ) ( ) ( ) ( )
jiàn kāng dù juān xiāng qiàn xiāo sǎ
( ) ( ) ( ) ( )
6、阅读理解。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词中“当年万里觅封侯”说明作者年轻时候的愿望是( )
A.为国家建功立业
B.获得侯的爵位
C.获取高官厚禄
【2】从词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几句可以看出这首词是陆游哪个时期的作品?( )
A.少年时期
B.青年时期
C.中年时期
D.晚年时期
【3】“泪空流”的“空”字用得很精妙,既写出了作者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也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4】以下对本词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词中表达了陆游始终想收复中原失地的抱负。
B.词中抒发了作者空有雄心壮志却又无所成就的感慨。
C.“此生谁料”表达了作者抗金事业未成的心有不甘。
D.词人表达了人生终将年华老去的无奈感怀。
7、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 ]
, 。
, 。
【1】默写古诗。
【2】从古诗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在本诗中,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角度来观赏______山,看到山的姿态和形状各不相同,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8、阅读理解曾几的《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解题,了解纪行诗,判断。
①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_____
②从“道中”看,诗人写出游,只写到“去”,并没有写到“回”。_____
【2】请找出诗中两处明显的对比,填写下面的内容。
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这是第一处对比:“梅子黄时”正是江南_____时节,难得有这样“_____”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
②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是第二处对比:山路上苍翠的树树,与来的时候一样_____,森林丛中传来_____________,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3】感受古诗描绘的画面和诗人的心情,判断。
①这首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_____
②诗中“绿阴”和“黄鹂”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三衢山秀丽的景色。_____
③“黄鹂四五声”中的“四五”是实写,表明黄鹂的叫声。_____
9、读片段,完成练习。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1】将画“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项中的问句与画“______”句子的表达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
B.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C.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D.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10、阅读直通车。
翠鸟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gǎn lǎn)色的头巾,绣满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长又尖的嘴。
【1】第一自然段共(_______)句话,写出了翠鸟(_______)美丽。
【2】第一自然段写作顺序是:先写小爪子,再写____________,最后写嘴,按照从________到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3】作者抓住了翠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位的羽毛,羽毛的颜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①一年十二个月我最喜欢的是五月,五月里藏着那么多奇妙美好的回忆。
②五月,我们家的院子是最美的,花儿开得到处都是。那棵爷爷小时候种下的大树被风一吹,地上的影子一闪一闪的。
③五月,有一个重要的节日——立夏。这一天是我和小伙伴们举行“斗蛋大赛”的日子。妈妈从“咕嘟咕嘟”冒泡的锅里挑出两个大个儿的鸭蛋给我们。我拿着自己鸭蛋的一头和小伙伴们互相敲,谁的碎了,谁就输了。
④我的鸭蛋赢了,我和妹妹决定把它做成齐天大圣。我先画上孙悟空的脸,然后用纸剪了一顶帽子,用毛线做了几个小绒球,接着把帽子和线球粘在它头上,最后在帽顶上又插上几根鸡毛,火眼金睛的齐天大圣就完成啦。
⑤五月,蚕宝宝们也开始生长了。我和妹妹到桑园里采来嫩嫩的桑叶,剪成细丝,轻轻地盖在蚕宝宝的身上。它们慢慢地爬上来,不停地吃啊吃啊。晚上,你仔细地听,还会听见沙沙的声音。
⑥五月,小满到了。妈妈每年这一天总会骑车带着我们来到麦田里,看看“小满”时节的小麦。小麦的籽粒开始灌浆,但还没有完全成熟。露珠挂在麦芒上,像一颗颗钻石闪着耀眼的光芒。妈妈轻轻地抚摸着青青的麦穗,对我和妹妹说:“小满不满,我们都要像小麦那样,努力向上生长。”
【1】默读短文,想想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五月的,阅读2—5自然段,将括号里的内容补充完整。
我家院子非常美——( )——( )——( )——小满时我们到麦田里看小麦
【2】读了第6自然段,你知道“小满”这个节气是怎么来的吗?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4自然段是怎样把意思写清楚的,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用了“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
B.作者用了“画”“剪”“粘”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C.作者把自己想象中齐天大圣的样子写清楚了。
【4】读第2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棵树非常茂盛。
B.五月的风非常大。
C.这棵树非常老了。
【5】读第6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我知道妈妈为什么每年小满时都带我们去麦田,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期盼着小麦快快成长,可以收获粮食。
B.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积极向上。
C.赞美了小麦使劲向上生长的精神。
【6】下面是同学们给短文起的题目,你觉得哪个更合适?( )
A.我爱五月
B.五月的节日
C.奇妙的五月
12、课外阅读。
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
迟子建
去年春节,我在佛龛(kān)前烧香,被一只虫子深深地震撼了。
它比蚂蚁还要小,通体黑色,形似乌龟,有很多细密的触角,背上有个锅盖形状的黑壳,漆黑漆黑的。它爬起来姿态万千,一会儿横着走,一会儿竖着走,好像这地板是它的舞台,它在上面跳着多姿多彩的舞。它忽然停住脚步,似乎被奇异的香气吸引,朝高高的佛龛爬去。在平面上爬行,它是那么得心应手,而朝着呈直角的佛龛爬,它的整个身子悬在空中,而且佛龛油着光亮的暗红的油漆,不利于它攀登,它刚一上去,就栽了个跟头。然而它摆正身子后,又一次向着佛龛攀登。这回它爬得高些,跌得更重,它在地板上四脚朝天地挣扎了一番,才使自己翻过身来。我以为它会接受教训,掉头而去了,谁料它重整旗鼓后选择的又是攀登!
它不屈不挠地爬,又循环往复地被摔下来,可是它不惧疼痛,依然为它的目标而奋斗着。有一回,它已经爬了两尺来高了,可最终还是摔了下来,它在地板上打滚儿,好久也翻不过身来,它的触角乱抖着,像被狂风吹拂的野草。我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帮它翻过身来,并且把它推到离佛龛远些的地方。它看上去很愤怒,因为它被推到新地方后,是一路疾行又朝佛龛处奔来。这次我的耳朵出现了幻觉,我分明听见了万马奔腾的声音,听见了嘹亮的号角,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身子小小却背负着伟大梦想的英雄。几天之后,我在佛龛的角落里发现了这只死去的虫子。它的触角( )残破不堪,( )背上的黑壳依然那么的明亮。在单调而贫乏的白色天光下,这闪烁的黑色就是光明!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写在短文的括号里。
即使……也……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2】读短文的第3自然段,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把小虫子攀登的过程写清楚的。
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小虫子的奋斗目标是________。
(2)在“我”眼里,它不仅是一只虫子,还是一个伟大的____和背负着伟大梦想的___。
【4】作者用“惊天动地”一词来形容一只虫子,是因为( )
A.它长得十分独特。
B.它能够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C.它具有不惧危险、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勇气和精神。
【5】你想对这只小虫子说些什么?
________。
13、快乐阅读轻松答。
购买上帝的男孩
一个小男孩捏着一美元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询问有没有卖上帝的。店主( )说没有,( )嫌他捣乱,不由分说就把他赶出了店门。
他在这条街道奔走哀求了很长时间,直到天快黑时,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他。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孩子,你买上帝干什么?”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儿,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被叔叔帕特鲁普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 )上帝( )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老头眼圈湿润了,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一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就没事了。”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
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上那个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钱已付清。他们说,有个亿万富翁退休后隐居本市,开了家杂货店,这个医疗小组就是他花重金请来的。帕特鲁普激动不已,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这位老人,可他已经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鲁普收到老人一封信,信中说:“你能有邦迪这样一个侄儿,真是太幸运了。为了救您,他拿一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你的命。但你一定要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把恰当的关联词语依次填在短文中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 只要……就……
要么……要么…… 虽然……但是……
只有……才……
(2)用“____”画出男孩购买上帝的原因。
(3)把短文中加点的词语抄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信中有一段内容被省略了,结合上下文,想想被省略的这一部分可能会写什么,试着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他,又攀上了一座高峰
1993 年10 月 南宁市二中学生黄天明在第五届国际青少年奥林匹克计算机比赛中获得了银牌为祖国争了光 被评为 南宁市杰出中学生 新长征突击手
天明从小学开始学计算机。多年来,他总是提前学习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课程。“梅花香自苦寒来。”黄天明的成绩,来自他惊人的毅力和个人的勤奋。他十分喜欢数学,常常专心致志地做数学练习,往往为解一道题,花上几天时间。他想,如果从这里到火车站有三条路,把每条路都走一次,就能知道哪条最近、最快;学数学也是这样,常用多种方法计算,才能使今后的计算做到既准确又迅速。
多少次,他为解一道题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妈妈喊吃饭,他却走错了方向……就这样,他啃了一本又一本计算机书,打下了扎扎实实的知识基础。具备了聪颖的天资和勤奋的精神,要取得优异成绩,还需要升华的契机。小学辅导员把他引入计算机那奇妙无穷的世界,推举他参加市、自治区、全国的多次比赛,让他崭露头角。进入中学后,学校购进新型的计算机供他随时操作。数学老师更是热心地辅导他,使他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1990 年至 1993 年,黄天明以优异的成绩冲出了南宁、广西,走向中国,并飞向了世界。荣誉没有使他陶醉,黄天明仍在不懈地拼搏。他正准备参加下一届国际青少年奥林匹克计算机大赛,去攀登新的高峰!
【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赛(sài shài) 颖(yǐn yǐng) 契(qì qiè) 醉(zuì zhuì)
【2】给第 1 自然段加上标点。
【3】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聪颖—(________) 推举—(________)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用得很准确,在句中说明了什么?
(1)“啃了一本又一本计算机书”,“啃”字说明了 _____________。
(2)“冲出了 南宁、广西,走向中国,并飞向了世界”,“冲、走、飞”说明了_______________。
【5】“升华的契机”在文中的意思是哪一个? ( )
A. 使固态物质变为气体,发生变化的关键。
B. 提高并发生转变的机会。
C. 老师的关心、帮助。
【6】题目“他,又攀上了一座高峰”中的“高峰”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李博士走进手术台。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找到可移植的骨髓谈何容易。
把句子写具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好看又漂亮的图画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例:大树长满了嫩绿的枝叶。 嫩绿的枝叶长满了大树。
西沙群岛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和提供的情境)
例句: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1)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跑进了教室。(绘画比赛得了第一名)
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跑进了教室。(奶奶生病了)
(2)例句:绿油油的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1)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我放入嘴里的是中指吗?(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2)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3只猎狗呢?(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3)烤过的贝壳不会磨成黑色的细粉。(改为反问句)
(4)不注重细节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陈述句)
20、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照样子,写一种水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 ,真是个好地方。
提示:著名的旅游景点、海边的游乐场、街边的公园、乡村的小河边……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心目中的好地方,请你来写写吧!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写出那个地方“好”在哪里;3.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邮箱: 联系方式: